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趾抓地,脚心要空。五趾(脚趾)抓地,落脚似踩 泥,这样能增大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到相对稳定,得到较 大的稳度。

重心的调整:人体在运动时,平衡条件不断被破坏, 人体的重心位置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平衡是暂时的,不稳定 状态是长期的。争取缩短不稳定的时间以达到相对的稳定状态, 这就是通过重心的改变达到各个方向总力矩相等。八卦掌中的抽 腰、旋腰和利用灵活的步法变位就是锻炼高度的灵活程度,及时 调节重心的位置得到随时的稳定状态。

(二) 合力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心神意气力。意念是力的总指挥,俗 话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意念到,身体各部分的力 才能集中一个方向,形成合力。在武术术语中叫做发力完整或是 整力,内外力合一,在武术术语中又称六合。意气力之合为内三 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此为外三合。内外三合总 称六合。

(三) 螺旋力

螺旋力也叫螺旋劲、拧钻劲、拧肩调背,是八卦掌中的一个 特殊练法。这就是利用肩和背部之力传递于臂部,达到增大臂力 之目的。这种发出于全身的力,要比单独依靠肘部或肩部肌肉伸 缩而得到的力大得多。

螺旋力在技击时用处很大。利用臂部紧贴对方之躯干而拧 钻,不但力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时刻改变运动的方向,给对方造 成错觉,从而很容易使对方失去平衡,使自己获得取胜的机会。

(四) 杠杆力

八卦掌的腕部运动比较灵活,腕部运动,实则是想求得杠杆 力。我们都知道,利用一根棍,就可用较小的力来撬动较大的重 物。这就是说,交战当中利用巧妙之力,即利用自己的腕部来破

坏对方合力的方向,趁此玑会利用自己的合力打击对方的分力而 取胜,此所谓二人交战腕中求。

(五) 丹田力

丹田力是八卦掌运动中的主要之力。如果向前推力,就要克 服对方的反作用力。臂与腿与支撑之力,这两处之力传递于肩与 胯之间的躯干,躯干受力最大的部分就是丹田。反过来说,发力 时必须根部——丹田,发出较大之力,才能克服较大的阻力,这 就叫做“力自丹田出”。

(六) 冲力

在武术锻炼中,不但要有力,而且还要速度快。如果没有较 快的速度,就会失去击中的机会,或是虽击中而无力:这就是 说,在出手时,速度要快,也就是用很短的时间获得较高的加速 度。伸臂出掌时,随即蹬腿和身体前倾,躯干摆动,或是扭腰摆 臂等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这样的运动速度可以增大运动量。

高速度是经常进行武术套路的练习而获得的,为此武术家把 套路的练习称为“练功夫”。

(七) 化力

化力是八卦掌中的一种发力形式,当对方来力过大不可阻挡 时,可用化力克之。化力实际上就是利用质点的曲线运动或圆周 运动,使运动的方向随时发生改变,对方找不到自由的发力方 向。化力也不是单纯为了防守,而是攻防结合。化力虽然用力很 小,但能击败对方很大的力。其道理是避开对方的合力,用很小 的力反击对方之分力,这样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或是以柔克刚的 目的。

游身八卦掌的特点是:八卦掌走圈,圈中有圈,层层不穷。 所以在练习八卦掌行桩走圈,换式时腰要画圈,动作过程中四肢 皆画圈。这就是练习化力。

(八) 爆发力

爆发力是肌肉突然伸展和收缩发力,会使质点在一瞬间得到很大的加速度。质点定向行程短促,但是可以发出极大的力量, 这就是爆发力。在武术术语中称为抖劲,也叫寸力。爆发力是在 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极大的加速度。这种爆发力使用于对抗技击 中,对方接近或相触时,利用爆发力最适宜。

以上所述的八种力,是八卦掌锻炼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更多 其他的力,不再多论。

总之,每一种力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运动中相互联系 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要将力活用,达到刚 柔相济。

