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展翅
依上势,双掌直上 (气过百会),双手向左 右弓开,双手四指向下 (图 2-191)
鹤步抱掌 依上势,随着坐马 下蹲,双手成海底抱月 状,当与膝平时内收抱 掌,两手中指相对,然 后反手成拜佛掌于胸前 (图 2-192)。
钳阳拜掌 依上势,双掌合十 提至胸前时成拜佛掌 (图 2-193)。钳阳按掌依以腰胯带 动身转正,变右单抽拳 为伏虎掌,掌根下按 (图 1-127)。
左下插掌
依上势,左豹拳变 掌,并用肩、肘、腕促 食指、中指劲下插,右 手按掌转腕握拳收回至 将台(图1-128)。
左摊圈手
依上势,左插沙掌 三点力外摊半圈,摆指 握拳(图1-129)。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劲拖 左拳回将台成豹拳(图 1-130)。
解义
在寻桥中,力踢华 山为寻桥第一脚,它是 在对峙中突然起脚。例 如,在甲乙双方的对峙 中,乙方突然出右脚打 在甲方上、下七寸的部 位上(图1-131、图1- 132)。
【例1】黏手中, 甲方突然用二桐手使乙 方失去平衡(图1 - 133)。
在乙方忙于回身救 腰时,甲方突然出脚打 击乙方的右脚(图1- 134)。
【例2】甲方用右 冲拳打向乙方中路,乙 方即以摊手进行拦截 (图 1-135)。
乙方突然出脚打在 甲方的膝关节上(图 1-136)。
左方右膀,也称侧 身膀手,是一招正身的 膀手,因为转马而成左 方右膀(或右方左膀), 是咏春拳中主要的护手 之一。其变化很多,常 运用“按头起尾”和 “按尾起头”去应付这 种变化。下面是上、 中、下三膀手的应用。
侧身高膀 甲方用冲拳向乙方 上路打来,乙方即用高 膀手进行拦截(图1- 137)。
乙方同时用膀手将 甲方的手以沉肘将其挂 出(图 1-138)。
侧身中膀 乙方用右冲拳向甲 方中路打来,甲方即以 中膀手进行拦截(图 1-139)
甲方随即以右手抓 乙方来拳,并用左手挂 打乙方面部(图1- 140)。
侧身低膀 甲方用右冲拳打向 乙方的腹部,乙方即用 左膀手进行拦截(图 1-141)。
乙方同时挂出左膀 手,打击甲方的头部 (图 1-142)。
右转吊马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身转右方,右脚为 吊脚钳阳马(图1- 143)。
力踢华山 依上势,右脚促劲 内扣,使劲向右方踢 出,脚跟着地(图1- 144)
右单拜掌 依上势,右拳化掌 推向左肩,成小四平钳 阳马(图1-145)。
右方左膀 依上势,呈大闪侧 势(略俯),身体向右 转,左脚追势向右方。 以肩、肘、腕促劲使左 拳化掌,用食、中指劲 下插成膀手,拇指节与 肋留中(肘位于乳上), 由于身体右转使右拜掌 护于左肋前(图1- 146)。
针弹拳掌 依上势,右掌化拳 拖回至将台,左膀手用 肘带回将台拳。同时, 右脚尖外侧往右方弹 出,右脚跟着地,身腰 小仰(图1-147)。
右单拜掌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右脚促劲,右脚前脚 掌外侧用针钉势往右方 钉下(紧钳地面)成小 四平钳阳马。然后右掌 用肩、肘、腕劲推出成 拜掌,置于中宫(图 1-148)。
右方左膀 依上势,左掌以 肩、肘、腕促劲下插, 膀出成半阴阳插掌,全 身成大闪侧势,然后身 以腰胯、马向右转,由 于体位的转变,右竖掌 护于左肋前,左膀手拇 指节与肋留中,左脚右 转,肘追向右方(图 1-149)
针弹拳掌 依上势,右拜掌用 肘拖回至将台,然后左 膀手拖回至将台成将台 拳。右脚尖向外弹出, 右脚跟着地,身腰小仰 (图 1-150)。
