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教 育。何爱瑜自己接受的也是西方教育,在她看来,美国的教育方式比中国传统 教育更适合李小龙。其次,习武以来,李小龙到处挑战、到处树敌,不但结下 了很多仇家,也招惹了不少黑帮分子。打架闹事让李小龙成了警察黑名单上的 常客,也成了一些黑帮人物下手的对象。对此,李小龙倒是不怕,坦言只要对 方敢来,他就奉陪到底。但是站在家人的立场,李小龙的功夫再高,也是暗箭 难防,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出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李小龙的父母觉 得李小龙结交的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长此以往,李小龙的性格和脾 气只会越变越坏,只有离开香港,才能让他在全新的环境里洗心革面、重头开 始。那么,李小龙是被逼去的吗?恐怕未必。街头小霸王、小影星、舞林高手、女生追逐的焦点……李小龙在香港的生 活过得很惬意,但是一转眼,他就到了 18岁。18岁是成年的日子,很多人在这 一天会突然开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活着,要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全新的自己。而李小龙,恰恰又是一个早熟而善于思考的人。也许早在街头打 架时,在夜总会疯狂跳舞时,李小龙就已经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事事追求新鲜刺激之人,他的好斗,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 在不断挑战对手的过程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尽管李小龙和我们所处的是不同的时代,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大部分 年轻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好。有的人拼命 赚钱,有了钱,一切都会随之而来;有的人则像许三多那样,做喜欢的事,要 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改变在哪里?机会在哪里?有所失才有所得,如果舍不得舒适安逸的生 活,如果舍不得家人的关照和现有的一切,你就很难咬牙走出这一步。幸而, 李小龙的家人是开明的,他们没有给李小龙设置障碍,鼓励他走出去。而对李 小龙来说,抛下现在的生活,单枪匹马杀奔一个完全陌生,甚至连交流都可能 存在很大问题的世界,接触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那才是最刺激,最有意思的 事!在李小龙看来,在香港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很大程度上是拜父亲的名望 所赐,走到哪里,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李小龙”,而是这个少年的父亲。李 小龙心高气傲,自然不喜欢别人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是骡子是马,拉出 去遛遛才知道,所以,当母亲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提出让他去美国的想法时, 李小龙爽快的答应了。不是怕香港的黑帮暗中谋害,也不是怕经常去警察局喝 龙茶,这些在李小龙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最大的敌人只有自己——只要他想 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要用双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龙行天下!从感情上说,李小龙是舍不得香港的,这里有他尊敬的恩师,有并肩作战 过的拜把子兄弟,还有被鲜花和赞美包围着的电影事业。他很清楚,独自前往 一个陌生的国度求学谋生很不容易,但是他没有退缩——他的性格是战斗着 的,一旦认定目标,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18岁的李小龙深知,除了演戏和武术,自己别无所长,能够在香港演艺圈 一帆风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父亲的人脉和关系,可到了美国,这一切都没有 了,演戏也就无从谈起。于是,他也就只剩下武术这一项所长。经历了大师兄 失败事件后,李小龙明白了 “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自己现在的这点功 夫,在真正的高手看来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他决定强化自己的武功,让自己能够在美国立足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父亲的介绍下,李小龙结识了当时另一位著名的拳术家邵汉生。