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棍是南拳拳系中长器械之一。南派棍的棍一般取材于较坚韧的木材,长直 而无刃、无尖,把端略粗于梢端。南棍在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流行,也称为 “植”“锤”“杖”等。它的套路很多,《中国武术拳械录》记载的就有太祖棍、 双头棍、单头棍、子午棍、罗汉棍、子母棍、双夹单棍、双头槌、丈二槌、单头 锤、齐眉杖等。

14、15世纪时,棍的技术与理论均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当时流派较 多,军事家强调临阵实战的棍法,并推崇“棍为艺中之魁首”,称“若能棍,则 诸利器之法,舰驗,’

南棍具有简单、朴实、有劲、实用等特点,为南拳习练者所喜爱,在民间流 传较广。1993年中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中,“南棍”被列为正式比赛 项目。

现代南棍作为兵器使用的效能已减弱,演练、强身的作用更为突出,它的技 法也与其他棍术一样,除保留传统南棍技法的原型外,还增加了适应南棍技击特 点的技法。因此’南棍的技法已是新老交融、别具特色了。但劈拨打一片、点戳 技精巧、梢把两头用、把法活又变等技法依然生辉。

劈拨打一片。拳谚有“枪打一线,棍打一片”之说。南棍多劈、拨、 摔、击等棍法,其运行路线长,幅度大,且棍无刃、无尖,棍身击点虽有侧重, 但多落練段上,故M到“棍打一片”的效果

点戳技精巧。南棍的戳、点、崩、挑法用得较多。此类棍法小巧、细 腻,便于“击一点”,与劈、摔、拨、击宽广、粗旷的“打一片”相配伍,是棍 法的又一特色。

梢把两头用。南棍常将棍把、棍梢的击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棍法密 集交错,有“棍打两头'一打一掀”之说,显示棍梢把两用的威力和长兵短用的 独特用法。

把法活又变0 “把法”是指两手握棍的方法。棍法要求“打一片”“击 一点”“两头用”,就需要“变把”“滑把”。要求把正、把活、把变才能达到上 述棍法运用的准确。

南棍的技法不止这些,但掌殿些方法,对棍法的长进大有裨益。

南棍各部位的名称(图1 -300):

把顶:指棍身略粗一^的顶部。

梢顶:指棍身略细一头的顶部

把段:指靠把顶一头的1/3棍身。

梢段:指靠梢顶一头的1/3棍身。 中段:指把段与梢段之间的1/3棍身。 把端:指靠近把顶一头的1/3把段。 梢端:指靠近梢顶一头的1/3梢段。

棍身:指把顶到梢顶的全长。

第九节南棍的基本动作简介

一、组合动作名称

第一组合:弓步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马步滚压棍一并步戳棍一马步劈棍一 马步戳棍一马步滚压棍一并步戳棍。

第二组合:弓步劈棍一右弓步云拨棍一左弓步云拨棍一马步挑棍一弓步 劈棍一右弓步云拨棍一左弓步云拨棍一马步挑棍。

第三组合:弓步劈棍一骑龙步横击棍一马步盖点棍一马步挑棍一弓步劈 棍一骑龙步横击棍一马步盖点棍一马步挑棍。

第四组合:弓步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骑龙步右格棍一骑龙步左格棍一弓步 劈棍一弓步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骑龙步右格棍一骑龙步左格棍一马步劈棍。

第五组合:弓步劈棍一右舞花棍一左舞花棍一马步劈棍一弓步劈棍一右 舞花棍一左舞花棍一马步劈棍。

第六组合:弓步劈棍一单蝶步摔棍一虚步崩棍一叉步格棍一弓步戳把一 弓步劈棍一单蝶步摔棍一虚步崩棍一叉步格棍一弓步戳把一弓步劈棍。

二、组合动作说明

(一)第一组合:弓步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马步滚压棍一并步戳棍一弓步 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马步滚压棍一并步戳棍

弓步劈棍

两脚并步直立,左掌垂于体左侧,右手握棍,高与胸平,手距把端 1/4处,棍竖直于体右侧前。目视前方(图1-319)。

左脚向左上步,两腿膝略屈;左手握棍把端,两手将棍举过头上, 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右。目视左方(图1 -320)。

