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强侦置前速战速决
付筒直接
1967年,李小龙将哲学思想融人武学,突破门派限制,开创性地融合 了东西方诸多格斗术的精粹,创立了截拳道,将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
什么是截拳道?
多年来,有人认为截拳道是以“截击迎击”为主的拳法,也有人认为 截拳道是一种随时代进步而变化发展的拳术,更有人认为截拳道的发展随 着李小龙的英年早逝已经停滞不前,总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而 李小龙自己曾这样讲:“一旦有人妄称截拳道是什么,或是与这个与那个有 所不同时,那么,不妨就让截拳道三个字永远消失吧!除掉这个虚有的名 称,只让它的实质存在吧!截拳道只是个名称罢了!”
由此不难发现,李小龙本人并不希望自己开创的拳术被当成各种武术 元素的简单组合。当他将东西方哲学思想融于所创立的武学之时,已经赋 予了“截拳道”更高层次的内涵。在截拳道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界限,除 非习拳者自我设限、画地为牢。因此,欲真正了解截拳道,习练者必须能 舍弃一切形式与派别,甚至须拋却何者是何者不是所谓的截拳道之念头。 因为,截拳道是可以无任尙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无 别的,亦可适于任派别。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限制所限, 它善用一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为其所用。
事实上,真正的“截拳道之道”是永无止境的,它只是一个开始,没 有固定的风格,也不分级别的高低,如水般流淌在不同武者的思想与灵魂
中,成为武者灵感与智慧的源泉。
在瞬息万变的搏击对抗中,任何实用或适合于自己的技术都可以称为 截拳道。故而,与其在字面意义上回答什么是截拳道,不如沿着李小龙习 拳创拳的轨迹来解读李小龙,反而更容易贴近李小龙的思想与武学。
多年来,截拳道以“精简、直接与非传统性”的特点著称于世。海内 外更有数以千万计的“龙迷”,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习截拳道,以求实 现自身思想与武技层面的突破。然而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虽然简单直接, 却易学难精,后学者往往只能学得其形而远离其神,难得李小龙武学之 精粹。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李小龙有着深厚的传统武术底蕴。截拳道本身源 自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李小龙在少年时期,练习咏春拳达数年之久,经 过长期艰苦的咏春基本功与“黐手听劲”训练,其身体各个部位的本能发 力反应已经达于极点,当突然遇到对手攻击时,身体及手脚会自动反应御 敌。而后学者则往往空白了咏春本能反应的练习阶段,故而,仅仅凭借影 视武打镜头与武学典籍中的资料记载来模仿学习,也只能获得截拳道练习 的“形似”而已,实难得其“神髓”。
因此,本章专门讲述截拳道与咏春拳的异同之处和截拳道“警戒势” 的实战内涵,期待众多的截拳道爱好者能从李小龙习拳与创拳的轨迹中, 洞悉截拳道创立的本意,遵循李小龙学拳的途径,以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 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从而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第一节中线理念与警戒势
中残嫂舍
众所周知,截拳道源自咏春拳,李小龙在创立截拳道之初,便是以咏 春拳“中线理念”等理论为主旨,科学地将咏春拳理、中国传统武术与东 西方现代搏击术融为一体。
什么是中线理念?
中线又称子午线,指的是人体由头顶百会穴经眉心、口鼻、.咽喉、心 窝、肚脐、下阴、尾椎、命门、脊柱至脑后玉枕穴之间的中心线连线。连 线部分形成一个环形的通道,此通道正面为人体经络的任脉,背面为人体 经络的督脉;任督二脉的环形通道中,汇集了人体各大致命要穴。因此, 临敌之际、攻守之间,应守住自身中线不被攻击,集中攻击敌人中线要害 部位,很容易一击制胜。
由于振藩截拳道脱胎于咏春拳,对于研习截拳道的爱好者而言,要习 练截拳道,首先应充分了解咏春拳与截拳道的拳学理念,透彻理解两者的 互通之处与异同之处。
事实上,截拳道一脉相承地将咏春拳理念中“守中用中、攻守合一、 本能反应”等拳理沿袭下来,并发扬光大。
在截拳道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拳理诀要之一,也为 实战搏击中的金科玉律。截拳道的动作虽然简单、直接、实用、凶狠,但 这一切均是以“攻守抢中线”的理论为基础的。
李小龙曾做过关于中线理论的详细解释:“人体的中线是以鼻胳的连线 为基准,在这条线上几乎分布了全身所有的要害部位;同中线亦是人 体的枢纽,是人体的重心所在,因此,破坏了对方的中线就等于取得了胜 利。” “故而,在实战中,若想让己方的中线不被对手击中,就必须做到侧 身对敌,以减少被攻击的面积,并使自身的中线远离对手,同时亦须垂肘 护肋而使自身的拳架防护毫无破绽。”
自李小龙的言论中不难发现截拳道对咏春拳中线攻防理论的继承与发 扬,同时,也不难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截拳道与咏春拳最大的不同之处, 首先体现在对敌姿势上。
截拳道警戒式与咏春拳迎敌姿势的最大不同如下:
一、咏春拳多以正身前进马姿势迎敌
咏春拳最典型的格斗预备姿势是:膝前钳、肛上提、腹下收、胸微含、 背后拔、头居中、手前问,此时身如弓、手如箭、腿如簧,整体形状如待 发之弓箭,这便是咏春门人施展问手时的临敌状态,又称“问手原理”(图 001)?
