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症状
受伤后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严重的肌肉拉伤往往有明显的肿胀及皮下淤血。肌肉断裂者可摸到凹陷或出现一端异常膨大。肌肉拉伤时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
3.处理
肌肉拉伤后应马上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适当制动、抬高伤肢,并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肌纤维轻度拉伤及有肌肉痉挛者,再用针灸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在24小时后进行按摩。肌纤维断裂者,48小时后可开始按摩,但手法要轻缓。 对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在伤后康复期,肌纤维轻度拉伤后,伤部停训2〜3天,而肢体运动不一定要完全停上, 可做些静力性肌肉收缩练习,但避免那些重复受伤的动作。一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 柔韧性练习。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投入正式训练,但训练时应使用保护支持带或 戴上护腿。部分肌纤维断裂者应立即停止训练,最好能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休息2〜3天,第4天后可在无疼痛范围内做伸展性练习,约3〜4周后再进行正常的专项训练。肌肉断裂经手术缝合的患者,术后固定期可做些不负重的收缩练习;拆线及去除固定后,应进行有效的伸展 与提高肌力的练习;约两个月后再投入正常训练。
4.预防
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并加强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平衡。训练和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改进技术动作以防肌肉拉伤。
(二)急性腰部扭伤
急性腰部扭伤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及小关节扭伤。
1.原因
当运动员弯腰屈酸、伸膝突然向上爆发用力时,如武术运动员做旋风脚、腾空摆莲等跳跃动作时,下肢动作快于躯干动作,或运动员自身腰、舐部肌力不足,或脊柱过度前屈又突然转身,脊柱超常范围运动,均可造成腰部的急性损伤。
2.症状
肌肉轻度扭伤,患处隐痛,随意运动受限,不能弯腰,扭伤严重时因肌肉痉挛可引起脊柱曲线变形。腰扭伤时疼痛可牵涉到下肢,但仅局限于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感觉异常。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扭伤:扭伤后局部压痛,过度前弯腰时疼痛加剧,而腰伸展时疼痛较轻,棘突上和棘突之间有局限而表浅的明显压痛点。如疼痛剧烈,压痛处韧带松弛而有凹陷,腰前屈时棘突间距增大,提示可能为韧带完全断裂。
筋膜破裂:腰部扭伤可造成腰背筋膜破裂,多发生在撕棘肌部和骼崎上、下缘。患处有明显疼痛,弯腰和腰扭转时疼痛较重,腰伸展时疼痛较轻。其余征象与肌肉扭伤相似。
小关节交锁:往往发生于肌肉无活动准备的仓促弯腰扭转动作,受伤当时即有腰部剧烈疼痛,呈保护性强迫体位,不敢做任何活动,亦惧怕任何搬动,尤其不能做腰后伸活动,几乎整个腰部肌肉都处于紧张僵宜状态,走路时以手扶腰,步态迟缓,惧怕触动。疼痛位置较 深,不易触到压痛点,但叩击伤处可引起震动性剧烈疼痛。
3.处理
急性腰扭伤者一般应卧床休息,仰卧于有垫子的木板床,腰部垫薄枕,以便放松腰部, 也可以与仰卧位相间交替,避免受伤组织受牵扯,以利修复。轻度扭伤休息2〜3天,较重扭伤者需休息一周左右。
伤后即可进行穴位按摩,在人中、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进行按摩,以产生较强的气感,一般都能止痛并使腰部活动增加。
此外,急性腰扭伤后还应配合外贴活络上痛膏,内服止痛药以及拔罐、针灸、理疗、局部注射等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4.预防
正确掌握武术技术动作要领,提高腰、腹肌的协调性及反应性,避免伸膝、弯腰、屈散等向上爆发力动作;腰部力量练习时适当使用护腰带。
(三)关节韧带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关节韧带的扭伤,为关节韧带扭伤。 在散打运动中常发生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脊柱椎间小关节韧带扭伤。
1.原因