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向左下劈,棍身成水 平,置体左侧,梢顶朝前;右手心朝上,置左膝侧上;左手心向右后,置左 胯后侧。目视前方(图1-321)。

马步戳棍

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两腿屈膝,成马步;两手握棍,右臂内旋、 左臂外旋向前戳击,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右;右手心朝下,高与肩平;左手 心朝上,置右腋下。目视右方(图1 -322)。

马步滚压棍

两腿不变,仍成马步;两手握棍,两臂外旋,使棍梢端顺时针立圆绕一 小圈,再向下滚压,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右;右手心朝上,置腰右侧;左手 心朝后下,置腰左侧。目视棍梢(图1 -323)。

并步戳棍

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伸直;两手握棍,两臂内旋,向右戳击,棍身成 水平,梢段朝右;右手握棍,掌心朝下,左手握棍置右腋下,掌心朝上。目 视右方(图1 -324)。

弓步劈棍

左脚向左上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使棍梢向上、向右、向下劈,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前,置体左侧;右手掌心朝上,置 左膝外侧上。目视前方(图1 -325)。

马步戳棍

同2动作(图1 -326)。

马步滚压棍

同3动作(图1 -327)。

(2)两脚并立,两腿直立不变;右手滑握近棍把端1/4处;左手松开棍 身向左落,垂于体左侧;棍身竖立于体右侧前。目视前方(图1 -329)。

(二)第二组合:弓步劈棍一右弓步云拨棍—左弓步云拨棍一马步挑 棍一弓步劈棍一右弓步云拨棍一左弓步云拨棍一马步挑棍

弓步劈棍

同第一组合1 (1)动作(图1-330)。

同第一组合1 (2)动作(图1-331)。

同第一组合1 (3)动作(图1-332)。

右弓步云拨棍

(1)左腿膝稍屈,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前掌着地,膝稍屈;两手握棍, 使棍梢向右、向上绕行,棍身成水平,置头前上方,棍顶朝右;右手心朝后

握棍中段,左手心朝前握近棍把端1/3处。目视前方(图1 -333)。

 

(2)右脚向右前上步,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棍,使 棍梢向后、向左、向前、向右云拨,棍身成水平,置体右侧,梢顶朝右;右 手心朝下,握棍中段,高与肩平;左手心朝上,握把端,置右腋下。目视右 方(图 1 -334)。

左弓步云拨棍

右膝稍屈,左脚向前半步,脚前掌着地,膝稍屈;两手握棍,使棍 梢向右、向上绕行,棍身成水平,置头前上方,梢顶朝右。目视前方(图 1 -335)0

左脚向左前上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使 棍把向后、向右、向前、向左云拨,棍身成水平,置体左侧,把顶朝左;右 手心朝上,握近梢端1/4处,置左腋下;左手心朝下,握棍中段,高与肩 平。目视左方(图1 -336)。

马步挑棍

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两腿屈膝,成马步;左手滑握棍把端,右手 滑握棍中段处,使棍梢向下、向前、向上挑击,棍身斜置体前,梢顶朝右上 方;左手收至腰左侧,手心朝下,右手手心朝下。目视梢端(图1-337)。

弓步劈棍

左脚尖外展,左腿屈膝,右脚跟外碾,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右手换为 手心朝上握棍,使棍梢端向上、向左、向下劈,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前,置 体左侧;右手心朝上,置左膝外侧上,左手心向右后,置左胯后侧。目视前 方(图 1 -338)。

右弓步云拨棍

同2 (1)动作(图 1 -339)。

 

同2 (2)动作(图1 -340)。

左弓步云拨棍

同 3 (1)动作(图1 -341)。

同3 (2)动作(图I -342)。

 

马步挑棍

同4动作(图1-343)。

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直立,右手换为手心朝上并滑握至近棍把端 1/4处;左手松开棍身,向左落,垂于体左侧;棍身竖立于体右侧前。目视 前方(图1-344)。

