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极拳的本质没有分别尽管由于拳架动作的差异,太极拳被冠以某式或某 架,但太极拳的最终本质却是修心,通过修身,进而修 心,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这是修炼太极拳所要达到 的第一个关键层次。有所修为的太极拳大师,招式已变 得毫无意义,他从心所欲,外形随心而动,不拘任何具 体形式。太极拳的修炼在内心,不在外形,外形只是引 子,是基础,所以,太极拳称为“某式”只对初学者有 意义。从太极拳本质上来说,不论什么拳架,只要符合三 丰祖师的太极拳功架十要,都可以作为初学者修身的基 本依据。有一些初学者因不懂太极拳,会问哪一家的拳 好,实际上,只要符合太极拳理,任何拳架都可入门, 但拳架之后的内容,即进一步的修身、修心之法确是秘 传,如何修成身心合一,没有明师指导是无法窥其门径 的,这些内容一般是不诉诸文字的,或者说靠文字难以 表达,这是要用心去印证和感悟的。太极拳的技击内容始终是太极拳得以传承的重要原 因,也是太极拳修炼的基本入门之法,但当通过技击训 练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层次后,此法也就被舍弃了,因为 它毕竟不是太极拳修炼的目的,所以三丰祖师称之为“技击之末”。太极拳技击训练方法是太极拳修炼的一个 21重要门径,由此训练,可明白身体上、姿势上、动作上 的毛病。而且,技击对抗也似一种游戏,它引人入胜, 由此可一步一步深入,从而纠正身上的各种毛病,使修 身、修心得以向深入发展,这是三丰祖师教授的入门之 法,为此,三丰祖师担心后人沉溺于技击而不能走向更 高层次,特别告诫要“不徒作技击之末”。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实际 上是一个事情的三个方面,他合起来是一个事情,这三 者不能分离,这是太极拳的基本修炼方法,离此,恐难 以窥见入门之径。当然,还有太极拳静功的训练。要想 纠正自身的毛病,就得在动中求平衡、求放松,在静中 求合一,动静相和,才能感悟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之道, 体会天地万物的阴阳转化之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对太极拳十分重 视,组织人力,主要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编排了 “简 化太极拳”等套路,后又编排了杨、吴、陈、武、孙五 式国家竞赛套路,对太极拳的基本入门知识的普及起到 了促进作用。但由于未能向公众展示太极拳的完整技术体系和思想目的,使百姓对太极拳存有很大的偏见,太 极拳运动有走向歧途的可能,这是需要我们做认真反思 的。为了使中华太极文化完整传承,使太极拳真正惠及 广大民众,应认真总结太极拳思想和技术体系,不应使 其流于表面样式,而要追求其根本,将太极拳真正发扬 和光大。四为中国和世界人民造福的侯氏太极一代太极拳宗师侯春秀侯春秀,字天顺,河南温县赵堡镇人,生于1904 年,卒于1985年,享年81岁,是张三丰所创武当太极 拳第十二代传人,生前曾任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 名誉会长。侯春秀先师生长于清末到民国的战乱年代,为强身22 健体,防敌御敌,决心习武,17岁时即拜太极拳第十一 代宗师张敬芝先生为师。侯春秀先师在跟随张敬芝老师 学习太极拳时,尊师重道,敬师如父,深得张先生的感 动与器重,故将张三丰太极拳之秘诀全盘密授于侯春秀 先师。侯春秀先师练拳起早贪黑,刻苦锻炼,细心揣摩, 反复实践,继承了师业,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太极拳 一代宗师。20世纪30年代,侯春秀先师离开赵堡镇,辗 转来到陕西,先到宝鸡,后又定居西安。侯春秀先师精研太极拳,勤练不辍,擅长采搦跌放 技法,更精散打功夫,拳技功夫造诣上已达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之上乘境界,全盘继承了三丰祖师的上中下三 盘24法秘技:搠捋挤按,采柄肘靠,起落进退,腾闪圆 转,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堪称中华太极功夫一绝,真 正到了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后发而先 至,发敌于无形的境界。20世纪50年代起,侯春秀先师打破过去秘而不传的 门规,面向社会公开教拳,大家都为他谦和的人品、高 超的拳艺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所倾倒,拜师学艺者甚众, 社会各界先后前来学习者逾千人,为传播太极拳作出了 重大贡献。