在正身前进马姿势中,双肩到前锋手之间构成了一个圆中求直、三角 发力的弹射结构(图002),如此结构下,一遇外力来袭,立时反弹前冲; 在发劲的瞬间,全身14处关节同时旋转,连同身形向前弹射,借助地面强 大的反作用力,劲往手臂聚,瞬间将敌人攻势瓦解,这便是咏春发力中强 调“短兵相接、贴身短打、听劲卸力、劲发于寸”的缘由。
总体而言,咏春拳正身马贴身攻击的战法多属于传统“阵地战”的打 法,充分发挥贴身格斗的优势,瞬间近身封缠,听劲卸力,以无招胜有招。 当然,咏春拳也有采取侧身马站立迎敌的姿势,尤其在咏春兵器(图003、 图004,为八斩刀与六点半棍对敌姿势)格斗中,基本以侧身马姿势迎敌。
二、截拳道蓍戒势采用侧身站立姿势迎敌
截拳道警戒势完全采用侧身站立的姿势迎敌,以身体侧面应对对手, 减少自身对敌的被击打面,双手一前一后护住身体中线部位,对身体要害 的遮护性加强,充分发挥前锋手与前锋脚的强侧攻击优势,以求速战速决, 一击制胜(图005、图006)。
截拳道与咏春拳一样,强调在第一时间、第一距离下连消带打,以最 直接的攻击重创对手。但不同之处在于,截拳道侧身对敌的姿势与快速移 动的步法(图007),使得其攻击变得更加多样化,这本质上是李小龙在创 立截拳道时,对无限制、无规则格斗下的“运动战”打法的构想。
故而,李小龙运用截拳道打法攻击对手时,其步法与身法的变化尤为 突出,攻防进退间飘若黄蜂、翩似蝴蝶,晃上击下、晃左击右,刚劲迅捷, 曲尽其妙,在远、中、近、高、低、上、下、左、右各种空间距离下,尽 显现代式搏击对抗的随意性、自由性与非传统性。这亦是截拳道强调“以 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突破形式束缚、力求自由无羁”等思想的 具体行为体现。
简言之,截拳道与咏春拳最大的不同,在于“现代随机运动式”打法 与“传统攻坚阵地式”打法的不同。二者之间虽然侧重点不同,却互有补 充且相辅相成。
普戒势
在截拳道中,进攻和防守最有效的姿势就是警戒势。
所谓“强侧置前、速战速决”,是指武者摆出警戒势,以自身反应习 惯、技术与劲力更娴熟、强悍的那一侧手脚来迎敌,以求短时、短距、高 效制敌。
作为截拳道的创始人,李小龙喜欢使用“右侧警戒势”迎敌,率先运 用右侧前锋手与前锋脚攻击对手,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攻击动作,以求 速战速决。由于前锋手与前锋脚最靠近击打目标,便于在第一时间和第一 距离内完成最有效、最迅捷的攻击动作,因此,截拳道80%的打击要靠前 锋手与前锋脚来完成。 >
事实上,在实战中采用警戒势,神于进 攻和防守都是极为有益的。采用$种矣势能 充分运用碎步,在对敌搏斗的远、中、近三 种距离下做变角度的快速移动,接近手时 既能保持身体平衡,又能隐蔽攻击意图,并 选择最佳的进攻时间。
故而,凡习练截拳道者,必先熟练掌握 截拳道最为经典的对敌姿势——警戒势。
振藩截拳道警戒势的典型站法如下(以 右侧身对敌姿势为例,图008):
头部:头颈中正平稳,下颌微内收 下沉,缩在肩头里。双目凝神前方,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随时配合身手 步_的转动,启动头部的摆动和闪晃,强化头部的防御。
右肩:右肩放松,侧对前方并稍微抬起,保护下巴和头面右侧。
