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凯 山东龙口人。现为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武术教 练,中国武术研究院首批客座研究员,鸳鸯门第二代传人,山东省 政协七届、八届一次大会主席团成员,省政协常委,中国武协科研 委员会委员。王常凯自幼跟随青岛张云峰老师习武,1958年代表山东参加 全国武术运动会,获二等奖。同年,调选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山东 省武术队,师从周永福、赵瑞章老师。1960年,随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出访缅甸,受到吴温貌总 统、吴努总理接见。1974年访美,在白宫玫瑰园受到美国总统尼 克松、国务卿基辛格接见。其先后十次随中国代表团出访世界五 大洲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六次担任中国武术代表团或中国武术 冠军代表团教练、总教练,担任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任中国队总 教练,国际武术教材专家审定组成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审定组成 员。中华武林百杰评选被评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教练”之 一,中国武术九段。电影《少林寺》、《浪子燕青》任武术指导。个人 剑术全国冠军保持15年,双钩获全国男、女双器械冠军,昆仑剑 (原名太乙剑)拍进电影《中国武术》,龙行双剑拍进电影《武术之 花》。1965年,在欢迎日本共产党代表团表演中,国家体委把他演 练的龙行双剑拍成录像带,赠送给以宫本显治为团长的日本共产 党代表团。1960年,推广规定套路,国家体委把他演练的甲组剑 术拍成电影,作为全国比赛统一动作的标准。他培养的学生多人 多次获全国冠军,并获四项世界冠军。他先后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 第一届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自幼习爱书法艺术,习武之余临池不辍,初学颜柳,后学晋 行,涉汉碑及宋、元、明、清各家之名帖书风,其书法苍劲雄厚,意趣 隽永,寓武于书,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家、 书法家作品大汇》、《东方书画长城巨卷》,获“中国书法家名人”称 号。入编《体育词典》、《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当代武林人物 志》、《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山东省有重要贡献专家名录》、 《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 名人录》等。“四川武术队创始人”——邓昌立邓昌立 四川重庆人,国家级武术教练,1956年入成都体院 中专班专修武术,毕业后留本校附中任教。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委 员,曾任四川省武术馆副馆长、省武协副主席。邓昌立还在上小学 的时候就对武术产成了浓厚兴趣,一放寒暑假,他就去人民公园看 人练武术,自己在一旁跟着比划。1956年,成都体院招生,邓昌立 考上了中专班,从此开始了武术的专业学习——他跟随郑老师学 习形意、八卦,跟随王树田老师学习散手、刀、长拳,跟随韩树珍老 师学习绵拳、查拳、剑。从1956年进入成都体院,邓昌立不仅跟著 名武术家学到了不少传统武术的经典套路,领悟到传统武术的深 厚内涵,同时也为掌握刀、枪、棍、剑、拳等老的固定套路,打造了扎 实的基本功。邓昌立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一手创建了四川武术队并将四 川竞技武术推向辉煌。直到1976年,四川还没有正式的专业队, 只有业余体校。1978年,邓昌立创建四川武术队,任教练。1986年,在济南的全国比赛中,四川队就拿到了第一。四川 队的辉煌是在第六届全运会,夺得了分量非常重的团体总分第一, 并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将四川竞技武术推向顶峰后,邓昌立却急流勇退,离开四川 队,参加了当时国家武术院组织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从教材和 大纲的撰写一直到教练员培训班的教员,从首期一直到第三期,邓 昌立始终参与。1993年,受援外办派遣,邓昌立作为专家赴印尼,援助印尼组 建国家武术队并担任教练。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邓昌立执教的 印尼队就在东南亚运动会中拿了 4个第四,在世锦赛上拿到了枪 术第五。邓昌立先后出访了英国、法国、马耳他、日本等国家,受到国外 武术爱好者的欢迎。2006年3月,受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重竞技 系聘请,邓昌立担任四川省武术队顾问兼队委会成员。2006年6 月,中国武术协会批准授予习云泰等165人晋升段位称号。其中, 9位在武术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武术工作者被授予九段,邓昌立 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醉拳高手”——邵善康 浙江郸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副 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高级教练,国家 级裁判,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曾任上海市武术队总教练。1949年起从师武术名家纪晋山老师学习武术。1952年被“神 力千斤王”王子平先生收为人室弟子。弱冠之年又得到一代宗师 郝谟如先生精心传授。深得山西(宋氏)形意拳真谛。同时,还先 后得到诸桂亭,傅钟文等名师的倾囊传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 武术风格。1951年,入选为中国第一批国家武术队队员。20世纪50年 代初,邵善康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醉八仙”进行了卓有成效 的研究和改革。以“醉八仙”的醉形、醉态和技术方法为中心,吸取 “太白醉酒”的文醉,“武松醉跌”的武醉以及“鲁智深醉打山门”的 狂醉三醉融会一体。创编了时而文静、时而粗犷勇猛,独特的“醉 拳”技艺。并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取得金质奖、一等奖等优异成绩, 被海内外人士誉为“醉拳王”,誉满武林。邵善康的醉拳影响深远, 至今依然为武术、影视界所推崇效仿。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同时获得长拳冠军和传统项目 “醉拳”一等奖,为上海队获得武术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1961年,随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并曾先后赴捷克斯洛伐克、 墨西哥、日本、菲律宾、荷兰、澳大利亚、法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 家访问、教学,弘扬中华武术。1974年,邵善康老师作为总教练随中国武术代表国访问美 国,到的白宫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得到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 辛格的亲切接见。基于邵善康老师在武术领域中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1985年 国家体委授予他“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及证书;1988年又 被杭州首届国际武术节组委会授予“武术贡献奖”1991年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上海市专职武术教练员 贡献奖”荣誉证书。1994年,从上海市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退休。 2000年,完成马来西亚执教后返回上海。在邵老师的言传身教的指导下,他的女儿邵马樱想、儿子邵英 兼两人均曾在武术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曾先后获得武英级运动 员称号。邵氏一门三杰,成为武术界佳话。“精武门传人”——钱源泽 自幼从名师习武,精研太极、八卦、形意、少林、八极 等拳、械功法,是江南大侠甘凤池第六代传人,杨式太极拳、八卦 掌、形意拳第五代传人,精武门第四代传人。曾多次在省、市、全国 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1971年起,历任江苏省武术队教练、 总教练、领队,培养了多名全国著名的武术运动员,屡屡在国内外 大赛中夺冠摘金。曾多次出国访问表演、任教讲学,足迹遍布世界 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12月,受中国国家体委派遣赴墨西 哥任教,是新中国派出的第一个援外武术教练。1998年,担任泰 国武术教练;2002年,担任菲律宾国家武术队教练;2003年,担任 荷兰国家武术教练;率队参加东南亚运动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 均获优秀成绩。钱源泽先生是国际武联首批批准的国际级武术裁判;多次担 任国际、国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多次被国际武联聘请为国际武术 裁判员、教练员训练班教师,并曾担任教学组长;历任数界中国武 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常委,现为江苏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 书长、太极拳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体育总会委员。他的业绩和传记入编《中国武林著名人物传》、《中国百科专家 人物传集》、《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世界名 人录》、《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等。他还参加修订武术竞赛规则工 作,参加编写了武术裁判法和国际武术裁判员训练班教材。1990 年,参加撰写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香港万里书店联合出版的《中国 武术精华》一书。作为中国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指导小组成员,参 加撰写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他还是《中国武术百科全书》、 《中国武术人名词典》和《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编委。1985年,被 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1995年,被中国武术协 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教练”。 2001年,荣获“全国武术十佳裁判员”、中国武术九段。

浏览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