右单拜掌 依上势,用腰马带 动,以右脚前端针钉 (紧钳)地面。右掌以 肩、肘、腕劲推出中 宫,成四平钳阳马(图 1-151)0
右方左膀 依上势,左掌以 肩、肘、腕带动,成半 阴阳插掌,身腰马呈大 闪侧势(略俯),向右 方成膀手,在腰胯变动 的同时,右拜佛掌竖于 左肋,左膀手肘位于乳 上,拇指节与肋留中。 左脚追势向右方(图 1-152)
左单抽拳 依上势,右拜佛掌 用肘底劲拖回至将台成 豹拳,左膀手握拳沉肘 拳向上抽打,抽打时与 肋留中(图1-153)。
钳阳按掌 依上势,腰胯马向 正转,在转时左单抽拳 变伏虎掌,掌心向下, 拇指向内(图1-154)。
右插沙掌 依上势,右豹拳变 掌,以肩、肘、腕带动 食、中指劲往下插,左 伏虎掌化摊掌后握拳收 回至将台成豹拳(图 1-155)
右摊圈手 依上势,右插沙掌 外摊至右大腿旁,行半 圈后摆指握拳(图1- 156)。
将台豹拳 依上势,待插沙指 行半圈摆指握拳后,用 肘底劲拖回至将台成豹 拳(图 1-157)。
与左方向相反使
左撩阴腿 依上势,左腿促劲 提脚跟往前直蹬(脚尖 向上),同时迅速用钩 针势钉下(图1-159)。
钩针摊手 依上势,以胸、背、 肩、肘、腕、腰、膝贯 劲,身往左方俯。双肘 下沉,双掌摊成捧物 状,注意留中,身腰往 后小仰(图1-160)。
左方双膀 依上势,左脚用钩 针势钉下,身腰成小闪 侧并向左前斜肩。以 肘、腕促虎口劲,呈弧 形向左方膀出。由于身 腰前移,右脚乘势跟 随,仍是双弓钳阳马 (图 1-161)。
左弹摊手 依上势,以肩、 肘、腕、腰、膝促劲, 左脚尖向左方弹出,脚 跟着地。双膀手沉肘摊 掌成阴阳仰掌(图1-
左方双膀 依上势,以身、腰 带动腿向右方略出,即 用钩针势紧钳地面,成 小闪侧,身腰向前,左 脚上步,右脚乘势追一 步。以肩、肘、腕促动 虎口劲,双手呈弧形膀 出双膀手,要求鼻不超 膝、腰不脱
左弹摊手 依上势,身略后 仰,左脚尖向左方弹 出。双膀手反摊成阴阳 掌,并成捧物状,身腰 要稍往后仰(图1-
左方双膀 依上势,身腰向右 方转出,即用钩针势向 马步内针下(紧钳地 面),腰身成小闪侧势。 以腰带动向上,右脚乘 势进上左方。双手以 肩、肘、腕促虎口劲呈 弧形膀出(图1-165)。
左双捋掌 依上势,身腰后 仰,双膀手收回胸际, 然后下沉一拳位(图 1-166)。
双标指掌 依上势,两掌尖向 前标出,身腰稍向后 仰。同时,右脚上前成 拍脚钳阳马(图1- 167)。
双下按掌 依上势,双标指掌 标出后,以双掌根劲下 按,指尖上翘(图1- 168)。
双弓背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于双掌背, 向上缓缓打上至齐眉高 (图 1-169)。
双对指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劲转双腕,成双 长桥对指掌(图1- 170)。
双摆指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下标指、外摆指(图 1-171)。
双长剑掌 依上势,摆腕上翘 指(图 1-172)。
左将台拳 依上势,双标指,
握拳后用肘底劲拖回至 将台(图1-173)。
偷后踩脚 依上势,右脚发劲
往后弹出(图1-174)。
解义撩阴腿也称直撑 脚,是咏春拳的主要脚 法之一,在实战搏击中 可灵活多变,有指上打 下的功效。咏春拳一般 不轻易用脚,特别是在 无把握的情况下,更不 会随意出脚打击对方。 这是因为在起脚时,自 己的弱点和破绽往往很 容易被对手发现,使对 手能乘虚而人。故此, 咏春拳高手绝不会轻易 出脚踢对方,而是结合 其他招式同时使用。例 如:甲方与乙方黏手使 对方失去平衡,待对手 要前俯回身救腰的一瞬 间,踢出左、右撩阴 腿,即可给对方致命的 击。
