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术语是用来说明和记录武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及名称 的专门用语。武术术语不是对武术动作简单的形象描绘,而是 用简明的文字根据动作的特点对其性质和形式的确切说明。掌 握动作术语有助于正确领会动作的含义。武术术语有三个基本 要求:
- .正确:能确切说明动作的性质和形式。
- .简练:以简明的文字说明动作的基本特点。
- .易懂:术语要使人容易理解与记忆。
一、长拳类(一)手型
- .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 节上。
- .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
- .勾。屈腕五指撮拢;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成刁勾。
(二)手法
1-拳法。
- 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出击力达拳面;侧冲、 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 2)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 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 3)撩拳:拳自上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 心;反撩力达拳轮、拳背或拳心。
(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 斜向下,力达拳面。
(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 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
(6)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快, 臂伸直,力达拳面。
(7)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
(8)横拳:直臂自侧面向前、向后平扫横击,力达前臂及 拳背或拳轮、拳眼。
(9)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头, 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2.掌法。
(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 直,力达掌外沿。
(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
(3)穿掌:手心向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 力达指尖。
(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
(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 掌心。
(6)劈掌: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7)砍掌: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
(8)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9)拍掌:俯掌直腕下拍,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10)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
(H)搂手:手心向下,向斜外侧划弧,力达掌外沿。
(12)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
(13)缠手: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内向上、向外缠绕,同 时前臂外旋,使手心转向上抓握。
3.肘法。
(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 肘尖。
(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
(3)架肘、里格、外格:屈臂内旋上举,手心向外为架肘; 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体内横拨为里格;向外横 拨为外格。
(三)步型
- .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 平,膝部约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 全脚着地。
-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 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 .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 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 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 脚尖内扣。
- .歇步。两脚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 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
- .坐盘。两腿交叉叠拢下坐,臀部和后腿的大小腿外侧及 脚面均着地;前腿的大腿靠近胸部。
- . 丁步。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 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
- .叉步。两腿交叉,前脚脚尖外摆45度,全脚着地,屈
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另一腿挺膝伸直,前脚掌着地,脚尖 正向前方。
- .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宽,全脚着地,两脚 尖正对前方,一腿屈膝半蹲,另一腿挺膝伸直D
- .半马步。前腿稍屈、脚尖微内扣,后腿下蹲,大腿略 高于水平,脚尖向外,两脚距离同马步,体重略偏于后腿。
11 .并步。两腿伸直并拢,全脚着地,不可起踵。
(四)步法
- .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 .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 .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 .行步。两腿微屈,行步平稳,步幅均匀,重心不得起伏, 不允许腾空。
- .纵步。一脚提起,另一脚蹬地前跳落地。
- .跨跳步。后脚蹬地跳起,前脚前摆落地。
- .跃步。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后脚向前落 地。
- .踏步。一脚提起向地面踏跺,另一脚向前上步。
- .击步。后脚击碰前脚腾空落地。
(五)腿法
- .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 高不过腰,膝部挺直,脚面绷平,小腿弹出快有力,力达脚尖。
- .蹬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 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身正直;侧 蹬时上身稍侧倾;后蹬时上身前俯与后蹬腿成水平。
- .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内和或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侧踹 时上身斜倾。
- .缠腿。支撑腿伸直。另一腿向里绕环后踹出,力达脚跟。
- .正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 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
- .侧踢腿。脚尖勾起,经体侧踢向脑后;其他同正踢腿。
- .里合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 起经面前向里作扇面摆动落下。其他同正踢腿。
- .单拍脚。支撑腿伸直。另一腿脚面绷平向上踢摆;同侧 手在额前迎拍脚面,击拍要准确响亮。
(六)平衡
- .前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 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绷平内收。
- .燕式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前俯略高于水平,挺 胸展腹。后举腿伸直,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 .望月平衡。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侧倾拧腰向支 撑腿同侧方上翻,挺胸塌腰。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 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
(七)跳跃
1.腾空飞脚。摆动腿高提,起跳腿上摆伸直,脚面绷平, 脚高过肩,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
2「腾空摆莲。摆动腿要高,起跳腿伸直外摆,脚面绷平, 脚高过肩,两手依次击手拍脚共成三响,不能有一响落空。
- .腾空箭弹。身体腾空,起跳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高于 腰,脚尖向前,力达脚尖。
- .旋风脚。摆动腿直摆或屈膝,起跳腿伸直,腾空转体。
270度,异侧手击拍脚掌,腿高过肩,击拍响亮,转体360度। 落地。
- .大跃步前穿。前跳距离须大于弓步,在空中挺胸抬头、 肢体伸展
二、太极拳类(一)手型
- .拳。五指卷曲,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 不可太紧。
- .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手指不可 僵直,也不可过于弯曲。
-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屈腕,手指和腕部都要松活 自然。
(二)常用动作及要求
- .野马分鬃。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两臂须保持弧形。左 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起主导作用。分手和弓腰要协调 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的 前膝与脚尖垂直。
- .白鹤亮翅。单手向上亮掌,臂要保持弧形,不要折成三 角形或伸直,另一手按于体侧。
- .手挥琵琶。面向斜前方,肩胯要上下相对,两肩松沉, 两肘坠合,前手高不过眼,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肘的内侧, 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 .搂膝拗步。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由上向下劈 打,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肩。搂膝不可低头弯腰, 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 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揽雀尾。
1 1) “搠”出的臂必须呈弧形,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 手,手指既不可软缩无力,也不可僵硬挺直。后手按在体侧。 两臂要保持弧形。
2 2) “捋”的动作无论弧形大小,都必须呈圆形或曲线,不 可直着回抽;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歪斜。
3 3) “挤”时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 腿、松腰协调一致。
- 4) “按”时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 手腕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 .倒卷肱。身体平衡,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动作要 协调,不要手动脚不动或脚快手迟。后手回撤要走弧形,不可 直抽,推出之臂不可伸直。转动时以腰为轴,退步要轻灵,脚 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后移。转身倒卷肱时,要先 移重心,再转身提步,下搂手不可走直线,前推手须经耳旁向 前推出,不可向下劈盖。前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要沉肩垂 肘,身体正直,转动灵活。
- .云手。无论手心向内或向外,运转都要呈立圆,速度要 均匀,动作要连贯。臂不可僵直或屈成三角形,手高不过眉, 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裹,肩不可上耸。两掌运转要与转腰松胯、 移动重心协调配合,不可只是摆动两臂而无腰的转动,身体也 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脚尖应向前或略外展,并步时两脚 应距离10〜30厘米。
- .单鞭。无论单推掌或左右推掌,两臂皆不可伸直,手高 不可过头,勾手不可僵劲,后臂也不可过横或过张。头要顶, 腰要松,肩要沉,胸要含,腕要柔,避免挺胸收腹。
- .左右穿梭。两手上托和前推要协调一致,两臂成弧形。
浏览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