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劲论

夫劲者非刚非柔,盖刚以柔化,柔以刚制,刚柔不偏胜,偏胜则 浊,然后灵活之劲尚焉。故出法乎刚柔之中,通其变化,出其神机,是 谓之招。大要不出拳法之外,故以拳式为母,盖由此登峰造极,然不 遇其人不传矣。

劲法之别多矣,手有长短,长短劲各有 不同;手有虚实之分,尤不许混同;手 有出人之势,其劲亦异,要皆出乎刚柔 之外,而刚柔之道,于其中大备焉。故 大体稍异,唯用不出于中和则一也。

比喻棉花,不足以拒錾,刚刀不足 以洞腐木,故过柔则秃,过刚则折,二 者不便适用。故知中和之劲,灵活变 幻,堪深玩味也。

人之体量有限,气质之发达亦非 无底止。况且有人生来本不须锻炼,能 不敝其所用,斯已矣!故不尚其力,在 乎变化之灵妙,理在斯乎,虽不尚力然 用功之久其力尤非常人所能知也,是则 在乎专精,非敢为浅尝人道也。凡百工杂艺,非亲身造诣者不能知其 艰辛,艺深者,机欲藏而外示以拙,非道中人不识其浅深,况外人乎?

能得其中和之道,而后求之,于长短虚实之间,开合变化,神智以出,所谓神无方而用无体,使不用之中,妙用常存,则在拈花微笑之 I 间,须悟之,而后取之可矣。

图片1

第二章腿论

腿之奥妙,非言足以出其万一也,其变化使用之方则在习者遂时t 随机而用之,若出其端未,难免习者糟糠之诮,唯腿之用法于吾门为 i 大备焉。以腿直击之法,欲速欲重见缝插针,实有不容缓者也,至若 j 以手或推或挽或封或闭,逢迎接迎之间,广而化之,其用何可究极哉,| 是谓之踢法。* _

踢力由下而上之,踹力由我而之彼。踢如掀土,踹如弹黉,踢力 5 在脚背,踹力在脚根,踹一发而即回,使人无可捉摸也,则踢不如也。

然则用踢取其便利,而用踹尚其猛力也。其变化之法亦不似踢法,出 入平凡,似以奇制胜一啄而即回也。跺为横劲,足扁而出,用以击肋 或腰胯之间,身偏斜似败,或因败以取之,其用在神而速,不然亦为人 所乘也。然用之,以破奇招时,而甚得法也。

扁踩者亦是横劲,脚向外斜出腿低而速,中在人之膝或仰面骨 上,愈见手快者愈用之。愈见手密者愈宜用之,再取其低下不防也。

髙跺子其劲甚猛,大致亦踢在胸前,胁腋诸处,其妙用全在手法 之变幻神妙,出奇招而用之,则无不当也。

髙扁踩者与扁踩无异,唯踩处以胁腋为的,出手以叠劲掩护而用 之,其劲以轻率为妙,非劲浊者而易为之也。外撞腿,即不问虚实,可 以硬打硬上,全在根桩稳固,而因腿过髙,而下部防虚也。

箭弹腿,飞身出腿,变化不测,为腿中之最。此外,尚有回马腿、 分手跺、连环腿、双飞脚、旋飞脚、蹶子脚、篙腿,为腿门之密,习者自 求之可也。

第三章拳论

拳法以谭腿为本,曰十路谭腿、十路査拳、十路剑。此外尚有十路行谭,为短手中最著者也。十路行谭者,内含十路谭腿为使不失其 本以行拳过步为过门,然后分合变化,则不可以方物也,其手率为短 而捷,身轻步灵尤在稳重周详,至始至终,一气贯之,气欲平而劲欲 整,可谓如虎之威,如豹之猛,如熊之狠,如蜈蚣之出人,如鸟之飞翔, 如蛇之趋走,目如悬铃而声如宏钟者,盖由此而来也。

廿四式者,以腰腿为能,以步法为 宗,赃齡奇,行細麵之树, 奮?^蒼丨'馨_犹有蟠龙之巧,其双飞脚之奇,黄 3H I :事:輩龙折腰之妙,世尤罕能之者也。至 # s 于出身入化,尤在精心造诣所能肇

造引深而用之也,其有方乎,其有 *方乎。

六家式者,兄弟六人,相互传 :艺,各出一趟,因以制成云,其以手 ^长为用,其制敌之法,其精妙,则在 1用时而后见之,其式简其用至繁。

钩者为吾门器械之一,自常遇 I春、伍殿章以来,传有浊钩、査钩之 分,査钩者为常遇春之侄所创非其 |本矣,对敌之方,犹可大观也。浊 钩者出于北派巴沟回七八之传也,不如南派之清捷灵活,南派者常遇 春所传于武城(杨、刘、沙、李)四家为谭腿门之大宗也,而浊钩之用法 其稳过胜于査钩者多矣。

