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防御反击方面,攻中寓守,以攻止攻的攻击型防御
任何有效的防御均非格斗的目的,格斗的终极目的只有一 个:战胜对手!而这必须依赖强劲地攻击,所以在实战中,无限 制泰拳强调在坚固的防御基础上,坚决贯彻以攻击为主导的思 想,提倡攻守合璧,以攻止攻,以攻为守。即使是处于劣势下, 亦随时保持进攻的余地和强盛的攻击欲望,把握每一个虚隙发动反击。最典型的就是无限制泰拳习者在边防边退的情形下,依然 会发出突然有效的阻截反击,力求反客为主,此即所谓“攻即为 守,防也要攻”的无限制泰拳攻防精神实质。正是此种极具攻击 性的攻击性防御战术思想,造就了今日攻防转换效率极高、杀伤 力强焊凶猛的无限制泰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攻止攻,攻击即为防御
事实证明:任何攻击必有空当,因此利用对方因攻击而暴露 的空当,直接以攻击来化解对方的攻电,是为无限制泰拳中最高 级的防御反击形式——严格说应是攻击形式。它的防御动作本身 就是攻击动作,攻守寓一体。虽然运用难度大,对习者反应灵敏 度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一旦熟练掌握它,则实效宏大,能在 瞬间令攻守易势,轻易控制格斗主动权,极大地打击对方的自 信。倘时机距离把握的好,更可一击必杀,速战速决。(图12) 所示即为对方出拳攻击时,泰拳习者直接扫踢对方重心腿,以攻 为守◦无限制泰拳此种以攻止攻指导思想与截拳道攻击性防御的 “截击”指导思想可谓同出一源,极具实战效率。

有时,面对对方威胁不大的攻击——比如非要害攻击或攻击 力量小——泰拳习者甚至不招不架,硬挡硬进,直接重击对方要 害,以小损来获大利。在街巷格斗处于背水一战劣势时采用此 法,有出其不意的决定性效果。但要求运用者必须判断准,具有 全力以赴,视死如归的果敢决心,同时反击直接、有力、准确, 硬接部位抗击能力强且非要害。(图13)所示为泰拳习者以前腿 硬接对方低扫,同时猛进以直拳重击对方头部的实战例。注意前 腿硬挡扫踢时,有关肌肉必须紧张,且前腿同时要用力向下压, 消力,即利用运动的态势来消解对方大部分攻击力道。

2•在防御的同时进行反击,此即中国功夫强调的“连消带打,这是因为在有效的防住对方攻击,令其攻势受挫之时,正是 其防御最为薄弱、无可自救之时,即为泰拳习者反击最有效最安 全之际◦(图14)显示了泰拳习者在格挡对方前手冲拳同时,发 动有力的中位扫踢攻击对方的腰腹部,还以颜色。

- 防御之后,必报以凌厉地反击
在格斗中,特别是在街头巷尾的袭击中,是无法避免突如其 来,判断不清的危险情况的,因此不可能时时做到完全主动的以 攻止攻,以攻为守。但无限制泰拳强调对于对方的任何攻击,防 御之后,必须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报以凌厉地反击,即无论何种 情况下,必以攻击为主导,以显示自我的决心和自信,保持心理 和行动上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这是强调在有效的防御对方攻击,令其攻势落空之 后,必须要趁对方忙于回防之时,即发动迅猛地坚决反击。即必 须抓住对手“旧力已过,新力未生”的虚隙,及时反击,以取得 主动。虽然在这里防御和反击分为两个动作执行,有一定时间 差,但整体上是连续一体,并无割裂的,因此其防御和攻击的转 换效率较高,并有明显的积极性,能有效的压制对方的连攻,运 用得好,可给对方以决定性杀伤。(图15、16)是泰拳习者防御 之后紧接反击的战例。
另一方面,则是指在极端的劣势下,泰拳习者即使是迫不得 已采取消极的防御来应急,但仍然要求时刻保持积极反击的意念,保留反击的余地,随时趁隙以攻,以求转败为胜。这在遭遇 突袭的街巷格斗中,是唯一能扭转乾坤的方法。(图17)即为无 限制泰拳习者在逃避追击时,突然鳄鱼摆尾,回马一枪,反击对手。

三、以功为质,以技为用,功技相合,威不可挡