右手:右手放松握拳,右拳位置与右肩齐平,保护头面和胸腹 部。右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发动攻势。进攻时,随着步法的移动, 右手可适度放低些,以假动作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以便创造绝佳的进攻 机会。
右肘:右腋含空,肘尖下垂,以沉肘姿势防卫身体的中部及右侧。
右膝:冇膝微微内扣,护住腹部和裆部区域。
右足:心足放平,足尖微微内扣25°左右,实战中以右脚发动强 猛攻势。
左尹:左腋含空,肘尖下垂,左手放松握拳,置于右胸前,左臂 护仆:丨:微及身体中线。
双双以(鼻为中线,守中用中,保持右拳在前左拳在后的 放松状态,如同-条直线的两个长短兵器,指向对手中线要害,随时准 祭弹射川士。
躯::心肩在前,身躯必须与前锋的腿成一直线,侧身约45°角对对,禽胸拔背,保持身体放松然的状态。
左足:左足足尖外摆约45°角,左足跟略抬起,左脚掌接触地如弹簧般随时推动身形步法的前进、后撤及左右移动。
双足:前足足尖与后足足跟在一条直线上,双膝微曲,令身体始 终处于蓄劲待发的状态,身体重量或均衡落在两条腿上,或稍微多地落在 主攻腿,主攻腿松弛自如。身体的主攻侧从主攻足职部到主攻肩部形成 一条汽线。这^姿势可以使人拥有松弛感、速度、平衡和自如的动作,令 发拳踢脚的微小动作变得力大无比。
截拳道强化运动战中的动态平衡感,当前锋脚快速向任何方位、角度攻时,后脚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支撑状态与平稳性。无论进攻、反击 或防御都不需要事先做任何调整动作,发拳踢腿轻松自如,既能保持平 衡,令全身放松,乂町在一瞬间做出多种变角度的快速反应。因此,警 戒势的姿势是现代搏击术中最完美的姿势,因为它可使身体始终处于强 有力的攻防状态。
初习练者要经常对着镜子检査自己摆的警戒势是否到位,仔细体会手、 足、身、肘的动作配合及空间位置的相互作用。当习练者摆出警戒勢时, 周身必须有一种舒展自如的感觉,否则一定在某些地方出了差错。只有感 觉到舒畅自如时,才会反应灵敏。
由于李小龙本人右侧的拳脚劲力强于左侧拳脚,故而以右侧身警戒势 为例详细讲述,若习练者习愦于用左侧拳脚攻击,也可以釆用左侧身警戒 势来着重练习(图009)。截拳道强化“强侧置前”,并不意味着较弱的一 侧不重要,对于研习练者而言,左右侧警戒势均要熟练掌握,以求整体提 升左右侧攻击的力度、速度与均衡性。
总之,之所以强调警戒势的迎敌姿势,是因为截拳道一切步法、招式 均由此变化而来,如能正确运用警戒势,可在瞬息万变的格斗中发挥强侧 置前的优势,自然衍生出各种攻守动作,与对手速决胜负。如运用警戒势 做后撤步闪避(图010、图011)、运用警戒势做前锋脚低位侧踢(图 012)、运用警戒势做前锋脚中位侧踢(图013)、运用警戒势做前锋脚高位 侧踢(图014)、运用警戒势做前锋腿提膝防护(图015)以及运用警戒势 做闪身后的前锋手探身直拳(图016、图017)等。
孩倒置嗡
截拳道“强侧置前”的攻击主要靠警戒势中的前锋手和前锋脚来完成。 一般而言,腿比手长,腿更容易接近击打目标,故而以腿法抢攻的运用较多; 当然,前锋手与前锋脚的上下配合,更容易发挥空间角度的立体击打效果。
截拳道“强侧置前”的攻击法虽然简单直接,却包含了截击技术、佯 攻技术及连环快攻技术的综合应用。
本节专门讲述截拳道“强侧置前”拳理中,“前锋脚攻击法”、“前锋手 攻击法”和“前锋手与前锋脚配合攻击法”三类攻击技术的应用。.