【例1】乙方用左 冲拳打向甲方中上路, 甲方即以摊手拦截乙方 的来拳,在转腕抓住乙 方手腕的同时,随即踢 出左撩阴腿(图1- 175a、图 l-175b)。
【例2】在黏手中, 甲方突然以擒拿手法使 乙方失去平衡(图1- 176)。
当乙方要回身救腰 时,甲方立即用左撩阴 腿打击对方(图1 - 177)。
双下按掌是防对手 踢下路的招式。在黏手 中,它是使对方失去平 衡的一大绝招。练习这 一招式时,要求用双掌 根劲下按;而在实战搏 击中,应配合何种手法 运用,则需根据实际情 况来加以灵活变通。例 如,当甲方出右脚向乙 方踢来,乙方即可侧身 以右掌按住甲方来脚, 随即腰右转打出左日字 冲拳,击向甲方面部 (图 1-178、图 1-179)。
【例3】甲方用左冲 拳打向乙方的中路,乙 方即以按手将甲方的来 拳按下(图1-180)。
乙方随即转身冲出 右冲拳,直打甲方的头 部(图 1-181)。
右方吊马 依上势,身腰、马 转右方,右脚尖吊起 (图 1-182)。
右撩阴腿 依上势,右腿促劲 提起,脚跟往前直蹬, 脚尖上撩,再以钩针势 向右钉下紧钳地面,沉 腰呈小闪侧势(图1- 183)。
钩针摊手 依上势,以胸背、 肩、肘、腕、腰、膝、 马促劲,身往右方略 俯,不脱腰。沉双肘, 双掌摊成捧物状,身腰 后小仰(图1-184)。
右边双膀 依上势,右脚尖钩 针势向内斜插下(紧钳 地面),身要发劲转右。 以肩、肘、腕促拇指、 食指和中指劲,双手呈 弧形膀出。身往前俯 (鼻不超膝,肘位于乳 下),右脚追势向右方 (图 1-185)。
偷马将拳 依上势,左脚后 弹,身、腰、马全面向 正转,成双弓钳阳马 (图 2-73)。
同左方向相反使用。
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推至右肩前(图2- 74)
右侧直标 依上势,当身带腰 转使肘至正中位时,身 腰突然左回,标出右侧 掌,左拜佛掌护于胸前 (图 2-76) 〇69.击右中肘 依上势,左拜佛掌 压在右掌上,身、腰、 马向左转,右肘横撞对 方(身腰略前俯),肘 下沉一拳位,运六合力 促腰劲,往后小闪侧, 肘如带物,缓缓将身腰 右转正(图2-75)。
标左阴掌 依上势,左拜掌从 右侧出掌向上标出,右 侧掌回收至将台成仰掌 (图 2-77)。
标右阳掌 依上势,左阴掌回 收右胸前成拜佛掌,右 豹拳变右推掌,直标出 成阳掌(图2-78)。
依上势,四指上翘 成平指(图2-36)。
回左上肘 依上势,身、腰、 肘全起呈小闪侧势(不
能脱腰),左臂贴耳绕 向后沉,至腰马中线位 (图 2-43)。
击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转向 右方,用左掌摸按右掌 背,然后右臂贴右耳根 向左方压下,身腰前 俯,目光注视正前方 (图 2-44) 〇
回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微仰 呈小闪侧势,手沉至中 线下(图2-45)。
上步标指 依上势,右脚向前 上一步成拍脚钳阳马。 双掌向左前方直标(图 2-46)
双摆指掌 依上势,以双肩、 肘、腕运气至指尖,发 劲向外、内、外插掌 (图 2-47)。
双对指掌 依上势,掌心反转 向内,双腕促劲,拇指 紧扣,四指内插,成对 指掌(图2-48)。
双下摆指 依上势,以腕促 劲,双指下插(图2- 49)。
48•双外摆指 依上势,以虎口促 劲,成双下插指掌(图 2-50)。
