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技简称搏,又称搏击技术,是指在武术运动中利用抓握、把持、控制的技巧和 方法,将对手降伏在自己的肘膝攻击空间并迅捷开展肘膝攻守所形成的武术搏打 技术。这是相当缠手、辣手短促、强悍、刚烈的进攻技术,是强度、密度、硬度十足的 进攻技术,是贴近、靠近、接近对手的进攻技术,是对手在踢技、打技、摔技、拿技极 为强悍攻击下所展开的利我性进攻技术。其攻守的基本程序由动线、动因、动理、章 法、格理、作战等构成。
(一)搏技动线
搏技动线是指置对手于利我搏击的降伏之中所必需的基本行进路线,是搏技 攻守的准备、就位、起始部分。如练武的动线,首先须选好场地和武场四宝、亦称武 房四宝(墩、标、器、械),然后动气启功,行技施法、展招现制,方可开展功法、技法、 招法的三位一体攻守,方可开展攻守、娱乐、保健的常规演练,方可开展实质性的搏 击、散打、格斗、对抗、作战、拼杀。
(二)搏技动因
动因即采取搏技行动的原因,搏技动因是指开展搏技攻杀战守的原因,是自己 为什么要与对手开展相搏的原因,是搏击攻守目的实现的必须,是为什么要搏击、 在什么情况下搏、采取什么搏法的具体实现。其关键在于对手为什么来搏,搏的目 的是什么,其将在什么情况下来开展搏击;还在于我若搏击对手,对手将会如何进 行反应。一般情况下的搏技攻击,是建立在对手踢、打、摔、拿较强而搏技较弱基础 上的,是近距离相互搅和、搂抱、缠绕情况下所开展的搏击技术较量。
(三)搏技动理
动理即开展攻守进退的理论依据,是武家攻守、娱乐、保健的基本道理,这里的 道即运武之道,理即攻守之理。搏技动理是指置对手于自己降伏之中所必须依据的 道理,是搏攻行动路线、动作原理、运动规律在搏打厮杀中的基本体现,是获得攻守 胜利所必需的硬道理,是搏击技术在理论上的计划、分析、考虑,有软、硬、磨、蹭、 撩、逗之分,有明、暗、红、黑、厚、薄之别。
在现实的生存、生活、生发斗争中,人与人相搏的事情是绝对不会避免的。世人 之所以学练搏技的方法和技巧,就是为了在人与人相搏突然到来的时候,自己能占 足主动、依实处置、迎刃而解,不至于在被对手、坏人、流氓、敌人、犯罪分子、恐怖分 子搂抱、缠绕、粘贴、捉拿、控制时而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更避免了在被对手、坏人、 流氓、敌人、犯罪分子、恐怖分子较强硬踢攻、打攻、摔攻、拿攻时而无法招架死于非 命。另外,极为关键的是,动理是武术攻守运动的升华,是对修炼者胆量、谋略、智 慧、心身具有潜移默化的提升建设作用。
(四)搏技章法
搏技章法是指用符合搏技攻守的规制、规矩、规程和攻守、对抗、作战的条例以 及比较理想的方法、手段、技巧来按部就班开展搏击运动所必须恪守的章程、法度、 法子。对于中国武家来说,任何止戈知识的教学训练,都必须清晰地了解、认识、掌 握止戈运动技术的基本章法。只有这样才能对止戈运动技术有一个精准、精确、精 到的把持,才能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有分寸、有尺度、有火候的攻守进退,达到理 论联系实际、智慧联系斗争、谋略联系攻守、计策联系打斗、点子联系行进、战略联 系对抗、战术联系作战、战法联系格斗、胆识联系形势、立场联系情理、斗志联系拼 搏、感悟联系修养等武家十二联系的章法修炼目的。
(五)搏技格理
格理即置对手于理想、成服、老实地步的中国武术攻守理论。其与中国武术基 础理论、中国武术经穴理论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武学体系的灵魂、筋骨、脏 腑,是中国武术理论系统的脊梁,是中国武学体系的核心,是中国武文化的主体,是 中国武文明的主旋律,是指导中国武家在攻杀战守中获得最大利益、最大胜利、最 大成功的理论基础,是炎黄子孙五千年来一举获胜、最终获胜、始终获胜的精髓所 在。
搏技格理是指采用搏击技术置对手于理想地步的武术搏技攻守机理,是指导 搏击技术攻守的基础理论。对中国武术来讲,任何攻守都有着足够的基理支持、格 理支撑、的理支柱和具体的攻守机制、攻守机理、攻守机能,如果没有理论系统支撑 的攻守技术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了。
(六)搏技作战