第二节八卦掌、枪谱要诀

一、八卦掌谱诀

八奸掌法内藏奇,出手迎敌圈中起。 滚钻争裹圈中演,闪翻进退圈相连。 推毛带领须走圈,擻扣劈进仍亦然。 捉拿勾打速其变,封闭闪展潁法严。 指上打下惊敌胆,掌掌摧不打容缓。 未击西兮先声东,左攻右进不放松。 转身掳劈加暗脚,脱身换影不留踪。 明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 人刚我柔是正方,我刚人柔法亦良。 诸法虽多意为帥,致胜全梵兵将弦。

八卦掌法世间稀,开式先从无极起。 悬头竖项舌舐腭,垂肩坠肘掌法奇。 含胸拔背膝相抱,提肛敛臀腰亦拧。 坐胯屈腿趟泥行,起落摆扣步分明。

三形三空须俱备,气沉丹田周身灵。

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 步法须稳圈要圓,上中下势分三盘。 三盘走转气为宗,逐身上下必放松。 心领神会守丹田,阴阳变化气为先。 前手外摆似拧绳,后手相随力外掌。

188

 

两手相合琵琶式,紧背空胸头上顶。 掩档曲膝内提肛,屈腿趟泥水中藏。 起平落扣足含空,摆扣走转如旋风。

二、八卦双头枪歌诀

一杆八卦双头枪,威风凛凛枪中王。 壁扎拦拿枪中妙,盖压绞挫人难防。 转身缠拦前后扎,横截上下中平枪。 此枪奥妙细参伴,健身防体无它方。

八卦枪法内藏奇,千变万化圈中觅。 双头蛇走阴阳把,摆扣转身神鬼怕。 前扎枪青龙取水,后扎枪隼鹰抓免c 前后扎枪致敌亡,八卦神枪枪中王。

 

第三节八卦掌名人传略

一、董海川小传

董海川系咸丰年间大技击家,八卦掌一代宗师,为八卦掌的 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名垂中华武坛。公之生平事迹 久已哙炙人口。

海川公迷途识八卦。董海川系河北省文字县廿五里朱家坞村 人。人多呼之为董公,原名继德,后易名海川。生于嘉庆二年 (17*79年)十月十三日。海川自幼喜习武功,膂力过人,精于各 种拳械,尤精二郎拳,以武技名乡里,弱冠后拳技愈精。海川公 性格豪爽,喜交游,任侠尚义。相传海川公年轻时外出游历,寻 师访友,路经九华山,迷失方向误人乱山中,遇一小和尚习技于 树林之中。因海川公出言不逊,引起二人交手,海川公被小和尚 连击倒三次,始服,即拜小和尚之师毕登霞(亦即红莲长老) 为师。长老授之以八卦掌和各种拳械,以及练气导神之法。并 说:“吾术以转体为本,以拳械为用,学而习之参之,功造其 极,可独善其体而无敌于天下”。公遂尽其道而学之,朝夕演练 不遗余力,数年艺乃大成而返。每与人交手皆无敌。

王府演技,海川显能。海川公曾参加农民起义军,后获罪受 宫刑人王府当差。时有沙回子夫妇,素知肃王好武技,乃携其妻 自荐为门下客。王试其技而悦之,乃择日,笺请宾客来观沙回子 夫妇表演武技。即日,沙回子夫妇演武于庭前,来宾和府中大小 上下之人,围观者水泄不通。忽然王爷呼唤海川公献茶,由于人 多难于挤进去,公在情急之下,一手托盘,一手提壶,跃过人群 至肃王面前飘然而下,为客献茶。肃王大惊问道:“你莫非也精

