第三章
封堵格挡闪转摆晃
四门防御
什么是四门防御?
将人的身体正面画出一个四方形的面积,在面积内,再十字切分为 四块面积均等的方形区域,作为实战搏击时的防护依据。这四块方形区域 分布在人体的左上方(左侧头部及左胸)、右上方(右侧头部及右胸)、左 下方(左肋及在 1漆胯)和右下方(右肋及右膝胯)。因此,产生了咏春拳理 中的高外侧门、高内侧门、低外侧门和低内门防护,此为“守四方”的 四门防御原理。
门分四门,在实战应用之际,按照身体的上下空间结构分为两类:第 一类是手法的“内门”和“外门”防御;第二类是腿法的“内H”和“外 门”防御。
如何准确区分搏斗中手法(或腿法)是处在“内门”还是“外门”呢?
内门,指敌方攻来之手(脚)在我方手肘(或腿膝)内侧;或指我方 攻来之手(脚)在敌方手肘(或腿膝)内侧。
外门,指敌方攻来之手(脚)在我方手肘(或腿膝)外侧;或指我方 攻来之手(脚)在敌方手肘(或腿膝)外侧。
截拳道一脉相承地沿用了咏春拳的“四门原理与攻守合一”法则,当 敌人用手法来攻时,我方以手臂实施封堵格挡的防御技术卸力,以手法封 制对手双手,同时予以反击;当敌人用脚法来攻时,我方以步法和身法的 迅捷变化来闪躲防御,引空对手攻击并乘隙反击。
总之,临敌之际只须运用手法、身法及步法的灵活变化,将对方攻来之拳 脚,以最短的距离、最小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封在己方四门之外,严守己方 中线,即可护住身体不受伤害。这便是以咏春拳“四门防御”原理为前提, 创新出的截拳道运动战法的经典防御技术:“封堵格挡”与“闪转摆晃”。
“封堵”,指运用手法、身法和步法,将对手的攻击手或攻击腿封住,制敌 于半势之中,使其失去攻击作用力。“格挡”,指通过双手和双腿在身前空间位 置下,做出左右、前后、上下的立体防护动作,将对手的攻击拒之门外。
“闪转摆晃”,指的是身形变化的方法,应用之际通过身法的多角度、 多方位拧转变化带动头、颈、肘、膝、腰、腿、足的迅速转动,使对手攻 击动作落空的一种实效防护技术。这主要是指人体在攻防中的闪躲、俯仰、 拧转、屈伸等各种复杂动作的完成及全身的统一配合。
本章详细讲述“近身发力”中的立体防御技术,包含了 “封堵法”、 “格挡法”和“闪躲法”的各种标准动作,期待习练者在防御技术上获得较 大的提升。
第一节四门原理手法防御
截拳道封堵格挡技术按照人体的四门位置分 为四类防御法,包括内侧高位格挡法、内侧低位 格挡法、外侧高位格挡法和外侧低位格挡法 四类。
内侧高位格挡法,指的是人体腰部以上,体 侧到身体中线范围内施展的格挡手法。其格挡手 法可以通过拳法格挡、小臂尺骨格挡及手掌拍击 来完成,目的是为了护住上盘中线要害不受对手 攻击(图001至图003)。
内侧低位格挡法,指的是人体腰部以下,体侧到身体中线范围内施展 的格挡手法。格挡之际,往往通过弧线的手法向下拍击来实现下盘防御, 将对手攻来的拳腿封制住(图〇〇4、图005)。
外侧髙位格挡法,主要是防御身体侧面上盘攻来的手法,格挡时往往 采用攻守合一的打法,一手格挡的同时,另一手即刻展开反击(图006、 图 007)。
外侧低位格挡法,主要是防御身体侧面下盘攻来的脚法,格挡时往往 采用大弧度的手法下拍来完成,同时配合身法、步法的闪动来反击对手 (图008)。当然,下盘防御中也时常用到提膝技术来实现立体防御,化解
对手中、低位腿法的攻击(图009至图011)。
通常,为强化封堵格挡的四门防御技术,截拳道一贯提倡双人对练的 方式来实武技的提升,具体训练分为“封堵训练”和“格挡训练”两种。 “格挡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对手的攻击手脚阻挡在己方四门之外,而“封
堵训练”则在格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挡住对手的攻势,同时运用 听劲卸力的本能反应(详见《咏春发力秘笈》前三部书中的“黐手听劲” 训练部分),,封制住对手手脚,令其无法变招,宁我方实施连续击打。
