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近身发力蝴蝶步法

成技炙魂

多年来,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毅旋风般的快攻著称于世。

究其根本,乃是由于李小龙一脉相承地沿袭了传统咏春拳贴身短打 的阵地战优势,并更进一步地与现代搏击术中运动战的灵活多变步法身 法变化相结谷,于是便形成了截拳道独有的核心武学理念——“近身

发力”。

李小龙曾经说过:“我的全部武功无非就是两点——近身、发力。”由 此可见,“近身发力”是截拳道的核心与精华部分,更是李小龙一生武学的 灵魂所在。“近身”具体表现为精妙、迅捷的步法,而“发力”则是指搏击 运动中的整劲发力方式。武术运动中所讲的“力从地起”,首先指的便是步 法的移动(包含了腰马),没有步法的迅捷变化,又如何从地面借力传递于 肘膝拳掌呢?

对于习拳者而言,在迅捷多变的步法中如何保证打出的拳脚整劲不失 呢? 一则需要整劲发力的专项训练;二则需要步法的长期磨炼,最终达到 有机的结合。因此,近身与发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截拳道“近身发力”的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技战术与攻防动作上,尤 其表现为步法的灵活移动。

李小龙说:“移动的艺术是格斗的精华。”在实战中,有效的步法可以

控制对手的节奏,增强距离感,把握时机,一击必杀。

适当地运用步法,对习武者而言有两大优点:一是容易找到你要进攻 的目标;二是可以避开敌人的攻击。一个高明的技击手,往往能敏感地察 觉对手的攻击意图,从利于自身攻击的距离内,依靠灵活的步法实施截击、 迎击。

李小龙认为有效的步法应包括如下四个部分:①感应对手的灵敏性。 ②活力而自然的流畅性。③步测距离的直觉性。④起动和制动的平衡性。 在真实格斗中,无论对峙、进攻或防守,步法的移动都应始终保持自然流 畅性与平衡性,以便从任意时间、任意角度发动攻势,从而使终极攻击瞬 间启动。良好的步法应用,不仅可以快速发动进攻,攻敌措手不及,还可 以用来诱使对手进攻,使其失去平衡,暴露空当,再予以反击,彻底掌握 主动权。

步法是非常有目的移动,步法成功的要诀在于将动作做到简练。正确 地运用步法,将会提供一种意识去利用惯性力,只要适当地应用这种惯性 力,就能使出击大增威力,同时步法也可以增加自身的协调平衡力,提高 速度,充分技术优势。截拳道就是教导大家如何成为善于思考和身手不凡 的拳手。

总而言之,步法既令你攻击成功,又可使你摆脱被动挨打的困境。正 如李小龙所言:“平静状态下的静止并非真正的静止,唯有处于移动中的静 止,才会从节奏感中全部表露出来。”

本章节详细讲述近身发力中的步法训练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 步法移动迅速接近对手,以有效的技战术取得胜利。

第一节近身步法制敌先机

移劫的艺术

武谚有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由此可见步法运用在实战中的 重要性。简单一句话,步法就是运动的科学。

截拳道的核心技术“近身”,在实战中就是以流动多变的步法来控制对 手的节奏,把握有效的攻防时机,.料敌先机、一击制敌的。事实上,用 “飘若黄蜂、翩似蝴蝶,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这16个字,来形容李小龙 的流动式打法最恰当不过。

截拳道步法中虽然包含了“滑步”、“侧步”、“环绕步”、“钟摆步”、 “拖曳步”等步法,但这不过是于研习练者平日里进行专项训练而言。 具体在应用之际,各个步法间的转折中几乎没有连接断点,其随意性、 多变性、突发性和连贯性,完全体现了李小龙所讲的“大道似水”的哲

学理念。

简言之,截拳道是一种流动性的拳法。实战之际,步法如水般连续自 然流动,无规则、无限制、无断续、无刻意,亦无任何束缚。

本节专门讲述截拳道“近身发力”中各种“步法”的练习方法,期待 习练者打好步法应用的基本功。

截拳道“近身步法”的具体动作练习如下:

—、滑步/

以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入井字格中央,左脚脚后跟略抬起 落人井字格左后方边角;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前一后侧身护 住中线(图001)。

右脚上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人井字格正前方格中;左脚跟随右 脚滑步上前约一足长的距离,落人井字格侧面格中(图〇〇2、图003);此 谓之“前滑步”的标准动作。

