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连续耕拦手/杀颈手
在正身马的
基础上,两拳变 掌,并同时将右 掌向胸前伸出, 以及将左掌向腹 前伸出;此时是 右掌据上,且掌 心向上;而左掌 则置于右掌之 下,并且是掌心 向下,两手上下 置于“中线”上 (图 309)。
是两手臂上下紧紧贴在一起,以两手臂下侧的“骨锋”发力 而挡出。在实战中,主要是以两手臂交叉形成的“剪刀口 ”来“钳”住 对方攻来的扫踢腿,只要动作正确,自己的手臂是不会痛的(图310)。
(图310-1)为左侧“耕拦手”的侧面示范。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 已方的两手臂像是一把张开了两边刃口的剪刀一般。
接下来,将两 手臂往体前收 回,并且是将左 手收干胸前(掌 心向上),将右手 收回于腹前(掌 心向下),两手臂 同样须占据干 “中线”上,身体 仍须保持“正身 马”不动(图 311)。
随后,将两 手臂同时挡向右 侧,此时是左手 臂居上,而右手 臂居下,并且是 两手臂上下紧紧 贴在一起,以两 手臂下侧交叉所 形成的“剪刀口” 发力而挡出(图 312)。
(图312-1)为右侧“耕拦手”的侧面示范。
然后再将两手臂往体前收回,将右手收干胸前(掌心向上),将左 手收回干腹前(掌心向下),两手臂同样须据干“中线”上,身体仍需 保持“正身马”不动(图313)。
将两手臂同 时挡向左侧,仍 是右手臂居上, 左手臂居下,两 手臂上下紧贴在 一起,以两手臂 下侧交叉所形成 的“剪刀口”发力 而挡出(图314), 也就是设置好一 个“刀口”陷井等 待对手攻入。
将两手臂同 时往身体中心线 处移动,两手臂 边往里移动边上 抬,直至左手掌 刚好居于中线上 为止,此时是左 手心向下,右掌 则掌心向下并附 在左肘关节之上 (图 315)。
然后将左手臂回抽的同时,将右掌以掌下缘的极坚硬处为着力点快 速向正前方削(斩)出,目标是对手的咽喉、下巴或面门;在右掌向前 果断攻出的同时,左手臂应边回收边向上旋转,转为手心向上(图316)。
右掌继续向前削出至臂直状态,此时可呼气以助手刀发力,左手掌 则变拳并收回于左胸侧守护;身体不可随手部动作而晃动,仍目视前方 (图 317)。
将右手向上、 向外翻转180度, 而变成掌心朝上 的“摊手”动作, 此时右手臂仍占 据“中线”,手臂 仍须伸直不动 (图 318)。
接下来,将右 掌先向内(朝面 部方向)进行转 腕,也就是先转 至手心向着自己 的状态,此时手 臂仍须伸直不动 (图 319)。
再将右手继 续向外旋转至手 指朝向外侧的状 态(图320)。
等右手转完一圈时成握拳姿势,而此时上体则一直保持不动(图 321)。
右手握拳慢 慢收回至胸侧位 置(拳心向上), 回复到“二字箝 羊马”的状态(图322)
在正身马的 基础上,两拳变 掌,并同时将左 掌向胸前伸出, 以及将右掌向腹 前伸出I此时是 左掌居上(掌心 向上),而右掌则 置于左掌之下, 并且是掌心向 下,两手上下置 于“中线”上(图323)
将两手臂同 时挡向右侧,此 时仍是左手臂居 上,而右手臂居 下,并且是两手臂上下紧紧贴在一起,以两手臂交叉所形成的“剪刀口” 发力而挡出(图324)。
接下来,将两手臂往体前收回,并且是将右手收于胸前(掌心向 上),将左手收回于腹前(掌心向下),两手臂同样须占据于“中线”上, 身体仍须保持“正身马”不动(图325)。
将两手臂同 时挡向左侧,此 时仍是右手臂居 上,左手臂居下, 两臂紧贴在一 起。以两臂下侧 由交叉形成的 “剪刀口”发力而 挡出(图326)。
然后再将两 手臂往体前收 回,将左手收于 胸前(掌心向 上h右手收回于 腹前(掌心向 下),两手臂同样 须占据于“中线” 上,身体仍须保 持“正身马”不动 (图 327)。
将两手臂同 时挡向右侧,此 时仍是左手臂居 上,右手臂居下,
两手臂上下紧紧