双长剑掌 依上势,气贯指 尖,上翘成平指(图 2-51)〇
双长桥拳 依上势,(从小指 起)握拳,然后收于将 台(图 2-52)。
将台豹拳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用肘底劲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图2-53)。
偷马将拳 依上势,偷右后 马,同时身、腰、马坐 正,成将台豹拳(图 2-54)。
右单拜掌 依上势,右豹拳化 拜佛掌推至中线成右拜 佛掌(图2-59)。
击左上肘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起肘,然后身、腰、 马向右转,用右拜掌压 左掌背,左肘由后翘 起,以左臂贴耳向右方 压下,身略前俯,目光 注视正前方(图2- 60)
左回上肘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挺起,肘、臂随身 腰贴耳根向后方,至腰 马中线位(图2-61)。
击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 马同时转左方,右肘由 后翘起,以臂贴右耳根 向左上方撞击(左掌压 右掌背),身腰略前倾, 目光注视正前方(图 2-62)〇
黏撕指 依上势,身、腰、 马坐正,左拜掌收回至 将台,右仰掌化黏荡掌 摸至左肩,四指摆右后 向右方直标(图2- 79)。
荡捋按掌 依上势,上桥捋掌 回正后摸按下掌(图 2-80)
左插右收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运肩、肘、腰劲下 插,右按掌内圈握拳, 收回至将台成豹拳(图 2-81)
左摊圈手 依上势,左插掌转 腕成外摊掌,拇指紧 扣,四指内插,圈半圈 后准备握拳(图2-82)。
将台豹拳 依上势,运肘底劲 收回至将台成豹拳(图 2-83)
右中肘、右侧掌、 左阳掌和右阴掌,都是 通过扭腰以肘尖撞击对 方太阳穴等部位的招 式,独特的攻击肘法加 之侧掌(为标指)及左 阴掌,其用途是化解对 方的直线冲拳和打击对 方的眼、颈、喉等部 位,这三式都是为了同 一目的,就是攻击对手 的头部,在实战中可瞬 间使对手失去战斗
右回上肘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起肘,肘向后方下 沉,身微仰至腰马中线 位(图 2-63)。
击左上肘 依上势,身、腰、 马转向右方(右掌转压 左掌背),左肘由后下 翘起,以臂贴左耳根向 右下方撞下,身腰略前 仰,目光注视正前方 (图 2-64)
双标指掌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挺起,向后微仰呈 小闪侧势。
在双人黏手时,乙 方以右桥手内带对方左 手,利用掌压对方右手 形成以一伏二,使甲方 双手被制,乙方可趁此 机会用阴阳掌攻击甲 方,或阳掌封喉。乙方用右手标指 (或拳)打甲方中路, 甲方即可用摊手摊住乙 •方的来手,并突然下按 乙方右手,同时标出阴 掌直插乙方的喉部(图 2-86、图 2-87)。
在双黏手中,甲方 突然用左中肘击乙方 (图 2-88、图 2-89)。
荡捋按掌 依上势,用掌根劲 摸下正前方,四指尖微 翘(图 2-96)。
右插左收 依上势,右豹拳变 掌下插成左按掌,然后 反转握拳,用肘底劲拖 回将台(图2-97)。
右摊圈手 依上势,右手反转 圈半圈,准备握拳(图 2-98)。
将台豹拳 依上势,右拳用肘 底劲收回至将台成豹拳 (图 2-99)。
拆/*1解义