其主要传人有二子侯战国、三子侯转运、女 侯玉娥、婿王喜元、黄江天、张玉亮、刘会峙、徐效昌、 岳剑峰、李宗有、赵策、刘晓凯、王德信、罗及午、邱 保平、林泉宝、张长林、张顺林、裴国强等人,他们中 有不少人已成为当今武术界和太极拳界有影响的人物。侯春秀先师一生心胸开阔,主张打破门户之见,对 于别门别派武友,凡来求教者,他一律热情接待,细心 指点,使他们学有所得,满意而归。赵堡太极拳名家郑 -伯英和郑悟清先生的弟子和学生也前来侯春秀先师处学 习、请教,跟随侯春秀先师学拳的有:刘玉英、权惠敬、 王建、刘瑞、李随成、吴本忠、郭大军、李双印、段红 良、宋蕴华、张士群、郭士奎、王万一、安三才、张鸿 道等人,其中,刘瑞从1968年一直学习到1985年,李 随成、宋蕴华也随侯春秀先师学习达数年之久。西安武术界名家大师也多与侯春秀先师结为好友, 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有赵堡太极拳名家郑伯英和郑悟清 先生、西北梅花拳名家焦明德先生、技击名家悟柄杰先 生、西阳掌名家李秀桐先生等。侯春秀先师具有高尚的仁德品格和精湛的太极拳技 艺,得到了武术界同仁及学生、弟子的衷心感佩和爱戴, 1985年,侯春秀先师的去世惊动了整个陕西武术界,前 来吊唁、送行的各界人士达数千人,表达出了大家对侯 春秀先师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侯春秀先师继承了张三丰祖师所创武当太极拳的真 传后未保守秘藜,而是将其在西安及西北等地区广泛传 播,其弟子和享生更加传向了全国及海外,发扬光大了 武当派,造福于广大百姓,为推广中华太极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他的这一功德,后人将武当传统承架 三合一太极拳也称为侯氏承架太极拳,简称侯氏太极拳。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太极拳大师侯转运侯转运,出生于1957年8月,成长在这个太极拳兴 旺发达的时代。他目睹父亲惊世骇俗的太极功夫,决心 继承父业,学到真本事,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为民 造福。在其父亲手把手的严格教授下,侯转运先生从小 就全面学习武当传统承架三合一太极拳,每日坚持习练, 三十多年来不分寒暑,未敢懈怠。由于他勤学苦练,再 加上得天独厚的严传家教,因而尽得其父真传,从拳架、 推手、散打、内功、养生诸方面全面继承了太极拳功法 的真谛。自侯春秀先师去世后,侯转运先生就担任起传播武 当张三丰太极拳的重任。二十多年来,学生和弟子已遍 24 布海内外各地,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太极拳爱好者,也有来自包括北 京、天津、长春、哈尔滨、成都、广东、广西、福建、 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新疆等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及 武术爱好者,至今慕名前来学习者仍接连不断,侯转运 先生的学生和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侯先生精湛的太极拳功夫和事迹日益为社会各界人 士所传扬,《中国太极拳大辞典》、《华夏名人录》、 住秦名人录》、赋当》、《气功与健康》,西安广播电 台等书刊杂志以及国内外多家传媒曾多次予以刊载、宣 传和报道,慕名前来访问者络绎不绝,侯转运先生均予 以热情接待,相互切磋并给予指导,深受广大太极拳爱 好者的推崇与尊敬。侯转运先生被聘为西安市武术协会 委员、武术教练,陕西省多所高等院武术总教练,及 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顾问。2007年,侯转运先生主持成立“中国侯氏太极拳会”,传播三丰祖师所创的太极拳功法体系,并编著文章 资料,创建“中国侯氏太极拳网”,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 够认识并了解三丰祖师所原创的太极拳,从而使三丰祖 师所原创的太极拳更加普及,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为中国和世界人民造福的武当传统承架太极拳太极拳从武当创立到传至赵堡,再发展到全中国和 全世界公开传播,从秘传状态发展到使千万百姓受益, 太极拳已完成了他的前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浏览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