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 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为关键下面简述一 些武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1.讲解 讲解要做到用语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讲解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 际水平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1)讲解的主要内容(1)动作规格:讲解动作规格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要求,有助于对技术的掌握和 提高。(2)攻防含义:讲解攻防含义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实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和使用方法。(3)基本技法:基本技法是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例 如,向前冲拳定势时总是拳背(平拳)或拳眼(立拳)朝上;又如,冲拳、推掌总是要求拧腰、顺 肩;再如,拳收到腰际时总是拳心朝上。(4)关键环节:讲解所要掌握动作的关键,能帮助学生较快地学会动作。(5)易犯错误:对易犯错误的动作进行讲解,可以提醒学生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2)讲解的方法(1)顺序化讲解:武术动作的讲解,一般先讲下肢步型、步法,再讲上肢手型、手法,然后讲 上、下肢配合方法。(2)术语化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是按照动作结构、形象和运动方法而取名,一般能表达动 作的全貌,如“弓步冲拳”、“马步架打”等。讲解时,把动作规格和动作术语结合起来,便于学 生记忆动作和正确理解动作要领。(3)形象化讲解:指以常用的自然现象比喻动作形象,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的特点和 要求,要对动作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例如,杨式太极拳二段套路中的“云手”动作似行云流 水,绵绵不断;而“仆步穿掌”如燕子抄水一般等。这样带有夸张性的表达,既有知识性,又有 趣味性,言简意赅,学生爱听,易于接受,往往不用解释就能心领神会,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4)单字化讲解:指把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进行讲解。如长拳三段中的 “腾空飞脚”,可把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击响的过程归纳为“一蹬、二摆、三提、 四拍”4个字讲解。这种讲解主要是在学生做动作的同时,启发学生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完成 动作的节奏。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常用这种方法,来强化动作的正确概念。口诀化讲解:指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如讲解弓步,口诀为 “前腿弓,后腿绷,挺胸拔背别莫晃动”。讲冲拳、推掌的高度,口诀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 尖”。这种讲解形象、生动、简练、准确、富有韵律,学生容易懂、记得牢、用得上,符合体育教学 精讲多练的要求。示范 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 特点。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 得动作概貌的主要手段。1)完整示范:完整示范能使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 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示范。(1)对新授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能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2)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3)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用完整示范。2)分解示范:分解示范是针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它便于学生 了解动作的细节,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1)动作结构和方法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分为上、下肢两部分或几个小节来进行示 范教学。(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含义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3)富于顿挫的动作,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武术套路中顿挫性的动作掌 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套路节奏是否鲜明。这类动作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特征:①在一个动作中有 轻重之分的特征,可按轻重对比因素划分细节进行教学;②在一个动作中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 特征,可根据变向动作逐步讲解;③在一个动作中含有擒纵或拿打的特征,可按一擒一纵或一 拿一打之分进行教学。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因此不宜将动作分解过细,应尽快地向完整动作 过渡。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应遵循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原则。3)示范面与位置:示范是为了要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示范面、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的选 择与运用。(1)示范面: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4种。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 般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动作和整套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 操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如马步动作,为了使学生弄清两脚开立的宽度和脚尖正对 的方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要看清挺胸、塌腰、膝盖不能超过脚尖的规格,可采用侧面示范。(2)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来确定,要以有利于学生观察 为原则。一般可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四列横队,可以让前面两列学生坐下或蹲 下,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示范动作;也可以采用二列横队相对站立,教师站在中间示范。示 范时尽量使学生避免面向阳光或迎风。(3)示范速度: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和正常速度两种。示范速度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 而定。一般较易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正常速度进行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慢速 示范。示范与讲解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武术教学中,有时可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 解,还可边讲解边示范。一般来说,教授新的教材内容或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 示范为主;教授复杂教材内容或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讲解为主。领做与口令 在教学中,领做与口令指挥是教师示范和讲解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武 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动作,也便于学生统一行动。1)领做:领做是教师做动作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领做使学生初步掌握套路动 作的方向和路线。领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领做位置要恰当:教师领做的位置一般应站在套路运动方向的斜前方,要与学生的运 动方向一致。当动作方向发生改变时,教师的领做位置也要随着学生运动的方向而转换,同时 应利用学生重做或口令提示要领的方法,使教师有时间走向所变换的位置上继续领做。这样, 不仅能避免学生的记忆发生混乱,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套路动作。(2)领做与口令指挥相结合:教师的领做应稍慢一点,便于学生观察与模仿,同时要用简明 的语言提示与口令指挥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中,在传授新动作时应以身领为主,口令配合, 使学生模仿动作更准确;复习已学动作时应以口令为主,身领为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记动作。口令:口令也是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当学生已基本学会动作后,教师可用口令指 挥学生练习。正确地运用口令,能统一学生的行动,达到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并能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因此,正确选择和运用口令,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在教学中一般 可选择运用以下几种口令方式。常用性口令:即一动一个呼号,这种口令适用于简单的动作和基本功练习,如有些动 作需要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的连贯练习,可在原一动一拍的基础上附加口令。一般是发力的动 作口令要短促、洪亮有力,过渡性的动作口令可适当放慢。口令的高低、长短、快慢一定要符合 套路的演练韵律。在太极拳教学时,口令应拉长,口令的呼号应是:1—、2—、3—、4一……o(2)提示性口令:指在发出口令之前,加上动作名称或简明术语作为预令进行启发提示, 如“搂手弓步冲拳一1”。对初学者或容易遗忘的动作,可采用提示性口令。(3)单字性口令:根据动作结构特点,选择既能提示,又能强调动作要领的单字口令。对花妙林.谈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初学者或容易遗忘、做错的动作,可用单字性口令。如“提膝点剑”动作的“提膝”可用“提” 字,“点剑”动作可强调“点”字。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可将动作名称加在口令前面。如杨式太 极拳套路中“右捋按势—1;左捋按势一2;右进步搬拦捶一3",前面的动作名称是预令,后面呼 号是动令。同时要注意预令和动令都应有拖音。还有对单个动作组合,又如“左搂膝拗步一 1—2—3;右玉女穿梭一1一2一3”等,前面是动作名称,后面是动作的重复次数。另夕卜,也可直 接用动作名称作为口令呼号,如“左搂膝拗步一1 一2—3 ;右玉女穿梭一1 一2—3 ”等。(4)分解性口令:如在太极拳套路中有些动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组成,如“左右搂膝 拗步”,其动作可分解为:①转身右手托左手盖;②出脚摸耳根;③按膝推掌移重心。即在原来 的动作基础上附加口令,然后再按正常顺序喊出下面的动作。
浏览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