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李海泉之妹李合银生前曾回忆,她的母亲骆耕氏提及父亲李震彪是在 28岁之后离开顺德去佛山谋生,寿终70岁,因此我尝试对李海泉的出生地进 行初步探讨。由于李震彪的生卒年月不详,根据李海泉是1902年出世的事实,首先假 设李海泉在父亲28岁之前出世,推算下来李震彪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或50 年代去世。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1938年日军已占领广州,李海泉及家人亦 已避难香港,而大他两岁的兄长李满甜和母亲骆耕氏也先后在1941年逝世。 较为可信的是李震彪在30年代或之前已去世。假如仍按上述28岁后离开、70 岁去世的话,倒是李海泉在南海(佛山)出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李海泉出世后5-6岁就与兄长同在佛山笑尘寰茶楼当学徒,说明家境确 实清苦,当时最可能是李震彪住在南海(佛山)的期间,因为根据李本根先生 的资料,李震彪去佛山时已将居屋让给了亲戚一家居住三代之久,如果李震彪 再回旧居,两家人偈处一房一厅,还要生儿育女,似无可能。所传李震彪回乡 终老和李海泉在旧居出世之说,实在疑点多多。据说骆耕氏曾提及丈夫武功了得,因而他的名字在顺德一带响起来,但 是可惜故事细节难以考证,因为不要说顺德一带,就是今日上村李氏后人都 不知道。倒是粤剧名伶李海泉和功夫巨星李小龙,两父子的形象和名声今日 仍然响亮。据说李海泉的幼年好友是已故上村老人李有兴,但是两人相差11岁,当 李海泉5—6岁在佛山当学徒的时候,李有兴在顺德还未出世,两人是幼年好友实难圆说。据说李有兴回忆李海泉1945年回上村时,曾出钱在李氏宗祠内摆酒祭祖和宴请亲朋。很明显,以李海泉这样的年龄,不可能家乡没有亲人,为何今日 . 找不到呢?上述光宗耀祖的举措必定轰动全村,但是李本根先生在资料内并未 提及,很显然并未确实。清代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之地据说是在佛山,因为广州尚未发展,那时的 均安只是顺德较偏远的穷镇而已。有说骆耕氏是满族,统治者子女不太可能在 那里长大,因此如以此说推断,李震彪可能在佛山成亲。他在佛山数十年,虽 然后来收入微薄,但在佛山打工养家活口也要条件好得多,所传回乡生活之 说,似无实证。至于李海泉的出生地在南海,亦有说法,例如广东武林丛书第二辑有区瑞 附 芝老人所著《功夫王李小龙》,其中有一句:“且说在清光绪年间,南海县佛 山镇山紫村地方,有一李姓家庭生了个儿子,取名海泉……”录 祖籍与落籍不同,例如明末赴日介绍中国文学和拳法的陈元赞自称是杭州人,其祖籍上溯四代却是四川青神,曾祖父则迁往洛阳,而祖父再落籍杭州。 又例如宋庆龄祖籍海南文昌,自称是上海人,而李海泉的妻子何爱瑜也自称上 海人,她的祖籍却是荷兰。如果李氏祖先五百年前由粤北珠矶巷南迁,那么远 5 祖也可能是北方避难移民。落籍只涉及本人,祖籍要涉及上代,因此无论李海 泉祖籍在何地,如果他在南海(佛山)出世和生活,自称是南海(佛山)人, 也是可以的。关于李海泉的祖籍和故居,虽非本文探讨的主题,但提出来也是必要的。鉴于目前有关李海泉直系父、祖的族谱不明,人证不清,祖坟不详,据知仍有各种观点,例如顺德祖籍、故居说,顺德祖籍佛山故居说,佛山祖籍、故居说  等等,因此未可到此止步,仍须乘勇追踪。最先发现上村是李小龙祖籍的应是顺德市均安镇上村的李氏家族后人,因为上村一向有李氏宗祠和李海泉父亲故居为证,而香港的李海泉墓碑文字也是 祖籍顺德的一个佐证。顺德祖籍佛山故居说根据香港长沙湾天主教坟场所立的李海泉墓碑上,只刻有“顺德”二字,却没有村镇的字句,说明了子女们并不清楚他们的先祖就在均安,更不清楚在 上村。关于李海泉的故居问题,据说佛山有人证和物证,至于顺德的人证、物证 则难以证实。据分析,李海泉在佛山的故居十分古旧,约建于明末清初,李海 泉成名之后也未另购新居,是否因为属于李家已居住几代的祖屋而不搬迁假 如属实,李海泉只能知道祖籍在顺德,但不清楚出自何镇就不奇怪了。佛山祖籍、故居说据认为墓碑上的“顺德”两字并无确证,亦可能并非李海泉所传,也不排 除以讹传讹的可能。由于顺德一向属于海南(佛山)管辖,李海泉是当红粤剧名伶,经常带了 家人巡回村镇演出,因此南海(佛山)一带的村民对他都很熟悉,并非只有上 村村民熟悉。如果他是顺德均安上村人,以李的年龄(距今百年),不可能家 乡没有亲人,也不可能不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据此分析李海泉本人也未必 清楚。如果李家在佛山确已居住了几代,那么也可以说祖籍是在佛山。通过对李海泉出生地的追踪,我认为有关其祖籍和故居,仍需继续进行科 学的和细致的资料搜集和鉴定工作。