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乏味,是散手比赛的弊端,它制约了散手运动向市场化、 产业化的发展。追究原因,问题主要出在参赛者身上。由于技术水 平不够高.导致很多参赛者动作僵硬缺乏美感.并且,因为参赛者大多来自于基层武校,在气质上既没有泰森式的霸气,也没有中国 经典武侠中人物的潇洒飘逸。没有气质的比赛当然没什么看头。


  • .竞赛规则的完善性、长久性需加强


规则的局限性,极大地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就拿中国散手和 泰国泰拳争霸赛来说*中国队打八场只负一场,以绝对优势夺得了 最后的胜利,绝大多数场次都是由中国选手一个抱摔搞定了对方。 众所周知,凶狠的泰拳主要攻击方式就是肘击和贯膝,但比赛规则 中对这两种杀伤力巨大的招式进行了限制,但却对散手技术中的绝 活抱摔没有进行限制.这使得泰国选手非常不习惯中国对手们一个 虚晃一个扭腰将自己摔倒在地的感觉,他们甚至感到非常惊慌。而 更早的中国散手对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拳击 手面对散手的抱摔无所适从。

  • .散手技术有待完善


散手运动(指竞技散手运动)是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 说它也在踢、打、摔、拿(散手不准用)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 发展证明,现阶段散手运动中拳的打法,无论与国际任何一种搏击 运动相比都既无观赏性,又无实用性。其实,从我们带上拳套的那 一天起,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习、使用西方的拳击。可多年来,我们 一直不敢对拳的打法做出硬性规定,以至于全国冠亚军水平的选手 在比赛中抡拳、抛拳、开掌乱打。如行内人所说“王八拳”乱飞, 严重影响了这一项目的形象,致使许多人留下“散手就是乱打”的 印象,毫无欣赏价值.失去观众。其次是腿踢的技术。散手运动的 常用腿法有边腿、侧踹、前蹬踹、后摆腿、扫堂腿等。这些动作没 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教练怎么教.队员就怎么学,因为没有依据, 练着练着就走了样子。这一点没有跆拳道规范,跆拳道要求每种腿 法、前后重心、起脚角度、提胯、屈膝的角度同击打的部位、脚的 着力等结合的非常仔细,固定模式永远不变,所有的队员重复同一 种腿法几乎如出一辙.非常规范好看。因为规范、目的明确,打起 来效果也好。最后一点也可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摔法。散手中的摔法来源于中国式摔跤,是散手区别于其他世界各国任何一种搏 击运动的唯一特征。中国式摔跤所有招法在散手中几乎全能用上。 除此之外,几十年的积累我们又发明了适应散手运动发展的摔 法——接腿快摔,这一发明将散手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可惜 现时期的选手没有继承这一法宝,别说接腿摔了,就说中国式摔跤 的基本动作,现阶段的运动员恐怕连动作都做不好.又怎能摔人。

四、散手运而发展的总趋势

现在的武术散手规则将现代的散手运动发展趋势定位在“快速 主动、技术全面、难度绝招、拼搏冒险”十六个字上。我国的散手 运动要打入国际体坛,争取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有一席之地,就必 须发挥我国运动员个小灵活的优势,技巧性强是我们的特点。散手 运动快、变、灵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发展的趋势。如何提高快速主 动性,是我们广大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 问题。

(一)散手的技术有待改善和加强

散手是我们武术实战的一种体现,为了安全,给运动员戴上了 拳套。这厚厚的拳套,却限制了运动员双手的灵活性,致使运动员 的手法单一。为了增强双手的灵活性,为什么不试着用分指拳套 呢?(其实分指拳套在散手试验阶段曾经采用,后由于伤人事件屡 有发生,试点单位拒绝试验,遂放弃使用--作者注)。踢、打、 摔是散打的主要技法,如果改用分指拳套,或许“拿”也会逐渐融 于其中。那样再施展摔法,将会抓得更紧,摔得更狠.动作会更流 畅,这项运动的观赏性也会大大提高。者虽有所增 多,精湛者却很少。当然,这与比赛规则有关。膝法只是得势不得 分。我们完全可以加大膝法训练力度,争取用膝重创,瓦解其战斗 力,摧毁其心理防线。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提高用膝技术,我们 有的是用之不绝、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众所周知,快摔是散打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打败国外其他搏 击队员的制胜法宝。我们应进一步强化摔法的优势,使之细腻化, 并且有目的地训练摔的过程中的重复打击。要提高散手技术,就需要我们必须确定标准,加强规范,真正 形成散手运动自己的一套拳、腿,形成规范新颖的技术风格。

(二)散手规则要改革,并不断完善

散手运动想要走向世界.发扬光大,规则的修改是必需的。没 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评定标准、游戏规则,将很难让注重规则的老外 接受这项运动。所以说,散手比赛必须进行规则的改革。为了避免 消极搂抱现象的发生,散手也应该借鉴国外其他搏击项目的比赛经 验,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刺激程度,修改规则,适当地限制搂 抱,对搂抱现象给予重罚。同时应该限制近身抱摔技术,只允许使 用接腿摔技术,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消极搂抱现象的发生。对散手比赛中一方占优势后的消极退守现象也应该制约,就是 要与国际比赛接轨,增加每一局的比赛时间,使运动员在场上打三 分钟。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减少了运动员 在得分领先后消极防守现象的发生,使比分落后的运动员有时间赶 上来,从而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在赛制上,散手比赛应该借鉴足球比赛和乒乓球擂台赛的形 式.实行主客场制。主客场制能够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吸引更多 的观众。因为人们都比较关注自己所在省市的队员的比赛成绩,就 像足球比赛一样,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中国人就更加关注。有更 多观众的参与•自然会使散手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三)提高裁判队伍素质,体现公平竞争

武术界历来门派争斗异常激烈.各省、市地区派出的裁判难免 有,'向心力”,如何杜绝这种现象? 一方面应加强管理制度,奖罚 分明,考核严格。另一方面应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专项业务素质的 提高。这一点自李杰先生出任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以来有很大改 善,全国比赛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但希望在各种行业比赛中, 亦能打出“一片天来”,以便做到由里到外,从基层到全国都有一 个良好的氛围。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着散手运动的发展。我国散手 运动专业队的教练员,大部分都是老运动员退伍后充当的。这一部 分教练员理论水平虽经过学习•但因为基础差、文化底子薄,故基 本上是凭经验在教学,相对来说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规律性、 项目的特殊性等总结不出来,执行不系统,严重影响了散手运动员 的成绩和散手运动的发展。另一部分人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实战 经验少,形成了空洞教学,华而不实,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应培 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双语教学和训练能力的优秀教练员•通过走出 去和引进来的方式,遍播散手运动的种子,广泛地宣传散手运动, 使更多的人能够充分认识散手的益处,能够接受和喜欢散手运动。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展现民族精神、 强化爱国主义、丰富文化娱乐生活、推动社会体育发展、提高人们 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其他任何活动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武术竞 赛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人们所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视野,博采众家之长。人家 好的东西就要借鉴,自己优势不用说,缺点要加快改进,其实这也 是事关民族尊严的大事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就有回 报,有朝一日,散手运动队伍壮大了,正式成了奥运会项目了,世 界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武林高手,至I]那时,不正是中华儿女值得 自豪的日子吗?政府也应根据其定位进行合理、正确地引导,从国 家体育总局到地方体委,应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散手发展的积极措 施,把散手列为全运会项目,继而成为亚运会项目。

浏览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