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在上海继续进行,于是产生了第二次打擂。第一天在“逸园” 跑狗场,因是冬天,又是露天,比赛进行中又下大雪,第二天就改 在“大舞台”进行(后改名“天蟾舞台”)。有一次抽签是窦来庚对 郝家俊,窦知道郝的钻拳厉害,上场后不敢硬拼,就用“太乙醉 拳”摇摇摆摆,恍恍悠悠地走偏门进攻,结果窦被郝又摔又打击 倒在地。当时上海报纸说是“十一郎拳打青面虎”,郝家俊获二次 打擂第十四名。创建山东国术馆。韩复桀积极支持建立山东国术馆,条件是 要李景林挂名山东省副主席。李书泰立即在济南九纬路租下一座 戴公馆,作馆址准备。孙禄堂也要去镇江任江苏国术馆馆长,李、孙 二人朝夕相处三年多,从此分手。李景林公开历来秘传的武当剑。武当剑术是道家内部代代秘 传单授的,是国术中的奇葩,传至李景林为第十代,从他手里开始 向社会公开。隐迹已久的剑法重现武坛,这是震惊国术界的天大之 事,公开传授的是武当对剑,由亲随徒弟杨奎山代师具体教学传 授。李景林“于无剑处,处处皆剑”的纵横飘忽。出手如闪电,运剑出 神入化的高超境界,完全征服了国术界。使得早已闻名奉军和东北 地区的“神剑李”“剑侠李”和“飞剑李”等神化美称又纷至沓来,使 李景林成为震惊武林的叱咤风云人物。李景林广泛收徒。从上海到杭州,特别是全国打擂期间,李景 林闪掌击飞郭某挑战的上乘功夫,震惊国术界,拜师的更多,包括 多位监察委员。在三年多时间中,前后有500多人向李景林递帖拜 师,或许是这些挂名的“二岔子”徒弟出于对李景林的敬佩。这样的 广泛收徒,影响很大,成为国术界中罕见的美谈。1931年12月3日,李景林因突患痢疾,在济南病故,年仅47 岁。生前友好邹声远曾有诗云:“龙泉之尺鬼神惊,起舞寒光耀眼 明。君家绝技应无各,传与群美后代光。”李景林先生一生戎马生涯 而致力于中华武学,堪称楷模。(吴志泉撰文。原题《八千里路云和月》,见《武当》2005年第6 期。有删节)中华武士会干事叶云表叶云表(1885—1948),字剑星,河北大城县安庆屯人。爱国武 术家。曾任同盟会燕支部干事、临时省议会议员、中央工商会议代 表、国会议员等职。1911年参与发起、创办天津中华武士会,并担任 中华武士会干事(一说会长)。1914年,赴日留学期间,邀集同人于 日本成立中华武士会东京分会。回国后,曾任上海武德会武术教 员。他主要活动于政界,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叶云表祖上经营运输,主要在子牙河水路经营漕运,兼营陆路 运输,富甲一方。其祖父叶尚俭、父亲叶锡玖为安庆里里长,享有盛 誉。叶云表自幼聪颖,能文善辩,又承祖传武学,擅长六合大刀和三 才剑。在练习武术的同时,父亲也没有放松叶云表的文化学习,把 他送到姥家所在的白洋桥村“邓家学馆”读书。邓家学馆以育人闻 名,聚集了本村及周边村镇的富家子弟,有里坦三村的梁建章、梁 炳坤叔侄俩,白洋桥村的邓毓怡,张思河村的张绍增等人。后来,梁 建章入保定莲池书院,受院长吴汝纶赏识,成为首批官费生留学日本,研究伦理学和水利学。张绍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赴日本陆军 士官学校炮科深造,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回国。梁建章回国后介绍邓 毓怡到保定莲池书院,拜吴汝纶为师,后来也东渡日本,进入早稻 田大学。看到这些学子们都走出了家乡,学有所成,叶云表的父亲 也待不住了,他决定让儿子也出去深造,将来谋个一官半职,光宗 耀祖。1909年,叶锡玖卖地筹集了资金,托梁建章的关系,让叶云表 到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学习商品经营和金融事务管理专业。在 校期间,叶云表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在王法勤、边守靖 介绍下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同盟会为联络天下反清义士,派叶云表在天津 联系武术界人士,待机举事。同时,受同盟会之命,他与武术名家马 凤图一起,联合武林、教育界同人,创办中华武士会。黄柏年《五行 拳谱》载「余师李存义公,立负笈从师,方得此术。民国元年,诸君 提倡尚武,其中有叶云表君、张恩绶君、张占奎君、刘殿琛君、张季 高君、韩秀珊君,将余招至天津,同为提倡武风,先组织武士会。”