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知己之性,何以得知人之性; 物性亦如人之性,至于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而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独偏灵。天钧六合步云桩正是通过站桩内视、静心自省、寻 求真我之元性,模仿植物大树,脚踏实地、昂首云天而 得悟人性、天性、地性、物性,在行功中激发与宇宙万 物共生的元智慧,而得健身延年、悦智怡情之效益。所 谓四性复本原,就是返璞归真与天地星辰共舞,像大树 一样千年生长不息。(~)大中至正利泉宫由浑元桩平伸两臂,成一大字,翻掌心向上,从两 侧上举,在头顶合什,意想直指云霄。然后缓缓下落, 至脐前分于两侧,掌心向上如抱一浑元太极球体。手心 的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是人体四肢对应的要穴。意想 身在云端,踩云退步,先退左脚,同时用右手劳宫托左 脚涌泉,随后退右脚,同时用左手劳宫托右脚涌泉。一 左一右,似在云中漫步,身形随着大、中、至、正四字口诀,忽大忽小,忽升忽降,自由遨游。共分四段,每段一句七言韵语,循 指导气默念。慈悲智仁勇大爱,天地人和庸中泰,虚静诚敬得至善,身心意气念正来。慈悲智仁勇大爱从右手小拇指数起,至拇指,再从拇指数回共十次,第一次轮指默念: 大慈、大慈……第二次轮指默念:大悲、大悲……第三次轮指默念:大智、 大智……第四次轮指默念:大仁、大仁……第五次轮指默念:大勇、大勇…… 第六次轮指默念:大爱、大爱“慈悲”是中国佛、道、儒家同尊的圣德,《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称:“大 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老子》第六十七章称:“我有三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 更是慈悲的具体表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孔子提倡的君子三道和三达德。心 怀慈悲众生,不惑、不忧、不惧的坦坦荡荡的襟怀,自然恬淡虚无。时时从 左、右和上、下相照,自然八脉通畅。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脑功能是以维护 人的日常生存活动、运动的平衡和理性思维,但重要的事情却要由右脑来支 配,右脑是形象思维、直觉能力和图象认识的基础,尤其珍贵的是人类自原 始时代的无意识遗传的信息,在右脑深层保持着。此即保存着人类本真的元 意识。人类的意识分为常意识、潜意识和元意识三种。元意识保存着生命的 大智慧和潜能,尚待开发。运用左右手心的劳宫,在意念指导下,左右手交 插抚慰脚心的涌泉穴。在退身步云的过程中,全身的多层三节相合而达到内 三合与外三合相叠的身心六合,最后与大化同流,神游于六合之外,焕发心 灵深处的元智元能,得大安悦。人体三节有五种:身三节:手足为梢节,脊为中节,腰为根节,太极拳运动强调发力
于腰,就在于此。
浏览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