截拳道“强侧置前”的三类实战应用技术如下: '
一、前锋脚攻击法之中位侧踢截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 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18)。
对手突然上步,以探身刺拳攻击我方面门;我右脚以45°角向上
踢出屮位侧踢,以踢阻拳,市中对肋,破掉对丁攻势(019)。
二、前锋脚攻击法之提膝佯攻接高扫踢(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 白衣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20)。
我方抢先发动攻势,滑步向前,右膝提起,右脚佯攻对于中盘; 对手下意识反应,缩身闪避(图021)。
与此同时,我方右腿不落地,左脚继续滑步前进,带动右脚凌空 发出高位扫踢,弧线发力方中对手头部(图022)。
三、前锋脚攻击法之弹踢接高位蹬踢{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 白衣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心 侧身格式站,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23)。
我方抢先发动攻势,滑步向前,右脚弹踢对裆部;对下意识反应,缩身闪避(图024)。
与此同时,我方右腿不落地,左脚继续滑步前进,带动右脚凌空 发出高位蹬踢,击中对手面部(图025)。此谓之连环腿攻击法。
四、前锋脚攻击法之低位扫踢攻击(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26)。
我方抢先发动攻势,滑步向前,右膝提起,右脚佯攻对手中盘; 对手下意识反应,双手向下拍击我前腿(图027)。
与此同时,我方右脚迅速落地,滑步前进,以步法带动右脚发出 低位扫踢,弧线发力击中对手右腿膝关节(图028)。
五、前锋脚攻击法之提膝卸力接侧踢反击(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 方,白衣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29)。
对手突然上步,抢先发动攻势,左膝提起,以中位扫踢猛攻我右 侧腹肋(图030)。
我方即时反应,略向后撤身闪避,同时右腿提膝防御,右小腿呈 斜45°角指向地面;对手左脚扫踢之势虽然强猛,但击中我方小11时,由 于我方以斜45°角接触,故而令对手腿击之力滑落体侧(图031至图033)。
与此同时,我方右脚不落地,左脚滑步前进,以步法带动右脚发 出中位侧踢,击中对手左胯(图034)。此谓之立体防御卸力反击法。
六、前锋手攻击法之潜身下击拳击裆(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 发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L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右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舞#作势欲攻(图035)。
对手突然上步,i右拳攻我;我方亦上步抢攻,左手以后手消截 法拍开对方右拳,同时,潜身出右拳,攻人对手裆部要害(图036)。
七、前锋手攻击法之晃下击上(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齊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j对手以心 侧身格屮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37)。
对突然上步,以拳攻我头部;我方亦步抢攻.左以后消截法扪幵对力卞拳,冋时,潜身出心拳,攻人对手裆部耍宄(图038)。
随即,我方迅速上步起身,右手以翻背拳弹中对手右侧脸颊(图 039)。
八、前锋手攻击法之晃左击右(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 为对手)
(1)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亍-握拳迎敌;对手以左 侧身格牛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40)。
我方迅速上步抢攻,以右直拳攻对手面门;对手即时反应防御, 左拳抬起,向外格挡,封住我方右拳攻势(图041)。
