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教学法 即按动作结构顺序进行教学。在武术套路教学时,从预备姿势开始,逐 个动作按顺序教至收势而结束。这样教学,不仅不会破坏套路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形成 完整的正确的套路概念,发现各动作之间的联系,而且教学进度快,教学效果好。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动作不难、套路简单的武术教学。对于动作比较难、套路比较复杂的 武术教学,采用这种方法就不太适合,效果也不太好。塔式教学法 塔式教学法不是像顺序教学法那样按顺序从头教到尾,而是宝塔式的重 复教学,如1,1、2,1、2、3」、2、3、4……即学会第1个动作后,再学第2个动作。在学第3个动 作之前,必须重复第1和第2个动作。这种教学方法,看起来进度慢,但实践证明其进度是 快的。因为凡是学一个动作就掌握一个动作,教完一个套路,学生也就学完一个套路。学完一个 套路,学生基本都能记下来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每一个重复的周期中,只要强记强学一 个动作,其余的动作因多次重复复习,不知不觉地就学会并记下来了。这种重复练习,不但训 练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尤其是青少年,其大脑皮质神经活动 性高,可塑性、模仿能力强,条件反射容易建立,但也容易遗忘。如用塔式教学方法,因为有多 次重复复习,避免了遗忘得快,解决了难学易忘的困难,达到了教学要求。可逆教学法 即根据动作、套路的结构需要,不按套路动作顺序进行教学的方法。可 逆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是经常被采用的。采用可逆教学法的优点还在于学习复杂的套路和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学生容易学会和掌 握。例如,长拳三段套路中的腾空飞脚是一个跳跃动作,要达到腾空完成击拍脚,有一定的难 度。如果不用可逆教学法把它提出来教,不管是用顺序教学法,还是采用塔式教学法,所学的 套路教学就教不下去。只要教到腾空飞脚这个动作,就得把它提出来单独教学,并且以这个动 作为中心,向前后串连其他套路动作。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多元记忆法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将记忆好坏的评判分为4个标准:①记忆速度的快慢:记得快的人, 就有好记性;那些翻来覆去还是记不住的人,记忆力多半差些。②记忆的持久性:记忆力好的 人,往往对某些事物终生难忘;记忆力差的人,对同一事物记住一段时间之后,印象逐渐淡漠, 甚或完全忘掉。③记忆的广度:这是指事物过目之后,看看有多少能正确地复现。④记忆的准 确度: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记忆,当然不是好记性;有时甚至“似曾相识”(即对新感知的事 物,有似曾感知过的一种体验),或者“视旧如新”(即原是经历过的事物,现在一点印象都没 有,好像初识一样),以至“记忆的错觉”(张冠李戴、远事近移),这就不是记忆的准确性问题, 而是一种记忆上的障碍。武术动作结构和套路形式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套路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学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记忆方式和 手段,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有效地记忆套路动作。以特征动作方式培养记忆能力1)兴趣培养法:运动心理学实验表明,若能聚精会神地学习2遍比心不在焉地学习10遍的 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在武术专项课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培养与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在教学套路动作的新内容时,先抓住同学们好奇的心理特点,把 全套动作示范一遍,并在示范中重点突出武术的攻防意识以及强身健体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向 同学们强调“只要大家认真学,保证人人学得会,记得住”。教师的“保证”,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 习的信心,加强了学生们学习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们专心致志的学习武术。2)头尾记忆法:学生在学习套路动作时,总是对所学内容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这 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先前的活动对后面的记忆发生干扰)与倒摄抑制(后面的活动对先前的 记忆发生干扰)的缘故。根据这一心理规律的特点,教师可多运用分段教学法,因为每一段套 路动作都会有一个开头和结尾。同时还要抓住难点,强化记忆。如可把剑术二段套路分成10 个小组合来教学。起势、收势各1个小组合,再把每一段分成2个小组合。这样每个小组合动 作少且头尾清楚,便于学生记忆。