动作不停,左脚迅速退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人井字格左后方边 角;右脚跟随左脚向后滑步约一足长的距离,落人井字格中央(图〇〇4、 图005);此谓之“后滑步”的标准动作。

须注意,无论是前滑步还是后滑步,在移动过程中应保持周身的松弛 性与灵动性,身体的重量应平均分配在前后腿上。当右前脚向前滑步时, 前脚滑动的速度有多快,左脚跟进的速度就有多快,反之亦然。总之,移 动中务必令自身始终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

图片48 图片49 图片50

二、侧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人井字格中央,左脚脚后跟略抬起 落入井字格左后方边角;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前一后侧身护 住中线(图006)。

右前脚向右侧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右侧格中,同时, 左后脚随之向右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后方格中(图〇〇7、图 〇〇8);此谓之“右侧步”的标准动作。

动作不停,左后脚向左侧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入井字格左后方 边角,同时,右前脚随之向左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中央(图 009、图010);此谓之“左侧步”的标准动作。

图片51

须注意,习练者在练习侧步时,无论是左侧步还是右侧步,移动中必 须始终保持警戒势的防御状态,以求做到移动中的浑然一体性,令周身在 动态状态下毫无破绽可寻。至于在实战中,具体是运用左侧步还是右侧步, 须根据对手的位置与瞬息万变的身形步法而定,不可机械式地生搬硬套, 以免破坏步法移动的自然性与连贯性。

三、钟摆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入井字格右前方边角,左脚脚后跟 略抬起落人井字格中央偏后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前 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11)。

右前脚迅速向后撤步,带动整个身体如同钟表摆动般向后迅速退
去,退出井字格范围;在整个摆动中,身体重心移至前腿,落地时前脚先 落地,然后恢复警戒势的姿势,平稳站立(图012、图013);此谓之钟摆 步速退法。

动作不停,左后脚迅速向前摆动上步,同时带动整个身体向前迅 速进步,左脚先落人井字格中央,待右脚落人井字格右前方边角时,恢复 警戒势的姿势(图014、图015);此谓之钟摆步速进法。

须注意,钟摆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如上图所示的迅速远离对手或 在远距离下迅速接近对手的运动形式,以速退和速进为实用目的;第二种 则是短距离进退的运动形式;当后退时从右侧身警戒势开始,前腿快速后撤到后腿的位置,重心放在前腿上,同时,后腿迅速向后移动,后脚接触 地面即刻保持身体平衡的状态,恢复警戒势;当前进时,后腿迅速上步到 前腿的位置,同时,将前脚启动,作为前进或主动攻击的武器,向对手发 动强猛攻势。

图片52 图片53

总之,运用钟摆步格斗时,具体的步法进退幅度大小,完全取决于临 敌时自身的状态与对手的位置而定,习练者切记不可固步自封,以免自我 设限贻误战机。事实上,实战中最佳的步法移动往往是在刚好避过对手攻 击,同时又可以反击对手的一瞬间。若我方移动闪避的幅度过大,对手固 然不能击中自己,己方却也失去了反击的最佳时间和距离,徒增体力的消 耗罢了。

四、环侧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人中字格右侧格前方,左脚脚后跟 略抬起落人中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 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16)。

右脚上步约一足长的距离,踏人中字格右前方边角处(图〇17); 与此同时,左脚掌连同身体向右侧做45°角的弧线滑动,落人中字格右侧 面格中(图018);此谓之“环侧步”的标准动作,步法运行之际,前锋手 可以做出向前出拳的动作,以配合步法的弧线移动变角度发动攻击。

图片54

须注意,环侧步的步法移动往往用来应对敌人正面袭来的强大攻势, 令其直线攻来的拳脚迅速落空,同时,我方在步法移动之际即可实施反击。 简言之,环侧步是变角度防守反击的实用步法,运用之际可令己方落人十 分安全的位置。

五、后圈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人中字 格右侧格前方,左脚脚后跟略抬起落人中字格 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 后置,一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19)。

略向后闪身,右前脚虚点地向后回拉,

身体重量移至左后脚(图020),动作不停,右 脚回拉至左脚内侧时,弧线向前落步,落入中 字格左侧格中(图021)。

随即,身体重量移至右脚,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体约45°角,带动左脚向前弧线上步,落人中字格左前方边角处,呈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图022);此谓之 “后圈步”的标准动作,步法运行之际,左右手均可以做出向前出拳的动作 (或佯攻或连环出拳),以配合步法的弧线移动发动变角度攻击。

