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田合一与三球合一功 强身醒脑、清除疲劳法
如今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人都在想着赚钱,加班熬夜。 生活处于不规律状态的人太多了。如何能快速消除疲劳?这是每个人都希望得 到的秘密法宝。在如何消除疲劳的问题上,王培生也曾经有过研究。且看他的 “孙悟空”之三田合一功。
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孙悟空”三田合一功?孙系了时,悟字是竖心,指鼻了,两个眼睛,修炼自己的鼻了和两个眼睛,即眼耳口鼻,七窍,吾就是我,自己的意思,能悟透,要在全身穴道上下功夫,为之空。所以王培生将孙悟空的金箍棒看作全身上中下三个丹田合一的表征,不管多累,只要三田合一,成“金箍棒”,一 条直线,马上就消除疲劳。所谓三田合一,三田就是指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三田成一条直线就叫三田合一。关于三田的位置各说不一,根据王培生的实践总结出来它们的位置。通常所说的上丹田即两眉椽、两大眼角之间,也就是左右攒竹穴和左右睛明穴之间,从祖窍往里一寸,然后在囟门(出生时婴儿头上跳动的那个地方,也叫天门)往里一寸,两个一寸的交叉区就是上丹田,叫祖窍,也叫 天目、玄关。为什么名词这么多昵?过去保守思想,不愿人家知道,故弄玄虚。 中丹田叫绛宫。在两乳正当中膻中穴的下面,在肝脏的口上面一点,谓之中丹田。下丹田在气海穴即肚脐下一寸五,关元穴上一寸的交汇点。
现在讲一下在实践中确定的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王培生通常所说的上丹田和下丹田之间作为中丹田,即仰卧,肚脐朝天往里3/10,肚脐跟命门是相对 的,命门往前的7/10这个点。实际上这个3/10就是囟脑门往下,它是一条直线。下丹田,即会阴穴(阴茎或阴道与肛门当中的位置)。你试试看,用意念一想会阴,百会穴就动;用意念想百会,会阴就动,这是王培生从练功中得到的体会,这就是孙悟空所持的金箍棒,它就是一条直线,就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合一。三田合一这个功法关键是中间不好凑,怎样才能笔管条直地很快成 一条直线?可按照王培生的说法去做:开始你用大脑先想一想会阴,觉得百会穴刺痒。这时,百会穴前面的囟脑门就通了,古通古通的,这叫蠕动感。有了这种感觉以后,你再想一想肚脐往里3/10,从命门往前的7/10的位置,你这么一想,三点往一块凑,三点成垂直状,你仿佛刹那间迷糊似的,待你一睁眼,马 上就消除疲劳,就像睡醒一觉早晨起床一样,脑了特别清醒。做这个功法,侧 卧、仰卧、坐着都行,不论什么位置,你的上丹田同会阴都是直的,就是百会穴前面的囟脑门跟会阴总是保持一条直线。老是那么去凑,成一条直线就能得 到这种效果。
下面再谈谈三球合一功法。动作如下:两脚站立并齐,靠拢,脚尖脚跟都要直,两脚靠拢立正站好,两手中指扣着肚脐边缘,两手心贴着腹部边的天枢穴,少海穴贴着章门穴(少海在肘窝横纹尺侧端与肱骨上髁之间,章门穴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往上一抱,像抱一个球。把自己的躯干和腹部当成一个大球抱起来,觉得身上是个圆的东西。肘要贴紧,抱要抱紧,把自己端起来,然后想两脚踩个球,两脚一踩,两脚心便自然往里一扣。两手抱个球,两脚踩个球,头再顶个球,三个球成一条直线,这时候叫“束身”,感觉自己长高了,还要继续抱紧,别让这个球跑了 ,三球成一条直线,练会以后,觉得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直线上,你感到仿佛迷糊了连自己是什么样都忘了,再睁眼时,疲劳全消除了。
收功动作如下:将头顶的球忘掉,脚底下的球忘掉,原先抱的球就没有了,这就收功了。手自然落下,想想两手、两肘、两肩、两胯、两膝、两足就可以散步了。
3.七星禅杖功——增强体质法
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形是,身体不怎么好,说不清哪里不舒服,就是特 别容易累,医院检查没病,只是体质弱,建议加强锻炼,我想这样的朋友也是不在少数。大家都想知道,如果我们不能经常做到体育锻炼,不能坚持去跑步跳操, 有没有什么传统武术功法帮到他们改善这种状况昵?王培生,作为一代武术名家,自然对提高人体的体质有着非同一般的研究。他所提出的七星禅杖功,就是会意于沙和尚手中的兵器而得名。