击左中肘与击右中 肘相反使用。
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拳化掌 推至右肩前击右下肘 依上势,以左掌压 右掌背并贴于右腋,右 肘随身腰转左前俯,肘 撞下
带右下肘 依上势,右肘下沉 如钩物状,以身腰向后 带
直标侧掌 依上势,身腰突然 左转,向前标出右侧 掌;同时,左拜佛掌收 在右胸前
右标阳掌 依上势,右拳变掌 并以掌根劲仰掌往前方 斜下插,运身腰及全身 劲,左阴掌变拜佛掌收 回护于右肩。左标阴掌 依上势,左拜佛掌 贴侧掌背,然后直标出 成阴掌;右侧掌握拳, 用肘底劲收回至将台成 仰掌
双骑龙掌 依上势,当右阳掌 标出时,左拜佛掌立即 收回,身、腰、马同时 转正成二字钳阳马,而 手翘起成交叉,骑龙掌 以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双捋按掌 依上势,双骑龙掌 同时上按,到位时抽出 右掌按在左掌背上
双豹挂拳 依上势,双掌握拳 内扣,沉肘,双拳挂出
将台豹拳 依上势,双拳同时 运肘底劲收回至将台成 豹拳
击右下肘与上肘、 中肘同时使用,如直标 侧掌、左标阴拿和右黏 阴掌可连贯地使用。例 如,甲、乙双方黏打 中,当甲方直标侧掌被 乙方拦截时(图2- 110、图 2-111)。
甲方突然转腰、马 打出右阳掌;甲方阳掌 被乙方膀手拦住,即沉 腕转桥,标出右阴掌
右单拜掌 依上势,右豹拳变 拜佛掌推至左肩前方, 右豹拳变曲掌(右手心 压左腕背上)
击左下肘 依上势,左肘从后 翘起,以臂向右方撞 下,身腰前俯,抬头前 看
标左侧掌 依上势,肘下沉, 以身腰往左方后带,突 然身腰弹回,标出左侧 掌,右拜掌收回左前胸
标右阴掌 依上势,右拜佛掌 变阴掌,压左侧掌后直 标出阴掌,左掌化拳收 回至将台
标左阳掌 依上势,右阴掌变 拜佛掌后收回至左肩 前,左豹拳变仰掌,向 前斜插
双骑龙掌 依上势,身腰、马 同时转正成钳阳一字 马,左掌变成骑龙掌 (右内左外
击左下肘 依上势,左肘从后 翘起,以臂向右方撞 下,身腰前俯,抬头前 看(图 2-115)。
标左侧掌 依上势,肘下沉, 以身腰往左方后带,突 然身腰弹回,标出左侧 掌,右拜掌收回左前胸
标右阴掌 依上势,右拜佛掌 变阴掌,压左侧掌后直 标出阴掌,左掌化拳收 回至将台
标左阳掌 依上势,右阴掌变 拜佛掌后收回至左肩 前,左豹拳变仰掌,向 前斜插。
双骑龙掌 依上势,身腰、马 同时转正成钳阳一字 马,左掌变成骑龙掌 (右内左外)
双捋按掌 依上势,双掌同时 下按,左掌抽出后又按 下,压住右掌背
双豹挂拳 依上势,双豹拳内 扣、沉肘,双拳挂出
右耕左拦 依上势,以身腰、 马促劲,身体向左转, 左手以插掌往下拦,右 手以肩、肘、腕促劲使 右摊手耕向左方(注意 留中)将台豹拳 依上势,双拳用肘 底劲缓缓收回至将台左耕右拦 依上势,身腰、马 转向右方,右耕手转下 拦手,左下拦手摊转成 上耕手耕左拦 依上势,身腰、马 促劲转左,左耕手往下 膀成拦手,右手以肩、 肘、腕劲使右拦手再转 摊成耕手十字外摆
肘尖经耳侧由上 往下撞的一种攻击法, 这种肘部攻击法可用在 贴身散打时出其不意地 打击对手的面部、锁骨 和胸部。如在黏手中甲 方可突然地用肘尖撞击 乙方面部或胸部(图 2-55、图 2-56)。