图片56 图片55

须注意,后圈步结合了滑步与环侧步的优点,是传统武术步法与现代 搏击步法的有机融合,临敌之际不仅可以避开敌手正面攻来的拳脚,同时 以弧线逼近的方式封住对方支撑腿,令对手身形歪斜重心不稳,便于我方 施展各种贴身短打技术,有着很强的实战意义。

习练者在练习后圈步时,应注意始终保持步法的平稳性与警戒势的防 御性,勤加练习后必能体会后圈步的妙用之处。

六、三角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入井字格中央靠前的位置,左脚脚

后跟略抬起落人井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

一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23)。

略向后闪身,右前脚虚点地向后回拉,身体重量移至左后脚,右 脚回拉至左脚内侧时(图024),脚掌触地向右侧方滑动,落入井字格右后

方边角的位置(图025)。

动作不停,身体略向右转体,身体重量移至右脚,左脚虚点地回 拉,落入井字格后方格中(图026、图027);左脚回拉至右脚内侧时,向 前方滑动,落乂井字格中央靠前的位置,呈左拳在前、右拳在后的左侧身 警戒势站立(图028);此谓之“三角步”的标准动作,步法运行之际,左 右手均可以做出向前出拳的动作(或佯攻或连环出拳),以配合步法的弧线 移动发动变角度攻击。

图片57 图片58

顾名思义,三角步的运动轨迹形如三角,三角的支撑形状最为坚固, 临敌之际攻守兼备且牢不可破。因此,三角步既可以用于突发性攻击,亦 可以在退避敌人攻击时反守为攻,掌握实战的主动权。

七、跳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人中字格右侧格前方,左脚脚后跟 略抬起落入中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 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29)。

双脚掌同时贴地跳起,于空中交错落步,呈左拳在前、右拳在后的 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左脚置前,落入中字格左侧格前方,右脚落入中字格右 后方边角的位置(图〇3〇、图031);此谓之“左跳步”的标准动作。

动作不停,双脚掌再次同时贴地跳起,于空中交错落步,呈右拳 在前、左拳在后的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置前,落入中字格右侧格前方, 左脚落人中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图032、图033);此谓之“右跳步” 的标准动作。

顾名思义,跳步源于跳绳的动作,李小龙本人对于跳绳的青睐可以说 人尽皆知,跳步的步法脱胎于跳绳中前后脚步法的快速交错移动。临敌之 际,以此迅捷的步法变化可以迷惑对手,令其判断失误,同时我方在跳步 中加人直线腿法(如低位蹬踢或中位蹬踢),可以在避开对手腿击的同时, 顺应对手的节奏来反击对手。总之,跳步的动作异常快捷多变,于瞬息之 间可启动多频次的步法变化,或进步或出腿,不一而足,令对手穷于应付。

图片60 图片59 图片61

八、潜身斜进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人中字格右侧格前方,左脚脚后跟 略抬起落入中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 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34)。

右脚迅速向右前方滑动,进一大步,落入中字格右前方边角位置, 同时,随着步法的向前斜进,右拳向前虚晃,身体下沉,腰马降低,进而, 身体向右转体,身体重量较多地落于右腿,随着转体之势,左肩向前转动, 沉肩坠肘,击出左勾拳(图035、图036,图037至图039为侧面动作展 示此谓之“潜身斜进步勾拳”的标准动作。

图片62

在潜身斜进步的使用中,习练者应注意,潜身时拳头护住自身上盘 免受对手攻击。潜身斜进步的动作包含了前锋手虚晃的假动作与侧角度 潜身斜进的大弓马出拳动作,这在截拳道中属于晃上击下的闪击打法, 在与对手擦身而过的一瞬间,我方实施反差较大的立体攻击制胜。因此, “潜身斜进步’’属于闪击战法中的变角度迎击打法,对于习练者步法的娴 熟程度、实战的距离感与攻击拳劲要求较高,须强化练习,方能体会其 中要义。

总之,截拳道的“近身步法”包括“滑步”、“侧步”、“钟摆步”“后 圈步”、“环绕步”、“三角步”、“跳步”和“潜身斜进步”等,当然也有 根据此类步法演化而来的“拖曳步”、“推进步”、“后撤步”、“侧闪步”、

“碎步”、“垫步”、“刺步”等步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具体应用之际如 何做到各种步法随机结合施展,灵活多变、流畅自然,前提自然是平曰 多加揣摩反思与定时定量的基本功锤炼,才能有量变到质变的显著进步。

第二节蝴蝶步法动如流水

太遭水

何为道?