武功之道,在于拳功并重,方臻上乘,故中国传统武谚有 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现代泰拳格斗思想认为:技法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 过技法来发挥,因而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格斗高 手。传统泰拳曾号称有108种基本技术,现代泰拳则早已对此作 了全方位的简化,这是因为泰拳师们在长期的格斗实践中发现, 过多的追求种种技法,如无深厚的功力相辅,则只是花拳绣腿空 架子。“技法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与之匹配”,这一思想 始终贯穿于现代泰拳训练之中,提高格斗功力成为现代泰拳师所 必经的重要训练过程,在这一前提下,许多传统花哨的技法便遭 到淘汰。正是由于有了良好的格斗功力,泰拳师才敢于近程作 战,充分发挥贴身短打强悍作战风格,克敌制胜,这也是现代泰 拳格斗的一大特征。
无限制泰拳体系高度重视习者功力与技术的匹配和互补,循 序渐进的拳、肘、腿、膝的科学功力训练和体能训练,是每一位 泰拳习者必修课程,以求练就超人一筹的进攻威力和抗击打能 力。与职业化的现代泰拳高强度、高密度的功力训练有所区别, 无限制泰拳的功力训练在训练强度和要求上有所降低,同时特别 强凋功力的养成更需时间上的积累,循序渐进,以避免任何可能 的损害。因此,无限制泰拳的功力训练不仅能起到强化筑基作 用,而且如习者坚持功力修习,则必有望在一年内达到较高的功 力水平,毫无愧色的踏人无限制泰拳高手的行列。无限制泰拳功 力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身体关节武器化的硬度训练和攻击威力训练
根据有关物理原理,一个物体施加于另一物体的作用力越大,所受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因此,欲赋于攻击以巨大威力,必 须首先具备坚强的肢体关节硬度和强大的内部承受力。
在实施攻击时,格斗者总是通过肢体关节的某一较小的着力 部位与对方身体接触,来释放最大的攻击力。这些着力部位,比 如拳面、肘尖、膝尖或胫部,虽然均为人体相对坚硬部位,但未 经硬度训练时,其质尤如一根橡胶管,碰软稍可,以硬碰硬,则 易损折。硬度训练的目的,就是对它们加以强化,尤如将橡胶管 改造成一根钢管,则发动任何攻击,均可赋予其无坚不摧的杀伤 力,即使对方防御,也能给予防御部位以沉重打击,其作用一如 拿钢管猛击橡胶管般。
进行任何击打,格斗者的肢体关节只是一个力的传递工具而 已,因此能否顺畅的将攻击力量传递爆发于目标,同时承受住随 之产生的反作用力,以达到最大的攻击效果,就取决于格斗者肢 体关节的内部稳固支撑承受能力和着力部位的硬度,用李振藩宗 师的话来讲,就是:“发力首先要使关节能承受住并传递击打时 所迸发的强大力量。”发力关节内部承受支撑力越强,那么攻击 威力也就越大。换言之,要发出任何强大的攻击,必须要具备在 发力瞬间,使肢体关节形成坚固一体的力量传递链杆的实力。
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通常通过专项的硬度训练如墙靶训 练,以及踢树、踢墙、打击重沙袋等训练,来强化习者的肢体关 节硬度和内部支撑承受能力,使之迅速锐化成为真正的肉体武 器。
(二)提高身体承受击打能力的抗击训练
在真实的格斗场合,任何高手都不敢保证他不会受到对方的 击打,所以,对身体的抗击打能力的训练不可忽视。
肌肉力量是产生运动、攻击力和抗击力的源泉。肌肉体积适 当,瞬间收缩力强大,不仅可以增加攻击爆发力和肌肉关节内部 承受力,也可增加身体抗击的耐受力。无限制泰拳基础力量特训 以动力性的肌肉力量练习为主,练习部位有四大方面:(1)以股 四头肌群和腓肠肌群为主的腿部力量;(2)胸、臂部力量;(3) 腹部力量;(4)颈部肌群力量。其中以习者腹背部肌力训练为 重,这与泰拳习者的抗击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职业泰拳师一般 每日需做腹背肌力运动200〜300次,业余习者则视本人情况, 可适当的增减。
身体和肢体表面承受击打的适应性是抗击打训练的重要内 容,这可以通过击打重沙袋等击实物训练间接获得。而与同伴配 合,利用实心球、脚靶等器具或以拳腿肘膝的有控制直接击打, 来锻炼头面部、躯干部、腹部、手臂以及大腿、小腿的抗击耐受 力,更是主要训练手段。在具体训练时,需在身体能够承受的前 提下,按照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抗击训练原则练习,切忌急于 求成的强击暴打,以免造成身体的伤害,