【例1】甲方以左 冲拳打乙方中路,乙方 即以中下膀手进行拦截乙方随即大步向前 用右肘击甲方头部臂经耳 根下至腰上。然后,左 脚上步成拍脚钳阳马。 最后左右双掌同时向前 标出双摆指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掌同时内插、外 插再内插在寻桥中所 运的意念是通过行内力及提肛收臀,通过任脉、督脉的相 通,运气下沉至丹田而产生气感,因此,练此拳时脚板底涌 泉穴是发热的,而练小念头则是手心发热。寻桥套路的开始也是二字钳阳马。咏春拳的开马占地面 积不大,只以肩宽为占地的宽度,而双脚尖同时向外微摆。 从阴阳理论来讲,里为“阴”外为“阳”,将阳钳收,膝就 自然微开,由股韧带绷紧而形成了拉力,使双足的“三阳” 部位有力地紧钳地面。因为开胯的关系,胯下如同弓桥圆 裆:当腰沉下来的时候如同坐在凳子上,使得马步更为牢 固;而手法则体现出力学的原理和作用。通过学习寻桥,你会发现自身的内力会运出三式六力。 什么是三式六力?三式即每个动作都有三个小式,而每个小 式都要触动六力,即肩、肘、腕、胯、膝和踝关节,不管是 什么地方遇到外力,这六个点都会一触即发。六点的力是从 脚跟出,通过腰马而发。定引上手、运用这三式六力须结合 咏春拳诀的“外三合”和“内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 合、手与足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形 成一体。练习时用鼻呼吸,集中意念,必要时可用嘴发出吼 声,以声震敌胆在学习寻桥中,你会发现它的大多数手法都是以防守为 主,招式的动作是以左、右转身的飘膀手,左、右踏步的单 膀手及左、右撩阴双膀手为主要特征的三膀手招式,这正是 咏春拳中的上、中、下三膀手,它们都是以阻截对手的桥手 为主。如单膀手是防下路,摊伏及二桐(注:二桐是指掌根 至肘尖的中间部位)手是防中路,摊掌上掌防上路。至于其 他手法,如三推步掌、左摊右伏掌、标掌等则充分体现出咏 春拳的精髓——长桥能运气,短桥能自保。即一旦跟敌人黏 上了桥,便自然造成了手黏手敌人无地走之境界了。在寻桥套路中,含有咏春拳中的几种主要的脚法,如力 踢华山(侧沪脚)、撩阴腿(钩踢)、踩脚和拐脚。拳法常用 的是直冲拳和单抽豹拳,所有的钩、针步法都需经过刻苦的 训练才能灵活运用。学习寻桥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 实地学才能打好基础,只有准确无误地掌握整套拳的动作要 领,才能达到动时如下山猛虎,静时如泰山苍松;沉肘落 膊,双桥兼顾;耕拦摊膀,黏摸荡捋;标指打手,直击缠 打。才能真正的做到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高层次打击法寻桥的身法以蛇形的运动路线为主,进步时身微低,退 步时身微高,反身则兼顾其前后及左右。收如伏猎,纵如猛 虎;以平为宜,以正直为妙;步要轻灵,马要稳;及三山 马,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如拳诀曰:“大闪 侧,小俯仰;小闪侧,大俯仰。”双膝要始终保持微开,在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二字钳阳马、双弓钳阳马或拍脚钳阳 马。咏春诀此讲:身似龙形、手似闪电、脚似电钻,有时也 会用四平钳阴马、行腰转马、双弓步的进退和针步弹腰法。 行进间起脚、转身起脚都要切记“步要轻灵,马要稳”的拳 诀。
双对指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桥反转成双掌, 掌心向内,四指内插
双下插掌 依上势,双掌以腕 促劲下插
双外摆指 依上势,四指促 劲,用掌背向外摆
双长桥掌 依上势,以四指促 劲,拇指紧扣,四指平 起成前插指
双长桥拳 依上势,双手握拳 (从小指握起)
将台豹拳 依上势,双拳用肘 底劲收回至将台成豹拳
偷马将拳 依上势,左脚后 弹,身、腰、马全面向 正转,成双弓钳阳马
