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空手道概述
一、空手道起源与发展
空手道起源于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在明朝,中国拳法随中国移 民来到了琉球,结合了当地的格斗术琉球手发展成了唐手。后唐手传入日本本 土,结合了日本传统武术最终成为了今日的空手道。
空手道从其起源地可分为首里手、那霸手和泊手。按其发展方向可分为传统 空手道,全接触空手道以及竞技空手道等,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流派为松涛馆流,
糸东流,刚柔流,和道流和极真会馆。前四大流派属于传统空手道分支,强调对“型”(套路)的修炼,在“组手” (实战)比赛中,运用寸止(不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这一较为安全的竞技规则,在日本及欧洲大部分国家占主导 地位极真会馆虽然崛起较晚,但是通过其成功的营销手段以及以击倒对手的全接触打法这一理念吸引了很 多年轻人,在欧美等地颇为流行。
空手道的起源与相关知识,在本书中不予详叙。相信读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更详尽的有关知 识,本书重点在于“型”的介绍与演练。
].世界空手道联盟
20世纪初空手道公幵演武,此后在全世界迅速发展。1970年,全本空手道联盟主持了第一次世界空手 道锦标赛,并成立了 “世界空手道联合会”;1994年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空手道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冃。 2010年11月24日一11月26日空手道是广州亚运会特色项目之一。近年来,空手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 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从“世界空手道联盟”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会员协会已超过了 1〇〇个国家或地区,成员 高达3500多万人。
当前空手道正式的[頭际组织为世界空手道联盟(WKF),正统空手道主要有松涛馆流、和逍流、刚柔流、系东 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联盟的型(盒路)的比赛标准仅以松涛馆等四大流派的指边型为标准空手道比赛场地一般为8X8米。比赛项目打套路赛(型)和格斗赛(组手)两种。在纽手比赛屮,一方訂效进攻导致对手瞬时丧失战斗能力或重心明显移动为得分标准。
- 空手道服装
空手道道服是1922年船越义珍在讲道馆演武之际,从神田的生地问屋买 入白木棉地,参照柔道道服的风格亲手缝制出来的。这是文献上记载最早的空 手道道服。由于空手道与柔道的差异,人们对空手道道服逐渐改良,成为今天 的样子。在今日的空手道道服中,传统派空手道的道服与全接触式空手道的道 服有些许不同。
世界空手道联盟(
WKF)规定空手道比赛的服装要求:选手须穿着纯白无条 纹及无滚边的空手道道服。只可在道服左胸佩带国家标志或该国国旗标志,且 直径不得超过12
X8厘米,仅有道服制造厂商可以将其商标置于空手道道服 上。此外,由组委会所指定的号码布须佩带于背部。选手必须一方系红色腰带,另一方系蓝色腰带。带宽5厘米左右,打结后,每边约留有15厘米的长度。
- 空手道的等级和段位
空手道和柔道、跆拳道一样,空手道的等级也是用腰带颜色来表示的,而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等级规 则,比如松涛馆流:1〇~9级:白带(初学者);8级:黄带;7级:橙带;6级:红带;5级:蓝带;4级:绿带;3级:紫 带;2级:茶带;1级:黑带。
白带:入门后,与道服配套购买
黄带:体能、基本功、五本组手、平安一段
橙带:黄带所有内容、三賴手、平安二段
红带:红带所有内容、三本组手(正反)、平安三段
歸:娜肺喃、-賴手、平安酿
娜:麟肺哺、-賴手、平安段、三人餓、破板-块、铁骑搬、破板三块
紫衡能容、-植手、自醜醜、十人姚、破板五块 黑带(入段):茶带所有内容、十-套型二十人实战、破板十块 白带是和道服配套购买的,然后就看各人的努力程度了。
二、空手道礼节
空手道始于礼而终于礼,由此看出礼节贯穿于“型”的演练。空手道礼节是空手道武道精神作为君子之拳 的外部体现,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分为站礼和跪礼。在行礼同时必须说
:“osirosu是以下两个词的缩写:
押
L (
Oshi)意为推;忍^ (
Shinobu)意为忍耐。代表着耐心,决心以及坚持。礼节既是对于自己的认可也是对对 手的尊重。
1.站礼
要求:结立站,身体保持正直。手臂放于身体两侧。行礼时,臀部发力,颈部、背部不能弯曲,上身向前倾30 度,视线随身体一起往下,但保持视线不脱离前方目标。在表示尊重的同时,保持应有的警戒状态。如果面对家 人长辈,可以上身倾斜至%度。这时多了尊重,彻底消除警戒。

