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术语。“悟性”指认识事物的能力。悟,指颖悟、觉悟^ 气功学中的悟性,指气功习练者对气功中的功理、功法的理解掌握 和运用的能力。悟性是先天具有,并通过后天修养而得到的,与气 功的修炼、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心

调心,就是诱导思想入静,并在意识主导下进行一系列机体内 部功能的自我调整。这是气功不同于药物疗法和一般医疗体操的 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气功发挥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息

调息,就是进行呼吸的调整和锻炼。调息不但直接对机体起 着调和气血、按摩内脏等特殊功效,而且有助于思想的安静和身体 的放松。调息运用得当,可有利于功力的提高和疾病的治疗;如果 运用不好,也会带来副作用,甚至会出偏差。通过调息锻炼,可改 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 呼吸”,扩大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按摩内脏,帮助消 化和吸收。

调身

在气功锻炼中,对身体姿势的调整叫调身。姿势在气功中十 分重要,对身体肌肉、血管、脏器的机能都有一定影响。在练功中 不论采用哪种姿势(站、坐、卜、行)都要求姿势松静自然,不可处 于紧张僵直状态。常用的姿势有平坐式、自由盘膝式、单盘膝式、 仰卧式、站式、走式等。

调息四相

练气功时的调息要求自然、匀细、深长,忌讳“风、喘、气”。 《勿药元诠》说:“调息有四相。呼吸有声音,风也,守风则散;虽无 声而鼻中涩滞者,喘也,守喘则结;不声不滞而往来有形者,气也,守气则劳;不声不滞,出人绵绵,若存若亡、神气相依,是息相也。 息调则心定,真气往来,自然夺天地之造化,息息归根,命之蒂也。”

调五事

指佛家气功在修炼时应注意的五件事。即调心不沉不浮,调 身不缓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眠不节不姿,调食不饥不饱。用意 过大为浮,用意不及为沉;平时行动懒散为缓,妄动为急;呼吸结滞 不畅为涩,反之为滑;睡眠过多为恣,睡眠太少为节;饮食过少,则 “身羸心悬,意虑不周”,饮食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气 闭塞,坐念不安”。

站功

站功,又叫站桩,对增力、壮体、发动真气、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效果明显。站功,不仅是一种气功锻炼方法,而且也是武术的基本 功,是达到武术上乘功夫的重要途径,拳谚上有“入门先站三年 粧”之说。站功有各种姿势,最常用的是三圆式站功。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掷足时呈凹陷中,同足少阴肾经井穴。凡 头疼脑涨、中暑、阴虚火旺、夜寐不安者在练气功时可意守此穴,会 收到较好效果D涌泉穴也常被气功师称为“下丹田”。

恶性意念

恶性意念是指在练功时,思想意念着恐怖、害怕、生气、烦恼等 恶性剌激的事物,这是练功之大忌,不仅会影响功效,严重者可导 致出偏。

特异心理学

特异心理学,在我国称为特异功能。它是一门不能为其他科 学所解释的各种特异功能现象的边缘性科学,也称为特异心灵。

它与思维科学、人体科学、佛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都有 交叉关系。

1882年伦敦创立了“特异现象研究会”,并于1886年出版了 《活人的幻形》一书,论述了思维传感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法国 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里切特在测量思维传感时,发现了人 的特异透视现象,称之为第六感觉,于1920年出版《我们的第六感 觉》一书。现代实验特异心理学的开创者为美国的莱因,他在美国 杜克大学建立了特异心理学系。著有《意识的新前沿》(1937)、 《特异感知》(1940)。1957年美国成立特异心理学会。据统计,至 1970年已有30多个国家240多个研究特异现象的实验室和协会。 目前美国、英国、俄国的百科全书中皆收有《特异心理学》条目。

特异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是:特异心理学和特异致动。其主 要工作一是收集各种有关的特异现象的事实,包括历史文献的总 结;二是观察特异现象的过程;三是对特异现象进行有控制的科学 实验,如特异视觉(透视、遥视等功能),思维传感(即意念之伺的 直接传授与联络),预感对未来事件的感知以及用意念直接影响自 然物体活动或使其变形的特异致动。还包括特异医术、特异摄影 和特异放大等特异现象。