由于场地不平或太滑,练习者在做连贯性动作时会引起踝关节和足底小关节扭伤。其中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为多。从解剖特点上看,足的屈肌力量比伸肌力量要大,内翻肌力量比外翻肌力量大;加上外踝比内踝长,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角韧带坚韧,因此,踝关节的 内翻比外翻的活动幅度大。在踝关节扭伤中,腓前韧带损伤常见,严重者跟腓韧带也会损伤或骨折。另外,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或有错误,如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失去平衡或对抗相持的情况下,突然发力而造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往往会造成半月板损伤;训练水平不 够,局部肌肉力量差异或发展不平衡,关节韧带薄弱或关节稳定性差引起韧带扭伤;由于身体疲劳或技能状况不佳、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准备活动存在问题、自我保护能力差、局部有先天畸形等原因也易引起关节韧带扭伤。
2.症状
伤后感觉局部疼痛,并出现肿胀,皮下淤血;若损伤关节囊滑膜层,则整个关节会出现肿胀;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局部压痛,牵拉受损韧带时疼痛加重。如韧带断裂则可有关节松动、拉长的现象,还会有关节间隙增加或超范围的异常活动现象。
3.处理
伤后应及时冷敷,加压包扎,适当制动和抬高伤肢,以利于减少出血和肿胀。局部用止血、消肿药。损伤较严重者可以口服云南白药、止痛药等。24小时后可进行局部按摩或理疗。 如韧带断裂,应及早送医院治疗。一般单纯性下肢关节韧带扭伤,伤后经固定的情况下,可 进行适宜的静力性功能活动。一般在1〜2周后可以开始进行关节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练习, 逐渐进入正常训练,但必须带有保护装置,以免受伤。
4.预防
加强关节周围有关肌群的力量与韧带的柔韧性练习,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幅度;加强运动场地的安全卫生和医务监督工作;提高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专项准备活动的质量。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全身和局部疲劳;重视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运动员在训练中集中精力,认真训练和比赛。
(四)擦伤
擦伤是武术运动中最轻的一种开放性损伤。
1.原因
运动员被器械擦伤或摔倒时擦伤最为多见。比如运动员在练习剑花动作时由广手腕力量未控制好,剑尖未划立圆,剑锋容易擦到自己的脸上引起擦伤。
2.症状
表皮脱落,有小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
3.处理
小面积、表浅、无异物的皮肤擦伤在训练和比赛时直接喷上“好得快”等同类药物,可继续训练和比赛;待比赛、训练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局部涂抹2%的红汞药水或1 %〜 2%的龙胆紫液,不必包扎,但面部的擦伤最好不要用龙胆紫等染色剂涂抹。关节附近的擦伤,不宜采用干燥暴露法治疗,干裂后既影响运动又易感染,还有可能波及关节,可采用5%〜10 %的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涂抹。如果大面积擦伤或伤处有异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先将异物彻底清除,再用凡土林纱布覆敷伤口,由医生清创后,还耍施用抗菌药物和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4.预防
武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进行手持器械动作练习时,要注意与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自己手持器械练习时,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以免器械刮倒自己。
(五)挫伤
挫伤主要出现在武术散打运动中。
1.原因
当被对方踢中、击中时有可能发生挫伤。散打运动中较易发生挫伤的部位有大腿、小腿、 胸部、头部、睾丸等。
2.症状
单纯性挫伤,一般都有疼痛(先轻后重,一般持续24小时)、压痛、肿胀、出血、功能障碍。 挫伤后的出血可为淤点、淤斑及皮下组织中局限性积血(血肿),挫伤重者疼疝和功能障碍比较明显。
复杂性挫伤较为严重,如头部挫伤后轻者可发生脑震荡,严重者可能会造成颅骨骨折而合并脑挫伤以至危及生命,大、小腿严重挫伤时可引起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肌肉或肌腱断裂, 胸部挫伤严重时可合并肋骨骨折甚至肺脏损伤形成气胸或血胸,睾丸挫伤可因剧烈疼痛而引 起休克,腰部挫伤可合并肾挫伤等。
3.处理
对「单纯挫伤,可施行局部冷敷、加压包孔、抬高伤肢、外敷新伤药等处理方法。对于复杂性的挫伤,如有休克症状时,应首先进行休克处理,采用止痛、止血等抗休克措施。同时,急送医院治疗。如睾丸挫伤,则用三角带吊起,卧床局部冷敷;肌肉、肌腱断裂者,将 肢体固定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4.预防
散打训练和比赛,除戴匕规定的护具外,还应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的训练,并严格裁判, 对禁踢部位要禁止,粗野动作。
浏览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