贴在,一起,以两手臂下侧交叉所形成的“剪刀口”发力而挡出(图328>, 也就'是设置好一个“刀口”陷井,等待对手攻人。
接下来,将两手臂同时往身体“中心线”处移动,并将两手臂边往 里移动边上抬,直至右手掌刚好占据于“中线”上为止,此时是右手心 向下,左掌则掌心向下并附在右肘关节之上(图329)。
然后将右手 臂回抽的同时, 将左掌以掌下缘 的极坚硬处为着 力点快速向正前 方削(斩)出,目 标是对手的咽 喉、下巴或耐1; 在左掌向前果断 攻出的同时,右 手臂应边回收边 向上旋转,而转
为手心向上(图 330)。
左掌继续向 前削出至臂直状 态,此时可呼气 以助“左手刀”发 力,右手掌则变 拳并收回于右胸 侧守护;身体不 可随手部动作而 晃动,仍目视前 方(图331)。
将左手向上、向外翻转180度,而变成掌心朝t的“摊手”动作, 此时左手臂仍占据“中线”,手臂仍须伸直不动(图332)。
接下来,将左掌先向内(朝面部方向)进行转腕,也就是先转至手 心向着自己的状态,此时手臂仍须伸直不动(图333)。
10.滚手/拍手冲拳/双冲拳
左手握拳慢 慢收回至胸侧位 置(拳心向上), 回复到“二字箝 羊马”的状态(图 336)。
在正身马的基础上,两拳变掌并向体前伸出,此时是左手在上(手 心向上),右手在下(手心斜向下),目视前方(图337)。
将左手继续 前伸并向上、向 外进行翻转,从 而向“摊手”过 渡;右手也继续 向内、向下滚动 成手心斜向下之 “滚手”,也就是 说两手是同时做 动作的(图338)。
(图 338-1) 为“右滚手”动作 的侧面示范。
接下来,将右 手向上翻起而变 为手心向上,左 手则下转而转为 手心向下,此时 两手仍占据于体 前“中线”,以对 正面要害形成良 好的保护(图 339)0
将右手继续前伸并向上、向外进行翻转,从而完成“摊手”动作, 左手则向内、向下转腕,变成手心斜向下的“滚手”动作(图34〇)。
随后,将左手 向上翻起而变为 手心向上,右手 则同时下转而转 为手心向下,此 时两手仍占据于 体前“中线”,以 对正面要害形成 良好的保护(图 341)。
将左手继续前伸并向上、向外进行翻 转,从而完成“摊手”动作,右手则向内、 向下转腕而变成手心斜向下的“滚手”动作 (图 342)。
接下来,将“左摊手”变成拳并置于体 前“中线”处,右手也应变为手心向下的“按 掌”动作,此时仍须目视前方(图343)。 在右手沿体前“中线”向下拍落的同 4左“日字冲拳”也应放松、快速地打向
正前方,目标是 对手的面门或下 巴,并仍须由“中 线”果断打出,身 体应保持“正身 马”不动(图 344)。
(图 344-1) 为“拍手左冲奉” 的侧面示范。
然后,将双手 向左腰侧略收回 蓄力,此时右掌 也应变为拳,身 体可略左转,目 视前方以盯紧对 手的任何变化 (图 345)。
再将双拳向 前攻出,而且是 先向前移向“中 线”,再沿“中线”
向正前方迅速攻 出,此时是左右 拳上下同时攻出 (图 346)。
双臂放松,只 有在双臂打直的 瞬间才将拳力果 断发出,或者说 只有在拳头接触 目标前的瞬间才 图347 图347一1
可将力道发出,
以便做到“力无虚发”,若距离目标太远就发力的话,一旦对手避过,则 己方就很难收力而由此失去重心。在这里,可呼气以助双拳发力(图 347)0
(图347-1)为“双手冲拳”的侧面示范,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出拳 的同时,肩应有向后“搐”的动作,以便使奉头能打出“震荡力”来。
在拳力发尽 后,双拳应同时 内转,而转为两 拳心向下,此时 是左拳在上,右 拳在下,并使两 前臂几乎贴紧, 应目视前方以留 意对手的任何变 化(图348)。
将两拳贴紧
向内,也就是向 胸部贴近并向上 翻转(图349)。
并逐渐使两 臂向上翻为右前 臂在外,并且两 拳心斜向上的姿 势,此时眼睛仍 须盯紧前方(图 350)。
将两拳缓缓收回于两胸侧,准备再进行下一轮攻击(图351)。