在擂台上,充沛的体力对于旗鼓相当的双方来说,是取胜的 关键,也是保持攻击力和抗击力的重要因素。体力不足,攻防动 作就会严重变形,无法产生杀伤力,同时也会因为力不从心,导 致抗击打能力的下降,一旦遭受强力攻击,即抵受不住。无限制 泰拳体系强调在无规则的格斗中,力求在1〇〜20秒内速战速决, 对于体力(以无氧耐力为特点)要求比较中庸,但无庸置疑的 是,如果无法速胜时,体力便成格斗取胜的决定因素。所以,无 限制泰拳要求习者养成野外跑步或跳绳的训练习惯,这些练习曾被李振藩宗师视为提高心血管机能和体力的“训练之王”,是现 代泰拳体能训练的主要手段。
四、杀手本能,斗心决胜,无畏无惧,强悍无敌
中国传统武谚有云:“一胆,二力,三功夫。”斗志和胆量在 格斗中,特别在完全实战中,是决定一切锋斗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之一。只有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精神,才能敢打敢拼,超水平 发挥,使拳势凶猛如虎;只有压倒一切的胆略,才能审势进取, 闪空疾人,以攻止攻,无往而不胜。“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的拳谚,对于拳艺和斗心之间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
现代泰拳师能横扫拳坛,勇猛无敌,不仅有赖于泰拳师精湛 的拳艺,也与泰拳师置生死于度外、视死如归的坚强战斗意志不 可分割,在这一点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搏击运动员都难以 与之比肩。格斗时,泰拳师视擂台赛为古罗马斗兽场,是你死我 活的生死大对决,因此对敌铁石心肠,绝不心慈手软,并以此种 心毒手狠的心态专攻对方薄弱环节,以求全胜。他们认为拳师的 天职就是把对手打死打败,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对敌全无负担, 绝不消极的想:被打败了如何;而是我如何打败对手。他们临阵 绝不慌乱,对权威强手均视若无物,上场必全力拼争,即使皮开 肉绽,也要置对手于败北之地。因此外国拳师与泰拳师对垒,即 便有时体力技能稍胜一筹,亦可能被泰拳师惊人的斗志所压倒。 这种神奇的心力或意志力,现代泰拳称之为“斗心”。“斗敌先斗 心”,在现代泰拳中,斗心训练是炼心必行程序,故泰拳近代名 师固铃曾指出:“作为好拳师,必须经常过招,经常按摩,多练 技术,坚持长跑。最重要者是斗心,压倒对手,勇往直前的无敌 精神,倘无百分之百的斗心,则难成大器。”
街头巷尾的完全实战,更要求自卫者具备此种心力和意志, 因为即便平时技艺练得再好,倘遇突袭,或对方稍一凶悍,便从心理软弱下来,则技艺发挥必然大打折扣,必会为敌所挫败, 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我们要求每位习者 都要在心理上具备“不输任何人的胜利者”的坚定意念和冷酷无 情,必致对手以败北之地的忘我拚杀的斗志。无限制泰拳认为在 完全实战中没有侥幸,没有妥协,因为对方的侵犯绝不会因为你 的放弃而停止,相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更加凶狠。因此只有奋力 一搏,昏先从心理上压倒对方,才有可能从行动上摧垮对方,最 终才能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在完全实战中,“顾虑自己生命 的安全,就是纵容敌人,最后必定伤害到自己。总之,格斗是要 折断敌人的骨头,将其生命操于我们的手中。”(李振藩)此种全 力格杀的斗志和心态,在无限制泰拳中谓之“杀手本能”,其名 称源自于振藩/截拳道(
JUNFAN/
