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为全国首创。与其他太极拳对练的不同处在于: 现有的几套太极拳对练,实际上就是规定步法的活步推手,跟太极拳套路完全没有关 系。而“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和“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两个套路的拳式完全吻 合。对练时人进攻,一人走拳架,二人采用拗、捋、挤、按、采、捌、肘、靠等基本技法, 以及踢打摔拿、闪展跳跃等实战技法,互相进攻和化解,使习练者能够更快地熟悉每 个拳式的实用法和劲路,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从而迅速“由招熟渐悟懂劲初学者 可在熟练掌握二十七式拳架后练习对练。“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受到武术界和太极拳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大型武术、太极拳比赛都特别邀请王成先生及弟子登台表 演此套对练,有不少爱好者专程前来观摩、学习此套对练。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的演练编排有其独到之处。一套完整的二十七式太极拳 练习包括正架、反架和发力三趟,共八十一式。其中正架、反架是慢练,注重“松、沉、 圆、活”;发力是快练,注重“弹、抖、惊、炸”。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技击和健身效果俱 佳,而且极具观赏性和趣味性。正架、反架的练习方式也是太极拳练习的首创,这在其他太极拳架中是很少见 的。这种练习可以使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全面的锻炼,促进身体的协调性。从技击角 度讲,可以使人左右肢体的攻防技能更趋平衡,能够有效避免练一辈子“半边儿拳”的 尴尬。王成先生认为太极拳实战功能减弱,主要是因为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都认为 “推手就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会推手就是会技击”,从而丢掉了传统太极拳中“接 手法”和“打法”两个重要环节。因此王成先生十分注重“接手法”和“打法”这两个环 节,在“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对练”中,每一式都包含一至多种“接手法”和“打 法”,使练习者不易“忘本因“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和“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对练”已经包含了传统太极拳 从桩功、套路、推手、对练、接手直到打法的所有内容和训练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 练,再辅以刀、剑、枪、杆等器械练习和理论学习,使习练者得以全面继承和掌握传统 太极拳的精髓,从而铺就其练习的光明大道。太极拳经过300余年的传承,特别是最 近100多年的变革,其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得到较充分的挖掘,但实用性的“基因”丢 失殆尽,能真正传递古法基因者已是凤毛麟角。王成先生和他的“陈式二十七式太极 拳”能够如此鲜活地保留古法,兼具传统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实为难得。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先生将太极拳散手技击的攻防动作加以概括、分类,总结成 “手肘肩”、“步法”、“螺旋缠丝”、“遇力走圆”和“大臂不动小臂动、小臂不动大臂动”等 五大法则,统称“太极拳实战王氏法则“。大家知道,音乐利用“多、来、米、发、索”等几 个简单的音符可以谱写出无穷无尽美妙的旋律,也可以记录无穷无尽复杂的旋律。 如同音乐家掌握音符一样,习武者如能熟练掌握“王氏法则”,同样既可任意组成无数 的技击组合而不逾拳理,也可用来记录和分析各种技击组合动作,这将大大地方便散 手技击的教学和训练,在武术界是一大创举。20多年来,王成先生及其弟子在全国各类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精武》 杂志社将2000年第1期定为“陈式太极拳专辑”,特邀王成先生为主要撰稿人和封面 人物,刊登发表王成及弟子拳照80余幅,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近几年,王成先生又著成《王成太极论》一书。此书收录了王成先生40余年的武 术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全部成果,是中华武术集大成之作。王成先生通过艰辛探索与开拓创新,自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武学理论体系。其武 学理论体系在强调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太极拳的全面性,如力巧结合、刚柔 相济、性命双修,套路练习与实战训练并重,近战与远战并重,主动进攻与后发制人并 重等。经过在近30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王成先生的武学理论体系日臻 完善,已经成为其追随者们练拳习武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任何精深技艺的背后,必然有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同样,任何 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必然有精湛的技术和长期的实践为基础。