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七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少年时代喜爱武术,拜 “大刀王五”、“通臂胡七”等名家为师,学习拳术、射术、剑术,到了青 年时代,武术造诣相当高深。有一次,他蹲在地上,叫两个人紧握他的辫 根,他一翻身站起来,那两个人都跌了一跤。“百日维新”失败以后,他镇 静自若地将梁启超送走,然后密约“大刀王五”,准备闯入宫廷,救出光绪 皇帝,计划未实现时,引颈受刀,以身殉国。“南北大侠”杜心五是湖南省慈利县人,生于1869年,9岁开始学武, 到13岁便有了名气。后来,他经四川峨眉山异人徐矮子指引,苦练自然门功 法,掌握了轻功与速行术,被誉为“神腿杜心五”。18岁开始在四川镖局当镖师,走南闯北,行侠仗义。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为孙中山及同盟会 外 作护卫。晚年,杜心五定居长沙,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参 术 事,并苦练辟谷功,继续收徒传授武术。1953年逝世,终年84岁。急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著名革命家黄兴,还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武术家。他在青年时代就酷爱武术,曾同浏阳李永球学习巫家拳。1902年至1903年在锋 留学日本期间,每天早晨起床后,必到东京神乐坂武术会学习射击和武术。并向王润生学习内功拳,是主张内功、外功相结合,中国拳与西洋拳结合最; 得力的人。由于蓄志反清革命,苦练拳术,技艺大进。黄兴身强体壮,臂力54 过人,只手能举百斤。有一次黄兴运军械回湖南,准备武装起义,在途中与 清军遭遇,发生搏斗。黄兴把一个扑来的清兵倒提起来,扔入江中,其他清 兵惊慌逃走。黄兴1903年8月到1904年10月在明德学堂(今日明德中学)担 任体育教师,常以“尚武爱国”精神鼓励学生努力上进,强调强国必须强 身,强身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学生深受其思想熏陶,参加武术运动的人很 多。以两把菜刀起家的贺龙元帅,少年时代便在家乡桑植县洪家关苦练武 术,到了青年时代,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武术高手。洪家关人习武有400 多年历史,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位武秀才,贺龙的叔父贺文科武艺非凡,贺 龙便拜他为师学武,练就了钢筋铁骨般的身体、胆量和武艺,经几十年枪林 .弹雨,成为功勋卓著的元帅。20世纪初,湖南出了一位有名的武术著作家向恺然,平江县人,笔名 “平江不肖生”,自幼酷爱武术,6岁起学巫家拳。1905年去日本宏文书院 读书,1913年与王润生在长沙创办“湖南国技学会”,邀请名师欧阳月庵等 教授武术。1917年开始写武侠小说及武术著作,有《侠义英雄传》《江湖奇 侠传》《拳术》《国术理论》《太极径中径》等,1932年担任湖南国术训练 所秘书,以后一直从事武术传播活动。此外,长沙还有闻名全国的拳王王润生,棍精范志桂,合称为“王拳范 棍”,还有个“瘦皮猴”杜平,湘潭有个“怪杰燕子飞”欧阳月庵,株洲有 个“水上飞”蓝仙果,都是声名赫赫的拳术家。还有一位湖南省主席,叫何键,湖南醴陵县人,从小练武术,有较深造诣。1929年至1937年担任湖南省主席期间,积极提倡武术,创办国民革命军 第四路军技术大队,成立湖南省国术训练所,后改为国术馆。聘请杜心五的 徒弟万籁声当所长。不久,自任所长和馆长。并在全省各地建立30多所市县 级国术馆或国术训练所,支持成立湖南省会民众国术俱乐部和精武体育会湖 南分会等组织。实行军队、政府、社会三管齐下的武术推广措施,提出“武 术军事化,军队武术化” 口号。聘请全国武术高手张之江、孙禄堂、刘百 川、王子平、修剑痴、纪绶卿、吴鉴泉父子、朱国福兄弟等来湖南任教,还 连续举办全省国术考试,使湖南省的武术活动开展得沸沸扬扬。这些来湘传 授武艺的人,都是当时中国武林顶尖人物!英雄不问出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年赫赫有名威震武林的先师们,均已作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而今,出生于“全国武术”之乡新化县白溪山区的“武林小子” 游罡华,正在循着先师先辈们踏出来的足迹,大步前行白溪,又是何方圣地白溪,古镇也!