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技形式即搏技的基本运动形式,是指武家开展搏技攻守所特有的运动动作 形式,是说踢打不像踢打、说摔拿不像摔拿的一种特色攻守。其基本形式即以降、 伏、控、制、逼、迫为前提,以抱、按、缠、绕、粘、贴为手段,以肘、膝、头、肩、胯、节攻击 为方法,所形成的人体外在攻杀战守的形态结构。
中国武术运动中的搏技运动形式,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的。具体来讲,有快、 中、慢之分,有能、劲、力之别,有攻守、娱乐、保健之异。虽说,武术搏技的基本运动 形式,主要指的是一对一的人与人对搏。但在攻守训练、实际操练、具体应用、运动 修炼中多采用人对桩、人对袋、人对模型等的搏攻运动形式。
(三)搏技运化
搏技运化是指搏技攻守所特有的运动转化,是搏技运动变化、变易、变形、变 相、变通变幻的根本所在,是搏击攻守随机应变、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合适为合适的 关键所在。在中国武术运动中搏技的运动转化是千变万化最为复杂的,一般来讲有 快、中、慢、顺、逆、随之分,有功、劲、力、内、外、禀之别,有攻守、娱乐、保健、锻炼、训 练、锤炼之异。虽说武术搏技运化是方法与方法、手段与手段、技巧与技巧的运化。 但在运动训练、实际操练、具体攻守中,更多的运化大都应用在攻杀战守的被动、危 险、绝地和被困、被制、被擒、被拿、被甩以及不得势、不得劲、不得力的时候。
五、搏技三道
搏技三道即中国武术搏技运动中的三大人道恪守、追求、维护,是指中国武术 搏技运动中所必须首先遵守的德行、礼仪、规矩。它•是中国武家在搏技攻守运动中 的基本规范,是开展武术搏技运动的灵魂、核心、大前提,是武学研究所追求的最高 境界,是武家攻守、娱乐、保健的根本所在,是炎黄子孙做人、做事、做局所必须遵守 的道德规范,是人类人文、文化、文明的核心所在,是中华儿女为人、处世、立足所必 须恪守的基本规范。
(一)三道简述
三即万物之母,道气辨证之根。道即万物之源,道气辨证之体。三道即中国武术 的运动之道、理论之道、建设之道的总称。其中,运动由功、技、艺组成,即功法运动、 技法运动、艺法运动的总称。理论由机、格、的组成,即基础理论、攻守理论、经穴理 论的总称。建设由身、道、能组成,即武身建设、武道建设、武能建设,俗称身体建设、 人道建设、能力建设的总称。所谓人道建设由德、礼、规组成,即德行建设、礼仪建 设、规矩建设,是中国武家修德的主体,是中国武学讲解、阐述、介绍、论述、宣传的 首选部分,是中国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的前提部分。
(二)德行
德行即中国武家为人处世的大道、大德、大行,是指武术运动中攻守双方所必 须遵守的止戈之道、德行之道、礼仪之道、规矩之道,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 所在。其中,大道即中国武家成人的基本总则,大德即中国武家做人的基本总则,大 行即中国武家做事、做局、做业的基本总则。搏技德行是指除正常武家德行外在搏 技攻守运动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中国武学中,成人即一个人生理成人、思想成人、人道成人、攻守成人等四大 成人四位一体的打造过程,是缺一不可的人类成人建设过程,是高级动物、人类、圣 贤、神仙等传统人生鉴别、区分、划分的关键。其中,生理成人即年龄上的成人,是人 类的一个与时俱进过程,是由吃喝、呼吸、睡眠来决定的。思想成人即主义、思想、理 论上的成人,是人类的一个认识、学习、掌握过程,是由检验、实践、践行来决定的。 人道成人即意识、观点、理念上的成人,是人类的一个修德、振兵、治气过程,是由德 行、礼仪、规矩来决定的。攻守成人即存活、立足、自主、独立、主张、对抗、作战上的 成人,是人类维护正常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辰庆典的一个过程,是由武术运动、 武术理论、武术建设来决定的。
在中国武学的四大成人建设中,关键在于人道上的成人。这是作为高级动物的 人所必须应该首先知道、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实现的传统文化积淀。任何一个人 只有达到一定划时代的人道标准,是为人的关键所在。其中,生理成人为年属东,思 想成人为月属南,人道成人为日属西,攻守成人为时属北。中国武家所说的成人,一 般就是指生理成人、思想成人、人道成人、攻守成人的四位一体成人,但在日常生活 中所说的成人仅仅指的是生理上的成人即年龄上的长大成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成人必须是四位一体的成人。