3)特征记忆法:在武术专项课教学中,任何教材都有其自身特殊性,即摄取那些具有新颖 性、刺激性的特征,运用适宜的信号激起学生产生兴奋,提高不随意记忆的效果。如以往在初 级长拳第三路第四段,前五动好记,而仆步抡劈拳难记,这时就抓住这个动作要转体划立圆等 特点,把它编成顺口溜“仆步抡劈拳,左转二百七,倘若记不住,使劲抡大锤”。这样,既活跃了 课堂气氛,又加深了记忆效果。4)独处记忆法: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独处一个地方时的记忆比在人群中记忆效果好。 这是因为独处时,干扰少,便于独立思考,有助于大脑记忆功能的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在教师 指令下的集中练习中表现不错,但一离开集体的借鉴和启发,动作就连接不下去,这是独处练 习太少的缘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多分散自行练习。如以行为小 组,以列为小组,或以班中要好同学为小组,甚至个人单独进行练习。通过几次分散练习再集 合进行集体练习,就容易记忆多了。以联想动作方式提高记忆能力1)套路势名理解记忆:武术套路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动作都是以拳谱、歌诀、动作名称 来表现的。而动作名称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和运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描述动作形式 为主的名称。如“弓步双架掌”、“丁步端剑”、“弓步横击棍”等。又如“野马分鬃”动作,在行进中肢体舒展,两手交替地上下两分,其神态与姿势宛如野马奔腾时风吹马鬃,使之忽左、忽 右、忽上、忽下地两边分飞,因之得名。另一类是以描述动作形象为主的名称,如杨式太极拳中 的“弯弓射虎”、“白蛇吐信”等。用词简洁含蓄,生动形象,具有诗情画意,不仅便于记忆,而且 还能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启发、培养想象。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动作要领、提高套路动作的表 现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又例如“手挥琵琶”,侧身如怀抱琵琶,后手似挥拨琴弦。利用动作势 名的想象加深对套路动作记忆。2)理解攻防含义记忆:每一个武术套路动作都蕴含攻防意义在其中,从武术动作名称联 想攻防意识出发,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对动作的技法概念不 清,动作完成得似是而非。若能适时地讲清动作的用法,则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记住动作路 线、方位,努力使动作符合攻防要求,必然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短棍一段压棍拆招中, 当乙方左弓步向甲胸腹部穿棍,甲左脚撤步,向左侧闪身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回滑至棍中段,用 棍梢段压乙棍梢段。如此实用地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可使学生对套路动作记忆能力提高。3)运用意念形象记忆:可根据武术动作名称,深入联想意念形象化动作以方便记忆。如 “白鹤亮翅”,表现为:上体直立,含胸拔背,两臂在右肩前的抱球打开时,转腰坐能,右足屈膝 站实,左脚尖虚点地,沉肩坠肘,两臂圆活,球体打开似有博大胸怀,飞翔之姿。从启发习练者 的学习兴趣着手,形象地理解并掌握难度较大的动作,既要根据一些动作找出其相同点,更要 对比并强调不同点,从而抓住每一个动作的特点。又如“揽雀尾”和“野马分鬃”中“搠”的动 作,手、脚和臂、腿靠挤的进攻路线是相同点;而“野马分鬃”的手臂向前“搠”后,再向身侧横 “搠”、转腰坐骸是它们的不同点。形象记忆有利于对太极拳套路内容的理解。武术专项教学中要使学生对套路能快速记忆,除了采用以上各种方法以外,还可采取另外 一些方法,如比较和比划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比较才有鉴别,学习的内容多了,容易互相干扰、 混淆。教师除了要经常提醒学生辨别动作外,还要有意识地运用新旧内容、相似动作的交替练 习,以提高学生对这些动作的识记。此外,课程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过大,也会降低大脑的记 忆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穿插安排一些模仿性练习,如提高步型,减少用力,降低要求 的动作比划。这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还能改善课程的结构,调节运动量。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以后逐 渐缓减。所以,巩固记忆的关键是“趁热打铁”。教师在安排武术教材时,一定要有目的性、预 见性和计划性,要把教材重现的时间抢在遗忘出现之前。此外,还要运用考核、展示、竞赛、早 操、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武术活动,组织学生复习。谚语说得好:“拳不离手 如能坚持经常复习,则能把所学内容练得熟能生巧,也就不容易忘记。
浏览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