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太极拳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养生术、导引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以及古代的“阴阳”学

—104 —

说和“太极”等理论编成的一种拳术。太极拳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廷 所创,故称为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又有后人将陈式太极拳发展成现在流传 较广的陈、杨、吴、孙、武等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种类虽各有不同,但其方法和基本动作的要求上都大体相同。其动作缓慢柔和, 势势相连,运动绵绵不断。

(一) 太极拳基本姿势

1-头部

练习时头部自然上顶,下颌微内收,舌尖轻抵上教,口轻闭,颈部肌肉放松,面部神态要 自然平静,运动中随各种动作的要求,头部始终沿纵轴转动,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用鼻 呼吸。


  1. 上肢


要求“沉肩垂肘”、“舒指跟腕”。即肩关节要松、下沉,并有意识地使两肩向外引伸,肘关 节保持微屈下垂,不可外翻。两臂始终保持弧形,不可过分弯曲与伸直。做推掌动作时,掌指 自然伸展,手腕微下沉,总之,对上肢动作要做到既舒松伸展,又不绵软无力。

  1. 躯干部


要求上体正直,胸部要做到“含胸圆背”,所谓“含胸”是指对长拳而言,不能挺胸,但也 不可使两肩前送而使胸部内陷,应求其自然正直。“圆背”是指放松背部肌肉,两肩略向外引 伸,而使背部略成弧形。腰部要放松,要以腰为主宰带动两臂动作。练习时,不能使上体前俯 后仰,左右歪斜。

  1. 下肢


要求虚实分明,进退轻灵,所谓实就是承受身体重量多的腿为实,另一腿承受比较少为虚, 避免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起收势除外),腿部活动时要送胯,屈膝,两脚轻起轻落。前进时脚跟 先着地,后退时脚掌先着地。无论前进后退,脚着地后,身体重心再慢慢移过去,保持全身动 作的稳定与灵活。

(二)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 体松心静


体松心静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之一。“体松”是指在练拳时,身体肌肉处于一种放松状态, 使身体自然舒展,不得用僵力。“心静”是指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要集中。

  1. 缓慢柔和


缓慢柔和也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一套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势动作,按正常速度需要在5〜 6分钟之间完成,缓慢还需要连贯,即动作连绵不断,而柔的前提是要放松,在此基础上,使两 臂的姿势及运动路线都得保持弧形。

  1. 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初学时要保持自然呼吸,练习到一定程度时,须将呼吸、意念相配合。太极拳的呼吸一般 都是与动作相配合的,即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如起势、收势动作,两臂向上抬起时吸气, 下落时呼气。两手张开时吸气,合时为呼气。另一种呼吸方式为,凡是一个动作完成时为呼气, 过渡动作为吸气,还可以理解为,向外进攻的动作为呼气,进攻前的动作为吸气。无论哪一种

105 —

呼吸方式都应力求自然。

动作与意念的配合,就是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上。以意识引导动 作,做到“意领身随”。

(三)太极拳常见动作

  1. 揽雀尾


① “棚":棚出的臂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手,后手可按在 体侧,两臂要保持弧形。

② “捋”:臂呈弧形,双手向左(或右)侧向捋,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 歪斜。

③ “挤”:一臂向前屈于胸前撑圆,另一手扶于屈臂手的腕部,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 腿、松腰协调一致。

④ “按":双掌自后经下向前弧形推出。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手腕 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1. 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两掌左右分开,掌心向上,内旋后收,两掌后收时以肘关节牵引,边分边翻转, 不可扬卷前臂,收至腹前;按掌要求同前。

  1. 野马分鬃


一手向前分出,另一手下落于胯旁,成顺弓步,两臂都要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 腰部旋转起主要作用;分手和弓腿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 弓步的前膝与脚尖垂直。

  1. 白鹤亮翅


一手向上亮掌于头斜上方,另一手按于体侧;臂都要保持弧形,不可折成三角形或伸直, 两臂均不可伸直,手指要舒展伸开,但不可僵直。

  1. 手挥琵琶


两掌立于身体斜前方,两腿呈虚步(脚跟着地),前手高不过眼,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臂 的肘内侧,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1. 搂膝拗步


一掌经耳旁向前推出,另一掌按于胯旁,掌心向下,两腿呈弓步,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 低不过肩。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 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1. 倒卷肱


一脚退步,同侧臂呈弧形后摆,另一手向前推出。身体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 动作要协调,不要手动脚不动或脚快手迟;后手回撤要走弧形,不可直抽,推出之臂不可伸直; 转动时以腰为轴;退步要轻灵,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后移。转身倒卷肱时,要 先移重心,再转身提步;下搂手不可走直线,前推手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向下劈盖。前手 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要沉肩垂肘,身体正直,转动灵活。