2.跪礼
要求:双膝跪地,两脚背分开贴地,臀部与脚跟轻接触,便于快速地起立。保持上身正直,肩膀放松,力量集 中于丹田。手掌轻贴于大腿的上方,目视前方。女生两膝并拢,男生两膝分开为一拳距离。行礼时,以右手、左 手依次贴地,整个前臂着地,手指尖45度向前,臀部不应离开脚跟,视线要能保持看到前方3 ~ 5米位置,保持 警戒。脸部下去时,鼻子正好位于膝盖与手掌形成的三角中间。体现练习者对于场地的绝对服从与虔诚。起身 时,以左手、右手依次收回原位。

三、基本站立步法
习练空手道,首先要从基本功开始,基本功以冲拳、打、踢的攻击技术和防守技术组成。技艺髙的人,看他一 冲拳、一踢脚,就知他的功底深浅。由此可以看出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为了用敏捷的动作制服敌人,首先应有 灵活的脚步,空手道的步法有弓步、虚步、桩步、马步和交叉步。攻法中手法有上步冲拳、插掌、马步冲拳、双冲拳、 阴阳双冲拳、横勾拳。踢法有前踢、侧踢、后踢、凌空踢、鹰踢、二脚踢。防守的方法有从上往下防守、从下往上防 守、横向防守三大类别。向上防守和向下防守,包括用手掌、拳和小臂防守,此外还有双手防守和十字防守。
空手道的基础从步法开始,而非从拳开始。尤其对于“型”的练习而言,所有的步法不是为了站而去练,是 为了能快速方便地进行身体的移动。
空手道的步法,因为个人的体型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本书没有按具体的计量单位,代之以拳为测量单 位。基本立与前屈立,刚练习的人,左右距离可以宽点,为了稳定。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减小左右距离,便于移动 速度的提升。测量距离时,后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背着地。
因为练习者的体型,练习年限等原因。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所谓的标准距离。练习者要谨记:好的步法要 考虑稳定与速度的兼顾,重心与体位的变化。
闭足立
要求:两脚的足尖、脚跟一起 并拢。手掌贴于体侧偏前处。力量 集中于丹田位置,膝盖处略松,下 颚略沉,视线正视前方。
结立
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 度左右。手掌贴于体侧偏前处。力 量集中于丹田位置,膝盖处略松, 下颚略沉,视线正视前方。
平行立
要求:在结立的基础上,将脚跟 打开至双脚平行。手掌贴于体侧偏 前处。力量集中于丹田位置,膝盖处 略松,下颚略沉,雛正视献。

八字立
要求:在平行立基础上,将脚 掌打开90度左右。两手掌贴于体 侧偏前处。力量柒中于丹田位置, 膝盖处略松,下颚略沉,视线正视 前方。
内八字立
要求:在八字立基础上,脚跟 打开,两脚尖内扣。力
M柒中于丹 田位咒,膝盖处略松,下颚略沉,视 线正视前方。★此处要注怠,因为 原地出拳基本以内八字为蕋本,膝 盖保持松劲,而非弯曲。
四股立
要求:两小腿垂直地面,膝盖尽 力往后打幵,与身体尽
M保持平面。 脚尖45度往前。力
M集中于丹田位 扎,身体保持上下左右前后的张力。 ★此处要注意,因为四股立是空手 道“型”的关键,一定要体现出安静 中的气势。

三战立
要求:前脚脚掌内扣,后脚脚 掌外侧直线向前。前脚脚跟与后脚 足尖在同一直线上。两膝盖尽
M内 扣,力量下沉。★此处要注意,三站 立是最稳定的站立,脚掌要考虑到 前后左右的抓地力。
基本立
要求:前膝弯曲,视线从上方 看下去基本肴不到前脚尖,后腿绷 直。后膝盖荇地,与前脚跟基本保 持左右两拳,前后一条线上。重心 在两脚之间,腰部正向前方。
前屈立
要求:前膝弯曲,视线从上方看 下去基本看不到前脚尖,后腿绷直。 后膝盖狞地,与前脚跟基本保持左 右两拳,前脚跟与后膝盖之间约两 拳距离。笊心在两脚之间,腰部正向 前。