鏡者为张氏门中之绝传也,有进单枪之使法、亦有进双枪之使 法,另有进三枝枪之使法,而于进双枪加大刀之使法又别,自昔为艺 中之绝响其贵可知也。

橛者为短兵之双也,其以缠头裹脑为用,徊环八路,尤出其神奇 者,夫鞭、锏、橛不分也。其为用之广可知矣,尤有进双枪之使法和进三枝枪之法,不似行钩只有进单枪之使法而已。

双手带者,大刀化形也,其砍抹劈扫与大刀无异,而灵活便于应 用在大刀之上也。亦有进枪之使法,而掩护周密,尤宜于防身之用 也。其人手法自以谭腿为本、其用法周备而至简也。然后再习掩手 母子,其劲庄重而步法有根也,继习短打,母子其手,密而快速,其灵 活而气足,一气贯之,发而击人。再习查拳尤宜于锻炼身躯也。得此 拳之根本以后,凡于徒手及器械皆得之矣。习者努力进求、专心致 志,必能登峰造极。

第四章干净

凡无论何种拳术,出手皆须干净。若不干净,而稍有迟滞逗留, 若在练习时,体内行气不顺,劲亦不整,尚或有功夫言哉。若在对于 时鲜为人所乘,盖以手快打手慢为不易之理也。常以此评比功夫之 标准,其可忽略,初学架式尚练不齐全,况无劲者既不见长,而有劲者 易失之浊,欲求出干净而不可得也,故干净为紧要之诀矣。比喻衣服 不净不是称美,饮食不净不足以称甘,故知拳式不整亦非好拳法也。

世人练拳多不知干净之妙用,须知惟干净而后能精细,惟干净而 后人不可捉摸也。细而审之,拳式无不求其美,花法变幻之处不干 净,不足以表现也。

内家拳法皆不求其美,而求其实用,此乃兼而有之,然干净为拳 法中之通例,非本派所独有。

此皆最细之处,而不容言语以表现之。夫艺之精于极微,苟而言 之,未能知之,并非独创出,其实学道其口诀焉。吾国技击,自战国以 来四千余年,谈技击者莫不折衷于是,今虽不失其传,而得其神者有 几人?此篇之作,犹派中之蒿矢乎?

第五章稳着

外家以快为习尚,内家以至柔为用,此派独以稳着胜,稳着不失之浊,亦不失之怯者,为内家至柔之弊,所至浊者为外家,用劲尚快之 1 所致,内外家各有偏弊,独吾派能得其中和也。

( 劲能稳着然后欲快,欲柔亦易,惟稳之劲为不易得,出劲不得其

I 稳着者,其劲浮而无力,生强而易折,不能入技击之门也。得其劲之 \ 稳。着者,其劲实而有力,随刚柔之变化之致用不难也。

1 语云:“慢中求快,稳中求巧”。惟稳而后能快,不稳求快,其劲浮

( 脚无根,而易受制也。稳中之快则不然,其劲活而不制也,其劲实而 I 坚,然后无巧不生,所以致变也,济之以慢中诈出其用法略备矣。

今练谭腿门者夥矣,率不知稳着之要,所以或贪求多学,而鲜不知多练多磨,用功在求其精也。所以学无所成,盖在此乎,有不能已 于言者,因其诀虽微而工夫之程度,率为此以见矣。

昔闻人曰,练之诀在稳、准、狠三字而已,若此三字而言,尤须准 而狠方言以制敌也,岂知未有能稳,出手而不准者也。狠之一字于练 艺人道德上犹有取于不取也,此不知稳字用意所在也。

对手时,因动致败,皆不知用劲欲稳而使然之,夫出手欲心娴而 手敏,必由稳而致之,故知,用劲尚稳,三复斯言矣。

艺深者,虽不知何谓稳,用而不失其法度稳自在其中矣,此造乎 上乘,登于峰极,未可常理绳之,也惟恐彼能取其用,不能取其理也。

考稳之诀,何由来乎,谓出于经验此一说也,谓出于制作发明此 一说也,然谓由经验而来然观其确切,似不宜由经验而能得之也,谓 出于制作与发明,中国自古无研究武学之拳术家,何制作与发明之云 乎?率由锻炼身体与较艺而来,内含实际参修之工夫,所谓为真参实 悟而得来的,非皮毛之研究者可以致之也。

浏览1,2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