目前有关特异心理学的理论有:物理理论、投射学说+、集体无 意识学说等。由于各说与正统科学理论的矛盾性,特别是空间和 时间上障碍的矛盾,使得特异心理学没有形成自己的被人们广泛 接触的理论体系。

特异功能的表现形式

在气功界,把表现出异乎常人的特殊功能现象叫做“特异功 能”。目前经科学实验而确认的特异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形式:

超视觉功能。包括非视觉图形识别,透视功能(如能看到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骨骼)、遥视功能(如远距离视物)、显微视功 能(如能看到红、白血球),以及能分辨气功师发放外气的颜色,

等等。

意识传感功能。也叫次声波传感功能。就是不借助语 言、文字或其他暗示而了解他人的思维活动。

意识致动功能。即在不接触的条件下,用意念使试样发 生运动和变化。如用意念搬运物体、看断铁丝、纸片撕碎复原、开 锁、拨动表针等。在意识致动的过程中,找不到物体运行的轨迹。

其他超感觉功能。如直接感知地藏、矿藏,感知意识运动 的方向,借助于目前尚未人知的信息源,预见未来事件等。

混元气

“混”即混沌,指传说中宇宙形成之前,天地未分,鸿蒙未判之 时的模糊一团的景象;“元”,即原始,天地万物之始。从太极图 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围一个空圆圈称为太极,里面一黑一白两个 阴阳鱼。当太极圈中阴阳鱼的那条S线正要形成尚未形成的一刹 那,即在阴阳和元气之间,这个时候称为混元。古人叫阳未判, 一气混元”。这种状态既不同于元气的状态,又不同于阴静阳动的 状态,它包含着阴阳二气未分化出的那个阶段,这就是混元气。这 种气充斥在整个大自然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凡有元气的地方就是混元气的存在。它无形无象,非常精细。

营气

营气,是水谷精^[所化生。《内经*灵枢•营卫生成篇》云: “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营在脉 中,营周不休。”营气是脾胃转输于肺中的一种精微物质,它进人脉 道元中成为血液的组织部分,随血液运行于周身。因此,营气不但 能化生血液,还能营养全身。

硬气功

硬气功是一种通过吸气、运气、并气并借助外部拍打、撞击,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有机结合的特技锻炼的功法。硬气功 与一般的保健气功不同。它是在运气后,使内在力量由意念导引 而强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分,使该部位的皮肤、肌肉、骨骼产生 出超出常人的耐受力。可做到不怕刀砍、枪刺、火烧、重压。如“银 枪刺喉”、“头撞石碑”、“指碎砖石”、“力托千斤”等表演项目即由 此而来。

虚症

虚症,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泛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 气虚弱的种种症状。如面色无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 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质淡薄,过胖或痩瘪,脉细无力等。练气功 需根据自己体质的虚实,辩证地选择功法;视病情的虚实,辩证地 施功治疗。

虚静无为

这是怫家气功的习用语。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致虚 而至于极,守静而至于笃,即眼不视物,耳不闻声,鼻不辨气,舌不 知味,神守于内。指习练气功时,无思无念,意识思维活动处于相 对静止的状态占

虚极笃静

虚极,指极度放松;笃静,指心神极静。儒家把静说成敬。练 到“虚极笃静”时,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

其物,物无其物。即无天无地,无物无我,空虚到极点的境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生者为母、受生者为子(母子关系),如 水(肾)生木(肝),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 金(肺),金(肺)生水(肾)。在实际练功和治病的过程中,肾水亏, 只用补肾的方法和药物作用不大,肾之母是肺金,所以在用补肾的 方法或药品时,也要补肺金。肝有病,只用平肝之法,其效迟缓,如 加上补肾之法,肾气足,则肝木得养而病自消除。实则泻其子也是 一样。例如,肝生病只用平肝之法效果不明显,若再加泻心火之 法,则收效快速;余类推。故练气功须将五行生克的关系弄清楚。

浏览2,5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