正踢
要求:脚背绷直,着力点在 前脚掌。★此处要注意,正踢脚 型,往往着力点集中不到前脚 掌,尤其在“型”的练习中容易 被忽视。

后屈立 |
猫足立 |
交叉立 |
要求:相对于前屈立,前腿伸 |
要求:前脚脚掌着地,脚跟抬 |
要求:前膝弯曲,后脚的膝盖紧 |
直,后腿弯曲。前脚掌内扣,重心往 |
起,尽量保持小腿垂直于地面,随 |
贴前脚膝盖内侧。前脚膝盖与脚尖 |
后腿移。 |
时有一种正踢的状态。后脚着地, 脚尖与膝盖打开30度左右。臀部 与后脚跟保持在直线上。后腿与前 腿承受体重为7:3.同时两个膝盖 尽量夹紧,给裆部以保护。
★此处要注意,猫足立是比较 难掌握的,关键点在于臀部肌肉的 控制。 |
保持同一方向,前脚跟与后脚尖在 一餓上。后脚跟不着地,重心鋪 脚支撑。 |
演武者简介
四、基本手型与防御
空手道的手型与防御有很多种类,本书选用在“型”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加以阐述。练习者只要记住,不同的手 型在不同的实战情况下有多变灵活的进攻方式,好的防御只是一个开始。
空手道的“型”,起始动作都以防御技术开始。这点说明,空手无先手的精神与防御的重要性。相对进攻而言, 一个好的防守,既能起到保护自己又能连接起下一个进攻的作用。
练习者要通过练习,去领悟防御中的发力点与接触面。防御不是目的,最好的防御也会被攻破
C如何靠防御 找到对手的弱点并加以攻击才是空手道的奥义。
贯手
要求:伸直手指,力量点达到 指尖。大栂指并拢。手腕与手臂保 持一体。
正拳
要求:四指并拢,从手指第一关 节开始向掌心卷起,尽量以不留空隙 的感觉去權,大拇指最后紧贴于中 指第二关节。手背和手臂成一水平 状。★此处要注意,正鞭贿拳法 的基本,切记不能握成空心拳,要考 虑拳前后左右的包紧。最后正拳的着 力点在于食指中指的关节处。
裹拳
要求:握法与正拳一致,击打面 为拳背,主要靠手腕的弹贼击打
0
锤拳
要求:握法与正拳一致,击打 面为小拇指一侧。一本拳
要求咖拳的握法为細。推 出中指或者食指的第二关节。爾旨 要越忮撑的作用。
鹫手
要求:类似于鹫嘴,五指伸直并 拢成束着力点在于手腕或者指尖。

上段格挡
要求:手臂尽量贴近耳朵,前 手臂斜45度向上,离前额一拳距 离。★重点在于两手的交叉对拉和 前手臂最后的接触性旋转发力。
下段格挡
要求:前手臂放于体侧,保持45 度向下。★重点在于两手的交叉^报 和前齡的接触健转发力。
中段横格挡
要求:手臂保持90度,肘关节 与身体保持一拳的位置,拳面与肩 膀同一高度。★重点在于前手臂最 后的旋转发力和手腕的抖劲。

中段横击打
要求:手臂保持90度,肘关节 与身体距离一拳的位置,拳面与肩 膀同一高度。前手臂过身体中
线。中段手刀
要求:手指尖与肩同高,手臂保 持弧^的张力,肘部垂直向下。★重 点在于前手掌的竖起与沉肘,整个手 臂的张力。
下段手刀
要求:与下格挡动作一致,将前 拳伸开做手刀状态,后手刀贴于水 月位置(即身体中线)。

上段下击打
要求:手臂与肩同高,着力点 在锤拳面。中段挂受挡
要求:发力点在手腕处,手指并 拢』部垂直向下,整个手臂倒t- 概劲。
中段贴掌防守
要求:手掌贴于拳侧,给予格挡 以支撑力。

中段贴拳防守
要求:小拇指贴近肘部,给予 格挡以支撑力。中段交叉格挡
要求:两手竖掌,手祖相贴紧。 手指尖与肩同高。上段交叉格挡
要求:两手掌竖掌向上,手腕互 相贴紧。交叉的手腕略髙于头顶。

下段交叉格挡 |
上段抄手格挡 |
时击 |
要求:双拳拳背向上,交叉防 |
要求:一手掌贴近前额,保持与 |
要求:着力点在肘部,因为在空 |
御。 |
眉毛高度。另一手臂略弯向前洛挡。 |
手道比赛中,不能使用肘击,很多练 |
|
|
习“型”的选手往往容易忽视。 |