在繁忙的工作和练功授拳之余,王成先生还付出极大的精力对武术理论、训练体 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钻研。他在认真研读古典拳经、拳论、拳谱的基础上,运用哲 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结合自己的习武体会,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实践,取 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总结中华武术的传统经验和吸收现代科研成果的基础之 上,通过40余年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从基本功法、拳械套路、单式 练习、推手对练,直到散手技击的训练和教学体系。王成先生以张晨光先生所传陈发科陈式大架一、二路和洪均生先生所传陈式太 极拳实用拳法一、二路为基础,创编了“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及“陈式二十七式太极 拳对练1994年,《太极健身实用对练》一书出版,1995年台湾又将该书精装出版, 在大陆和港台都有较大影响。2005年9月,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发行了《名 师讲堂系列之七——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和《名师讲堂系列之八——陈式二十七式 太极拳对练》教学光盘一套,在太极拳爱好者之间和网络上广泛流传。三、武术传播方面的与时俱进和无私奉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不满30岁的王成先生因其推手、散手技艺出类拔萃,受 聘传授陈式太极拳。1992年,“德州地区太极拳研究会”成立,由王成先生任主席。近 30年来,王成先生不论走到哪里,甚至是到国外工作期间,都不忘传播太极拳。到现 在,王成先生弟子遍及山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河南、河北、辽宁等省市;在美国、 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捷克、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也门等国都有传人。为了便于同更多太极拳爱好者交流,王成先生于1997年开通的“中国太极” (www. china-taiji. com)网站,是全国最早的武术网站之一。网站设武学心法、功夫精 粹、太极养生、太极探究和武林快讯、江湖论坛等栏目,使得王成先生的新文章、新思 想、新动态能够更快、更广地传达出去;而且,不论王成先生或弟子、爱好者身在何处, 都能够即时在线交流,吸引了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参与。2006年11月,山东电视台“中华武术”栏目组拍摄王成先生专题片和“陈式二十 七式太极拳对练实用法”教学讲座,在山东电视台“中华武术”栏目分几期播放,受到 广大传统武术爱好者的喜爱。2008年10月31日,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成立“国术(太极拳)教育临沂四中教 学基地”,正式聘请王成先生担任总教练,聘请王成先生弟子刘勇和朱成广担任专职 教练,并在临沂四中新校区隆重举行揭牌仪式。“陈式二十七式太极拳”和“陈式二十 七式太极拳对练”已经成为临沂四中计算学分的校本课程,这在全国也是属于先行试 验者。德州第二中学自2010年6月开始,把太极拳列为校本课程必修课,由王成先生 弟子任教,至今受众几千人,并接待过法国汉办学校学生访问团。2009年6月12日,河南温县电视台和太极网《东南西北太极人》摄制组专程来德 州拍摄《太极王成》专辑。2010年10月,山东电视台“唐三彩”栏目,拍摄《太极探索者——王成》,从哲学和 传统文化层面阐述、解析太极拳。2011年9月,王成先生被《中国太极百科大全》收录,该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 版,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全的太极书籍。2012年,王成先生被收录《中华太极人物》。2012年4月10日,王成先生当选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太极拳协会会长。至今,已 在中国电建集团以及所属的北京、天津、青岛、郑州、三门峡等集团公司开办太极拳讲 座、培训班。数十年来,王成先生放弃了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执着于武学探索,为太极拳技 法得以完整系统地继承和发扬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对武 术的深刻理解和突出贡献,王成先生受到武术界的普遍赞赏和认可。山东电视台《中 华武术》栏目组梁世平主任在给王成先生拍摄专题片之后曾深有感触地说:“世界应该感谢你们这些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不计名利、独自坚持的人。在祖国的传统文化被“砸烂”、“打倒”的年代,王成先生等一批有志之士不为世风 所扰,寂寂于人海,脉承古法,使后学者尚存拨云见日之希望。在中国传统武术迎来 新的春天之际,王成先生必将乘势而动,使古老的传统武术焕发青春,发扬光大。
浏览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