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武术已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985年在中国西安举行了第1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有英、美、法、意、中等1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同年11月,欧洲武术协会在意大利波伦亚成立:1986年5月,在比利时举行了第1届欧洲武术锦标赛,有英、法等8个国家参加,同年11月,在中国天津举行了第2届国际武术“天津报杯" 邀请赛,有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同年同月,南美洲功夫联合会在阿根廷成立。1987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了第2届欧洲武术锦标赛,同年9月, 在木横滨举行了第1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8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同时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1988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3届欧洲武术锦标赛,同年10月,在中国杭州举行 了第3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8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了第2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同时亚奥理事会正式批准武术为第11届亚运会比赛项。1990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期间, 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并在汉城(首尔)国际奥委会第109次代表大会被正式承认。在世界各地,各种比赛也层出不穷。武术逐渐成为国际竞赛项目。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有35个国家和地区170名遍及世界五大洲的武林好手参加了角逐。1993年第二届世界锦标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第二届世界锦标赛1995年在美国的巴尔的壕市举行;2005 年首届世界武术论文研讨会胜利召开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将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这些都标志着武术已经走向世界。武术理论方面如武术学、武术文化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也进入高潮。在武术技术向世界推广之际,它所根植和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认识和喜爱。武术正担负起成为牛华文明的传播者与友好使者的现代角色正被世界所

第二节武术器械发展史

中国的武术器械是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的,其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期。原始工具便是后来刀、斧、矛、戈等武术器械的“始祖工

商周时期,随着冶铜业的兴起,出现了铜制矛、戈、斧、钺、戟、剑等兵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登上了历史舞台,出现了铁制刀、剑、戈、戟、矛、钺 等兵器。

唐代,开始实行武举制,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剑、刀、枪、棍的制作也口趋成熟。到了 明清时期,武术器械向精、细方向发展。刀有单刀、双刀、藤牌刀等,剑有单剑、双剑、长剑、短剑等,枪有大枪、花枪、双枪等,棍有长棍、短棍、梢子棍等。武术器械很多,索有 十八般武艺之称。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史,我们所常见的剑、刀、枪、棍在众多武术兵器中占据主体位置,下而就现代武术比赛规定项的剑、刀、枪、棍分述于下。

一、剑术的起源和发展

剑是四大名器之一,是我国古老的兵器。剑出现在殷商,按其用法而得名。《释名》载: “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剑在我国古代兵器中,被称为“百兵之君”,至迟起源于周朝时期。出土文物中有西周的“铜剑”便是例证。

早期铜剑制造,应确认起于西周。“周代则重剑。剑制起于晚周,为人所贵重,周人咸喜 服之,而不喜佩刀。”(《中国兵器史稿》)从有关资料可以判定,剑的起源晚于刀,是在铜的制造业发达时出现的,及周代末期,由铜予和铜匕首循序演变进化而来。周秦时期,剑术的 基本理论已形成,庄子在《说剑篇》里论述道:“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 先之以至。”《吴越春秋》所载越女向勾践阐述的剑术理论:“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 好妇,夺之似俱虎;布形候气,与神具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现在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剑大量使用起来。到了汉代,铁剑已取代了铜剑, 当时的剑术运动,无论技术或是普及性,都大大超过以前,形成了“宴乐必舞”的习俗。《中 国兵器史稿》晋志日:“汉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可见当时,剑不仅可防身自卫,强身 健体,而且也是一项礼仪制度,用来表示人的英武气概。而剑术家已遍布四方,著名的有王越、史可、曹工、邓展、刘备等。

唐宋时期,剑术遍及朝野,文人、武将、妇女、道家擅长剑术的大有人在。诗人李白“少年学剑”,他经常“酒酣舞长剑”、“三杯拔剑舞龙泉”;诗人陆游“十年学剑勇成癖,“少携一剑行天下”、“负琴腰剑成三友工

到了近代,剑的质量和剑术水平日臻完美。剑术的种类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如太极剑、 八仙剑、八卦剑、纯阳剑、达摩剑、青萍剑、青龙剑、青虹剑、飞虹剑、峨嵋剑、昆仑剑、 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七星剑、龙形剑、蟠龙剑、螳螂剑、通臂剑、金刚剑、双手剑等 数十种。