于武技吗?”海川公亦言道:“略晓得一些”。王爷乃令公表演, 海川公从容起舞,左翻右转,身法轻灵自然,单换掌走势千变万 化,时而两手托天,白猿献果,时而指上下打,乌龙缠身,真乃 是行云流水,恰似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观看者目瞪口呆,全场 鸦雀无声„王爷与众宾客正在惊异之间,只见海川公提气腾起丈 余高旋转而下,落地无声。继而扎枪、舞剑,皆神出鬼没,变化 无穷。肃王大喜,遂任以府中总教师之职..沙回子夫妇眼睁睁的 看着即将到手的美差被夺,故怀恨在心,但并不露声色,而是再 三恳拜海川公为师,公难以推却而收之。自此海川公便在王府开 始授徒。

恃绝技避枪击,沙氏纵恶问斩。自公在王府中任总教师之 后,府外之人来求教者亦纷纷而至,公之名声也遂播于京师再 说沙回子夫妇拜海川公为师原来是假,实为伺机谋害海川公,见 此状越加忿恨,总想加害海川公,而海川公对此也有所觉察,故 也时刻留意以防暗算。一天晚上沙氏夫妇候至公睡觉之际(传 说海川公之睡觉从不躺倒而是盘腿打坐),持枪来至海川公客房 同时向公射击,暗想你董海川纵有天大本领,也难避枪弹之锐 利,而必死无疑矣!谁知枪响后,沙氏夫妇往客房向里一看,公 已不见了。原来公早已有防备,在沙氏开枪射击时,公腾身而避 之,故未击中,由此可见公之功夫一斑矣。沙氏夫妇见未击中海 川公,顿时大惊失色,亡命而逃,公亦不追赶。沙氏夫妇从北京 逃到关外,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干了很多坏事,后又溜回北 京,被公与众徒所擒获,送至刑部,被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

只身战群匪,为民除害。有一次海川奉肃王之命去塞外办 事,途中遇土匪数十人,欲劫掠公,土匪见公人少力单,持刀而 砍之,公遂持阴阳锐迎上,一合这内将匪首击毙。众匪见公竟敢 杀死其头目,遂蜂拥而上,公亦力战群匪,往来矫捷如飞,所向 披靡,死者大半,余者见公英勇九比,自知不敌,落荒溃逃而 去。原来这伙土匪经常出没这一带,被劫财害命的来往旅客不计传铳八卦枪

其数,当地百姓也被弄得鸡犬不宁。此被海川公击溃,实为当地 翦除了一害。

'施展轻功,徒手捉雀。一天,公和众徒在房中谈武论艺,正 在兴浓之际,房顶忽有麻雀数只噪之,公心中十分厌烦,乃率徒 出房,对众徒说:“看我捉几只给你们! ”众徒不解,暗想师父 空手如何能捉住会飞的麻雀,未及细思,只见海川公提气拧身凌 空跃起,竟捉了三只在手,飘然而下,这一切竟在一肯间变为现 实。众徒无不骇然叹止,对公之功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视公 若神明。从此众徒在公之严教之下,个个刻苦练习,悉心研究。 后来继承海川公之技,能高来高去者在众徒中不乏其人。

武林高手争冠,八卦形意合一。清咸丰年间,形意拳名家郭 云深来到北京,欲与海川公切蹉拳艺,以武会友。

郭云深乃系河北省深县西骡庄人,生来身体矮小,但精力充 沛,性情激昂,素喜技击。所习之拳乃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龙 凤所创之形意拳。姬之弟子最著名者,为安徽池州曹继武,山西 太谷人代龙邦,河南省洛阳马学礼。代龙邦又传河北深县人李洛 能。郭云深乃是李洛能之高足。此拳以金、木、水、火、土相生 相尅之理编成劈、崩、钻、炮、横五拳,为该拳基本拳法,称五 行拳。此外还有五行连环拳,八式、十二型,杂式捶、十二横 捶,出人洞等各种套路。主要模仿采取不同动物的形象特点而编 成,以形取意,故名形意拳=此拳的主要特点是动作浑厚精炼, 招式清晰,劲力饱满,直辖市完整,节奏分明。讲究进退闪展, 快速而稳定,谱中讲:“起如风,落如箭,前进后退飞一般”刚 中寓柔,刚柔相济。

浏览2,06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