(三)第三组合:弓步劈棍一骑龙步横击棍一马步盖点棍一马步挑棍一 弓步劈棍—骑龙步横击棍—马步盖点棍—马步挑棍

弓步劈棍

(1)同第一组合1 (1)动作(图1 -345)。

同第一组合1 (2)动作(图1-346)。

同第一组合1 (3)动作(图1-347)。

骑龙步横击棍

右脚向前上步,右腿屈膝,左腿屈膝,脚跟抬起,成骑龙步;两手向棍 梢滑握,使棍把端向左、向前横击,棍身斜置体前,棍把顶朝左上方;左手 心朝下,握棍近把端1/3处,高与口平;右手心朝后上,握棍中段处。

马步盖点棍

左脚向左上步,脚尖内扣,右脚跟内收,两腿屈膝,成马步;两臂交 叉,使棍梢向上、向左、向下盖点地面;梢顶触地;棍身斜置体前,右手心 朝下,握棍中段,置腹左前;左手心向上,握棍近把端1/3处,置胸右前。 目视棍梢(图1 -349)。

马步挑棍

右脚向左上步,腿略屈,左脚跟上抬,膝稍屈;两手握棍,使棍梢 向上、向左、向下绕行,棍身斜置体右侧,梢顶朝右后下;左手心朝下,握 近把端处,高与肩平;左手心朝上,握棍中段处,置腰右侧。目视右前方 (图 1 -350)。

右脚跟外展,左脚跟内收,落地,两腿屈膝,成马步;右臂向上、 左臂向下运行,使棍梢向下、向左、向上挑击,棍身斜置体前,棍梢顶朝右 上;左手心朝里,握棍把端,置腰左侧;右手心朝上,握棍中段,高与肩 平。目视棍梢(图1 -351)。

弓步劈棍

左脚尖外展,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使棍梢向上、向左、向下劈,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前,置体左侧;右手心朝上,置左膝外侧上;左 手心向左后,置左胯后侧。目视前方(图1 -352)。

骑龙步横击棍

同2动作(图1 -353)。

马步盖点棍

同3动作(图1 -354)。

 

马步挑棍

同4 (1)动作(图 1 -355)。

同4 (2)动作(图 1 -356)。

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伸直;左手松开棍身,向左落,垂于体左侧; 右手滑握近棍把端1/3处,棍身竖立于体右侧前。目视前方(图1 -357)。

 

(四)第四组合:弓步劈棍一马步戮棍一骑龙步右格棍一骑龙步左格棍一马 步劈樓一弓步劈棍一马步戳棍一骑龙步右格棍一骑龙步左格棍一马步劈棍

弓步劈棍

同第一组合1 (1)动作(图1 -358)。

同第一组合1 (2)动作(图1 -359)。

(3)同第一组合1 (3)动作(图1 -360)。

马步戳棍

同第一组合2动作(图1 -361)。

骑龙步右格棍

右脚向右上半步,右腿屈膝,左脚向右上半步,脚前掌着地,左腿屈 膝,成骑龙步;两手向棍中段滑握,使棍身竖立于体右侧,梢顶朝上,左手 心朝后,握棍近把端1/3处,高与头平。目视右前方(图1 -362)。

骑龙步左格棍

左脚上步,全脚着地,左腿屈膝,右腿屈膝,成骑龙步;两臂上下运 行,使棍把端向左、向上绕行,棍身竖立于体左侧,把顶朝上;左手心朝 左,握棍近把端1/3处,高过头;右手心朝上,握棍近梢端1/3处,高与胸 平。目视棍中段处(图1 -363)。

 

马步劈棍

右脚上步,前脚掌着地,膝略屈,左腿膝稍屈;右手滑握棍把端, 使棍身斜置体右前方,梢顶朝右后下方;左手心朝下,高过头,右手心朝 前,置腰右侧。目视左前方(图1 -364)。

右脚上半步,脚尖内扣,两腿屈膝,成马步;两臂上下运行,使棍 梢向右后、向上、向左前上劈,棍身成水平,置体前;右手心朝前,握棍身 中段;左手心朝后,握把端,置腰左侧。目视棍梢(图1 -365)。

弓步劈棍

左脚尖外展,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使棍梢向上、向左、向 下劈,棍身成水平,梢顶朝前,置体左侧;右手心朝上,置左膝外侧上;左 手心向右后,置左跨右后侧。目视前方(图1 -366)。

马步劈棍

同 5 (1)动作(图 1 -370)。

同 5 (2)动作(图 1-371)。

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伸直;左手松开棍身,向左落,垂于体左 侧;右手滑握近棍把端1/3处,棍身竖立于体右侧前。目视前方(图1 - 372) 0

