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桩功八势
此功法是由李文忠先生根据民间流传的俗称“八八六十四口气”整理而成的。所谓“桩”, 是指“站桩”,原是拳术练功的一种基本功,有“栽桩”、“桩功”、“裆功”等异名。在《少林拳秘诀》中说“南派日’地盆',又日,地盘;北派日,马步;河南及蜀、黔、楚等处日,站桩"名异 而实同也。”俗话说:“立木顶千斤”。“站桩''之名实际上是借喻木栽地牢固的形象而来的。这里的“桩功八势”与易筋经十二势中有些功法相近,是用于健身的,并非拳法,故列于此。
起势
【功法】头正身直,集神人静,全身放松,左脚左移一步,脚尖内扣,手垂体侧,下颚回收,舌抵上腭,双目平视。
第一势:双肘平举
【功法】两手掌心向上,徐徐提气,如托物状,举至胸前,然后收至体侧,吸清气,吐浊气,运气八口。
【解说】此势在预备动作完成后,双臂微屈接地气,肘部提气向前平举,掌心向上接天 气,切忌动作僵硬。“运气”,即行气,是一种呼吸吐纳功法。“运气八口”,即做深呼吸8遍。 运气时,要细、长、慢、匀。吸气时默念“定心息气”,呼气时默念“存心静极”,以促松静守 意。
第二势:拱手合掌
【功法】两手转掌,掌心在胸前相对,拱手合掌,若童子拜佛状,运气八口。
【解说】此势在两手徐徐上举至膻中穴(位于两乳尖之间)后,双肘屈呈直角,距胸前一拳许,两掌徐徐合拢,指尖朝上,以稳意念。
第三势:气沉丹田
【功法】两掌掌根左右分开,肘节向下松坠,两手呈抱球状,气沉至下丹田,掐诀,贴小腹,运气八口。
【解说】在两手慢慢往小腹沉落后,气随之下沉,沉落于丹田。做到上虚下实,宽胸实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清除内心焦虑,使心肾相交,通体舒畅。“掐诀”,原是道家练功时帮助导引的一种方法。此处指“用大拇指掐住无名指根”进行练功,称为“掐诀”,亦称“搭 桥。
第四势:意照膻中
【功法】两手掐诀,徐徐抬至胸前,掌心向内,贴近膻中穴,运气八口。
【解说】“膻中穴”,是一个经络穴位,位于前正中线,当两乳头中间。此势要求以两手徐徐提气上升至胸前膻中穴,使气上行,一气贯通,做到舒胸健肺,伸肱理气,贯注百脉。
第五势:举臂展目
【功法】两臂上举,双肘稍屈,手举过顶,掌心相对,两目平视远眺,运气八口。
【解说】在两臂上举动作完成后,双目展视,用鼻吸气,可使气上升,呼气时使气下行, 可疏通经络。
第六势:掌托天门
【功法】翻转两掌,掌心向天,似托天状,十指相对,仰面观天,通过两掌合谷穴(位于拇、食两指伸长时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稍偏食指处),向天空极远处看,运气8口。
【解说】翻掌向天,可使心宁静,气乃畅通。仰面观天,使颈椎、胸椎、脊椎、舐椎松弛,贯通督脉。
第七势:俯掌贯气
【功法】丽手掌心翻转向下,肘微屈,双手指相对呈弧形,双双照在百会穴,距头顶一 拳远,颈正身直,双目平视前方,运气八口。
【解说】此势在翻掌照百会穴后,要松腰。腰一松,两手劳宫穴(位于掌中央)发气,从百 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透入,过咽喉,经任脉下行至会阴穴(位于两阴之问),或沿大腿、小腿降至涌泉穴(位于足底心处),透入地心极处。
第八势:按掌洗髓
【功法】两掌自头顶徐徐下落,至胸前膻中穴处,合掌,运气8口。默念“定心息气,存 心静极”,两手续向下落,贴在小腹。
【解说】此势在膻中穴合掌运气后,以意念领气运行,呼气时,沿脑髓、脊髓节节下行, 经腿骨骨髓,把浊气自涌泉穴泄出。久练后,似有温水自上而下清洗过的感觉,逐渐达到神清气爽、杂念消除的境界。
收势
【功法】两手分开,落于体侧,调心调息,右脚向左脚并拢,搓掌搓面。
【简评】
此法原题“十二行桩”,经李文忠的整理,融合了他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此法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意引气”,即以意念引导气的运行。因此运用此法时首先要做好以意 引气的心理准备。这在该法中已有提示,如“定心息气”“存心静极工 此法另一个特点是按 中医经络循行线路进行运气的。在运用此法时应对此法中所涉及的经络穴位有较准确的了解, 以便循经运气。这在功法中已作了说明,应以自身对照进行揣摩,否则会事倍功半的。此功法应在每天清晨练习,有采气、活血、养生的作用。
站桩功与一般采用站式练功的功法有所不同,它有独特的要求,这就是:①注意对姿势 结构、力量运用和意念活动的锻炼;②对呼吸的锻炼力求自然,并进而锻炼呈腹式呼吸;③ 在意念上则要求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意为主导;④要求形体舒展挺拔,力量活泼完整,精 神恬然豪放,气息吐纳绵绵。因此站桩功可以说是“精、神、气、力”有机配合、相互作川的一种功法。形体是基础,意念为主导,“形”和“意”便构成这一功法的主体。这也是运用此法寸要理解的。
第十二章大学生实用武术防身技能