该 会以“发展中国固有武术,振起国民尚武精神为宗旨”(《中华武士 会章程》)。1912年6月16日,武士会在河北三条石直隶自治研究 所开成立会。1912年7月14日,同盟会燕支部(简称“燕盟”,俗称同盟会直 隶省支部),在孙中山的授意和授权下,在天津李公祠正式成立。8 月25日,正值同盟会等“六党合一”,并在北京成立国民党之际,同 盟会燕支部改称国民党燕支部。据《国民党燕支部章程》载,燕支部 事务所(即总部)设在天津黄纬路,职员90余人,各县分部(俗称支 部)也相继成立。其中,天津分部成立于1912年10月13日,“假城 议事会,开成立大会,会员到者120余人。当场投票选出部长李光 恒1人,干事员温世霖、叶云表、胡家佑等4人,评议员李奎光等 10 人”。燕支部成立初期,影响颇广。其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协调迎接 孙中山、黄兴等人北上赴津活动事宜;创办中华武士会和武士会传 习所;在顺直省议会争取议员份额和地位;纪念辛亥革命烈士,抚 恤优待烈士遗属;反对北洋军阀的残暴统治;利用机关报《国风日 报》等报刊,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等的倒行逆施;努力维护革命 党的纯洁性等°1912年9月8日,中国武士会在河北公园开成立大会。10月 29日,召开秋季大会,也称“天下英雄会”。“首由干事张泽儒报告开 会词,继由干事叶云表报告近日办事手续。”(《大公报》)此次活动 后,中华武士会发展为北方武术的中心。1918年8月12日,被推为第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9年5 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他同情和支持爱国青年学生,代表 国会众议员向大总统徐世昌及内阁递交拒签和约的请愿书。为了 支持学生爱国行动,他还主编《民意报》,声援爱国学生。当时新国 会方面除山东议员奔走呼号外,尚有直隶叶云表、张濂等人共署名 提出质问书云:“为质问事。查五月四日因外交失败致起风潮,政府 应如何措施以弭祸乱,谨据院法提出质问如左:查曹汝霖、陆宗舆、 章宗祥等历任外交要职,与日人诡秘交际,久为国人所共见,卖国 之嫌,腾布中外,怒积怨丛,由来已久。近以青岛问题将归失败,人 心忧国,追源祸始,而曹、陆、章等遂为众矢之的o当此众怒难犯之 际,政府应如何究查其奸,惩治其罚,以释群怨而弭隐患,此应质问 者一。本月四日之举动实一般学生迫于爱国热诚而发,其殴打伤人 亦属公愤所激,绝非因私恨而起,与寻常骚动不同。且集合学生三千余人之多,若必将逮捕少数学生,按寻常违法治罪,则恐惹起绝 大风潮而后患将不堪设想,且被逮之学生,未必即伤人之犯,揆诸 情理,亦殊不平,政府应如何权宜方法,原情宽宥以息乱端,此应质 问者二。以上两端所关重要,当此时局纠纷群情惶惑之际,为息事 宁人计,必有适当措置,然后可以弭患于无形。究竟如何办理,谨依 法提出质问。请于三日内答复为盼。”(《近代史资料》)1930年,韩复集主持山东省政务时,聘请叶云表为政治顾问。 次年,我国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在山东省搞乡村建设活动,选邹平 县为乡村建设实验区,省长韩复桀委叶云表为乡村建设实验区总 办主任。叶云表提名同乡梁秉银为邹平实验县县长。期间,叶云表 还筹建了山东省国术馆,培养了大批爱国武术人才,其人员后参加 省政府警卫旅,抗战时多为国捐躯。1937年七七事变,因日寇大举侵略,乡村建设实验区停办,叶 云表受妹夫吴锡祺邀请,到原西北军参加抗战工作。抗日战争胜利 后,他生活在北平和天津,育有两子两女,其一女即我国著名话剧 艺术家叶子。(李会宁、阎伯群撰文)哈尔滨太极拳开拓者李玉琳李玉琳(1885—1965),字润 如,出生于河北任邱县圈头村一个 农民家庭。受家乡习武之风影响, 李玉琳少年时代就拜著名拳师郝 恩光为师,学习少林、形意、八卦诸 拳艺。在郝恩光东渡日本期间还受 师爷李存义的亲自指导,后拜师孙 禄堂,成为孙门著名拳师。因李玉 琳动作异常迅捷,力道异常浑厚, 身体又松柔自如,功夫异于常人, 故在武林中享有“铁臂苍猿”的美誉。1925年,李玉琳曾在天津中华 武士会和天津扶轮中学任武术教员。
浏览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