黏摸荡标 依上势,右掌化单 抱月掌,向左黏摸至左 胸后拖回至右胸前;左 掌四指外摆,收肘后向 左方标出(图2-143)。
前下捋掌 依上势,左标指摆 向正前方,以掌根发劲 往下捋,右豹拳收回至 将台
左骑龙掌 依上势,身腰、马 转左方,以肩、肘、腕 促劲,成左单骑龙掌
正左横掌 依上势,随着身 腰、马转下,左单掌 (单骑龙掌)打出成左 横掌
左骑龙掌 依上势,身腰马向 左转两次,提左骑龙掌
正左横掌 依上势,身腰随马 转正,左骑龙掌直打出 正面成横掌
左骑龙掌 依上势,身腰、马余向左转,左掌成骑龙 ‘单掌
正左横掌 依上势,随着身 腰、马全面正转,左掌 打出第三次,成正左横 掌
圈割摆拳 依上势,四指内 扣,下标、外摆成翅平 指,然后握拳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收回至将台成豹拳
解义
黏摸荡标,骑龙 掌、正横掌和圈割摆 拳,在标指中是一'组连 贯的攻防套路,它充分 显示出连削带打的威 力。黏摸荡标的实战应 用见下例。
【例1】
乙方用日字拳打向 甲方,甲方黏住乙方来 手后,随即摸左转身, 标出右标指打向乙方
依上势,以肩、肘、 腕劲带动双肘缓缓收回 至将台,两肘内收,气 存中丹
拆门解义
双挂豹拳、将台豹 拳又称为挂面拳,可拆 单使用,如能掌握并熟 练地运用,杀伤力很 大。例如在双黏手中, 甲方突然沉肘,使双拳 向乙方头、胸部挂出, 如乙方用摊手及膀手进 行拦截,甲方即可坐 马,并以右手擒拿乙 方,同时打击其右脚, 这便是招上打下绝招之
将台豹拳缓后肘
之法(图2-9、图2- 10)。可参见本系列书 第二册中的小念头套 路。
左日字拳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曰字拳,从将台缓缓 地向前方打出
十字摆指 依上势,拇指紧 扣,四指并拢,向前直 标(图 2-12)。
同左方向相反使用。
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推至右肩前(图2- 74)
右侧直标 依上势,当身带腰 转使肘至正中位时,身 腰突然左回,标出右侧 掌,左拜佛掌护于胸前 (图 2-76) 击右中肘 依上势,左拜佛掌 压在右掌上,身、腰、 马向左转,右肘横撞对 方(身腰略前俯),肘 下沉一拳位,运六合力 促腰劲,往后小闪侧, 肘如带物,缓缓将身腰 右转正(图2-75)。
标左阴掌 依上势,左拜掌从 右侧出掌向上标出,右 侧掌回收至将台成仰掌
标右阳掌 依上势,左阴掌回 收右胸前成拜佛掌,右 豹拳变右推掌,直标出 成阳掌
将台豹拳 依上势,下摊掌摊 至左大腿外侧时内插、 下插、外摆、翘平指后 握拳,用肘劲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
拆门解义左转吊马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全身转左,用右脚着 力,左脚吊起
以上各种桥手可以 左方向相反使用。
力踢华山 依上势,以左脚内 扣,用力向右方踢出着 地,成四平钳阳马,全 身向正前方(图1- 117)
左单拜掌 依上势,变左拳为 拜佛掌,由左推至右胸 前,仍是四平钳阳马 (图 1-118)
左方右膀 依上势,呈大闪侧 势,以腰胯促劲转向左 方,右拳变掌,以肩、 肘、腕促虎口劲下插, 拇指节留于肋中,行肘 底劲向外膀,因身形变 动,左竖掌护于右肋 (图 1-1.19)。
针弹拳掌 依上势,左掌握 拳,用肘劲收回至将台 成豹拳,右膀手用肘底 劲收回至将台成仰掌。 左脚尖促劲向左方弹 出,脚跟着地(图1- 120)。
