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专项速度训练。单项或组合短冲训练(如前踢腿10〃 X若干组、乌龙盘打10次X若干组、连续飞腿10次X若干组、 器械棍舞花、平抡、抢栏拿扎等)、分段短冲训练、综合性内容 循环短冲训练(如原地冲弹若干次一一抓竿转肩若干次——纵跳 若干次一立卧撑若干次——翻身拧腰若干次一平抡棍若干次 等)、轻重器械交替训练及助力训练等。

其二,专项弹跳力训练。蹲跳、跳砖、跳梅花桩、跳坑、跳 跳板、负锡瓦跳及各种跳跃动作的连续助跑起跳、完整动作连续 重复练习及结合套路的跳跃练习等。

其三,专项力量训练。石担、石锁、铁牛耕地、矮步走、站 桩、拿顶、滑大杆、抖大杆等。

其四,专项耐力训练。以套路为主的重复训练。

其五,专项柔韧性训练。包括肩、腰、腿功的各种训练 内容。

其六,专项协调和灵巧素质训练。各种精神、姿态风格训练,各种身法基本训练、各种套路的基本动作训练等。

2技术训练

(1)单式、组合动作训练。单式、组合动作是组成套路的要 素、是套路技术的基础。单式动作分腿法类、跳跃类、平衡类、 跃扑滚翻类及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因素组成的各拳种的 基本动作等,数个单式连接而成的动作谓组合动作。在基础训练 阶段,多采用单式重复训练,在单个动作训练时,应注意两条原 则,一是要精选动作,二是要严格训练。

精选动作:是指要选择那些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动 作。比如在查拳的传统基础训练中,特别注重弹腿的训练,形意 拳则十分重视五行拳,把弹腿和五行练好,就为掌握查拳和形意 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武术竞赛规则的要求和长拳动作的结构类 型,其主要的基本动作按其顺序大体为:拳、掌、勾三种手型, 冲、贯、劈、撩四种拳法,亮、推二种掌法,搂勾一种勾法, 顶、格二种肘法,弓、马、虚、仆、歇五种步型,行步、击步二 种步法、正、侧、夕卜、里四种直摆性腿法,弹踢、侧踹两种屈伸 性腿法,后扫一种扫转性腿法,竖、横两种劈叉,提膝、探海两 种平衡,翻、转、含、展四种身法,飞脚、旋风脚、外摆莲、旋 子、大跃步前穿五种跳跃。以上动作是各类动作中最基本的、最 具代表性的单式动作,这些动作的掌握不仅为学习类似的其他动 作提供了条件,也为掌握套路技术奠定了基础。因此,儿童、少 年的早期训练,应精选那些长拳类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动作,区别 主次,合理进行安排。

严格训练,是指动作选好之后,应对其规格、要领、进行综 合分析,抓住特点和关键,在训练实践中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反复训练。在训练中,应力求正确地、高质量地重复,减少和避 免错误动作的再现。在中、高级训练阶段,随着分段、整套训练的递增,单个动 作的训练相应减少,但仍应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坚持一定量的单式动作的训练,除基本功和难度动作多采用单个动作训练外, 一般则选择个人的特长和特短动作,进行反复训练。组合动作训练是进入套路分段、全套训练的中介环节,对掌 握动与动之间的连接技能、体会节奏、劲力的完整性、深化武术 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组合动作训练一般在基础训练中安排较 多,在中高级训练阶段,随着分段训练的增加,相对地减少。

(2)套路技术训练。武术套路运动的比赛和表演是通过整套 演练进行的,因此必须进行套路技术的分段、整套和超套训练。 通过套路技术训练,提高套路的演练技巧,进一步发展套路演练 所需要的专项素质和机能能力。其一、单练套路的训练,一般可采用分段练习、整套练习和 超套练习等形式来进行训练。

分段练习。一种是按套路本身的分段顺序,一段一段地或者 两段两段地进行训练,另一种是有选择地进行某一段落的训练。 后者主要侧重于难度较大或是较薄弱的段落。

整套练习。其关键是要处理好全套的节奏和体力的分配,使 全套的演练表现出起伏转折、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的特点。整套 练习要注意动作的规格化和成功率,对完成得不好或者失败的动 作,要再通过组合或分段练习来改进和提高。