 

(五)第五组合:弓步劈棍一右舞花棍一左舞花棍一马步劈棍_弓步劈 棍—右舞花棍一左舞花棍—马步劈棍

弓步劈棍

同第一组合1 (1)动作(图1-373)。

同第一组合1 (2)动作(图1-374)。

同第一组合1 (3)动作(图1-375)。

 

右舞花棍

(1)右脚向左前上步,右腿膝略屈;两手向棍中段滑握,使棍梢向下、向右前绕行,棍身斜置体右前方,梢顶朝右下方;左手心朝下,握近把端 1/5处,高与头平;右手心向上,握棍中段处,置腰右侧前。目视左前方 (图 1 -376)。

(2)左脚向前上步,两腿膝稍屈;两手握棍,使棍梢部向上、向右前下 绕行,棍身斜置体前,梢顶朝前下方;右手心向右,髙与腰平,左手心朝左 上,置右臂外,高与胸平(图1 -377)。

左舞花棍

(1)右脚上步,两腿膝略屈;两臂上下分开,使棍梢向后、向上、向左 前绕行,棍身斜置体前,梢顶朝右上;右手心朝上,握棍中段处,高过头, 左手心向后,握棍把端,置左胸前。目视右前方(图1 -378^)

(2)两脚不动,棍梢向下、向左后绕行,棍身斜置体右前方,梢顶朝右 下方;左手心朝下,高与头平,右手心朝左前方,置腰右前侧。目视右方 (图 1 -379)。

马步劈棍

两腿屈膝,成马步;棍梢向上、向左、向下劈,棍身成水平,置体前, 梢顶朝右;右手心朝前,高与腹平,左手心朝后,置腰左侧。目视棍梢(图 1 -380)

弓步劈棍

左脚尖外展,左腿屈膝,右脚外碾,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臂向左运 行,使棍梢向上、向左、向下劈,棍身成水平,棍梢顶朝前,置体左侧;右 手心朝上,置左膝外侧上,左手心向右后,置左胯后侧。目视前方(图1- 381 )

右舞花棍

同2 (1)动作(图1 -382)。

同 2 (2)动作(图1 -383)。

左舞花棍

(1)同3 (1)动作(图 1 -384)。

同第一组合1 (2)动作(图1-389)。

同第一组合1 (3)动作(图1-390)。

单蝶步摔棍

右脚上步,右膝稍屈,左脚跟上抬;两手握棍,使棍梢向下、向 后、向上绕行,棍身斜置体右前方,棍把顶朝右上方;左手心朝前,置头左 侧上,右手心朝上,高与肩平。目视右前下方(图1-391)。

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小腿内侧、踝内侧、脚内侧着地,成单蝶步; 手握棍,棍身向上、向左前下方平摔,棍身全部着地,梢顶朝右;两手心朝 下,虚握棍身。目视棍身(图1 -392)。

虚步崩棍

左脚全脚落地,屈膝,右脚屈膝,脚跟上抬,成虚步;两手握棍,使棍 梢向上、向后崩起,棍身斜置体右侧前,梢顶朝右上方;左手握棍把端,置 左胯前,右手置左膝前侧。目视棍梢端(图1 -393)。

叉步格棍

右脚跟内收着地,屈膝,左脚向前略上步,左腿膝略屈,成叉步;两臂交 叉,两手握棍,使棍梢向后向下绕行,棍身斜置体前,梢顶着地,置体右前 下;右手心朝后,置左胸前,左手心朝后,置右胸前。目视棍梢(图1 -394)。

弓步戳把

右腿屈膝,左腿经右腿后向左上步,成右弓步;两臂分开,使棍把向右 上方戳击,棍身斜置体前,把顶朝右上;右手心朝下,略高于肩,左手心朝 后,置胸前。目视棍把(图1 -395)。

弓步劈棍

(1)左腿略屈,右腿稍屈;左手接握棍把端,同时使棍梢向上、向左绕 行,棍身斜置体前,梢顶朝右上方;右手心朝后,置腰左侧前,左手心朝 外,略高于肩。目视左下方(图1 -396)。