左方右膀 依上势,左脚尖移 向左方,呈大闪侧势 (身略俯)向左方转, 右脚追势向左方。以右 掌、肩、肘、腕劲带动 移下,拇指留于肋中, 以肘底促劲成中膀手, 身形转变,左掌护于右 胸前(图1-122)。111‘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脚尖内 摆,上身成小俯势(小 四平钳阳马)。左拳变 拜佛掌,从左推至右 肩,右膀手握拳收回至 将台(图1-121)。
针弹拳掌 依上势,左掌用肘 劲收回至将台,右膀手 用肘拖回将台成豹拳。 以左脚尖促劲向左方弹 出,脚跟着地(图1- 123)。
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脚尖向 内摆,上身呈小俯势, 身转正成小四平钳阳 马。左拳变掌从左推至 右肩,右膀手握拳收回 至将台(图1-124)。
左方右膀 依上势,左脚移向 左方开膝呈大闪侧势 (略俯),以腰胯带动向 左方,脚向左方追势。 右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下插,指节与肋留 中,肘位于乳上,然后 以肘底劲向外成中膀 手,身形转变,左掌护 于右胸前(图1-125)。
右单抽拳 依上势,左右掌同 时握拳,左拳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右拳沉肘上 抽打出右单抽拳,肘与 肋留中(图1-126)。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咏春拳的初级套 路——小念头;又通过推手及初级的单黏手和双黏手训练, 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咏春拳的基本攻防动作,基本达到了学习 初级咏春拳的目的——自保。现在我们将进入咏春拳中级套路的学习。所谓寻桥(不 是“沉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耕拦摊膀,黏摸荡捋”, 运用寻桥单膀、拦桥等招式去拦截(即“黏住”)对方进攻 的手法。也就是李小龙讲的,在实战搏击中,如果我们连对 方的桥手(或膀脚)都拦截不住,就根本谈不上自保,更不 用说要反击对方;相反,如果对方进攻的手、脚都被我们拦 截(“黏住”)了,我们就可以运用咏春拳诀中“明动静、知 归去、知有无、知进退”的要领去反击对方。在学习咏春拳 初级套路——小念头中,读者应认识到咏春拳是长短桥兼 备,由外家过渡到内家的一种内涵极为深奥的内家拳术,并 应体会到练咏春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咏春 拳的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体魄和力量,达到 既可以强身又可以自保的目的。掛阳拜掌依上势,双掌合十 提至胸前成拜佛掌(图 2-196)
前推山掌
依上势,双掌向前 分开(掌心向前),以 肩、肘、腕促劲将双掌 推向前方(图2-200)。
双拳内扣 依上势,双掌化拳 促劲内扣(图2-201)。
双挂面拳 依上势,双肘下 沉,双拳迅速向正前方 挂出(图2-202)。
将台豹拳 依上势,以肘底劲 将拳缓缓收回至将台 (图 2-203)。
双下按掌 依上势,双豹拳反 转成下按掌,以掌根劲 顺两边往下按
钳阳内收 依上势,二字甜阳 马,脚跟微起向内收一 步(图 2-205)。
浏览1,0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