道是一切事物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它是简单的、无形的、无欲的、

无冲突的最高境界。

李小龙时常把水比喻为道,因为水具备柔顺性、适应性、忍耐性与协 作性。把水放入碗中就成为碗的形状,放入杯中则成为杯子的形状。当水 静止时,十分澄清与柔顺,而一旦水汹涌咆哮时,又变得那样的浑浊而具 备毁灭性。因此,当一个人镇静如水时,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付 一个嚣张自负的挑战者;当一个人镇静如水时,又具备极强大的自我控制 能力,因为其心灵是宁静而沉着的。

所谓大道似水,指的是人应该同自然规律保持一致,而不能违抗,这 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都应顺其自然而不可过分强求,不要任何情况都强力 去做。如庖丁解牛,一把刀用了 20年而不换,就是源于他掌握了规律,并 很好地顺应了规律,故而可以做到“以无厚入有间”,进入“从心所欲、游 刃有余”的境地。

诚然,人力有穷尽时,让事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像水一样流动,像 镜子一样平静,像回声一样快而不留痕迹,静无杂质,这便是截拳道之道 的内涵。

本节将截拳道“近身”技术中的各种“步法”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 成一套动如流水般的循环连动步法,命名为“蝴蝶步法”,期待以此训练抛 砖引玉,令习练者获得“动如流水、翩似蝴蝶”般的步法移动技巧。

截拳道“蝴蝶步法”的具体动作练习如下(由五段连续动作组成):

第一段,右侧身瞀戒势一前后滑步一右侧步——跳步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踏入井字格中央,左脚脚后跟略抬起 落入井字格左后方边角;双手握拳,右拳前伸左拳后置,一前一后侧身护 住中线(图040)。

右脚上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人井字格正前方格中;左脚跟随右 脚滑步上前约一足长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左侧面格中(图041);动作不 停,左脚迅速退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人井字格左后方边角;右脚跟随左 脚向后滑步约一足长的距离,落入井字格中央(图042);此谓之“前后滑 步”的连贯动作。

依循上式,右前脚迅速向右侧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右 侧格中,同时,左后脚亦随之向右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后方格 中(图043);此谓之“右侧步”的连贯动作。

动作不停,双脚掌同时贴地跳起,于空中交错落步,呈左拳在前、 右拳在后的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左脚置前,落人井字格中央,右脚置后, 落入井字格右后方边角的位置(图044)。此谓之“左跳步'的连贯动作。

图片63 图片64

第二段,左侧身瞀戒势~~前后滑步——左侧步——跳步

接上动作,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左脚上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 人井字格正前方格中;右脚跟随左脚滑步上前约一足长的距离,落入井字 格右侧面格中、(图045);随即,右脚迅速退步约一足长的距离,滑入井字 格右后方边角;左跟随右脚向后滑步约一足长的距离,落入井字格中央 (图046);此谓之“前后滑步”的连贯动作。

动作不停,左前脚迅速向左侧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左 侧格中,同时,右后脚亦随之向左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后方格 中(图047);此谓之“左侧步”的连贯动作。

随即,双脚掌同时贴地跳起,于空中交错落步,呈右拳在前、左 拳在后的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置前,落人井字格中央,左脚置后,落 人井字格左后方边角的位置(图048);此谓之“右跳步”的连贯动作。

第三段,三角步一跳步

接上动作,略向后闪身,右前脚虚点地向后回拉,身体重量移至 左后脚,右脚回拉至左脚内侧时(图049),脚掌触地向右侧方滑动,落入 井字格右后方边角的位置(图050);

动作不停,身体略向右转体,身体重量移至右脚,左脚虚点地回 拉,落人井字格后方格中(图051、图052);左脚回拉至右脚内侧时,向前方滑动,落人井字格中央靠前的位置,呈左拳在前、右拳在后的左侧身 警戒势站立(图053);此谓之“三角步”的连贯动作。

随即,双脚掌同时贴地跳起,于空中交错落步,呈右拳在前、左 拳在后的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脚置前,落人井字格右前方边角的位置, 左脚置后,落人井字格中央靠后的位置(图054);此谓之“右前跳步”的 连贯动作。