为了一个共同目的,佛山与顺德有必要共 同合作,并且要有文史专家的参与和在社会上的公开讨论,或许才有可能实事 求是地彻底搞清楚。无论将来有何结论,如果佛山要建李小龙纪念馆,可否利用祖庙将要建成 的叶问纪念堂预留位置。如果顺德均安上村要建李小龙纪念馆,可否就利用李 氏宗祠,甚至在其侧翼接建新建筑,熔传统与时代于一炉。附李本根先生关于李小龙祖籍的介绍我是顺德均安上村李氏后人,退休村干部,1936年出生,1997年退休。 1998年镇领导指派我管理李氏宗祠和李小龙祖居至今。由于这个关系,经常有人问及李小龙祖籍等问题,因此就用此文介绍。 377我去过广东南雄珠矶巷访寻李氏的祖宗祠堂,因为相传最早源自此地。在 超过一百多间各家姓氏祠堂中找到一间李氏祠堂。我也去过广东南海太平访寻 李氏的祖先祠堂,因为在五百年前明朝期间,其中的一支李宣义由南海太平移 居顺德均安上村,成为上村李氏始祖。李氏后人为了供奉始祖,建了宗祠拜祭。后来到了晚清,出了一位探花李 文田( 1833—1895 ),就在同治三年( 1864)重修李氏宗祠,成为今日的规模。 宗祠内有慈禧太后赐给李文田的大字匾额,近年还从墓地运回刻有光绪帝给李 文田的御书石碑两块,也放在宗祠摆设,李文田的显赫增添了李氏后人的荣 耀。至于李氏宗祠作为所有李氏后人供奉的,则只是始祖考宣义李公和妣黎氏 安人的神位,安放在宗祠的正中位置。李氏族谱分散而不全,我查过李小龙的曾祖父可能是李秀淇,没有祖父 李震彪和父亲李海泉,因此李震彪的生卒年月不清楚,也未见到他的坟地。 李海泉是否在上村出生,有人问过老人李有兴,是在上村出生,大约六七岁 去佛山。上村的李小龙祖居,是其祖父李震彪住过的土屋(使用黄泥加石灰夯筑)。 李震彪去外地谋生,将屋让给亲戚居住已历三代了,因此地契也转给江门的李 海泉疏堂兄弟或侄子。此屋曾于60年代维修,70年代改为砖屋,1997年由镇 政府重建后已非原样,摆设也非原有。震彪在上村并未留传响亮的事迹,已故老人李有兴( 1913—2001 )的父 亲曾向有兴提到震彪身材高大,在上村副猪。李有兴同李海泉不同宗,前者祖 父是李秀旭,后者祖父可能是李秀淇。上村最少有三位老人见过李海泉,都是因为李海泉演戏出了名。我听李有兴讲,李海泉曾在1945年或1946年来过上村,带了 5—6岁的 细佬仔,估计可能是李小龙。此外,李海泉曾在离上村有两条村的三华村为当 地华光庙落成演戏时见过有兴。有兴见到过何爱瑜和跟随李海泉学艺的李秋 勤,他称何爱瑜为西洋妹。我听父亲李锦添( 1911—1972)讲,李海泉曾在离均安20公里的江门演 戏。父亲是短工,随鱼船运鱼到江门鱼栏,船上五人去看望李海泉,其后李海 泉拿了戏票去鱼栏给他们。我听现仍健在87岁的李柏根讲,他看过李海泉演戏,记得名称是《烟精 扫长堤》,他也见到过西洋妹和细佬仔。均安上村李氏后人知道李海泉的儿子是李小龙,是在李小龙回港拍戏成名 之后。大约1978年或1979年,居港的上村人李春能曾告诉有兴,李海泉的儿 子李小龙前几年在港逝世,开追悼会时他想参加,但被警察阻止进入。李小龙祖居一向由李氏后人管理。今日上村是以李氏后人为主的村落,在 1200村人中李姓约800人。1998年,李秋勤和女儿丘淑娴来上村,要看李小龙祖居。当李有兴见到李秋勤时还认得出她。后来市政府干部也来看李小龙祖居,再由我征得李秋勤 的同意,介绍双方认识。从此,顺德市政府、均安镇政府、上村村委会和海内 外的上‘村李氏后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交流沟通,并且为了在上村筹建李小龙 纪念馆等事项,弘扬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精神而走在一起。限于上村的人证和物证都很不完整,我所了解的事实也不全面,有关李小 龙祖籍的介绍可能有误,需要继续发掘,希望各位不吝指正为要。佛山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李 海泉的戏迷访问李海泉当年的邻居-~李满 (84岁,右一),李满现仍住在佛山山紫村拱 北里。故居泥墙特写。据佛山现年 80岁的老师梁桑、卢坚等人介绍,李海泉故 居早期为泥墙,建于明末清初。目前原址现 状为清代时泥墙倒塌后修建。关于祖籍问题,除非有家谱,否则祖父辈之前,就可能不清楚了。为此我 也曾查过我自己和太太方全芳的祖籍。我祖父梁爵荣和父亲梁益珊祖籍广东南海市丹灶镇。清朝时期祖父在 马来西亚槟城出生,后来移居上海,在英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上海原英资的罐头厂东主,去港后是澳航QANTAS最早华人经理直至 入退休。我外祖父黄福基和母亲黄庭玉祖籍广东番禺蟹家。军阀时期,祖父在四川 三m重庆最早建成第一间电灯厂,后来发了财移居上海。

浏览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