在这些剑术中,有单剑术,有双剑术;有长穗剑术,有短穗剑术;有单手运使的剑术, 有双手运使的剑术;有单人独练的,有对练的。项目繁多,形式不一。但就其剑术体势而言, 大致可归纳为:工架剑、行剑、绵剑、醉剑等四类。

二、刀术的起源和发展

《释名》载:“刀、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在原始社会中,就有石刀、骨刀等, 作用生产工具,具有割、削、刮等功能。这时的工具和武器没有什么区别。但随着人类生活 的改善,武器逐渐从工具中分离出来,并迅速发展。殷商时已有铜刀。秦汉二国时期出现了“刀舞到了唐代,剑术在战场上逐渐消失(而民间继续发展),刀成了阵战的重要武器。李白《从 车行》中有“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唐代杜威善陌刀,一挥杀数人,而裴旻能舞刀立马 上,飞矢四集,迎刃而断。下马地斗,单刀直前,“探戈舞剑刀制百人”(《大白阴经・阵将篇》)。 说明当时刀术不仅用于战争,也用于配乐表演。古战场上使用的刀,有短柄刀和长柄刀。长 柄刀的种类很多,见载的有晋代大刀,以及后世的屈刀、掩月刀、偃月刀、眉尖刀、笔刀、 凤嘴刀、钩镰刀、挑刀、宽刃刀、片刀、虎牙刀以及陌刀、三尖两刃刀、掉刀、戟刀等。这 些刀的形状除后4种外,其余12种的形制都较接近。近现代武术运动中,将它们泛称“大刀”,并以明代偃月刀为基本形制。

短柄刀的种类也很多,有环刀、长刀、手刀、腰刀、佩刀、短刀、鬼头刀、响环刀、象鼻刀等。近、现代武术运动中,将它们泛称“单刀”,并以清代的腰刀为基本形制。

刀术的种类很多,有单刀术、双刀术、大刀术;有单手运使的刀术,有双手运使的刀术;有单人独练的刀术,有对练的刀术。可把所有的刀术分为:工架刀、行刀、绵刀和醉刀共四类。

三、枪术的起源和发展

枪,古兵器的一种,属武术长器械,是曲棍与矛演化而来。原始的长枪仅仅是将木棒的前头削尖就是了。枪,起源于隋朝,隋、唐、五代枪已成为战阵骑兵的主要兵器。明代,枪无论是作为作战的兵器,还是作为习武健身活动的器械,都得到了重视和快速发展。如民族英雄戚继光十分重视杨式梨花枪,并著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

枪术除在战场上使用外,还有单人演练、双人对练、比武等多种形式。明清时期出现了杨家枪(梨花枪)、沙家枪、马家枪、石家枪、峨嵋枪、少林枪等多种流派。

枪的种类很多,宋代有单钩枪、双钩枪、环子枪、鸥项枪、锥枪、素木枪、太宇笔枪、 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蓑藜枪、拐枪;明代有长枪、龙刀枪等;清代有蛇枪、钩镰枪、火焰枪、钉枪、虎牙枪、雁翎枪等。现代武术运动中的枪,以明清时形制简单的长枪为基本形 制。

四、棍术的起源和发展

棍,武术长器械的一种。源于原始社会的木棒,是历史上最久远的武器之一。古代称“殳、 棒、杵等。列为“五兵”之一,“五兵”之一的“殳”,为西周时期兵器之一。宋代《武经总要》记载:“取坚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九到了明清,棍术套路有宋太祖的“腾蛇棒工 山东“长竿手”、紫薇山棍、张家棍、程家棍、五虎群羊棍、少林棍等。明代何良臣在《陈纪》 中主张:“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艺之耳,所以拳棍为诸技之本源也。”新中国成立后,棍术被列入全国武术套路竞技项口。

棍的种类很多,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短棍、长棍、梢子棍等,演练形式有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浏览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