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教学中的练习法是根据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身 体和思维活动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套路教学中学生掌 握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并从中领悟武术的内涵厂进行身 体锻炼,增强体质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和调节心理活动等,都需要通过对动作的反复练习和思维活动来达到。所 以,练习法是完成套路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学生在身体练习中,有机体要承受一定的 解 运动负荷,并消耗一定的体力,引起一定的疲劳。做完练习 生 后,经过一定的休息时间,才能消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因 除 此,在运用与身体练习相联系的教学方法时,都应安排好运动 军 负荷,并使之与休息合理地交替进行。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应 ¥ 包括运动负荷和休息两个因素。 学生在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可分为表面数据基本相同 I 的和经常变换的(标准的运动负荷和变换数据的运动负荷)两 I: 种。表面数据基本相同的运动负荷,通常用于掌握动作技术所 I 进行的练习;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时,则根据具 >, 体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负荷能力,在连续或间歇的情况下,区无 别采用变换的或表面数据基本相同的运动负荷。 休息可分为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现代生理科学证明,积极性休息对恢复机体工作能力的效果比消极性休息好。实践中这两种休息常常是互相配合运用的,一般是在练习的问歇,先作积极性休息,然后再作消极性休息。练习与休息的合理安排应以机体工作能力的恢复和提高为标志。运用各种练习法时,应注意处理好,一定的运动负荷与 间歇安排对机体机能的影响程度,使之符合练习过程所要求完 成的教学任务的需要和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规律。套路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综合练习法以及 集中注意力练习法、念动练习法和放松练习法等。(一)童复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O固定的条件有动作结构,运动负荷的表 面数据以及场地器材等。例如按规定的动作标准,固定的速度 重复练习。这是在套路教学中练习的重要方法。重复练习法的 宙 特点是练习的条件固定和反复进行练习,练习的间歇时间没有 严格的规定。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观察,帮助学生改进 动作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锻 炼身体,发展体能,培养意志品质运用重复练习法时,应使 练习的条件固定,同时坚持完成练习任务必不可少的反复练 习,这样才能体现出重复练习法的效果。重复练习法可分为单一重复练习、连续重复练习和间歇重 复练习三种。单一重复练习:是对动作每练习一次就进行休息的反 复练习方法。如练习一次击步二起脚,休息后再重复练习,如 此反复练习。单一重复练习法的特点在于对动作的练习数量较 少,持续时间也较短,因而适用于动作的初学阶段,便于教师 观察和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较少消耗体力。在掌握动作的初 学阶段,可在较低要求(如腾空高度).的情况下进行练习。2,连续重复练习:是对某动作连续重复练习两次以上后 再进行休息,然后再连续反复练习的方法。它多在具有周期性 特点的动作教学中运用。如行进间的正踢腿、行进间的仆步穿 掌的练习。对非周期性的动作,也可根据需要人为地赋予周期 性特点,连续地进行重复练习。如连续的组合练习(五步拳, 形意连拳等)。连续重复练习法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练习密度 和运动负荷。连续重复练习法不仅利于加速动作条件反射的形 成和巩固,并且对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神经系统和心肺系统的 机能,发展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以及培养完成任务的坚持性 等都有较好的作用。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控制连续重复的次 数,以免负荷过大,过早出现疲劳,影响对动作的改进和掌 握。负荷安排要合理,应适合学生负荷的承受能力,处理好练 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的关系,强度较大的练习,其练习密度自然 应相对较小。为此,可根据学生的负荷能力和锻炼身体、培养 意志的需要,在休息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逐次或有阶段性 地增加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或者相反,在连续重 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休息时间,必要 时也可既增加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同时适当减少 休息时间。3.间歇重复练习:是练习后安排相对固定的间歇时间, 再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如以90%的强度进行半套长拳的重 复练习,规定重复练习之间间歇为3 ~ 4分钟。间歇重复练习 法的特点在于对练习间歇施以适当控制,以加强对身体锻炼的 影响。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安排好间歇时间,控制学生的机 体不产生过大程度的疲劳。(二)变换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 练习的方法。变换的条件有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环境、场 地,器材等。变换练习法有连续变换和间歇变换两种:连续变 换是在练习条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再行练习的方法Q如改变套 路的练习方向,套路练习环境的不断改变等;间歇变换是在间 歇后改变动作形式、组合,再进行练习的方法。改变动作形式 或组合的练习是指用不同姿势的跑或跳。例如:弧行步与跑跳 步的交替练习,武术成套练习中动作组合的改变等。变换练习法的特点在于练习条件的变换。由于练习条件和 运动负荷的不断期,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蠲节机能和身体 各器官系统相互间的协调机能,提高人体对不断变换的练习环 境和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以及从事身体练习的积极性,掌握动 作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都有较好的作用。运用连续和变换练习法时,应选舞安排好变换的条件。用 于动作教学和政进,提高运动技术时,:应对变换的条件做出明 确7具体的规定,使变换的条件通过练习所起的作用符合练习 任务的要求。例如,为了提高腾空飞脚的技术水平,可选用由 高处向低处的练习,以增加腾空的时间,便于完成空中动作, 在练习时既要确定落差的高度,还须对因由高处向低处的练习 引起的某些变化因素作出规定,如不向上做起跳动作,向远出 跳落等,否则,任意的练习手段可能会使正确动作变形,不利 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三)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 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 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循环练习的方式有多种,基本的是流水式和分组轮换式两 种。流水式循环有分组和不分组两种,它是按练习的顺序、路 线和要求,排成一线纵队依次循环练习。分组轮换式循环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学生分别在各 练习站,按练习要求同时开始练习,一站练习完后,按一定顺 序又到下一站练习,这样依次循环进行。循环练习法既是一种练习方法,也是套路教学的一种组织 形式。它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连续循环,最大 限度地利用场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大课堂密度,运动 负荷较大,练习程序和要求可根据完成练习任务的需要、教学 对象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予以设计d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在 于能较全固地锻炼学生身体,发展体能,有助于巩固动作技 术,提高运动能力,有利于培养道德意志品质,还能较好地提 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应注意: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以及耐练习方式的确定, 均应服从练习任务的需要,改进巩固提高动作技术为主的练习 手段,要突出练习重点,练习数量不宜过多,以利学生能集中 注意于动作的正确性;以身体锻炼为主的练习手段,动作数量 可以多些,但选用的手段要符合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学生的运 动基础和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基本会做的。根据动作教学 的需要,可多选用复习、巩固教过的动作或辅助练习;根据身 魅 体锻炼的需要;可选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培养意 1 志品质等的练习;也可以把上述这些练习搭配、组合在一起。看 在选有多个练习手段时,应尽可能使这些练习手段对身体各部菱 位和身体素质具有各不相同的影响,以利全面锻炼学生的身 I 体。
浏览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