随即,我方继续向侧前方进步,左手以捋手手法下拉对手左臂, 同时,右手以摆拳击中对手左侧脸颊(图042、图043)。
九、前锋手与前锋脚配合攻击一(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 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左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44)。
我方迅速滑步向前,右脚45°角上踢,发出中位侧踢,击中对手前 腿外侧,破坏其防御姿势,随即,我方右脚迅速落步近身,左手以捋手手法 下拉对手左臂,同时,右手以翻背拳击中对手下巴(图045、图046)。
十、前锋手与前锋脚配合攻击二(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 服为对手)
我方右脚在前,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握拳迎敌;对手以右 侧身格斗式站立,双手握拳作势欲攻(图047)。
对手突然探身,出右拳攻我方头部;我方察觉到对手重心移至前 腿,于是迅速向侧前方滑步,带动右脚发出低位扫踢,弧线鞭击力将对手 前腿扫起,破坏其整体重心(图048)。
随即,我方右脚迅速落步近身,右手发摆拳击中对手下巴(图 049)。
第三节功力与抗击打训练
技击与功力
截拳道提倡“强侧置前”,以求在实战对抗中与对手速决胜负。
对于习练者而言,实战中的对抗和碰撞十分强烈,若无扎实的拳脚功 力,实不足以一击重创对手;无过硬的身体抗打能力与良好的体能,实 战中很容易被对手击伤或因为力不支而丧失作战能力。
因此,本节着重训练习拳者的拳腿攻击力与周身抗打力,打好实战对 抗的坚实基础。
截拳道“强侧置前”的拳腿功力训练如下:
一、前锋脚连续空踢之侧踢训练
我方“脚在前,以“侧辟膂戒势站,双一前一后握拳,护仆:线(图050)。
我方^前锋脚轻轻叫;滑动约一足趴离,农脚肀虚点地,身休歐心落左腿双下护休(图051)。
瞬问,心脚:点地借力,前方45°免踢川“屮位侧踢”,“脚踢 出之际伴随送胯的动作,以求放远,力达脚底(图052)。
“脚踢出力尽之时,迅速向内收,落地时仍以前脚掌点地借力,次向前方送胯,以45°角踢出“小位侧踢”(图053、图054),脚踢出的位 冴大体与腰腹齐平。如此每天晚,一口气连续空踢腿1〇〇〜3〇〇次, 米强化前锋腿出出的速度、力度^休能。
“中位侧踢”又称“斧头脚”,其穿透性威力在击中对手胸腹要害时, 可以将对手连根拔起,令其整体飞出。因此,习练者练习时须注意,空踢 腿时要始终保持身体与腿部放松的原则,送胯的动作至关重要,“快踢快 收、松活弹抖”才能强化腿力与速度。若习练者不能一口气踢完100腿, 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能适度调切记不能过度疲惫,以免动作变形,影响 锻炼效果。
习练者亦可以采用“中位侧踢”的练法,来练习“高位侧踢”,以 此强化高腿的杀伤力。具体练习的方法仍是由右侧身警戒势起,右脚略回 收,脚掌点地,送右跨弹射右腿,脚踢出的位置大体与头部齐平(图055、 图056)。如此每天一早一晚,一口气连续空踢腿100〜300次,来强化高 位侧踢出击的速度、力度与体能。
当然,习练者也可以采用控腿的方式来提升腿力与平衡性,每次将右 腿以侧踢的方式抬#,高度约与肩平即可,将腿定在空中,保持身体的平 稳约3分钟,如坚持锻炼月余,腿力必然大增。
二、前锋典续扫踢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⑴配手张白纸,竖于胸前,我方以右侧身警戒势站立(图〇57)。 (2)我方右脚略回收,脚掌点地摆胯,弧线送出右腿,脚腕与胫骨部 位击中白纸,右腿力尽之时,迅速回落点地,发出第二腿(图058)。如此 每天一早一晚,一口气连续扫腿100〜300次,来强化高位扫踢出击的速度与弧线鞭击力。
连续扫踢的另一种练习方式为“阻抗发力”。练习时,配手双手持 一拳靶(或脚靶)置于胸前,我方由右侧身警戒势起,右脚掌点地摆胯, 弧线送出右腿,脚腕与胫骨部位击中靶心,右腿力尽之时,迅速回落点地, 发出第二腿(图059至图061)。
三、后脚拦门踢接高扫踢训练
我方“脚作的'以心侧身$成势站、中线(图062)。
我方左脚跨过"腿,叫前以斜炻踢.尚度略高于膝說 (阁063);左腿力尽之时,迅速向右落此吋“脚高扫踢凌空踢 丨丨丨,3左脚落地之际,即心腿踢出之时(图064)。
此乃李小龙惯用的“拦门诱敌、商扪踢颈”的佯攻打法。此处,杧踢咏拳斜撑腿变化而来,在截举道运动战屮,完个体现晃下出制敌的快攻风格。
四、腾空踢靶训练