在正身马的 基础上,两拳变 掌并向体前伸 出,此时是右手 在上,左手在下, 并且应将右手继 续前伸并向上、 向外进行翻转, 从而向“摊手”过 渡,目视前方(图 352)。
在右手完成 “摊手”动作的同 时,左手也继续 向内、向下滚动 成手心斜向下的 “滚手”,即两手 是同时做动作的 (图 353)。
接下来,将左 手向上翻起而变 为手心向上,右 手则同时下转而
转为手心向下,此时两手占仍据于体前“中线”,以对正面要害形成良 好的防护(图354)。
将左手继续前伸并向上、向外进行翻转,从而完成“摊手”动作, 右手则向内.向下转腕而变成手心斜向下的“滚手”动作(图355)。
随后,将右手 向上翻起而变为 手心向上,左手 则下转而转为手 心向下,此时两 手仍占据于体前 “中线”,以对正 面要害形成良好 的防护(图356)。
将右手继续 前伸并向上、向 外进行翻转,从 而完成“摊手”动 作,左手则向内、 向下转腕而变成 手心向下的“滚 手”动作(图 357)。
接下来,将 “右摊手”变成拳 并置于体前“中 线”处,左手也应 变为手也、向下的
“按掌”动作,此时仍须目视前方(图358)。
在左手沿体前“中线”向下拍落的同时,右“曰字冲拳”也应放松、 快速地打向正前方,目标是对手的面门或下巴(也可用来打击对手胸部 要害),并仍须由“中线”果断打出,身体应保持“正身马”不动(图359)
再将双拳向
然后,将双手 向右腰侧收回以 蓄力,此时左掌 也应变为拳,身 体可略右转,目 视前方以盯紧对 手的任何变化 (图 360)。
前攻出,而且是 先向前移向“中 线”,再沿“中线”
向正前方迅速攻 出,此时是左右 拳上下同时攻出 (图 361)。
双臂放松,只
冇在双臂打直的|
瞬I’nj才将軸果_ 断发出,或者说 只有在拳头接触HH 目标前的瞬间才 可将力道发出,
以便做到“力无虚发”。
在拳力发尽后,双拳应同时内转,而转为两拳心向下,此时是右拳 在上,并使两前臂几乎贴紧,目应视前方以留意对手的任何变化(图 363)。
11.抓手摔/冲拳/
将两拳贴紧 向内、也就是向 胸部贴近并向上 翻转(图364),此 时两臂应放松进 行旋转。
并逐渐使两 臂向上、向内翻 为左前臂在外, 并且两拳心斜向 上的姿势,此时 眼睛仍须盯紧前 方(图365>。
将两拳缓缓 收回于两胸侧, 准备再进行下一 轮攻击(图366)。
在正身马的基础上,两拳变掌并向体前抓出,此时两手心向前,而 且两手是平行的,也是放松并快速得向前抓出,目视前方(图367)。
(图 368—1) 为双手前伸抓敌 的侧面示范。
两手应向前 抓至臂直状态, 意念中可以抓对 手的衣领、双肩 或双臂等,而且 要抓牢(图368)。
接着,在迅 速向左后方转腰 的同时.将两手 也猛力向左后方 甩出,此时仍目 视前方(图369)。
记住,此时 是两手同时发力 向左后方猛力甩 出,而且两手应 向左后方甩至极限,但此时不可影响或破 坏到身体重心与平衡(图370)。
随后,将两手握拳,并在右拳收回到 右胸侧的同时,左拳也已移至“中线”,并 向正前方攻出,此时身体须保持“正身马” 不动(图371)。
在呼气发力 的同时,将左拳 打直,而且是放 松的打出,此动 作主要是在“抓 手摔”未能取得 决定性效果时的 一种补助性打击 手段,此时仍须 目视前方(图 372)。
将左手向上、 向外翻转90度, 而变成掌心朝上 的“摊手”动作, 此时左手臂仍占 据“中线”,手臂 仍须伸直不动 (图 373)。
接下来,将左 掌先向内(朝面 部方向> 进行转 腕,也就是先转至手心向着自己的状态,此时手臂仍须伸直不动(图374)。
再将左手继续向外旋转至手指朝向外侧的状态(图375)。
等左手转完 一圈时成握拳姿 势,而此时上体 则一直保持不动 (图 376)。
左手握拳慢 慢收回至胸侧位 置,回复到“二字 箝羊马”的状态 (图 377>。
在正身马的 基础上,两拳变 掌并向体前抓 出,此时两手心 向前,并且是放 松、快速地向前 攻出,目视前方 (图 378)。