左脚尖外展,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前掌着地;两臂左抡,使棍梢向下、 向左绕行,棍身斜置体右侧前,梢顶朝右后下。目视左方(图1 -397)。

左脚上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手握棍向左下劈, 棍身成水平,置体左侧;右手心朝上,置左膝外侧上,左手心向右后,置左 跨后侧。目视前方(图1 - 398)。

单蝶步摔棍

(1)同 2 (1)动作(图 I -399)。

(2)同2 (2)动作(图 1 -400)。

虚步崩棍 同3动作(图1-401)。

同 6 (3)动作(图1 -406)。

右脚尖外展,左脚收步并于右脚,两膝伸直;左手松离棍身,向左 落,垂于体左侧,右手握棍近把端1/4处;棍身竖立于体右前侧。目视前方 (图 1 -407)。

图片102 图片103 图片101 图片106 图片105 图片104 图片100 图片98 图片97 图片99 图片90 图片81 图片84 图片85 图片86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7 图片94 图片88 图片95 图片91 图片80 图片89 图片96 图片97 图片93 图片92

第二章南拳套路

第一节南拳基础套路(一)

、动作名称

(一) 起势

(二) 第一段

马步左切桥

马步左截桥

马步沉桥推单指

马步左标掌

弓步推爪

骑龙步冲拳

跪步压肘

马步双劈拳

(三) 第二段

弓步推爪

骑龙步架推爪

左弓步双蝶掌

右弓步双蝶掌

马步平斩桥(发声)

左弓步挂盖拳

横裆步格挡冲拳

骑龙步右推爪

(四) 收势

二、动作说明

(一)起势

(1)两脚并立;两手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2-1)。

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略抬,两腿屈膝;两臂向外、向 里再向右摆。右掌变拳,置于右胸前,拳心朝下,拳面朝左;左掌置右拳面 前,掌心朝右,掌指朝上。目视左方(图2-2)。

左脚上步,前脚掌虚点地面,成左虚步;右拳向前平冲,高与肩 平,拳面朝前,拳心朝下;左掌向左平推出,高与肩平,掌心朝前,掌指朝 上。目视前方(图2-3)。

左脚退一步,右脚退半步与左脚并,两腿膝伸直;两臂向下、向外 旋,再向后下落,使左掌变拳,两拳收抱于腰两侧,拳心朝上。目视左方 (图 2-4)。

要点:右脚上步,脚掌应着地,使重心偏于右脚;两臂摆至右前方时应 迅速屈肘;两脚并步与两拳收抱于腰应同时完成。

教法提示:此动作由“虚步推掌冲拳”和“并步抱拳”两个主要动作 组成,因此要逐个动作教会再组合;动作手脚运行路线较复杂,可手脚分开 进行运行路线教学,再上下配合。

(二)第一段

马步左切桥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左臂内旋向前下伸,使左拳变 掌,掌心朝后下,掌指朝右,置于左胯前。目视左掌(图2-5)。

要点:左脚横跨,成马步后,再切桥;左臂肘略屈;切桥力达前臂尺侧 和小指侧缘。

教法提示:教学中要强调臂的内旋动作。

马步左截桥

左臂屈肘向上外旋,使左掌心向后,掌指向上、向外运行至左肩外侧。 掌心朝后,掌指朝上,高与眼平。目视左掌(图2-6)。

要点:大臂与前臂紧夹;大臂贴近左胸部侧;截桥力达前臂桡骨和拇指侧缘。

教法提示:教学中要强调前臂的外旋动作。

马步沉桥推单指

左臂内旋向前、向下、向后沉挫。左掌变单指,掌心朝前下,单指 朝前上落至左腰侧。目视左手(图2-7)。

左单指向下、向上、向前推出;掌心朝前,单指朝上,高与眼平。 目视左手(图2-8)。

要点:左臂沉挫时,臂肌保持适度紧张,缓缓运劲使力贯前臂前部与掌 跟部;推单指右下向上弧形运动,也应使臂肌保持适度紧张,缓缓运劲,当 单指尖与肩平时快速发力向前推出;力达掌跟与掌心。

教法提示:此动作由“沉桥”和“推单指”两动作组成,可先分开学, 再组合;“沉桥”要先掌握臂肌保持适度紧张的方法,达到缓缓运劲的效果; 从沉挫到弧形向上的运动,再到快速前推的整个运动过程要保持连贯性。