事实上,截拳道近身制敌的许多手法,亦沿用了咏春手法中的“拍 手”、“护手”、“伏手”、“摊手”“捋手”、“耕手”、“标指手”等技术,并将 之适度改良,使其更适合警戒势为原型的运动战打法。考用各种手法时, 严守“四门防御”和“攻守同期”的理念,或以拳_拳(菌012),或拍手 封拳(图013、图014),或标指手封拳(图015),或膀手封拳(图016), 或耕手封拳(图017),灵活多变,不一而足。
总之,手法四门防御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在防 御对手攻击的同时,将其攻势封堵住,进而实施近身封手制敌的反控制打 法(图018、图019),牢牢牵制住对手,令其无力反抗。
第二节身法防御引进落空
网秸趕晃
所谓“身法防御”,指的是临敌之际遵循“不招不架”的原则,仅以身 体的多角度、多方位抒转、起落及进退变化,令对手的攻击落空的一种技 术。运身法闪避防御的优^在于,既可以用最少的力气引空对手攻来的 手脚,又借助身法的摆动展开反击,令其难以防备。
在截拳道卖战应用中,李小龙经常运用的身法包括“侧闪”、“后仰 闪”、“转肩闪”、“进身”、“退身”、和“潜闪”六种,各种身法统称为“闪转摆晃”防御法。
侧闪,指的是实战中以身体的左右摆动来闪避对手攻击或诱敌出击。
一般而言,侧闪分为左侧闪(图020为正面,图021为侧面)和右侧 闪(图022为侧面,图023为正面)两种,是伺机进攻或引空对手攻击后 反击的前兆。侧闪之后的伴随动作就是身体迅速转回,趁机打出上勾拳 (图023、图024),反击对手胸腹要害。
后仰闪,指的是在步法基本不动的情况下,头部及身体向后移动,重 心主要落在后腿的一种闪避法,主要用来闪避上盘攻来的拳脚。
后仰闪分两种,一种是双脚基本不动,重心移至后脚,身体后仰幅度 较大的闪法(图025为高位后仰闪,图026为低位后仰闪^另一种则是后 脚不动,前脚迅速向内回收几寸,身体略向后靠的闪法(图027)。一般而 言,后仰闪之后的伴随动作就是身体向前弹射,踢出前锋脚(图028为中 位侧踢)反击对手中下盘要害,或打出前锋手直拳(图029)或翻背拳 (图030)来反击对手头部要害。
转肩闪,指的是双肩左右转动幅度较大的闪避动作,转肩的同时都伴 随着双腿和腰_的拧转,有时甚至带动双脚的前后左右转动,用于闪避对 手较大幅度的强猛攻击时使用。
转肩闪分两种,一种是身体及左肩向左转,完全以右侧面侧对敌人 (图031);另一种是身体及右肩向右转,有明显的斜进步侧身动作及双 手防护动作(图032)。须注意,转肩闪的幅度虽然较大,但头部的转幅 是不大的,下巴埋在肩头里,双目时刻都在凝视对手,寻找机会适时反 击。一般而言,由于转肩闪往往带动了身形步法的斜角度移动,故而在 闪避对手攻击之后,易于从刁钻的角度发动反击,令对手防不胜防,避 无可避。 ;
进身与退身,基本上是一个连贯^动作。进身是指在脚步塞本不动的 情况下身体迅速向前探的动作(图033);而退身动作则相反(图034)。习 练者须注意区分“进身、退身”与“后仰闪”的区别,后仰闪的身体幅度 偏大,甚至带动脚步的移动;而进身与退身则摆动幅度偏小,基本上是 “动身不动步”或“动身微动步”。
实战中,运用进身与退身时,往往配合手部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手,乘机打出迅捷有力的前手直拳,直击对手面门(图035)。
潜闪,指的是身体自上而下的移动。潜闪时腰马降低,双手护头(图 036)及身体(图037、图038),用于避开对手快速猛烈的上盘攻击。潜闪 之后的伴随动作就是挥出前锋手,趁机打出下击拳(图039),攻击对手腹 裆要害;或者以晃下击上之法,迅速起身以翻背拳(图040至图042)攻 击对手头面部位。
总之,临敌之际攻守之间,步法、身法的变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任何角度、方位的身形步法移动,都是为了把身体局部的“散劲”变成周 身一体的“整劲”,达到“腰马合一、劲力叠加”,从而爆发劲力于一点, 发出具有摧毁性力量的攻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这个道理,以步 法、身法带动周身动作的随机变化,令双手及双足的立体防护形成一道天 然的防护网,守时封堵闪躲、固若金汤,攻时强劲迅猛、无孔不人,这便 是截拳道独有的运动战特色。