五、“型”的要点
- “型”的介绍
空手道“型”(
KATA)类似于中国的武术套路,是将实战中一些有效的空手道技法,根据一定的规律编排而 成,适合单人的练习与修行。
基本上日本传统的文化和运动都是从
KATA开始的。例如茶道,剑道,柔道以及空手道等。把特有的技术 固定化、集中化、反复化,能更深刻地掌握其中的奥义。同时把简单的动作反复化,更能让练习者精益求精,同 时在练习过程中变得谦逊。
武道的诞生伴随着伤害对方的目的,因此,在对练时也时常会出现各种危险性,而把这种危险的“技法”安 全又准确地进行传授的方式之一,就是“型”的传承。
“型”的演练特点,要求具有“稳定”和“变化”的统一性(平衡、合理、互补)。“稳定”中存有强大的力量,但缺 乏爆发力;而“变化”中缺乏了稳定性,则是一种失衡的行为,无法吻合运动的基本原理,最大化地发挥出能力 和潜能。因此,把“稳定”和“变化”同时放入到“型”中来,才能构成空手道“型”的真实形态。
“型”并非舞蹈或者戏剧表演,它必须遵守传统的价值与理念。从实战角度而言,它必须具备真实性,同时 从技术上要表现出意志的集中力,力量与潜在的打击力度。在展示出力量速度的同时,还要展示出优雅,节奏 和平衡感。
如何把自己的意念和对技法意图的理解放入到一个一个动作中去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型”才可以获得 生命力,才真正地具备了 “爆发、速度、力量”等技术特点,这样一个充满精力的“型”,才能感动观赏者,才能在 动态中展现美感和精髓。
对此主要概括为四点:慢的时候体现出力量,快的时候体现出速度,静的时候体现出气量,动的时候体现 出果断。
- “型”的技术原理
“型”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体系,“型”拳的技术方式多样,如各种格挡、冲拳、内授、外授及砸拳等。它们 是空手道“型”中常见的一些进攻和防御的技术动作,看似简单的一拳,在空手道“型”里却展示着各种技能和 技法。
要想打好拳,内力和腰劲的运用是关键。一个简单的冲拳动作,需要腰部的发力及身体内部动力系统的配 合,才能展示空手道“型”拳原有的本色:凶猛、有力、迅捷。空手道的发力依靠的不仅仅是大块肌肉群,而是通 过力量训练来强化核心力量肌肉群,利用身体原有的内部动力系统结合腰部发力、以气催力及发声的助力等 手段来完成空手道“型”拳的力最技术。
一个好的技术动作需要呼吸的配合,演练“型”是激烈耗费能
fti的运动之一,为了调节内脏各器官之间的 平衡,则需要一套特殊的呼吸法。呼吸分为阴阳两种,所谓“阳呼吸"是把呼和吸配合以发苦的形式表达出来, 起到发力和震慑的作用,“阴呼吸”则没有发音,要求呼吸平和,稳定,展现从容钺定的内敛之气。在空手道“型” 演练及技术展示时常用的呼吸方法打:长吐长吸、短吐短吸、长吐短吸、短吐长吸、长吸短分吐以及短吸短分吐 六种呼吸方法。
“型”的三要素:技的缓急,体的伸缩,力的强弱。这三点足近代空
j\
liM“型”演练的代丧解释。
本书主要收录了五套基础级的“平安型”和四套“高级型”。能够为空手道的初学者提供入门级的修行方 法。为追求更髙的武道境界夯实甚础。
平安初段
[学习动作]
站:结立;八字立;猫足立;基本立;前屈立 足:中段正踢;逆时针,顺时针的角度转化
手:中段格挡;上段格挡;下段格挡;中段拳锤击打;中段出拳;贴肘防御
[习练要点]
第5动作右肘发力;第8动作的左肘发力;猫足立的支撑脚拧转发力;第20动作先防对手正踢再防 出拳的二次格挡 [课时建议]
5课时
[注意事项]
移动时的身体重心变化;正踢时重心在支撑腿,踢完要先收小腿再踏地
一、要点演示
结立 行礼 结立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向右分开。
站立方法:外八字站立。
手部动作:双手握拳,在下腹部交 叉防御后做准备。动作
足部动作:以右脚掌为轴疔动,左 脚自然跟进。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格挡,右手上
段防御。动作
足部动作:与图2-5相同。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拳格挡对方出拳,拳 背向下,同时左拳收到右肩处。