邵汉生是李小龙的第一位北派功夫老师,不但精通罗汉拳、螳螂拳等多种 北派拳术,还在加入精武体育会后学会了潭腿等拳法,因拳艺高超而留会任 教,后移居香港九龙城,一边开馆授徒,一边在电影中出演武打角色,也因此 与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交好,被李小龙唤作“四叔”。邵汉生与李小龙的交往也颇有戏剧性,李小龙意欲拜入门下时,邵汉生并 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小小的“刁难” 了一下这位古灵精怪的好友之子,他对李 小龙说,想学他的功夫,就得用自己的绝学来换。李小龙觉得这位师傅很有意 思、,可自己的武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自然也谈不上教,思来想去,终于想出 了以“舞”换“武”的办法,也就是他教邵师傅跳舞,邵师傅教他武功。邵汉生答应了这个条件,然后开始传授李小龙武功。但是邵汉生很快就发 现,这个小“武痴” 一门心思全都在习武上,应付了几次之后,就把教老师跳 舞的事丢到了九霄云外。邵汉生也不在意,反而觉得李小龙既聪明且勤奋,再 加上李海泉的关系,于是就把一些普通弟子无法学到的精要招式传给了李小 龙。这些秘不外传的招式中就包括了李小龙在美国长堤空手道大赛上威震四方 的连环飞踢。李小龙前往美国发展后,两人仍保持着信件往来,交换武学心得,李小龙 还曾打算让邵汉生到美国武术界发展。每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去的最多的地方 一是叶问的咏春拳馆,另一处便是邵汉生家中。邵汉生为人随和,与李小龙名 为师徒,实为叔侄,随时随地都会指点李小龙几招,因而深得李小龙的敬重。 后来,李小龙在美国的事业不顺,打算回港发展,邵汉生就四处找人推荐李小 龙,为他争取上镜的机会。因此,邵汉生成了数不多一直与李小龙保持良好关 系的师傅之一。1959年4月29日,“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从香港九龙码头起航,开始了驶 往三藩市的漫长海上航行。18岁的李小龙站在船舷上,跟大多数乘客一样,挥舞着手向岸上的亲友道 别,从此开始了一段未知而又刺激的人生之旅。第三章龙游四海自我了解是最为困难的,我们很容易发觉到想发挥自己的才 干实际上是满途荆棘,所以一个有天才的人应该尽量发展他的事 业,迫使自己去创造新业,所得的成就是万世不没的。——李小龙一、跨越大洋的振藩之梦汽笛声响起,“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缓缓起航。李小龙是兴奋的,他终于 告别了生活多年的香港,告别了亲人、朋友,也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邮轮 缓缓离岸,岸上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他再也听不到亲友们的呼喊,听不到汽车 的喇叭声,聚集在船舷上的人们也渐渐散去。海风在轻轻吹,清凉中带着一丝 苦涩的咸味,这个世界是冷酷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舱位,每个舱位对应着 的,是他们的身份、地位、财富。“这才是属于我自己的路。”李小龙如是想。47年前,Jack也是像他这般 揣着三等舱的船票挤上了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起航,向着遥远的美 利坚前进。《海上钢琴师》中,少女的父亲对1900 (1900是海上钢琴师的名字)说, 当我听到大海的声音,我就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湛蓝的大海,总是予人无尽 的想象,让人豁然开朗,让人觉得以前的生活是如此的狭隘和乏味。人生就像 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这一次旅行,从李小龙踏上 甲板的那一刻起,就变得惊心动魄、充满着悬念和刺激。大海汹涌,暗礁重重,初次出海的人还会晕船,李小龙不在乎这些,早在 襁褓中时,他就有过一次海上旅行,大海对他来说,是一次体验,是一个起 点。航行有终点,人生之旅却无止尽,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还有梦想,就 要让每一天都活得有意义,决不浪费上天赐予的每一分钟。“弗吉尼亚”号三等舱的乘客们是幸福的,因为那是全世界唯一一处有立 式钢琴的三等舱,那里还有一位没有任何身份户籍、却愿意为三等舱乘客演奏 的天才钢琴师1900。很多人搭乘“弗吉尼亚”号,正是为了听一听这位传奇钢 琴师指尖那动人的旋律,甚至连一些社会名人也会挤到“弗吉尼亚”号的三等 舱,只为一睹1900的风采。我们不知道“威尔逊总统”号上有没有乐队,如果有,相信李小龙一定会 一展身手,秀一把他那精彩的恰恰舞。按照李小龙的家境,他完全可以坐上相 对舒适的二等舱,那里大多是一些出海留学的知识分子、小生意者和中产游
浏览1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