第三节破坏韵律声东击西
反守态攻
所谓“破坏韵律、声东击西”,指的是实战中以我方“闪转摆晃与封堵 格挡”的立体味御动作,令对手的攻击落空;词时,破坏并挺每对手的攻 防节奏,达到“^敌出击、钫守反击、动态制敌”的目的。 。
事实上,世上永远是强者影响弱者,武术格斗的原理也是如此。比如, 许多人都喜欢跳舞,但是当人们随着喜欢的音乐翩翩起舞时,却在不知不 觉中被音乐左右了,这便是节奏的互相影响。当武者自身的身形、步法与 技法变强、变独特时,就能影响到对手,令其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动作, 受制于人尚且不自知,这便是“破坏韵律、声东击西”的实质内涵。简言 之,是指在实战中运用各种攻防动作去影响对手的节奏,令其精神动作失 控,受控于人。
截拳道“封堵格档与闪转摆晃”的立体防御动作,表面看似乎是为了 令对手的攻击落空并保护自身要害不受攻击的一种纯防御技术,实质上却 在防御的同时启动了变角度、变节奏攻击的打法,这也是咏春拳“攻守合 一”理念的进一步延伸,使之更富于现代运动战的技战术特点。
本节详细讲述了“闪躲法”、“拍挡法”和“防守反击法”的各种实战 模拟训练,期待习练者能通过多种变节奏的本能反应攻防训练,在搏击韵
律的控制上获得飞跃式的提升。
截拳道“破坏韵律、声东击西”的实战模拟训练如下:
一、潜身下击拳反击进步直拳(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43)。
配手突然上步,右手拳靶直线冲出,攻我方头部;我方迅速反应 潜身闪避,同时,潜身出右拳击中配手右肋骨(图044)。
习练者须注意,双方配合练习之时,虽然是模拟实战,也应遵循实战 的原则真实发力对抗,同时,彼此控制好出手分寸,以免发力过猛击伤 对方。
二、连续拍挡消解拳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〇45)。
我方奐然上步,潜身出右拳急攻配手腹裆要害;配手即刻反应, 以转肩闪带动前锋手向下拍出(此为外侧低位格挡法),以横化直,右拳靶 挡开我方下击拳攻击(图046)。
我方迅速起身,右拳自下而上挥出,以翻背拳攻配手右侧脸颊; 配手迅速向右转体并向后仰闪,与此同时,左手向内拍出,左拳靶挡开我 方翻背拳攻击(图047)。
三、潜闪避拳接环侧步反击拳(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48)。
配手突然上步,右手拳靶直线冲出,攻我方头部;我方迅速反应 潜身避拳(图049),同时,身体下潜后向右侧方位起身闪避,以右脚为 轴,带动身体和后脚向左45°旋转,伴随身形步法的旋转移动攻出右手摆 拳,反击配手头侧要害;配手及时反应,.右手拳靶送出,挡开我方拳劲 (图 050、图 051)。
我方迅速向右转体,左手直拳急攻配手面门;配手左手拳耙向前 送出,挡开我方直拳攻势(图052)。
习练者须注意,双人配合练习时,一方训练身法、步法和变角度出拳 的技术,另一方训练拳靶的及时拍挡防御能力;双方循环交替训练,待熟 练打出攻防节奏后,相信彼此的拳速、技法和劲力必有质的飞跃。
四、转肩闪拍腿卸力接侧步翻背拳击面(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 白衣服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〇53)。
配手突然垫步提膝,以右脚中位侧踢踹攻我方肋骨;我方迅速以
转肩闪.带动前锋手向下拍出(此为外侧低位格挡法),以横力化直力,卸开 对方腿击之力(图054、图055)。
配手见机甚快,迅速落右脚上步前冲,准备以右拳攻我方;我方即 刻以侧步闪入配手身侧,同时,我方右手翻背拳击向配手右侧脸颊;配手左 拳靶及时横向送出,以外侧高位格挡法挡住我方拳劲(图056、图057)。
