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术有关的方 方面面,包括报纸、杂志、器材、服装等,都成为人们谈论、争相购买和收藏的目标。武术开 始创造经济价值,进入了市场化阶段。例如,《中华武林》是当时全国卖的最好的刊物之一,而 《少林寺》播出后,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借着少林寺的名义,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开了大约50 多家武馆。从此,古老的武术文化开始走出封闭的状态,开放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我国 经济产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武术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随着武术产业化的推进,武术市场发展掀起了一个高潮,表现在竞技武术的发展方面。从 1988年开始,国内国际的各种武术比赛,蓬勃开展起来。例如,第一届中日太极拳比赛、“一洲 杯”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等。这些大型赛事不但为武术市场带来了数千万元的利润,更重要 的是开拓了武术市场,加深了市场化的进程。随着武术市场的飞速发展,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各 种规模的武术馆校,此类学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半经营性质的培训机构,另外,相 关的企业实体也在全国蔓延开来。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当时全国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武 术馆、校就有一万多家,而且那些影响较大的武术馆校,多分布于山东、河南和湖南等武术基 础浓厚的地区。例如,山东郛成宋江武校在1995年因扩建工程投入的资金就达一千二百万;河 南登封塔沟武校常年的招生量就达几千名,仅学费收入每年就达数百万元;还有河南郑州在 1991、1992、1993、1995年举办的四届少林武术节中,交易成功的交易额就分别达到8亿、24 亿、32亿和52. 5亿元。这些惊人的成就表明,武术产业市场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 武术产业市场化的繁荣


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武术市场上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少 林寺举办的超大规模的武术节,与以往的武术节相比,在气势、规模以及参加人数上,都堪称 历史之最。在《功夫》、《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等影片在国际上走红之后,一度萧条的武 术影视业市场也渐入佳境。从武术培训业来说,目前我国的武术馆、校超过15000家,其年收 入也高达10亿元。特别是在2000年推出的“散打王争霸赛”,一开始就创下收视率全国第三名 的好成绩,繁荣了媒体传播市场。在武术产业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各个行 业市场,如武术竞赛市场、武术技术培训市场、武术产品市场、武术人才市场、武术旅游市场 以及武术金融市场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合理的运营机制下,武术产业市场正在不断 壮大,市场化程度也在大大加深。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 我国武术市场开发资源的分析



  • 武术技术及有形资源开发


目前,我国武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武术资源的开发还是多局限于武术竞赛、 武术馆校等培训班、服装、器械、设备、武术景点及武术旅游商品等方面,即类武术技术开发 方面。近年来,城市武术对市场的开发以武术俱乐部为中心,如在深圳,已形成良好的武术市 场环境,吸引了大量港澳台等地区的客户到这里来交流和投资。武术表演市场已经国际化,中 国武术队(团)频频应邀出访。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在1974—1995的二十年间,我国武术代 表队(团)应邀出访近100次,走遍了 60多个国家,进行了 1000多场次的武术表演,一方面大 大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成为我国武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 ―397 —点。更重要的是,武术产业国际市场的开拓,使武术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着力以武术商品为龙头的大型综合性开发,形成武术产业有形资源的优势。在此,国内体育名 品-一李宁为武术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李宁服装行销全国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外 成立了跨国公司,形成了强大而有竞争力的市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充 分利用武术这个无形资产,有力开拓武术市场,逐步做到“以武养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武术人才资源开发


武术产业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目前,武术市场正面临着产业转型阶段,各方面正 在进行一个由不完善向完善的过程,现阶段武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市场机制。但是,这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在专业人才方面,我国实 施了段位制,这就为武术馆教练资格的认定、学员技术水平的考核以及武术爱好者水平的测试 提供了评定依据。目前,我国四段拳师已达5万人,获得高级段位称号的有363人,高级武术教 练达数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约600人,国家级、国际级武术裁判200余人。近年来,随着中 国武术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武术管理机构注重武术人才的国外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武术国际交流,从而促进了国际武术市场的开拓和扩大。在管理人才方面,我国体育产业迅速 发展,体育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的实例不胜枚举,造就了一大批体育管理人才,积累了大量的管 理经验。因此,武术产业可以从体育产业领域引进人才,借鉴经验,为我所用,从而逐渐形成 武术管理人才上的优势。

  • 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


当代经济发展的依据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所以,近年来,就形 成了凡是与武术有过渊源的地区,都在利用武术大作经济效益的文章。例如,湖北举办的武当 艺术节;郑州于1991—1995年举办的四届少林艺术节,都是利用了当地的武术资源优势形成的 特色旅游。可见,武术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现实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经济功能,需要在提高认识 的基础上,加快武术旅游市场的扩展。

  1. 武术产业市场化程度分析



  • 武术市场的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武术发展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原有 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已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武术原来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没 有形成武术市场化体系,更谈不上走产业化的道路。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各 个领域,武术产业化也势在必行。从广义上讲,武术产业包括所有与武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如武术用品产品(武术服装、武 术场馆的建筑、武术器材、武术食品饮料等)、武术信息产品(武术信息的传送、武术广告宣 传、电视广播、报刊等)以及武术劳务产品(武术竞赛、健身娱乐、武术旅游、武术酒吧或茶 座的表演等)。经济发展和武术生存的需要,打开了武术产业化的大门。现在一些武术活动自觉 地参与市场运作,甚至一些武术活动的承办就是武术产业的经营和加深市场化程度的手段。例 如,1998年,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在杭州开幕在深圳闭幕的大型国际武术节,其集资额就高 达3000万元人民币,不但促进了武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而且更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据统计,首届少林武术节商贸洽谈项目的成交额就达到了 20亿元人民币。这充分 体现了 “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经济发展形式,实现了武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武术产业化 也成为武术弘扬世界的重要途径。1992年,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个武术团体携329名武 术队员来到中国,当时对外贸易成交额约3亿多美元,国内贸易成交额也有71亿元,同时,各 地的武术旅游区还接待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旅游团体的1000名游客。在1993年,有 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州队的379名队员参加了武术比赛、表演活动;又有来自26个国 家和地区的外贸客户350人,达成对外鉴定技术合作42项,而科技专利项目高达627项,创造 总成交额16. 477亿元。以上种种实例表明,武术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洽谈的窗口,实现了武术与经济的 结合,武术已经纳入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去,为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武术培训业来讲,目前我国已注册的武术馆校有13000余所,在校人数有百万余人,尤 以青少年为主。每年创造的产值近300亿元(

浏览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