JEETKUNEDO),比现代泰拳 “斗心”的概念更加深人一步。无限制泰拳认为在人类身体当中 ——任何一个人——都深深蕴藏着一种求生存的本能,它是人类 与生俱来的与侵害和死亡相抗衡的潜在的巨大能量,这种可怕的能力即是杀手本能 种冷酷的、原始的,经过训练能够深掘而出,并在危险的情境下能够得以唤醒并激发的野性的求生本 能。当危机来临,无限制泰拳习者一旦进入杀手本能的格斗状 态,必能赋予肢体武器以摧毁一切的强大破坏力,则破面掠血, 制敌于反掌。
斗心和杀手本能对于每一位无限制泰拳习者,都是不可或缺 的宝贵特质和威力难以限量的无形武器,它是基于高度自信之上 的人体潜能的控制和喷发,需要特殊的培养和磨炼,比之无限制 泰拳技术的修习要困难,对此,习者需有清醒认识。在本书后面 章节中,我们将解析其原理,传授基本的心法,并通过一些直接 或间接的内容来安排锻炼。最主要的,还需要习者自身在今后的 修>]中,举一反三的发掘、开启、控制和运用斗心和杀手本能。
五、突破形式,极巧圆通,推崇个性,武道合一
现代泰拳技艺,是数百年来泰拳师经过不断的擂台实践和考 验所得的武术精华,其实战价值及效率世所公认。无限制泰拳体 系更突破现代泰拳擂规限制,以现代泰拳的经典技战术体系,回 复古泰拳原始的格斗面目,在现实生活中的防身自卫功能更显强 大。
无限制泰拳体系注重完全实战的格斗功效,讲究简练、直 接。无限制泰拳体系技术虽然简单,但却是技术结构最为缜密的 完全实战格斗技,对于人体在完全实战中的上、中、下三路, 近、中、远距离,都有立体、全面、低难度、高效能的实用攻防 技术。无限制泰拳体系作为综合性的徒手自卫格斗技,完全从实 战出发,没有固定的套路,只有基本功和基本技法,习者在掌握 了一系列的基本技术之后,经中级和高级阶梯实战模拟的提升修 练,即可有意识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部位,自由发挥拳、 脚、肘、膝四肢八体攻防作用,使之全面实际化和整体化。
无限制泰拳基本技术虽然相对固定,但并不特别强调某一方 面的发挥,无限制泰拳认为完全实战决胜的条件是技艺、体力、 智能和精神力量完整的统一,其最高境界为极巧圆通,变化无 常,不受任何拳术技法和招术的限制。“突破形式束缚,完全只 为实战”是无限制泰拳修习和发展的基本宗旨。在无限制泰拳体 系中,“拳不斗肘,肘不斗膝,膝不斗腿,腿不斗拳”,各项基本 技术相生相克,圆活变通,循环不息,而长短两兵相合、相生, 更生无穷变化,从而构成高度科学化、实用化、自由化和整体化 的超级自卫格斗拳艺。
在实际运用中,无限制泰拳的综合实战技法变化无穷,无可 胜数,但它们都无非是在有限的基本技法基础上,每个人结合自 己不同的体能、素质,在训练和实战中完善起来的,因此无限制泰拳体系的格斗应用和变化是无限的。
强悍自信,创造并维护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无限制泰拳—— 低难度、高效能、无限制、自由、整体的超级自卫武道给予现代 人的巨大益处。
小知识:泰拳哲艺原理
由于泰拳擂台激烈争战的印象,泰拳在一般人心目中的 形象多流于粗旷、强悍、野蛮。但实质上,泰拳与中国武术、 日本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一样,讲求拳术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从而将之提升到科学和艺术的层次。故泰拳界认为:泰拳是 一门拥有独特哲学原理的科学和艺术。在训练过程中,在泰 拳艺术性上的追求绝对超过对力量性的追求,任何淡漠或无 视泰拳艺术性的泰拳师,必然无法在泰拳拳艺上取得真正意 义上的成功。
中国人传统的五形哲理,强调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 火、土五大原素构成,世界万象万物的合成与变化,莫不是 五形原素的合成变化。在古代泰国,与中国五形哲理异曲同 工,存在“四象论”,即认为世界万物的组成结合,是土、 水、风、火四大原素合成组构的体现。这一基本哲学思想源 自佛家“四象理论”,对古代泰国自然科学,诸如医学、天 文、地理等各种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视为泰民族 基础学问之一。如同中国五形哲理渗透影响到拳术,替如形 意拳一样,泰国“四象论”自古以来被泰拳高师引人泰拳中, 阐释攻防变化的因果和规律。其哲理寓于一图之中(图18)。