  1. 云手


以腰为轴,两掌随腰转动在体前左右交替弧形运动。无论手心向内或向外,运转都要呈立

_ 106 -圆,速度要均匀,动作要连贯;臂不可僵直或屈成三角形,手高不过眉,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 裹,肩不可上耸;两掌运转要与转腰松胯、移动重心协调配合,不可只是摆动两臂而无腰的转 动,身体也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脚尖应向前或略外展;并步时两脚应距离10〜20厘米。

  1. 单鞭


两臂分开,一手立掌,一手为勾,两臂皆不可伸直,手高不可过头,勾手不可僵劲,后臂 也不可过横或过张;头要顶,腰要松,肩要沉,胸要含,腕要柔,避免挺胸收腹。

  1. 玉女穿梭


拗步,一手上托另一手前推,两臂成弧形。前推之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腰;旋转不可僵滞, 方向要明确;保持沉肩垂肘,松腰敛臀。

  1. 闪通臂


顺步,一手前推另一手上托,两臂皆成弧形,前掌高不过头,低不过口;身体中正不倚, 松腰松胯。

  1. 金鸡独立


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抬起,无论挑掌还是撑掌,臂部都要成弧形;支撑腿稍屈站稳,另 一腿大腿提平。

  1. 高探马


一手向前穿推高不过眼,后掌收在小腹前,两腿呈虚步。

  1. 搬拦捶


手臂不可伸直,搬(压)拳和拦掌动作要有明显的弧度,不可直来直往;身体转动与两臂 动作要配合恰当。

  1. 双峰贯耳


两拳经两侧向前上方横打,高不过头,低不过口,相距约一头宽,拳眼斜向下,两臂如钳 状;两肩要沉,两肘不可扬起。

  1. 海底针


虚步站立,两腿虚实要分清,臀部不可突出,同侧手按于胯旁,另侧臂伸向斜前方,手指 指向前下方,上身前俯不超过45°。

(四)太极拳步法

  1. 上步: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移半步。

  2. 退步:前脚后退一步。

  3. 撤步:前脚或后脚后退半步。

  4. 进步:两脚连续向前移动各一步。

  5. 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

  6. 侧行步:两脚平行连续侧向移动。

  7. 碾脚:脚跟作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作轴,脚跟外展。


(五)太极拳腿法

  1. 分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腿伸直,脚面绷平,脚尖向 前,高过腰部。

  2. 蹬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脚慢慢蹬出,腿伸直,脚尖上勾,脚高 过腰部。


三、刀术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早在原始社会就用石刀、骨刀作为生 产工具,后来用于战争成为短兵器。刀术是以缠头裹脑的招数为基本动作,加上劈、砍、挂、 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刀术的风格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 缠绕、雄健剽悍。

(-)刀的部位名称、规格和基本提法刀的长度以直臂下垂抱刀姿势时,刀尖不低于本人耳上端为准。也可按规则要求使用适宜 型号、尺寸和重量的刀。

  1. 刀的基本握法


(1)左手抱刀法:臂内旋,拇指和虎口压住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托 住刀盘,使刀背靠近小臂内侧,刀刃朝前,刀尖朝上,刀身垂于身体左侧。(2)右手握刀法:右手虎口靠贴刀盘,拇指和食指紧握刀把,其余三指松握刀把,以刀平 刺时与臂成一直线为宜(二)刀法的主要内容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 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 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 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 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 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斩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高度在头与肩之间,力达刀刃,臂伸直。横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为扫,力达刀刃。旋转扫刀 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按刀: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刀刃朝下,平向下按。高与腰平为平按刀;接近地面为低 按刀。藏刀:刀身横平(刀尖朝后,刀刃朝外)藏于左腰后为拦腰藏刀;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 为立藏刀;刀身平直(刀尖朝前,刀刃朝下)藏于右后侧为平藏刀。背刀:右臂上举,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为背后背刀;右臂侧平举,刀背顺贴于右臂 为肩背刀。架刀: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高过头,力达刀身,手心朝里或朝外。抱刀:刀柄朝前,两手相交,刀背贴于左臂,向前平举为平抱刀;左手持刀,左臂下 垂,刀尖朝上,刀背贴于左臂为立抱刀。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撩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四、剑术

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器。在十八般兵器中,剑法变化是最多的,它 有撩、挑、提、托、挂、带、刺、点、崩、击、格、拦、云等五十余种。正因剑法如此之多, 才使剑术在演练中龙飞凤舞,千姿百态,吞吐自如,变化万千。其运动特点是腕力干脆灵活, 身法轻快多变,姿势飘洒优美。

浏览20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