图片65 图片67 图片66

第四段,左侧步——潜身后闪步

接上动作,左后脚迅速向左侧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左 侧格中,同时,右前脚亦随之向左移动约一足的距离,落人井字格正前方 格中(图055);此谓之“左侧步”的连贯动作,习练者须注意,本次左侧 步的+同之处在于后脚先侧动,然后带动前脚侧向移动。

动作不停,左脚迅速向左后方滑动,带动身体向左转体,身体重 较多地落于左腿,左右腿呈弯曲状支撑身体;进而,随着转体之势,腰 4降低,左肩向后转动,沉肩坠肘,左拳护头,右拳护裆(图056)。此谓 之“潜身后闪步”,是由“潜身斜进步”反方向变化而来的步法。

图片68 图片69

第五段,闪身后撤步——钟摆步——突拖步

接上动作,身体重量移动至左后脚,左后脚仍处于井字格左侧格 中,略向上起身,并向后略闪身,带动右前脚虚点地向左侧滑动回拉,左 脚落人井字格右前方边角的位置(图057);此谓之“闪身馬撤步”的连贯 动作。

瞬间,右前脚迅速向后撤步,带动整个身体如同钟表摆动般向后 退去,退至井字格后方,落地后呈右脚虚点地,重心在左脚的前后姿势平 稳站立(图058);此谓之“钟摆步”的连贯动作。

与此同时,左后脚蹬地发力催右前脚,右脚迅速提膝向前迈一大 步,待左后脚滑人井字格中央靠后的位置时,右前脚亦落入井字格右前方 边角的位置,此时,身体仍呈右侧身警戒势的姿势站立,双手握拳,右拳 前伸左拳后置,一前一后侧身护住中线(图059)。

以上为“蝴蝶步法”的五段动作,初习练者须分段练习,待每段动作熟 练掌握以后,将五段动作依次串联起来练习,当然,习练者也可以根据自我 习惯创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步法,来强化练习,以求自由无羁;前提是先熟 练掌握步法的碁础,遵循“先继承,后发扬”的宗旨,则易于事半功倍。

总之,步法的练习过程,习练者需遵循自然流畅的法则,一切“行乎 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当真正做到各种步法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 成的连动时,相信步法的灵动性、流畅性与平衡性必然大幅度地提升。

图片70

第三节近身打法

追劫战技

李小龙说:“一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美的,也可能因受到对手的攻 击而失败。因此,截拳道初学者须练好精确地把握时机的本领。”由此可 见,武术对中“料敌先机”的重要性,谁能够准确地把握并控制对手的 节奏,谁就是最终的胜者。

“近身发力”是截拳道的灵魂与核心,亦是李小龙崇尚“运动战法”的 绝佳体现。近身打法具体应用时,则体现在以迅捷多变的步法流动制敌,在不 断的移动中,影响并控制对手的节奏,从而以精简直接的技法贏得胜利的。

实战对抗中,截拳道的近身打法包含了提膝近身、截击近身、迎击近 身、变角度近身、佯攻近身、突袭近身和防御近身等技术。

截拳道“近身打法”的实战应用技术如下:

一、提膝近身封手冲拳(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60)。

对手突然上步,后腿发出低位侧踢攻击我方前锋腿膝关节;我方
即时反应,以斜45°角向上提膝,将前腿提起,将对手攻来的腿封在下盘 中线之外(图061)。

随即,我方支撑腿迅速向前滑动,带动身体前进,右腿冲压对手 攻来之腿(图062),右脚落地之时,破人对手下盘双腿之中,完全封住对 手下盘攻势,与此同时,我方左手向前拍出,封住对手刚欲攻出的右拳, 并贴对手心窝发力,以右拳将对手击出(图063、图064)。

图片71 图片72

二、截击近身潜身击肋(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同样 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65)。

对手突然向前滑步,右膝抬起欲出蹬腿,踢我方胸膛;我方即时 反应向前滑步,带动前锋腿以45°角踢出低位侧踢,截住对手膝关节,制

敌于半势之中(图066)。

对手见机甚快,前腿迅速落步,同时后脚上步,右手急发右勾拳, 猛攻我方左侧头颈;我方即刻反应,右脚落步之时,左腿向左侧方斜跨一 大步,以潜身斜进步避过对手拳劲,同时,右手下击拳击中对手右侧肋骨 部位(图067)。

