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训练是武术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克服困难、挫折、失败紧密联系在一起,采用的方法又与技术, 身体训练内容紧密结合,贯穿于训练、比赛的整个过程之中。 主要方法有:(-)激发运动员良好动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品质好与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动机力量。假 如运动员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性,那么在困难、 挫折出现时就会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明确的目的、正确而远 大的动机,常常能够推动一个人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困 难。(二)采用逐步加大困难的方法进行练习进行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要采用逐步加大困难的方法进 行。不能认为只有巨大的困难才能培养意志,巨大的困难一旦 成为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往往会使运动员在困难面前失去信心 和斗志武术训练中,由开始学习简单动作过渡到复杂的动作, 对动作质量及内涵的要求逐步提高,由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直 至成套动作训练的过程,就是逐步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过 程。有指标训练、超套训练、变换条件和环境训练,都是提高 运动员的自信心J培养运动员坚强意志的好方法。(三)加誓姆和凤严格要求和自我坚传力的拾养教练员假如在训练当中放松对运动员的要求,甚至任其自 由发展,往往会导致他们形成不良的训练作风0其表现为:不 能集中精力去训练和观察他人的动作过程;把训练看作是一种 负担或消闲。这对运动员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b所以在训练的 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做到对运动员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组 织纪律性和训练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加强对运动员自律能力的 培养,使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成为在自我监督之下的,经过意志 努力的,有实际效果的正确行动。另外,不断加强运动员自我 监督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运动员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 力,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独立能力克服缺点 和困难。施行自我监督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让运动员写日记,每次 训练完后,进行总结,即刻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成绩及心得 体会;独立制定训练计划等等。总之,要教育运动员认识到锻 炼意志的重要性,认识到意志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命 令、自我动员的过程。使运动员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自我意 识到这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锻炼和考验,必须全力去拼搏,直 至夺取胜利。只有这样,意志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四)针对个性特点采用具体措施研究证明,根据武术项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可把运动员 分为强活动型、强惰性型和弱惰性型等三种类型。针对三种不 同类型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培 养意志品质,提高训练的效果。强活动型运动员往往表现出:不注意听教练指导,并且有 时不按要求去做动作b .采取的教学措施为:——要教育运动员自觉地尊重教练,多采用提问的方法去 吸引运动员的注意力? 干弄清楚运钻员是看领会动作要领翁教练员的语言指 令,要求运动员及时、准确地重复教练指令中最关键的内容。一根据教练员提出的要求,在完成动作后,让运动员自 己首先评价动作的完成情况。强惰性型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学习新动作时,有些激动、 惊慌,动作完成的较为拘谨、小心,明显地减慢速度,总想推 迟第一次试作日期。采取的教学措施为:——不要急于让运动员独立完成,给他充分的时间想好动作。当他对完成动作有畏难情绪时,要采取措施使他相信自己 J 有完成动作的能力,并给其降低要求,使其尝试到成功带来的 E 自信心。——当运动员对所学动作有怀疑时,要使他们清楚自己的 武 运动能力是可以完成该动作的。也可采用分解教学法,帮助他木 们形成和巩固运动技能。 弱惰性型运动员往往表现出:训练积极性不高,身体疲 路 劳,工作能力下降。 采取的教学措施为: ——要停止主要动作的学习,安排其他方面内容的活动,‘提高素质能力水平。 ——要注意运动员训练中的微小进步,不断鼓励和加强他 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振奋精神——当他们出现疲劳征兆或过度训练现象时,要及时地调 整训练内容,减少那些要求高度意志和紧张的动作,安排全面 身体训练和其他机械式的动作。五、模拟训练方法模拟训练就是将训练安排在与比赛条件基本相似的环境条 件下进行训练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运动员赛前的心 理紧张,提高运动员时临场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检查运动员 赛前心理、身体、技术等方面的准备状况。模拟训练有语言形象和实景情况两种方法。语言形象模拟 是利用语言和形象的表象来描述未来竞赛时的情形,对手的行 动,以及自己的情况。这种模拟可以利用图片、照片、录像、 电影使之具体化。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平时的训练中即 可采用。逐步提高运动员心理能力,使之形成与比赛环境相适 应的心理状态,这对以后的比赛起着脱敏作用。 一.实景模拟训练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创造与比赛相似的客观国环境,使运动员身临其境,了解在这种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变 化。这种方法一般多在竞赛期使用。在进行这种模拟训练时, 教练员一般要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训练计划。其中包括:任务、 指标、内容、环境的变化条件,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心理反应 登记,以及课后的小结等等。武术运动员的实景模拟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按比赛规定的场地条件布置——按比赛规定的比赛时间、准备活动时间,项目顺序, 出场顺序进行训练。——按比赛时的特定环境,如音响、观众、照明等进行训 练——组织裁判员进行现场评分。模拟训练应教育运动员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要感到是在正式 比赛,否则,模拟的环境条件再真实也会失去意义。进行模拟 训练时教练员不仅要检查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术情况,更重要的 是观察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和使用心理调节方法的情况效果 怎样。通过模拟训练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 方法,并逐步向心理控制的程序化过渡。一般情况下,程序的 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越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意外就越少,所 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也就越少。实践证明采用下述心理调节方 法和暗示语将有利于运动成绩的发挥。点名前:运动员利用念动训练在心里想1—2次全套动作 及各动作间的连接技术,稳定情绪,调节心理状态。点名后:运动员采用自我暗示和命令的方法提示、动员自己一切都很好,像平时训练一样镇静自若,我有信心完成好 全套动作J准备姿势开始做动作:运动员采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把 注意力集中到第一个动作上六、心理训练的原则(一)长期心理训练与准备比赛心理训练相结合原则心理训练是训练的实体部分。在训练过程的各个部分,每 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个动作之中都要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有意 识地加进心理训练的因素,进行长期的系统性的培养。这其中 需要把握的是长期心理训练与直接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相结合 的原则。长期心里训练是直接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的基础,而 直接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则是对长期心理训练效果的验证。长 期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而直接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消除运动 员赛前的某些心理障碍,为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夺取比赛胜 利服务。(二)身体、技术、心理同步安排同步训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练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 技术、心理的发展水平,使心理训练的任务和内容与运动员身 体、技术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做到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同步安 排,同步训练,既要考虑到三个教学系统的特点,又不能忽视 其间的相互联系。这是因为,人体是在大脑神经系统控制和调 节下的有机体,人体的各个部分,务器官系统机能,以及各种 身体索质与技术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心 理索质与神经系冢则是中间媒介,起着主导作用。某一方面的 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三个方面安排配合得 好,就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若安排不当则会畸形发展,产 生矛盾,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

浏览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