他们认为泰拳的五要素——体魄、耐性、速度、智谋、 拳艺——皆能为四原素所定义:即“土”为万物之基,强盛 壮大,可喻体魄坚强,气力充盈,为练武之本;“水”活无定 形,连绵不断,而技击一道,贵在机动灵活,活如流水; “风0为动力之源,缓急之因,接搏击进退速疾的象征;
(‘火” 是心性之喻,比武秦胜,需有热烈如火意态,始称勇武。图 中四方形中间四格,代表的正是泰拳产生基础土、水、风、 火四大凌素。
在搏击过程中,泰拳师四肢八体,长兵短兵(拳、足、 肘、膝)俱可投人战斗,且彼此相生相克,立体兼容,圆活 聋通,被化東限,一如图中外圆蕴杳的泰拳极巧圆通的“艺” 的内輝。_周“拳、射、虚、膝”吗点,寓示泰拳长兵短兵 “拳不斗肘,肘不斗膝,膝木斗陴,腿不斗拳”各顼招数系统 的循环_克之璉;而在圈内以虚线相连四点,又可得出拳、 肘、足、膝相合、相生的立体配合变化的奥义。
第三节如何自修无限制泰拳
一、循序渐进,你也能成泰拳王
无限制泰拳是一门科学的速成训练体系,有其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有的习者最开始训练时兴趣很大,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一下 子全学完,有的甚至认为把两天的训练并做一天练,可以掌握更 快,此种急于求成的错误,可说是初学者的通病。其实,一如吃 饭般,早餐是不能将中餐一并吃了的。无限制泰拳的训练只需从 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分重点,分阶段,一项一项地完成训练任 务就行了。一次练得太多,不仅消化接受不了,更易体力透支, 引起运动损伤,欲速不达。记住:要将无限制泰拳转化为定型的 正确技能和行动习惯,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急不来 的。换言之,每位习者只需简单的按照本书科学编制的训练阶 梯,保质保量完成训练内容,即可轻松顺利地达至成功。
在训练中,有的习者专挑自己喜欢的学,不按阶梯安排逐级 进行,或有的习者重视技术练习,忽视素质的训练,这也是初学 者易犯的一大毛病。本书每一阶梯有每一阶梯的训练任务,每一 项基本素质训练,也是为了切实增进习者的整体格斗技能服务 的,如果前一阶梯基础未牢,就急着进人下一阶梯,或光重视练 习技术,忽视其它,就易造成整体理解紊乱,技术和功力脱节, 结果什么都学不好。训练如盖高楼,不仅要从平地起,而且还必 须一层层地往上盖,不仅要重视一门一窗的建设,也要保证一砖 一瓦的修砌质量,如此方保整体牢固,施工顺利。记住:功力可 以促进技术发挥,体能有助于技能的提高,而每一项、每一节内容的整体化逐级练习,会使你的整个训练变得容易且质量更高。
'无限制泰拳技战术阶梯式训练的科学步骤是:从整个训练过 程来讲,必须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逐步练;从具体的标准技术动 力定型训练上讲,则基本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首先习者在训练前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本 书中每一节的具体内容,弄清每一个技术/技巧的含义,确实理 解它,并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做,这样具体训练起来, 就非常容易。此点对自修者来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处。有 时,即便某些技术暂时理解不透或训练不够熟,你也不要跳过去 不管,你应该利用其它的空闲时间来重点强化。你可再细读几遍 有关内容,然后以放松性的协调练习减慢速度,一步一步地重新 检查,你就会发现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同时又不耽误整个阶梯训 练的进度。
第二步:反复练习——即在放松的感觉良好的状态下反复练 习技术动作。可先想一想怎样做才正确,然后就一遍又一遍地正 确练习。要求:
先求动作准确,再讲动作速度。速度和正确动作姿势即
可产生攻击力。
动作要由慢到快的练习。初练时必须放慢速度练习,以 体会肌肉的用力感觉。
切:放松性的馒速练习,是你更快更好掌握技术的捷 径!.