总而言之,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既然是人就必须懂得、遵守、展现做人所必 须应该具有的亲爱恩、忠孝节、憎恨仇、仁义礼智信、恭敬、忍让、勤俭、责任、义务、 立场、理法、自制力、不忘本、不屈不挠和支撑人类生存、前进、发展的三大本能建设 即攻守、繁衍、吃喝建设以及合情、合理、合法的胆量、谋略、勇气、作为、智慧。需要 清楚的是,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强大武力的维护、支撑、保驾、护航、专政、安抚。
搏技德行即搏技中的人道、人德、人行,有大道、小道、高道和大德、小德、高德 以及大行、小行、高行之分。武家必须遵守搏技德行对大则大、对小则小、对无则无、 硬大勿小的搏击基本原则。其皆起于攻守意识,是武家乃至炎黄子孙层次、档次、境 界的集大成。中国武家认为:“凡小者,小道论高低,小德论深浅,小情论远近,小理 论正歪,小法论对错,故小而不论者治。凡大者,大道无对错,大德无深浅,大情无远 近,大理无正歪,大法无对错,故大而不论者修。”所以说,搏技使用的分寸、尺度、火 候把握,必须首先搞清楚对手的德行是大还是小。小则必须斤斤计较、有章有法、规 规矩矩,斤斤计较,人盯而治气。大必须统筹考虑、无形无为、道德而行、生存第一、 安全第一、求胜第一。
(三)礼仪
礼仪即中国武家为人处世的礼、仪、貌,是指武术运动中攻守双方所必须遵守 的礼节、仪式、面貌,是武家修德振兵治气所在层次的基本体现。其中,礼即武家乃 至炎黄子孙为人的礼道、礼节、礼数(礼仪的等级),是中国武家做人、做事、做局所 必须恪守的基本礼道、礼节、礼数的展现,是中国武家几千年来仿佛为人建设所形 成的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规范。
搏技礼仪即在搏技攻守前中后所必须拿捏的基本礼节、仪式、面貌,有大礼、小 礼、高礼和大仪、小仪、高仪以及大貌、小貌、高貌之分。武家必须遵守搏技礼仪对大 则大、对小则小、对无则无、硬大勿小的搏击基本原则。其皆起于中和势,是武家乃 至炎黄子孙修养、教养、涵养的集大成。对自己而言,礼节之礼多为抱拳礼、鞠躬礼、 喊喝礼,礼节之节多为节制、操守、气节仪式之仪多为短打扮,仪式之式多为赛地、 赛场、赛台、擂台。这都是搏技攻守前、中、后的必需。这所有的一切,虽然只适应于 光明正大的武术比赛,但也彰显中国武家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做局、做业、做家的 一面。
(四)搏技规矩
规矩即中国武家为人处世的规矩,是指武术运动中攻守双方所必须遵守的做 人标准、做事法则、做局习惯,是武家攻守、对抗、作战中所必须遵守的标准、法则、 习惯。所以说,在中国武学中,所有人间的规矩,都是中国武家五做即做人、做事、做 局、做业、做家的基本依据。
搏技规矩即搏技攻守中所必须遵守的标准、法则、习惯,是武家乃至炎黄子孙 在吃亏、惨痛、失败的搏技攻守斗争中所制定出来的,有利于自己获胜的基本规矩。 它是攻守、娱乐、保健运动中标准性、法则性、习惯性的一种拿捏把持,有大规、小 规、高规和大矩、小矩、高矩之分。在搏技攻守运动中,武家必须遵守搏技规矩遇大 则大、遇小则小、遇无则无、硬大勿小的搏击基本原则。其起于武家的攻守理念,是 武家乃至炎黄子孙是否得育、得栽、得培、得教、得训、得炼的集中体现。肯定地讲, 没有一定利益、丢面子、反人类的事,无论如何中国武家都是绝对不可介入的。否则 就丢失了武家五做的纲领性规矩了。
在中国武学中,武家的任何作为,都会具有情、理、法、红、白、黑等六个基本层 面的:第一个层面即情层,是以人间三情,亲、爱、恩为核心的,讲的是情面,求的是 真诚,要的是尽心尽力;第二个层面即理层,是以行业道理为核心的,讲的是规矩, 求的是规范,要的是全心全意;第三个层面即法层,是以现行法律为核心的,讲的是 条令,求的是合法,要的是公平公正;第四个层面即红层,是以政治关系为核心的, 讲的是利益,求的是合作,要的是战略合作;第五个层面即白层,是以胆识智慧为核 心的,讲的是方法,求的是手段,要的是综合治理;第六个层面即黑层,是以社会黑 势力为核心的,讲的是交情,求的是主宰,要的是一步到位。
浏览1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