超套练习。就是一次演练一整套加上1〜2段,或者练习一 套半等。该练习对提高无氧代谢的能力,增强演练套路的专项耐 力具有重要作用。做超套练习时,要从实际出发,适当采用。在 训练中要鼓励队员以顽强毅力坚持到底,但对动作的规格和整套 的节奏不能放松要求。这种训练形式不宜多用,以防出现过度疲 劳和影响动作的质量。对训练水平较低的队员,不宜过早地采用 或者超套过多,以免在体力不及的情况下,破坏动作的正确 定型。

其二,对练套路的训练。在对练套路练习中要着重培养“重 打轻着”的控制能力,抓住攻防意识、进退闪躲的距离等环节。一般可采用的练习步骤和方法如下。单人基本方法练习。根据徒手和器械方法的特点,抓住基本 动作进行重点练习,如练习枪扎准、刀削头等动作(开始可假设 一个目标)。先单练习,后对练。可以先做想像练习,后做配合练习。如 果是器械对练,最好先用木制或竹制的器械进行练习,然后再用 金属器械练习。先慢练习,后快练习,逐步加速,互相配合。分先段练习,后整套练。注意密切配合,以达到攻防合理, 意识逼真,配合默契的对练效果。

(三)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要求和方法


  • 训练要求


套路运动在训练中要求内外结合和动静结合。内外结合,就 是外求形体动作的准确与完整,内求意识指导动作和呼吸的配 合,进而达到手眼身法步和心志意气的内外结合。动静结合,就 是静止性的定势练习和活动性的动力练习相结合,如压腿、搬腿 与踢腿、摆腿的结合,下腰、拱腰与甩腰、涮腰结合,站桩、练 习与步型转换、步型组合练习结合等。尤其是进行完整的技术动 作训练时,一定要“静时有势,动中有法”,这样,才能有效地 提高武术所需要的运动素质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提高套 路运动的技术水平。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的要求,要贯穿训练的 全过程。武术套路训练强调拳为基础,要在练好拳术的前提下,再学 习各种器械和对练;武术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重视系 统的多年和全年训练;在套路技术训练中,不但要强调功架、劲 力、节奏、精神、形象等方面的要求,更要注意突出技击特点, 体现体用兼备的独特风格。

训练方法的运用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方法的 运用。

(1)重复训练法。人体机能是通过能量消耗一恢复,尤其 是超量恢复不断积累而提高的。运动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 习,就能使这种积累得到不断地增加,使条件反射得到建立与巩 固,有效地发展运动素质,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训练水平。拳谚:“拳要千遍,其理自得”,“拳打万遍,神理自现”。说 明只有重复练习,才会熟中生巧。重复训练法用于技术训练时一 般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运用重复训练法掌握技术时,应严格 要求运动员按技术规格一丝不苟地重复练习,而在数量和负荷强 度上不提出过高的要求。为使运动员掌握某一个技术,或者巩固 矫正后的正确动作,必须有一定的重复数量做保证,甚至可以重 复到动作将在变形时为止。但是,如果运动员连续出现错误动 作,就应停止使用,以防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另一种情况是运 用重复训练法提高、巩固技术时,除了在重复次数上要得到保证 外,在练习的数量和负荷强度上,也应该逐步提高要求,使运动 员在较困难的条件下能保持技术的正确性、熟练性,以便在未来 的表演比赛中发挥水平,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拳谚说的“练功莫 怕苦,怕苦无真功”,“功到自然成”的道理。重复训练法用于身体训练时,在练习数量、负荷强度和重复 次数上均应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做快速的连续踢腿、较长时间 的桩功练习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大脑皮层调节运动器官 的灵活性,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的交替能力,增强机体忍受乳酸 堆积和承担氧债的机能。在确定练习数量、负荷强度、重复次数时,要根据对象的实 际情况进行安排。对训练水平差的运动员应降低要求,并在练习 之间安排较充分的休息时间,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增 加练习次数,负荷的强度和重复次数,教练员还应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的重复练习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之常练常新,不断提高练习质量。

浏览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