复杂技术可先练习分解动作,再练完整动作,这在本书 中已作安排。这样,习者就可逐渐改造错误的格斗习惯,养成正 确的无限制泰拳格斗习惯和运动方式,建立牢固的标准技术动力 定型。
再次强调:没有什么比掌握正确、流畅、协调的无限制泰拳技术更重要!请务必耐心的逐步练习!
二、养成拳王一样的生活训练习惯
世界上任何一位拳王都有其良好的生活、训练习惯,这是保 证他们高质量训练、恢复、保持巅峰身手的秘诀。无限制泰拳要 求每位习者做到以下几点•.
根据自我工作、学习条件,灵活的安排好训练作息时间, 保证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最好养成早起跑步习惯,多练练 30〜60米短程冲刺跑,对于无限制泰拳速战速决自卫战术实战 应用必有好处。也可练习100米冲刺跑,跑完后走回原位,再冲 刺跑100米,使休息与练习交替着,如此每次练习5〜8组。另 外,增加一些爬山、跑楼梯、游泳练习,对于增进心脏功能,提 高体力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旦投人训练中,就必须让头脑、眼睛、耳朵等全身各 部都进入放松的高度警觉状态。你必须在训练(包括实战)中高 度集中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周围任何与训练无关的事 打扰你),110%的置身其中,才能确保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 动作的训练质量。
在训练中,时刻注意以下几大方面:
密切注意双足的移步,切忌毫无目的的随便移动脚步, 或者将双足站成平行位置。记住:保持自身处于良好的平衡位 置,以及双足时刻保持或回复到最佳的格斗势双足站位上,是十 分重要的。
在出拳踢腿过程中,初学者要切忌过分用力去动作,这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彳頃向。首先要记住:格斗是艺术的、讲究 技巧的一门科学,不是依靠蛮力就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只有 力量而无技巧的泰拳师在擂台上的生命力都不如讲究技术和智慧 的泰拳师,只有后者才能真正达到泰拳格斗技艺的高峰。其次,训练或实战中过分用力出击,将使你很快陷人疲劳状态,而无体 力进人下一步训练或对抗,结果只有失败——无论训练还是实 战。所以,在练习拳、足、肘、膝攻击技术时,只需以中等程度 力量去完成即可达到效果。你必须要懂得出击过程中轻、重、 缓、急的节奏艺术。
训练或实战中,切忌养成张嘴或咬住嘴唇的坏习惯,这 样极易被对手击伤!另外,身体务必时时保持放松,切忌紧张!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和沉着,对训练充 满信心且每一个动作都有目的性。请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训练状 态!