 

马步左标掌

左臂屈肘上抬到左肩上。单指置头左侧后,掌心朝上,掌指朝后。 目视前方(图2-9)。

左肘向下、向后移,单指落于腰左侧,指尖朝前,掌心朝下。目视 左指(图2-10)。

单指变掌,臂向前平伸,掌标出,掌心朝下,掌指朝前,高与肩 平。目视左掌(图2-11)。

要点:单指经左肩上,再落左腰侧,变掌标出要连贯、快速,力达指尖。

教法提示:此动虽有单指沉挫之意,但不用做臂肌适度紧张的运劲过 程;从腰间标掌而出时要快速、有力。

弓步推爪

左脚尖外碾,屈膝。右脚尖内转,右腿膝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变爪, 向前、向下按,爪心朝下,高与胸平,右拳变爪,向左平推出,爪心朝前, 高与肩平。目视右爪(图2-12)。

要点:左爪先按,再蹬腿使右爪从左前臂上推出。

教法提示:先教按爪左转体,再教右蹬腿推爪,而后再教完整动作。

 

骑龙步冲拳

右脚向前上步,屈膝。左脚跟上抬,屈膝,成骑龙步;右爪变拳,收于 右肩前,拳心朝后,拳面朝左;左爪变拳,向左冲出,拳心朝前,高与肩 平。目视左拳(图2-13)。

要点:左冲拳、右冲拳与疔腰成一体。

教法提示:先教上步骑龙步;再原地教左冲拳、右收拳与拧腰的动作; 而后再教完整的动作。

跪步压肘

左脚上步,屈膝;右脚跟上抬,屈膝,臀部坐于右小腿上成跪步;右臂 屈肘向左、向下压,肘尖朝前,高与肩平;拳面朝左,拳背朝下;左臂屈肘 回收;左拳变掌,掌心朝上,掌指朝前,附于右前臂部。目视右肘(图2- 14)。

要点:臀部要坐于右小腿上;右臂要屈紧,右前臂下压。

教法提示:先站立做右臂屈肘下压动作,然后再结合跪步做完整动作。

马步双劈拳

右脚向前上步,两腿屈膝,成马步;左掌变拳,两拳在腹前交叉,同时 向上,分向左、右下方劈拳,两拳心朝上,拳眼朝后,高与肩平,两臂肘略 屈。目视右拳(图2-15)。

要点:两臂交叉在头上方后,以肘为轴使拳下劈,力达拳背。

教法提示:先教双臂的运行路线,再教双拳下劈的着力点;注意劈拳时 肘部不可放松,以防肘部损伤。

(三)第二段

弓步推爪

左脚尖外碾,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掌变爪,向上、向下按, 爪心朝下,爪小指侧缘朝前,高与胸平;右拳变爪,经腰右侧向前推出,爪 心朝前,小指侧缘朝右,高与肩平。目视右爪(图2-16)。

要点:同5。 教法提示:同5。

骑龙步架推爪

右脚向前上步,屈膝,左腿屈膝,脚跟上抬,成骑龙步;右臂屈肘横架 于头前上方,爪心朝前上,小指侧缘朝后上;左爪向前推出,爪心朝前,小 指侧缘朝左。目视前方(图2-17)。

要求:右爪随屈臂上架于头时不应停,要向右后拉。

教法提示:先站立做右架爪、左推爪动作,后再与骑龙步相结合。

左弓步双蝶掌

左脚向前移到右脚内侧,脚前掌着地,两腿膝略屈;右爪变掌落至 腰右侧,掌心朝左,掌指朝下;右爪变掌收至右肩前,掌心朝右,掌指朝 上。目视两掌(图2-18)。

左脚向左上步,两腿屈膝,成半马步。目视左方(图2-19)。

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两掌向左前推出,左掌心朝前 下,掌指朝前上,右掌心朝前上,掌指朝前下,两掌根相对,高与胸平。目 视两掌(图2-20)。