图片74 图片73

三、迎击近身跳步蹬腿(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r,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彼此处于对峙状态(图068)。

对手先发动攻击,后腿抬起,以低位扫踢猛攻我方前腿膝关节 (图 069)。

我方即刻反应,以跳步带动前锋腿贴地后滑,避开对手腿击,与 此同时,我方后腿在跳步带动下,向前上方猛烈蹬出,蹬中对手胸腹要害 (图 070、图 071)。

图片75

四、迎击近身蹺步侧端(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我方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对手以右侧身格 斗式站立,率先发动攻击,以右腿低位扫踢,猛攻我前腿膝关节(图072)。

我方即刻反应,以跳步带动前腿回收,避开对手扫踢,与此同时, 身体在空中转体,发出右脚腾空侧踢,踹中对手胸膛(图073)。

图片77 图片76

五、变角度近身砸肘击背(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为 对手)

敌我双方皆以右侧身警戒势 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彼此处于 对峙状态(图074)。

对手突然上步冲右拳,直击 我方面门;我方以闪身侧进步避开对 手拳击,右脚斜45°角向前侧进,闪人 对手身后,同时,右肘横向摆动,砸 中对手后背(图075、图076).

图片78 图片79

六、佯攻近身晃下击上(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为对手)

我方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对手以左侧身格 斗式站立,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图077)。

我方右腿突然向前滑动几寸,潜身挥右手虚击对手腹裆要害,吸 引对手前锋手向下拍击防御(图078)。

与此同时,我方迅速上步起身,右腿弧线上击,以高位扫踢击中 对手左侧头颈要害(图079)。

图片80 图片81

七、突袭近身别腿摔法(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彼此处于 对峙状态(图080)。

对手右拳虚刺,欲试探我方虚实;我方果断出击,贴对方右臂外 侧滑步近身,右脚贴对手前锋腿攻人其身后(图081)。

与此同时,我方右掌按住对手胸膛向下发力,右腿别对方右腿发 力,令对手瞬间失重倒地(图082至图084)。

图片82

八、防御近身扫踢反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敌我双方皆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护住中线,彼此处于 对峙状态(图085)。

我方以静制动,对手按捺不住以后脚正蹬腿攻我方胸腹要害;我 方即刻运用左侧步向左侧身闪避,令对手蹬腿落空,同时,我方双手上下 环抱对方攻来之小腿(图086)。

随即,我方右跟撑地,左腿迅速贴地猛扫,以低位扫踢反击对手 支撑腿,将其扫倒在地;.(图087至图089)。

图片83

上述动作属于近身打法姆r-些典型战例,事实上,截拳道一切技法的 应用,皆属于流动制敌的运动澈打法,对武者的“步法”与“整劲”的要 求较高。如李小龙用碎步移动对敌时,整个人好似在一个平面上“飘动” 一样,这本质上是“提膝缩胯”与“腰马合一”的动态呈现,极其完美地
展现了运动战中的“整劲”,不管多快的移动速度,两肩两胯之间的平面从 来不散乱。李小龙用“飘”起来整,来完成直拳、摆拳、下击拳、侧踢等 攻击动作,其整体发力表现得极其充分,是“近身、发力”技术的最完美 体现。

若无步法的坚实基础,实不足以应付形形色色的对手。因此,作为一 名出色的截拳道研习练者,应不断强化提升自身步法的流动作战能力,平 素练习时须做到如下四点:

经常保持流水般的步法移动,维持两足之间的适当距离,保持肩 胯的统一完整性。

在步法移动时,保证任何时间均可做出准确攻击或防御的拳脚动作。

保证步法移动时,身体在任何方向角度下的自然、舒适与平衡感。

面对不同身高体重的对手时,精确判断出最适合自身攻击(或防 御)的最佳距离。

(注:“近_发力”包含了 “步法”与“整劲”发力两个部分,整劲发 力部分本质上&以咏春拳的整劲发力为核心演化而来,请读者参照《咏春 发力秘笈》前三部书中关于“寸劲、藤条劲、刚劲、柔劲与黐手听劲”的 训练内容。

本章虽然仅讲述近身步法的练习方法与技战术打法,但所有的发力技 术皆赖于步法应用的好坏与否,有了精妙绝伦的身形步法,则便于启动各 种发力技术。)

浏览2,3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