买一面与你同高的立镜作为训练的辅助训练工具。在镜 前训练时,你必须注意时刻检查自己:
是否做到攻中有守——即在你以一拳或一腿出击时,其它武 器(拳、肘、膝、足)是否保持在防御位置,遮护着身体重要位 置并且随时预备出击。
在镜前演练各种攻守的技战术姿势和站位,看自己是否动作 到位,攻守严密,且上下的立体配合整体协调。
要知道,镜子虽无语却能够清楚地反映你一举一动中的正与 误,从而促进你提高或改正。
如果你是业余习武,没有教练的话,应尽可能找一些有同样 爱好的人做训练伙伴,这样可产生积极的竞争,友好的帮助,以 及激发良好的训练情绪。最好是能找到一位在技术和经验上都胜 过你的同伴,这有助于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和战术,从 而得到明显的进步。
合理调配饮食营养,吃饭定时定量,不挑食。有条件可 少食多餐,每日5~6餐,以利营养消化。
不吸烟,不喝酒或尽量减少它。
再次强调:训练舞使身体接受“刺激”的过程,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使“刺激”得以超量恢复的保证。一般入睡后1 ~ 2个小时是肌肉和体能大量增长的时刻。为使训练获得最佳的效 果,清注意好饮食和休息。
保持训练场的干净,训练后要搞好个人卫生。干净的场 所,清洁的身体和服饰有利增加训练情绪,保证训练卫生。
请养成记训练日记的习惯,它会给你最好的自我思考、 检查、改进的机会。
学会在生活中练功。抓住每一个等人、坐车、登楼等空 闲时间,灵活地进行练习。力求在生活中提升技能,增长功力。
三、自我医务监督,避免运动伤害
在泰拳界,每一位职业运动员都有专业的医生为他进行训练 医务监督,以保证训练负荷的适当安排,促进训练效果,避免可 能出现的运动伤害。习者在自修时,为防止训练过度,可通过简 中-的测脉搏的方式做好自我医务监督。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学有关 原理,人体进行运动时,脉搏在110次/分以下时,对身体没有 明显的锻炼效果,脉搏超过160次/分,则负荷超量,易损健康, 而脉搏在110〜160次/分之间时,则训练强度最适应,锻炼身体 效果也最好。因此,无限制泰拳建议每个习者训练后均需测量一 下自己的脉搏,以掌握训练效果。
训练前的热身务必严格执行,不可省略。热身运动最好 不要超过20分钟。
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在安排训练强度(指在一定时间 内完成训练量的多少。完成训练量越多,训练强度越大)方面必 须循序渐进,以逐步增强训练适应能力。一般,一名职业泰拳初 学者需要6〜8周时间,才能具备很好的一定强度训练的忍耐力 和完成度。另外,当你需要增加训练强度时,在训练时间的安排 上要适当缩减。
为防止训练过度疲劳,造成体力透支或肌肉组织受伤, 初学者每次训练课的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小时。
击打沙袋时,始终记着用指关节去打。随意乱打,小心 你的手指或腕关节受伤,从而影响你的进一步训练!
在训练和实战中,配备和佩带合格的护具是重要的。如 足踝护套、护齿、头盔、护手绷带、护裆等等,这些都是保证训 练和实战安全不可或缺的东西。时刻记住:预防比治疗要好得 多。
在训练或实战之后,应做整理运动。首先从按摩身体开 始,来达到提高和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让身体各部分肌肉 反应更迅速,更有弹性的目的。
四、学以致用,实践第一
自己的无限制泰拳学得如何,这必须依靠实战去检验和提 高。实战是每一个无限制泰拳习者学以致用的试金石和催化剂, 也是每一位习者丰富实战经验,提高无限制泰拳实际自卫格斗能 力的最佳途径。
切记
:攀握了技术并不等于具备真正的实战能力。实战 中许多微妙因素,比如时机感、距离感等等,必须通过实战 方可真实的体会,切实的培养。因此,无限制泰拳要求每位 习者在学习的高级阶梯,以及全程训练结束后,能积极的参 与到实战中去。
1 •最初的两、三场实战,最好是找不懂武功或实力比你弱 的对手,通过胜利建立良好的优胜感,对于无限制泰拳的初学者 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你可借此了解对付不懂武功的袭击者(在 大多数情况下,街头袭击者从未练过武功),你的优势为何,你 会由此倍添自信。
之后,请与各种风格、各种水准的对手练习实战。胜利 了更好,失败了也不怕。每次实战后必须要做自我分析,有长处 需发扬,有缺点则改正,如此方可有望逐渐步人高手之列。
观察你遇到的每一场街头打斗,得出你自己的结论,研 究相应的无限制泰拳技战术。
成功之路:思考和实践一截拳道宗师李振藩曾对他的学生说:“你必须接受一个事 实,那就是除了你自己,人,任何人都帮不了你,就象我不 能告诉你如何去得到自由一样,因为自由存在于自我之中。” 同样,在无限制泰拳的修习过程中,最能帮助你的人只有你 自己——别人是替代不了的,习者必须依靠自己的精神和体 力,去跨越训练中的每一道难关。你不要过分的依赖于老师 对所有问题的解答,李振藩宗师说:“一位老师,一位真正的 好的武术教练,从来就不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是一位领 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这真理必须要学生自 己来发现。”简言之,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浏览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