两手应向前抓至臂直状态,意念中可以抓对手的衣领、双肩或双臂 等,而且要抓牢(图379)。
接下来,在迅 速向右后方转腰 的同时,将两手 也猛力向右后方 甩出,此时仍目 视前方(图380>。
记住,此时是 两手同时发力向 右后方猛力甩 出,而且两手应 向右后方甩至极 限,但不可影响 或破坏到身体重 心(图381)。
随后,将两手 握拳,并在左拳 收回到左胸脷的 同时,右拳也已 移至“中线”,并 向正前方攻出, 此时身体须保持 “正身马”不动 (图 382)。
在呼气发力的同时,将右拳打直,而且是放松、快速的打出,目标 是对手的面部或头部要害处,,此时仍须目视前方(图383),本动作主 要是作为一种补助性打击手段来运用。
接下来,将 右掌先向内(朝 面部方向)进行 转腕,也就是先 转至手心向着自 己的状态,此时 手臂仍须伸直不 动(图385)。
再将右手继 续向外旋转至手 指朝向外侧的状态(图386)。
等右手转完一圈时成握拳姿势,而此时上体则一直保持不动(图 387)0
在正身马的 基础上,先将两 膝内箝而使重心 下降,此时上体 姿势不变(图 389)。
接下来,向前 躬身并低头,并 使两拳变掌并由 头部两侧向上举 起(图390)。
在保持两膝内箝及重心下降的基础上,将两手贴着颈部拉下来,此 动作主要用于在实战中被对手以双手箍住颈部时的一种解脱方法(图391)
在双手由颈 部两侧向下拉至 胸前时,头部应 向上抬起,也就 是起身准备进行 反击(图392)。
将两膝略伸 直而恢复“二字 箝羊马”的同时, 两掌也变拳并已 收到胸前“中 线”,准备以连环 冲拳进行具有摧 毁性的连续重击 (图 393)。
右手应从左 腕上侧快速、放 松、准确地打出,
此时左拳应守护 于右肘关节处,
以做好进行连续 重击的准备(图 394) 0
接下来,在右拳回收的同时,速将左拳从右腕上侧敏捷地攻出,此 时两手均“压”于中线上(守中用中),目视前方(图395)。
左手应快速、 放松、准确地打 出,并须在手臂 打直的瞬间才将 力果断发出(是 为了发挥“寸劲” 的效用),此时右 拳应守护于左肘 关节处,以做好 进行连续重创的 准备(图396)。
接下来,在左 拳回收的同时, 再速将右拳从左 腕上侧迅速攻 出,此时两手均 应“压”于中线上 (守中用中),目 视前方(图397)。
右手应果断、 连贯、快速、放松 的打出,此时左 拳应守护于右肘
关节处,以做好进一步连续攻击的准备(图398)。
接下来,在右拳回收的同时,速将左拳从右腕上脷快速攻出,此时 两手均应“压”于中线上(守中用中),冃视前方(图399)。
左手应快速、 放松、准确地打 出,并须在手臂 打直的瞬间才将 力果断发出,此 时右拳应守护于 左肘关节处,以 做好进行连续重 创的准备(图400)
接下来,在左 拳回收的同时, 再速将右拳从左 腕上侧果断攻 出,此时两手同 样须“压”于中线 上(守中用中), 目视前方(图401)
右手应准确、 连贯、快速、强劲 的打出至臂直状 态,此时左拳则 收护于左胸侧(图402),至此整个“连环冲拳”动作(五拳)已全部打完。
将右手向上,向外翻转90度,而变成掌心朝上的“摊手”动作,此 时右手臂仍占据“中线”,手臂仍需伸直不动(图403)。
接下来,将右 掌先向内(朝面 部方向)进行转 腕,也就是先转 至手心向着自己 的状态,此时右 臂仍须伸直不动 (图 404)。
再将右手继 续向外旋转至手 指朝向外侧的状 态(图405)。
等右手转完 一圈时成握拳姿 势,而此时上体 则一直保持不动 (图 406)。
右手捏拳慢 慢收回至胸侧位 置,回复到“二字 箝羊马”的状态 (图 407)。
再将两脚向 内侧移动并拢, 准备“收拳”(图 408)。
将两拳沿着 身体两侧放下而 还原到自然站立 姿势(图409),至 此全套“标指”已 全部打完。
浏览1,1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