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向步,右脚跟进。 站立方法:外八字站立。
手部动作:左拳横击打,保持与肩 同髙,右拳收于腰间。动作
足部动作:以左脚为轴,逆时针转。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格挡,左手上 段防御。动作
足部动作:与图2-8相同。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拳格挡对方出拳,拳 背向下,同时右拳收到右肩处。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向右移步,左脚跟进。 站立方法:外八字站立。
手部动作:拳横击打,保持与肩同 高,左拳收于腰间。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为轴,身体顺时针 转90度,右脚正踢。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格挡。动作
足部动作:正踢完踏地。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手刀,右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往前。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手刀,左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往前一步。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手刀,右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往前一步。
站立方法:基本立。
手部动作:右手贯掌,左拳收于腰 间。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掌为轴,身仿:逆时针225度。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手刀,右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往前一步。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手刀,左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
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掌为轴,身体旋转 90度。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手刀,左手腕
在胸口准备,手背向下。

动作 动作 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往前一足部动作:身体逆时针转45度。 足部动作:右脚中段正踢。
站立方法:猫足立。 站立方法:基本立。 手部动作:与图2-20相同。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手刀,手背向下。右手腕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格挡,左拳收 在胸口准备, 于腰间。

动作 |
动作 |
动作 |
足部动作:正踢完,脚踏地。 |
足部动作:与图2-22相同。 |
足部动作:左脚中段正踢。 |
站立方法:基本立。 |
站立方法:基本立。 |
手部动作:与图2-23相同。 |
手部动作:左拳中段进攻,右拳收 |
手部动作:左手中段格挡,右拳收 |
|
于腰间。 |
于腰间。 |
|

动作
足部动作:正踢完,脚踏地。
站立方法:基本立。
手部动作:右拳中段进攻,左拳收 于腰间。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往前一步。
站立方法:前屈立。
手部动作:右手中段格挡,左拳小 姆指贴于右肘部。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掌为轴,身体逆时 针转225度。
手部动作:左手下段格档,右拳收于腰间。

动作 |
|
动作 |
动作 |
足部动作 |
右脚則步。 |
足部动作:左脚掌为轴,身体逆时 |
足部动作:左脚往前一步。 |
站立方法 |
前屈立。 |
针转90度。 |
站立方法:前屈立。 |
手部动作 |
右手上格挡。 |
站立方法:前屈立。 |
手部动作:左手上段格挡。 |
|
|
手部动作:右手下段格挡,左拳收 |
|
|
|
于腰间。 |
|

动作 动作
足部动作:左脚收回。 足部动作:右脚并拢左脚。
站立方法:外八字立。 站立方法:结立。
手部动作:双手握拳,在下腹部交手部动作:双手自然垂直放于大腿
叉防御后做准备。 外侧。 行礼,结立。

二、动作解析
左手格挡对方右拳进攻。 右手格挡对方左拳进攻。 左拳击打对方颈部。
对方从后面搭肩或者抓衣领。 顺时针转身,右手格挡对方手腕,踢完踏地,左拳进攻对方中段。
右脚正踢对方中段。

左手刀格挡对方中段进攻。 右手贯掌,击打对方中段。

左手刀格挡对方中段进攻。 右手中段横拳格挡对方进攻。

右脚中段正踢。 踢完踏地,左拳进攻对方中段。

左手中段格挡对方出拳。 左脚正踢对方中段。 正踢完踏地,右拳进攻对方中段

贴拳防御对方进攻。右拳进攻对方中段。

左手下格挡对方正踢。左手上格挡对方出拳。右拳进攻对方中段。

演武者简介
李翰璘2007年5月出生
2013年上海市空手道锦标赛6〜7岁组“型”冠军 2014年全国空手道锦标赛团体“型”6〜8岁组冠军 2014年全国空手道俱乐部公开赛6〜7岁组“型”冠军
第三讲平安二段
[学习动作]
站:结立;八字立;猫足立;基本立;前屈立;四股立 足:逆时针,顺时针的角度转化;前屈立和基本立之间的转化 手:上段格挡;下段格挡;中段拳锤击打;中段出拳;手刀 [习练要点]
任何的格挡都是先接触再旋转;移动时,两手不能松,在脚落地的瞬间开始发力
[课时建议]
5课时
[注意事项]
任何的转身,要求脚动腰不动,腰动手不动,在动作到位瞬间同时发力
一、要点演示
结立 行礼 结立

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向右分开。
站立方法:外八字立。
手部动作:双手握拳,在下腹部交 叉防御后做准备。动作
足部动作:以右脚掌为轴拧动,左 脚自然跟进。
站立方法:猫足立。
手部动作:左拳上段下击打,右拳 快速回收,放于腰间。动作
足部动作:右脚向前踏出一步: 站立方法:基本立。
手部动作:右拳中段进攻,左拳收 于腰间。
浏览8,1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