要求:半马步成蓄势,再双蝶掌推击,力达双掌掌跟;推掌方向朝左。

教法提示:先教步法,再教掌的变化及推击的着力点,然后再教手法与 步法的有机联系。

右弓步双蝶掌

右脚上前移至左脚内侧,脚前掌着地,两腿膝略屈;左掌收至腰左 侧,掌心朝右,掌指朝下;右掌收至左肩前,掌心朝左,掌指朝上。目视两 掌(图2-21)。

右脚上步,两脚屈膝,成半马步。目视右方(图2-22)。

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两掌向右前推出,右掌心朝前 下,掌指朝前上,左掌心朝前上,掌指朝前下,两掌跟相对,高与胸平。目 视两掌(图2-23)。

要点:同1。

教法提本:同11。

13•马步平斩桥(发声)

两腿膝略屈,随身体稍左转;左掌收至右胸腹前,掌心朝上,掌指 朝右;右掌变拳收至左肩前,拳心朝下,拳面朝左;两臂屈肘。目视右拳 (图 2 - 24)。

图 2-21 图 2-22 图 2-23 图 2-24

两腿屈膝,成马步;左掌落至左腰前,掌心朝上,掌指朝右;右拳 向前、向右平斩,拳心朝下,拳面朝右前;右臂略屈,高与肩平。目视右 拳,平斩时发声(图2-25)。

要点:平斩时用腰右转带动右臂;力达右前臂尺侧部和拳轮部。

教法提示:此动作主要掌握斩桥时的用力方法,可进行发声单独练习。 可从“嘿” “嗨” “嗳”三种发声中任选一种发声。

左弓步挂盖拳

两腿膝略屈;左掌变拳,收至右肩前,掌心朝后,拳面朝右;右拳 落至体右后,拳心朝后,拳眼朝左下。目视左上方(图2-26)。

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拳向上、向下、向左、向后 挂,置体左后下方,高约与左膝平;拳心朝前下,拳眼朝左;右拳向上、向 下、向左、向后盖,至体左胯侧,拳心朝后,拳眼朝左。目视左前下方(图 2-27)0

要点:挂拳时臂应由屈到伸,力贯拳背。盖拳时应直臂抡盖,使力贯拳心;挂盖后,上体略前倾。

教法提示:先教“挂”的动作,再教“盖”的动作,而后再教“挂盖” 的完整动作。

横裆步格挡冲拳

左脚尖内扣,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横裆步;右臂屈肘外旋,前臂从 头前由左向右格挡,置体右侧;拳心朝后,拳眼朝右,高与眼平;左拳经腰 左侧向右前平冲出,拳心朝下,拳眼朝右,高与肩平。目视左拳(图2- 28) 0

要点:右臂格挡时,右爿寸靠近右胸侧,臂紧屈。

教法提示:先教撗裆步格挡,再做完整的格挡冲拳的动作。

 

骑龙步右推爪

左脚尖外展,右脚向左上半步,两腿屈膝,成骑龙步;左拳变爪,屈臂 下按,爪心朝下,爪小指侧缘朝外;右拳变爪,经腰右侧,向前平推,爪心 朝前,爪小指侧缘朝外。目视前方(图2-29)。

要点:右爪要经腰右侧向前推;左爪下按时右爪从左前臂上推出。

教法提示:先教右上半步,左按爪,右爪置腰右侧,再教骑龙步推爪。

(四)收势

右脚后退半步,两腿屈膝;右爪变拳,向右、向后收至右肩前,拳 心朝下,拳眼朝上。左爪变掌,向左、向前、向右收至右拳前,掌心朝右, 掌指朝上。目视右拳(图2-30)。

右腿屈膝,左脚向前移步,前脚掌着地,左膝略屈,成左虚步;左 掌向前平推,掌心朝前,掌指朝上,高与肩平。同时,右拳向前平冲,拳心 朝下,拳眼朝左,高与肩平。左掌、右拳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2-31)。

左脚退一步,右脚退半步与左脚并,两腿膝伸直;两臂向下、向外 旋,再向后下落,使左掌变拳,两拳收抱于腰两侧,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图 2-32)。

两拳变掌落于体两侧。目视前方(图2-33)。

要求:两臂摆至右肩前应迅速屈肘;两臂外旋后收抱于腰应与两脚并步同时完成。

教法提示:此动与“起势”类同,可参照“起势”教法。

 

图片111 图片112 图片114 图片107 图片113 图片110 图片108

 

 

浏览8,0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