五、跳步扫踢接直拳反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左脚在前,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以右 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58)。
配手先发动攻击,后腿抬起,以低位扫踢猛攻我方前腿膝关节 (图 059)。
我方即刻反应,以跳步带动前锋腿贴地后滑,避开对手腿击,与 此同时,我方后腿在跳步带动下,向前上方猛烈扫出,以弧线扫踢击中配 手左腿外侧(图060至图062)。
随即,我方迅速落步,以右手直拳击对手面门;对手亦及时落步, 右手拳靶送出,挡开这一拳攻势(图063)。
六、潜身避拳接连环拳反% (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塒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64)。
配手先发动攻击,进步以后手摆拳,弧线摆击我方头部;我方迅 速潜身闪避,躲过其攻击(图065)。
与此同时,我方侧闪起身,以右手及左手连环直拳反击配手面门; 配手右手拳靶和左手拳靶及时送出,连续挡开我方攻势(图066至图 068)。
七、侧闪勾拳反击直拳(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近距离站立,处于对峙状态(图 069)。
配手先发动攻击,以探身右直拳击我方头部;我方迅速向左侧闪, 避开其攻击(图070)同时,我方迅速向右拧转身体,打出左手上勾拳, 反击对手心窝;酡養及树以左拳靶封住我方拳劲(图071)。
⑶欢方迅速纖右侧身警戒势对峙状态(图072),配手再次发动攻 击,以探身左直拳違头部,我方迅速向右侧闪,避开薄攻击(图 073);同时,我方羅速向_转身体,打出右手上勾拳,反击对手心窝; 配手及时以右拳靶封住我方拳劲(图074)。
习练者须注意,此动作为较近距离内的闪躲攻防训练,须反复训练, 以求形成近身本能反应闪躲与反击的习惯。
八、拍手封拳接潜身下击拳反击(下祖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側身警戒_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拳靶;双方教宁对峙状态(图075)。
配手先发动攻击,以探身左直拳击我方头部;我方前锋手45°角 向前拍出,横力破直力,封住对手拳劲(图〇扣);与此同时,对手右直拳 迅速攻上,继续攻我方头部,我方左手45°角向前拍出,以横破直,再次封住对手拳劲(图077)。
配手迅速上步,攻出左右勾拳,连环击打我方头侧要害v我方迅速潜 身闪避,同时以右手下击拳反攻,击中对手腹裆要害(图078、图079)。
须注意,“拍手封拳”之法源于咏春“拍手”手法,习练者11训练有素且 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封住配手攻来的手臂,还可将配手攻来的手臂拍贴在对 手胸彻底封制住舫双臂,令其无法变招,从而便于我方实施连续反击。
九、手臂格挡防御技术(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有侧身警戒势站立,右手握脚耙迎敌;配手以 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80)。
配手率先发动攻击,以后脚中位扫踢攻我方腹部;.我方迅速垂下
右臂,以脚靶横向发力挡住配手腿击之力(图081)。
配手迅速向前落步,以左右摆拳攻我方头侧要奪;我方上抬右臂 左右格挡,以脚靶挡住配手攻来之拳劲(图〇82至图084)。
配手迅速后撤步,恢复左侧身警戒势,随即垫步前进,以左脚弹踢我 方腹部;我方右手及时下拍,以脚靶将其弹踢之力挡住(图085、图086)。
