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揽雀尾


①“棚”:棚出的臂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手,后手可按在 体侧,两臂要保持弧形。

②“捋”:臂呈弧形,双手向左(或右)侧向捋,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 歪斜。

③“挤”:一臂向前屈于胸前撑圆,另一手扶于屈臂手的腕部,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 腿、松腰协调一致。

④“按”:双掌自后经下向前弧形推出。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手腕 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 .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两掌左右分开,掌心向上,内旋后收,两掌后收时以肘关节牵引,边分边翻转, 不可扬卷前臂,收至腹前;按掌要求同前。

  • .野马分鬃


一手向前分出,另一手下落于胯旁,成顺弓步,两臂都要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 腰部旋转起主要作用;分手和弓腿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 弓步的前膝与脚尖垂直。

  • .白鹤亮翅


一手向上亮掌于头斜上方,另一手按于体侧;臂都要保持弧形,不可折成三角形或伸直, 两臂均不可伸直,手指要舒展伸开,但不可僵直。

  • .手挥琵琶


两掌立于身体斜前方,两腿呈虚步(脚跟着地),前手高不过眼,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臂 的肘内侧,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 .搂膝拗步


一掌经耳旁向前推出,另一掌按于胯旁,掌心向下,两腿呈弓步,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 低不过肩。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 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 .倒卷肱


一脚退步,同侧臂呈弧形后摆,另一手向前推出。身体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 动作要协调,不要手动脚不动或脚快手迟;后手回撤要走弧形,不可直抽,推出之臂不可伸直; 转动时以腰为轴;退步要轻灵,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后移。转身倒卷肱时,要 先移重心,再转身提步;下搂手不可走直线,前推手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向下劈盖。前手 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要沉肩垂肘,身体正直,转动灵活。

  • .云手


以腰为轴,两掌随腰转动在体前左右交替弧形运动。无论手心向内或向外,运转都要呈立圆,速度要均匀,动作要连贯;臂不可僵直或屈成三角形,手高不过眉,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 裹,肩不可上耸;两掌运转要与转腰松胯、移动重心协调配合,不可只是摆动两臂而无腰的转 动,身体也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脚尖应向前或略外展;并步时两脚应距离10〜20厘米。

  • .单鞭


两臂分开,一手立掌,一手为勾,两臂皆不可伸直,手高不可过头,勾手不可僵劲,后臂 也不可过横或过张;头要顶,腰要松,肩要沉,胸要含,腕要柔,避免挺胸收腹。

  • .玉女穿梭


拗步,一手上托另一手前推,两臂成弧形。前推之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腰;旋转不可僵滞, 方向要明确;保持沉肩垂肘,松腰敛臀。

11 .闪通臂

顺步,一手前推另一手上托,两臂皆成弧形,前掌高不过头,低不过口;身体中正不倚, 松腰松胯。

12 .金鸡独立

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抬起,无论挑掌还是撑掌,臂部都要成弧形;支撑腿稍屈站稳,另 一腿大腿提平。

  • .高探马


一手向前穿推高不过眼,后掌收在小腹前,两腿呈虚步。

14 .搬拦捶

手臂不可伸直,搬(压)拳和拦掌动作要有明显的弧度,不可直来直往;身体转动与两臂 动作要配合恰当。

15 .双峰贯耳

两拳经两侧向前上方横打,高不过头,低不过口,相距约一头宽,拳眼斜向下,两臂如钳 状;两肩要沉,两肘不可扬起。

16 .海底针

虚步站立,两腿虚实要分清,臀部不可突出,同侧手按于胯旁,另侧臂伸向斜前方,手指 指向前下方,上身前俯不超过45°。

(四)太极拳步法

  • .上步: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移半步。

    • .退步:前脚后退一步。



  • .撤步:前脚或后脚后退半步。

    • .进步:两脚连续向前移动各一步。



  • .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

  • .侧行步:两脚平行连续侧向移动。

  • .碾脚:脚跟作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作轴,脚跟外展。


(五)太极拳腿法

  • .分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腿伸直,脚面绷平,脚尖向 前,高过腰部。

    • .蹬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脚慢慢蹬出,腿伸直,脚尖上勾,脚高 过腰部。




三、刀术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早在原始社会就用石刀、骨刀作为生 产工具,后来用于战争成为短兵器。刀术是以缠头裹脑的招数为基本动作,加上劈、砍、挂、 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刀术的风格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 缠绕、雄健剽悍。

(-)刀的部位名称、规格和基本提法

  • .刀的部位名称(图5-1)



  • .刀的规格标准


刀的长度以直臂下垂抱刀姿势时,刀尖不低于本人耳上端为准。也可按规则要求使用适宜 型号、尺寸和重量的刀。

  • .刀的基本握法


(1)左手抱刀法:臂内旋,拇指和虎口压住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托 住刀盘,使刀背靠近小臂内侧,刀刃朝前,刀尖朝上,刀身垂于身体左侧(如图5-2)。

(2)右手握刀法:右手虎口靠贴刀盘,拇指和食指紧握刀把,其余三指松握刀把,以刀平 刺时与臂成一直线为宜(如图5-3)。

(二)刀法的主要内容

  • .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 .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 .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 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

    • .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 .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 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 .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 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 .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 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 .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 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 .斩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高度在头与肩之间,力达刀刃,臂伸直。


10 .横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为扫,力达刀刃。旋转扫刀 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11 .按刀: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刀刃朝下,平向下按。高与腰平为平按刀;接近地面为低 按刀。

12 .藏刀:刀身横平(刀尖朝后,刀刃朝外)藏于左腰后为拦腰藏刀;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 为立藏刀;刀身平直(刀尖朝前,刀刃朝下)藏于右后侧为平藏刀。

13 .背刀:右臂上举,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为背后背刀;右臂侧平举,刀背顺贴于右臂 为肩背刀。

  • .架刀: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高过头,力达刀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15 .抱刀:刀柄朝前,两手相交,刀背贴于左臂,向前平举为平抱刀;左手持刀,左臂下 垂,刀尖朝上,刀背贴于左臂为立抱刀。

  • .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 .撩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浏览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