我方由左侧身警戒势起,双脚交叉起跳,空中右转体送胯.将心 腿弹出,以腾空侧踢击中对手所持的脚靶(图065);此谓之“跳步腾空侧 踢”击靶训练。
习练者也可以用交叉魏步来训练“腾空扫踢”、“腾空蹬踢”及 “腾空后旋踢”等腿法,强化腾空腿法的威力。
五、条件反射出拳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配手)
配手双手持拳靶,右侧身与我方对峙站立;我方右脚在前,以右 侧身警戒势站立,双手一前一后握拳,护住中线(图066)。
配手突然向自身右上方挥动右拳耙;我方即时反应,略向左转动腰 马,催出右直拳(又名为“右冲锤”),击中配手挥出的右拳鹎(图067)。
配手右拳靶回收,同时向自身左上方挥动左拳靶;我方即时反应, 向右转动腰马,催出左直拳(又名为“左冲锤”),击中配手挥出的左拳靶 (图 068)。
配手左拳靶略回收,随即继续送出左拳靶;我方即时反应,向左 转动腰马,同时,沉肘赛力弹出右臂,以右手翻背拳击中配手挥出的左拳靶(图069)。
配手左脚突然上前一步,左拳靶迅速下移至腹部;我方即时反应, 右脚后撤一步,同时,向右拧转身体,左手上勾拳自下而上击出,击中配 手挥出的左拳靶(图070)。
配手右手向胸前送出右拳靶;我方即时反应,向左拧转身体,右 手上勾拳自下而上击出,击中配手挥出的右拳耙(图071)。
配手继续向左上方送出右拳靶;我方即时反应,向右转体打出左 摆拳,击中配手挥出的左拳靶(图072)。
如此反复训练,当配手双手在体前上、下、左、右、前、后等位 置,变节奏送出拳靶时,我方均应第一时间变化各种出拳动作击中靶心, 来强化本能反应的速度和组合拳的连环击打力;当训练结束时,恢复右侧 身警戒势的防御状态(图073)。
抗去打到炼
截拳道抗击打训练如下:
一、胸腹部抗击打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黑衣服为我方,白衣服为对手)
胸腹部抗击打由双人对练实现,两人面对面站立,一人手持装满 细沙(或铁砂)的篮球,于三步之外面对另一同伴(图074)。
手持篮球者于三步外轻轻抛出篮球,击向同伴胸腹部(图075、 图 076)。
瞬间,当篮球击中同伴胸腹部时,同伴口中发出“噫”的一声, 同时收紧胸腹部肌肉,用身体承受住篮球的撞击之力(图077)。
随即,篮球击中身体后落下之时,同伴双臂环抱接住篮球(图078)。
须注意,本训练是通过声波的作用来刺激腹脏,令肌肉瞬间收紧抗住 强力冲击。久练之后内壮肺腑,在搏击对抗的冲撞中,令身体可以承受住 对手的重拳击打。
二、腰背部抗击打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受测者,短发为对手}
受测者以高四平马站立,侧身背对警戒势站立的同伴(图079)。
同伴迅速抬右脚,弧线向上发出中位扫踢,击向受测者背部或腰 部,受测者后背感受到腿力冲击,口中立刻发出“噫”的一声,同时收紧 身体肌啤,抗住腿击之力(图080)。
.腿击之力尽时,同伴右脚下落,脚攀轻触地面,借力踢出第二腿 扫踢;如此连环扫踢,连续鷓击受测者背部或腰部,强化其抗打力(图 081、图 082)。
须注意,本训练中受测者完全通过身体的感知力来受力、抗力,因此, 同伴出腿之际应遵循先慢后疾、先轻后重的原则,令受测者逐渐适应腿击 的力量、速度与频率,以便受测者在身体受到腿击之际能及时发出“噫” 的一声来抗力,如此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
尤其应注意的是,同伴腿击之力不可过大,每次发力应以对方能承受 为准,随着训练进度来及时调整出腿的速度与力量,以免受测者身体承受 不住,内脏与筋骨受到伤害。
三、腿部抗击打训练(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受测者,短发为对手)
受测者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左手持脚靶置于左腿大腿外侧;配 手双手持拳靶,同样以左侧身警戒势站立,两人处于对峙状(图083)。
配手迅速抬右脚,弧线向前发出后脚低位扫踢,击向受测者左腿 大腿外侧脚靶,“砰’’的一声响过,受测者瞬间感到脚靶处传来的腿力冲击 自己左腿(图084)。
配手扫踢力尽回收之时,受测者立即发出后脚中位扫踢,反攻配 手左侧肋骨;配手及时反应,双拳靶相叠横向拍出,接住受测者扫踢之力 (图 085、图 086)。
须注意,本训练不仅强化了习练者腿部的抗击打能力,同时借鉴了实 战中的防守反击技术,训练之时双方应注意彼此出腿的力度与分寸,待双 方互有默契地打出训练节奏时,相信彼此的反应、速度与力量已有了较大 幅度的提升。
浏览2,3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