配手继续后撤步,恢复左侧身警戒势,随即以后脚正蹬腿攻我方 胸膛;我方及时将右臂横在胸口,以脚靶挡住其攻击(图087、图088)。
习练者须注意,此部##作属于纯防御技术,不仅用于练习配手拳打 脚踢时的穿透性爆发力,4练习我方防御格挡时的抗打力。
十、提膝格挡防御技术(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手握脚靶迎敌;配手同 样以右侧身#雖势站立,双手持拳靶;双方_于对峙状态(图089)。
配手率先发动攻击,以后脚中位扫巍攻我方腹部;我方迅速抬起 前锋腿,此时,双臂与右膝形成三角夹角,立体防护住配手扫踢之力(图090)。
十一、近身后仰闪及侧身拍手封拳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 短发为配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配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方在较近距离下处于对峙状态(图091)。
配手以前锋手攻出探身直拳,击我方面门;我方步法不移动,仅 身体略后仰,闪过配手右拳(图092)。
注意训练之时,闪躲幅度不可过大,以刚好躲过对手拳头为宜,当然, 亦可以在后仰丨为之后加人向前探身出直拳反击的动作,这样训练防守反击 的节奏感,将躲闪与反击训练融为一体。
当配手近身直拳攻头面时,我方亦可以在侧身闪避的同时,左 手向前拍出,封住对手右臂,同时侧身上步踏人配手身后,并以右手下击 拳近身击打其右侧肋骨(图093、图094)。
十二、闪避多人腿击法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两名对手 在我前方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对手呈左右夹击状向外攻来(图095)。
两名对手先后攻至,分别以中位侧踢和中位蹬踢向外攻来(图096)。
我方迅速向右侧进步,左手下拍,将一名对手侧踢之力拍开;同 时,继续向右侧斜进步,左手继续横向拍出,将另一名对手蹬腿之力拍开 (图097、图098);然后,趁着间隙反击或迅速逃离。
打态消
截拳道(JeetKimeDo)三字,如果单从字面上简单解释,“截”意味 着“拦截”或“阻击”,“拳”意味着“拳打脚踢”或“攻击”,“道”则是 指“方法”和“哲学”。
李小龙曾经讲过:“ ‘截拳道’的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 ‘截击对手来拳’之道’。”但李小龙进一步解释说,截拳道仅仅是一个名 称,它的命名纯属偶然,亦为称呼方便而已。事实上,仅仅从字面名称上 想彻底了解截拳道是不可能的。一个一心求真的人,是不会被任何形式所 缚的,他只存在于“真”之中。任何实用或适合于自己的技术都可以称为 截拳道。
因此,截拳道避免一切的肤浅、不实与复杂性,强调拳手在实战中用 直觉来代替思考,发挥“精简、直接、高效”的技术优势,用下意识的本 能反应去阻截对手攻来的手脚或直接破入对手的空当要害,在最短的时间 破掉其攻势,令其溃败,此种理念本质上是“截击、迎击”技术的体现。
所谓“截击、迎击”,指的是以快打慢、以打为消、以我为主的高级战 术打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对方进攻时,并不在意其是出手还是出脚,而 是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方法,直接阻截对方肢体或迎击对方 空当部位,一击奏效。以此战法对付那些蛮不讲理、猛冲直撞、自以为是 的歹徒,最具攻击效果,可令其置于进退不能的半势之中。因此,“截击、 迎击”法尤其适合反应和动作较快而身高体重弱于对手的人使用。