是闻名于世的蚩尤活动地和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清道光•新化县志》载:“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至宋哲宗绍圣 三年(1096年),新化县府置于此。”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白溪有“小南京”之誉。“古镇八景”名闻湘楚, 白溪豆腐遐迩知名。远古黄帝、炎帝、始皇帝,清天子世宗、高宗、仁宗、 宣宗等等“万岁爷”,以及皇亲贵族,名流达士,迁客骚人,纷纷来此,观 光,探奇,淌溪水,品豆腐。对于游罡华来说,这些似乎都与自己无关。这片土地赋予他的“财 富”,是勤奋、是吃苦、是重义、是做个好人有用的人!2013年隆冬时节的一天,当我们到达白溪镇镇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 灵、矿产丰富的小镇,一片安静。 冬雨,刚从此经过,留下几许寒 冷。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车灯闪 过,唤起几声狗叫。然而,当我们 走进镇中心游罡华的姐姐家里时, 立即被游罡华一家人的热情深深地 感染与感动。亲人们是游罡华实现武术梦想 的坚强后盾游罡华的父亲年过古稀,热情 厚道。“当时你儿子到桃江办武馆,听说您很支持的。"我们吃着“晚餐”,聊开了。“支持,当然支持!”游罡华父亲说,“不过,真没想过以后要怎么 样,试试看,走一步看一步。虽然我家里不宽裕,没有钱,但我家罡华懂 事,特别能吃苦。他大概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练武了,经常累得哭,他 也从没有放弃过,总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他每天晚上要练两三个钟头, 出一身汗,干了,又出一身汗,又干了,再出一身汗,又干了,能练三身 汗。”“直到现在,他还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武术梦想,并且干得有声有色。您 认为,这靠的是什么 "我们问。“忍耐、顽强、坚韧、吃苦。”游罡华父亲说。老人家的这番总结,让人多少有些惊讶。坐在他旁边的子女鼓开了掌, 说,讲得好呐,像领导干部讲话一样的。老人家脸红了,笑了笑说:“我是文盲一个,什么也不懂。”他收敛笑 容,略显严肃地对子女说:“但我知道,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心里 要有个想法,另外,要走正道。”儿女们一个劲地点头,说:对的,对的我说:“您是说,一个人一要有理想,二要走正道。”“对啊!”“那您认为您儿子的理想是什么”“他很小的时候就热爱武术,但那时候的人都是死脑筋,认为读书就习 不了武,习武就读不了书,时间安排不过来。所以,他从小就立志要办文武 学校,让细份子学文又习武。长大了以后,他一直为实现这个想法在跑。虽 然在很长时间内,他分文未挣,还欠了一身的债,但他慢慢地摸出了经验。 我认为也是值得的。”“他的正道又表现在哪里呢 ”“一个人就是要走正道。要思想好,人品好,行得稳、坐得正。罡华他 满脑子里除了武术,其他什么私心杂念都没有,没有男女作风方面的问题, 没有经济纠纷方面的问题。总之,他没有做过坏事,只搞武术。有的人出了 点成绩,就老子天下第一,不得了了。有点钱了,也就容易干坏事了。罡华 没有,我很放心。”他大哥瘦瘦的,是家里的“知识分子”,当年发誓要考重点大学,两次 考上娄底师专他都没有去读,执意要复读考重点大学,结果越考越难,分数越考越低。最终他回家当了村干部,原 来当村长,现在是支书,虽没有像两个 弟弟那样习武,但他那个正在上高中的 儿子却继承了家里的武术传统,是武术 三段了。“罡华吃苦、懂事,当年他初中没 读完就辍学了,就是为了支持我读书, 好让我考上大学,家里出个大学生。” 说到这,游罡华的哥哥还有些不好意 思,“虽然现在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一直很低调,从不张扬。喜欢就是喜 欢,有了成绩都摆在那里,确实也没有 必要挂在嘴巴上到处讲。”游罡华的姐姐很不简单,养育了两个女儿,漂漂亮亮的,一个读大 四,一个读大一。负担不轻啊!你看,她的面貌与她的实际年龄有差距啊! 人到中年了,还依然与丈夫一起在长沙打工。酷暑严寒,顶风冒雨,在工地 上战天斗地。但一想到两个读大学的女儿,想到自己的亲属,虽苦也甜了。 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与艰苦抗争的农村妇女,在他的弟弟游罡华办文武 学校最为艰难的时候,毅然把自家喂了将近一年的两头肥猪和一头牛卖了, 换来钱为弟弟解燃眉之急。
浏览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