作战是指中国武家集动线、动因、动理、章法、格理为一体所形成的战无不胜攻 杀战守势头,是具有以弱胜强、强强获胜、势不可挡势气的攻杀战守,是能够招之即 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攻守进退,是中国武家攻守的最高形式,是现实生活中极 具强制力、征服力、扼制力的攻守实力彰显。在中国武学中,作战与对抗、攻守共同 构成了武术攻守运动的三大基本形式。其中攻守斗争为禀,对抗斗争为阴,作战斗 争为阳,都是武术运动、人类活动、动物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斗争过程。其作战的 基本意识、理念、主义、思想、理论在任何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等攻守斗争 中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搏技作战即中国武家的单一搏技作战,属相对粘贴、缠绕、搂抱状况下的限定 性搏打攻守比拼,是相对短促、强悍、猛烈攻守中最理想的攻击、对抗、作战手段,具 有极强的拼搏力、肉搏力、战搏力以及势不可挡的作战能力。
四、搏技三基
三基是指武术运动的三大基石,即武术运动动作的基本架式、基本形式、基本 运化。搏技三基即从事武术搏技运动所必需的基本架式、基本形式、基本运化,是中 国武家搏技攻守中合理分析搏情、准确认识搏技、得道应用搏法的基本依托。这是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正确拿捏好的搏攻架式、准确把持好的搏攻形式、明确完善好的 搏攻运化,是中国武家上层次、上档次、上境界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支撑。
(一)搏技架式
架式即搏技运动的基本架子和式子,是指武术攻守运动中始终所保持的人体 攻守格斗的基本框架构筑,是架子、式子、势子、样子等武术攻守四大基本构筑的总 称,俗称武家四子。它是建立在武家基本站立姿势之上的武术运动架式,是武术攻 守、娱乐、保健运动动作的根基。其中,架子简称架俗称拉架子,即武家从事攻杀战 守最基本的架子,是指武术攻守运动中所必须始终依托的人体攻守架势,泛指人类 所有活动、运动、行动的攻守进退姿势,特指人体所特有的运动定势、定架、定式、定 样,是针对所有止戈攻守进退的框架结构。式子简称式,俗称公式、定式子,是指武 术攻守运动中能够套用、公用、伙用的人体式子,泛指武家的攻守姿势,特指武家的 运动定势,大多是针对攻杀战守、表演娱乐、防病治病、动作训练而言的。势子简称 势,俗称放势子,是指武术运动中能够占据先手、先机、先发的人体对峙攻击姿势, 泛指武家的运动攻击架势,特指武家门派所特有的主要攻击姿势,大多是针对积极 攻守、格斗、运动、康复、保健而言的。样子简称样,俗称摆样子,是指武术运动中能 够摆出一副像模像样的攻守、娱乐、保健模样,泛指武家的运动攻击架势,特指武林 高手所拿捏出来的样子,大多针对的是攻守运动中的法头卖相、长寿修炼、长生打 造。虽说武术运动四子在教学、训练、科研中有一定的区别,但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 攻守作战中是不可分割的。
搏技架式是指搏技运动动作所特有的架子、式子、势子、样子。中国武家认为: “常用为架,公用为式,专用为势,普用为样。”其中,搏技架子是指武术搏打运动中 所表现出来的肢体基本结构,是武术运动标准化、系统化、完整化的根本。搏技式子 是指武术搏斗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肢体相对固定的身体定式,是武术运动公式化、 攻守化、规范化的根本。搏技势子是指武术搏击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特点 的身体姿势,是武术运动门派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根本。搏技样子是指武术搏攻运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概模样,是武术运动自然化、无为化、糊涂化的根本。在中国武 术运动中搏技的架式势样是千姿百态的,有大、中、小之分,有单、双、混之别,有攻 守、娱乐、保健之异。
浏览1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