当今社会,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暴力与犯罪从未消失停止过。在高校这块圣洁的地方仍然存在着暴力与犯罪活动,人们生活的安全以及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及生活安全,都建立在抗暴“实力”的基础上。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质较差,特别是自我保护、自卫防 身及法律意识较差,这引起了教育界及高校学生的高度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学生应专门开设大学生自卫防身技能课,同时提高法律意识,这 样高校学生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己防身技能的水平,才能防患于未然。从法律角度上讲,面对暴力,正当合理的防卫是必要的,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因此, 根据高校目前治安情况和高校大学生渴求强身壮体,防身抗暴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身体等状况,根据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的特点,以及作者长期以来致力公安院校擒拿格斗实战教学的经验,集中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击为一体,熔中外技击精华于一炉,以简练、 实用、有效为目的,编写了大学生自卫防身技能,以便在高校大学生中推广应用。
第一节实用防身散打技能
一、散打简介
散打,亦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白打、手战、卞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对抗形式是在台子上进行的,又称“打擂台、现代散打是以武术中踢、打、摔的动作为内容,按照一 定的体重分级,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口。我国武术散打自 1979年3月被确定为试点项目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内部交流、公开表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比较科学地规范了技术动作,逐步完善了规则,确定了竞赛模式,于1989年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目前,除每年举行全国性的团体赛和个人冠军赛外,武术散打还被列为全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武术锦标赛项目。随着散打运动在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散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散打这一运动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这为散打项目走向世界,走进奥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基本技术
(一)实战姿势(以左势为例。以下均同)
散打的实战姿势,通常也称预备姿势。侧身,两脚前后开立,约为一自然步的距离;前脚尖与后脚跟在一直线上,两脚尖均斜向右前方,两膝微屈,后脚跟微踮起;两手握拳,拳眼斜朝上,左前右后屈肘举于体前,左臂屈90度〜110度之间,左拳与鼻同高;右臂屈小于90 度,垂肘紧护右肋,右拳置于右下须处;下颁微收,闭嘴合齿,含胸拔背,面部和左肩、左 拳正对对手,全身放松处于一种“弹性”状态。
要点:两膝微内裹,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垂肘护肋,暴露给对手的身体部位要小。
(二)基本步法
散打步法的作用首先是为了配合攻防动作的运用,其次是为了保护动态中身体平衡与敌我双方的有效距离。步法是散打技术运用的基础,“有招必有步”和"步动招随,招起步进”就是这个意思。散打步法的总体要求是“快、灵、变、快是指步法移动要迅速;灵是指步法移 动要轻灵,有弹性;变是指步法在运用中能随机应变,转换自如。
1.进步
预备姿势,后脚蹬地,前脚掌擦地向前进半步,后脚再跟进半步。 要点:进步步幅不宜过大,后脚跟进后的身体姿势不变,进步与跟步衔接越快越好。
2.退步
预备姿势,前脚蹬地,后脚掌擦地向后退半步,前脚再退回半步。 要点:退步步幅不宜过大,身体姿势保持不变,退少要快。
浏览1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