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武术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我国武术产业发展概况对武术产业化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综合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解释,可归纳为:武术产 业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武术发展规律的要求,充分利用武术自然资源,使武术与经济结 合,强化自我发展潜力,不断拓宽武术市场,形成武术市场运行的新机制。一般将武术产业分 为四大块:武术技术产业,包括武术健身市场、竞赛表演市场、武术培训市场、武术劳务市场; 武术人才产业,包括武术科教市场、高水平运动员、民间武术家、武术经纪人;武术文化产业, 包括武术图书音像、武术金融保险、武术旅游市场、武术大型活动、武术信息咨询;武术用品 产业,包括武术服装市场、武术器械市场、武术纪念品、武术饮料市场。武术项目的产业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了武术与经济挂钩的 一些尝试,如武术培训班的开设等;二是90年代初期开始进人经营阶段,提出了 “以武养武” 的口号,一些地方建立了国际武术培训中心、武术馆校,出售武术音像品、书籍、器械等;三 是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产业阶段,其标志是引进了一些现代企业开发的理念,开始了系统化的 研、产、发运作。
一、发展武术产业的意义
(一)发展武术产业是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表明,每项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产业化 是获得经济基础的重要来源,也是体育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武术运动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更多得人群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也就是说,只有 受到人们的关注,武术才不至于被遗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都被商品化了,只有武术独 立于外,势必最后走向消亡。而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与现代健身方式相结 合,完全迎合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的追随者。在这个高速发 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标准、欣赏品味不断变化和提高,武术的发展也必须灵活应变,根据习 武群体的不同及其爱好、兴趣的不同,建立相应的武术产业体系。这就需要一方面大力普及招 式简单、易学、健身价值较高的传统武术项目,从满足人们运动健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发展 “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满足人们的欣赏愉悦的精神欲求。武术技能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武术理论的指导。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专业人才对武 术特有文化蕴涵进行研究,才能挖掘出其新的价值,建立起现代武术价值体系等,要把这些工 作做好,需要巨额的研究经费。另外还包括举办各种国际、国内武术比赛,进行武术技术套路
一392 —
的编排、创新等。这些费用仅靠国家的有限拨款已经难以支付。所以,发展武术产业也是解决 武术研究经费的重要途径。经费充足,才能更好地开展各种武术比赛、武术技术与学术交流、 科研等活动;还可以增强各种武术团体、组织的活力,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推动 武术运动的发展,弘扬中华武术,真正地把中华武术传承下去。(二) 武术产业是挖掘、保护和利用武术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是在民间以无组织、零散化的形式存在的,必定会 有所遗落。发展武术产业,势必会发起对武术挖掘、整理以及恢复其原本活动形式的行为,建 立起具有各个地域特色的武术体系,并予以定义、保护和科学利用。由此看来,武术产业的发 展,不但不会毁灭传统武术,而且还会有助于武术查漏补缺,使传统武术更加完整地展现出来。 所以,发展武术产业可以保护传统武术顺利地发展下去,真正地实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目的。
(三) 发展武术产业可以防止武术人才流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奋斗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利益、 社会地位的获得和生存环境的改善;与此相应地,市场的竞争力的强弱表现为其占有人才的数 量,所以人才的竞争和争夺也日趋激烈,造成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如果传统武术只是作为健 身技能存在,其人才的发展空间有限,就不易于留住人才。所以,为了确保我国武术事业的健 康、顺利、持续地发展,则应加快武术走产业化的速度,实现武术事业的“造血功能”,为武术 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从根本上防止武术人才的流失。
二、我国武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 武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武术技术市场经营模式主要有私营和公办,由承办者投资或为中介,通过贷款、赞助 和集资引资等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目前基本形成一个有企业、出版业、武馆、武术协会及政 府共同参与的武术产业格局。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武术馆校已达12000多所,是武术产业盈利 的主要形式。在过去几年中培养了不少武术英才,其中有10多所馆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但 量变不等于质变,目前多数馆校不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以盈利为主并盲目扩大规模者日益增 多,尤其生源缺乏的学校。竞赛表演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应的重大赛事、门票收 入、广告收益、各种赞助、电视转播等还未完善;习武群体虽然庞大,但多数处于一种自发、 松散、随意的状态,习武者购买器材是一次性消费。
(二) 武术人才产业现状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挖掘传统武术项目,推广竞技武术国际化”思想的 指导下,武术特别是竞技武术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四段以上拳师达5万人, 获得高级段位称号的有约700人,高级武术教练员、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数千人,国家级、国际 级武术裁判300余人,加上民间老拳师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我国的武术人才资 源是相当丰富的。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武联成员组织也已达160多个。但目前对人 才的培养、利用却未完善,武术经纪人队伍还未充分发挥优势,国际交流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 武术文化产业现状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古迹名胜众多。目前各地利用当地名胜资源,发挥旅游业的功能,并 带动相关产业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创下了可观的经济收入:1998年浙江台州举办了国际传统 武术暨绝技大赛,湖北武当山、福建南少林寺武术文化节的召开,河北沧州的国际传统拳种交 流大会,上海连续举办6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等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目前中国有能力承 办一定规模的国际性武术赛事只有内地的上海、北京、郑州等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他各 城市均未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
(四)武术用品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有上百家武术器材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和河北两省,武术专用的纪念品等 也已相继开发。但生产武术器械的多为一些民营小企业,设备简单,检测手段落后,技术力量 薄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尤为重要的是缺少品牌产品;武术纪念品品种单一,缺乏特色,具 有代表性的中华武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太少,市场上很难发现让人铭记在心的武术纪念品。
三、武术产业市场分析
(一)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竞技体育的发展,成就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繁荣。武术产业市场作为体育产业市场的一 部分,属于体育市场正在开发或有待开发的部分。根据现代消费理念来说,武术产业市场是一 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环境的改变都离不开市场运作, 反过来,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也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文环境的制约。所以,武术产业要 开拓市场,首先要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分析,这是武术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前提。
浏览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