“截击”技法形式很多,尤以前锋腿施展直线型快踢最为安全易用,取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与攻击距离长之利,后发先至”。古往今来,腿法在 东西方技击对抗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功效,以腿法攻击对手比其他攻击 技法占有明显的距离优势。腿法是截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格斗中属远 距离的主力攻击武器。腿法不仅可作为先锋先发制人,也可用于阻截和反 击,以攻为守,以长制短,后发制人,独具威力。
腿比手臂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远可放长击远,近可卷踢暗 击。在各个攻击距离,特别是中远距离内,腿法可淋漓尽致地发挥速度效 能,并可有效地抑制对手其他攻击技法的运用。腿部肌肉发达,骨骼粗大, 集全身之力于脚有效攻击,是人所能施展的最具摧毁力的打击。强劲的一 击,足可撼动对手任何坚固防线,有击倒重创对手的威力,非拳法可比。
腿法丰富多变,四面八方皆可出击,上可踢头颈,中可踹腰肋,低可 击膝胫,上下左右,变化无方,攻击范围遍及全身。且脚居下方,出击隐 蔽,加之力猛多变,能多脚连用,也能与各种拳、肘、膝、摔法配合,上 下兼顾,立体施为,使对手防不胜防。 /
总之,截拳道“截击、迎击”技法吸取了传统与现代搏缶术之精华, 运用不拘一格,提倡共性技术的个性自由发挥,不尚美观,只求简捷实用。
本章详细讲述“截击、迎击”中的简捷技法与连环技法,其中包含了 “以踢阻踢”、“腿法迎击”、“连环快踢”、“近身封堵”、“手法阻截”和“指 法迎击”等技术,期待习练者在平时模拟练习时,综合提升自身实战的洞 察力、敏捷性与准确度。
截拳道“截击、迎击”法的具体实战应用如下:
一、低位側踢截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双 方处于对峙状态(图〇〇1)。
对手突然后脚上步,欲以垫步右侧踢攻我方腹部;我方即时反应, 以滑步右侧踢抢攻截击,后发先至,阻住对手前腿膝关节,制敌于半势之 中(图002)。
习练者在配合练习之时须注意,一方“垫步”提膝的动作幅度较大, 是后脚垫步向前,前脚提膝然后踢腿的动作;而另一方“滑步”侧踢的幅 度较小,基本上是后脚支撑腿贴地面滑行,而前腿几乎不提膝就踢出去的, 因此截击速度快。
二、低位側踢迎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双 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03)。
对手突然后脚上步,欲以垫步右蹬踢攻我方胸部;我方即时反 应,右手略上格将对手蹬踢劲力上引,同时,后脚滑步速进,带动右脚 发动低位侧踢抢攻截击,后发先至,击中对手后脚支撑腿膝关节,一击奏 效(图004)。
三、滑步连环腿截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05)。
对手突然后脚上步,欲以垫步右侧踢攻我腹部;我方即时反应, 以滑步右侧踢抢攻截击,后发先至,阻住对手前腿膝关节,制敌于半势之 中(图006)。
对手右脚被阻截,顺势落步,同时以右手直拳攻我腹部;我方右 腿截击对手后并不落地回收,趁势送胯踢出中位侧踢,同时,带动支撑腿 贴地滑步速进,将右脚中位侧踢截击的攻击力加大,即时击中对手右侧肋 骨,阻住其右拳攻势(图007、图008)。
习练者在配合练习之时须注意,截拳道连环腿法应用中,速度是取胜 的关键因素,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正确地判断及把握战机踢击对手,就必 须具备快速的反应和迅捷的动作。
所谓“百打百解,快打无解”。连环腿讲究‘‘速度第一”,要求技击手 不仅要拥有快速简捷的单个腿法基础,而且还要严格做到组合环节中每一 腿的衔接转换速度。首次出腿后,必为第二次起腿创造条件,上一踢的结
束恰好是另一踢的开始,特别是前一踢之后,要为摧毁性的最后一踢提供 姿势、速度及惯性上的条件。
浏览1,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