七星禅杖是锻炼人身上的内七星和外七星。外七星是头、肩、肘、手、胯、膝、 足;内七星是以天枢穴为轴,围着肚脐转。实际是增强身体及骨关节的柔韧性, 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素质,使岁数大的人,体内的骨质、石灰质、胶质总量达到平衡,这是七星禅杖起的作用。内七星和外七星结合起来,使身体弱的转强,有病 治病,无病强身,经常锻炼能帮助身体健康。七星禅杖上圆下方,倒过来是下圆上方。这在人身上代表什么?先看上圆下方这个形象:下方是身体下蹲,蹲到两 膝盖与两环跳穴成水平线,想着两脚心涌泉穴和两环跳穴(这叫四颗星星)入地。 做这个动作时意念向下,上面产生半圆形(意念为一圆环),这个半圆呈三颗星星,即两个手上举,手心像两颗星星贴在上空,百会穴叫头顶星也意念接触到上空,等于三颗星星。做这个动作时即四条线往下入地,三条线上升向天。相反的姿势,意念想上方下圆,也是先看一下七星禅杖的形象,它与刚才不同了,现在不是上圆下方,而是下圆上方了。怎么做昵?上方就是两手的中指尖(中冲穴)向上,两个肩弁穴也要向上方,就等于四颗星星接触上空,四条线往上升时,下圆也就有反应了,即两脚心涌泉穴入地,两条线向下,这时候,会阴有向上提之意。这两个意念想的动作不同点在记住:想上圆下方时是三条线向上升,四条线向下入地。反过来,想下圆上方时,是四条线向上升,两条线向下入地,一条线有上提之意。无论是上圆下方或下圆上方,意念总是想方而不是想圆,这是要领。
练七星禅杖功就是使得百会穴与会阴穴总是保持一直线,这叫任督二脉通, 可以百病不生。因为手心属火,在心经。两涌泉穴入地,属水。会阴向上提,属水,在肾经。心肾相交,使身体上的穴道都通,这叫气血畅通,可以强身健体。由于阴阳相交,体内穴道通达全身,可以使全身的神经都活动开,是主要健身之法。
人本身是一间房了,房了的组成最主要的就是柱了和房梁。柱了就是脊椎,由大 椎到尾骶骨共24节(24节与一年24个节气相符),其中由大椎到命门是14节,由命门再往下为10节,再加上颈椎7节共计31节。房梁就是梁门穴。在中脘穴旁开2寸,梁门就是横梁,所以梁门必须要坚固,房梁必须要好,这样就能无病强身,延年益寿。
第四节梅花桩五势养生功
自古以来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新生事物都充满了生机,呈现出一片不断发展、生生无穷的态势。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源自中国传统武学昆仑派内家功,以 《黄帝内经》为指引,以中医经络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主导,是集文、武、医三位一体的系统化的武学功法。梅花桩五势养生功低者为用,高者为养,追寻“六 合如一 ”的健康状态,以五势引导的内外互导达成和谐与均衡的养生观,顺应自然,适应四时之变化,从而回避外邪侵袭,益寿延年。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共含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五个动作,是目前已知动作最简单的武术养生功法,但功效还是得到了很多武术养生爱好者的普遍认可。其五势依次顺应金、水、木、火、土五行,对应调节肺、肾、肝、心、脾五经,可逐步实现血气“周天”运行,脉络通畅。梅花桩五势养生功适合锻炼的人群广泛, 收效快。习练者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达到“正、顺、圆、满、够”五个字的要求,即 可实现调节血压、放松精神、增强体力、滋养精血、养气补气、延年益寿,长期习练此功法者不乏耄耋之人,甚至百岁以上者亦有。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青年,通过练习做到“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调节神经系统,舒缓颈、肩、背、 锥等关节、肌肉的劳损,提振脑力与精神,增强五脏功能,可以使亚健康状态有十 分显著的缓解和修正效果。
浏览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