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香港一户祖籍广东顺德的中医世家中降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本文的主人翁之师兄黄淳楔。当时的香港,不像今天这么繁荣,人口仅约五十万。街道两旁都是三四层 高的平顶建筑。楼顶天台连通成片,成为老人纳凉、孩子嬉戏的消闲地方。当时在香港的中国人,足踏祖国的土壤,操作祖辈传留的技艺,却得处处 谨慎,小心度日。海外漂来的洋人,反倒傲气十足,不可一世,甚至连印籍雇 员也常常踢中国人的屁股。中医世家的熏陶,养成了黄淳楔自幼钟爱国学的嗜好和崇尚民族气节的意 识。殖民地环境的压抑,刺激黄淳棵从小卑视空谈、卑视不武,逐渐养成了顽 强的性格和尚武精神。黄淳棵这种倔强的性格在他七八岁时已显露出来。一个仲夏的晚上,小淳 楔与一群孩子在天台上聊天。他们谈星星,谈神物,天真怪诞。其中一个体格 高大,约十一二岁的男孩藐视众小,夸口自己是神灵转世,非池中物。淳上梁脱 口回话说:“谁敢说蕃薯是池中物呢?”逗得旁边的成年人捧腹大笑。大孩恼 羞成怒,扑向淳楔。挨了几拳的淳楔,面对比自己年龄大、个子高的对手,不 畏惧、不服输。一阵乱拳对殴后,两人摔倒在地,抱成一团滚来滚去,最终被 人分开了。这种性格逐渐发展成了黄淳楔从不自夸、嘲弄吹牛的品质,也养成 了他与人比武必斗到底的作风。黄淳楔的个性,在学校中也有独特的表现,他抗拒学英语和殖民教育。因 此,除中文秀出于众外,其他各科都很一般,英文成绩极差。课余时间独好习 武,常常将该交学校的学费,拿去学武术和西洋拳。这类事一旦被母亲知道, 免不了一顿训斥。父亲对此倒很宽容,还悄悄拿钱给淳楔支付习武费用。黄淳楔少小时,先后在志贤小学、导群中学和南华中学就读。在校中练习 西洋拳,放学后习练国术。他的舅父喜好吴式太极拳,能走走架,小淳楔天天 缠着舅父。舅父虽启蒙了他几招基本动作,但根本无法应付他的求知欲。于是,将淳棵送到一位颇有名气的拳师处习练。这位师傅懂得很多,你想学什 么,他都能教。似乎南拳北腿、刀剑枪棍等等,他没有不懂的。淳棵认真地学 着,刻苦地练着,用心地思考着。渐渐地,他发现这位师傅颇像个武术的零售 商人,没有一点宗师的风范。有一天晚上,淳楔和几个学员正在练习时,师傅 接待了几位客人,话匣子打开后,你一节,我一段,谈的尽是武功奇技,把学 员都吸引过去了。这时,师傅谈了一段故事,他说几年前去成都,在一条斜坡 路上,看见一辆货车从上急驰而下,刚好有一小孩跌倒路中,汽车来不及刹 住,观者惊呼。突然,有一老翁抬起两臂,手掌对着汽车放出外气,汽车嘎然 而止,停住了。淳楔听到这里,起身穿衣,扬长而去。他失望了,不相信吹牛 的也会有真功夫。此后,黄淳楔开始游历武场,东看看,西走走。在切磋武术的地方、比 试格斗的场合,总有他的身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反复观察,认识武术,访 寻名师。一次,淳棵之兄的朋友罗炳,与一位复姓欧阳的年轻人相约,在九龙青 山道一个大露台上交手较技,淳棵得知前往观战。罗炳三十出头,练南螳螂 拳七八年时间,欧阳年约二十一岁,习练^春拳仅年余。竞技开始时,欧阳 摆开^春的桩手,罗炳摆开南螳螂的包桩手。几个照面后,罗炳以惊弹劲抢 攻,着着进逼。欧阳将前锋手变为膀手,左右变换,有条不紊。大概进退五 十余尺。罗虽占赢势,终未击中欧阳。欧阳年纪轻、拳龄短,体力和经验都 不如罗炳,虽较技中赢不了对方,但终未漏招。淳楔感到,春拳是值得一 学的自卫术。又一次,黄淳棵得知在嘉道理山教拳,被人称为“寨主”的林某,将与^ 春传人切磋。这位林寨主,擅长快太极,兼习北螳螂拳。所谓“寨主”,是他 推手技术了得而获的美称。切磋那天,黄淳楔逃学跑到现场。^春派出场切磋者名骆耀,与林商定进 行^春拳舞手与太极拳推手的切磋。动手之际,骆挥洒自如,占尽上风,将林 玩弄于指掌之中,煞是好看。^春拳给黄淳楔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了。这一年的农历12月28日,学校放年假。黄淳楔邀堂兄一道去九龙深水毋 海坛街,参观叶问的^春拳馆。接近年关,来拳馆练习的人不多,只有几个年 轻小伙子在练习单藕手,这是^春拳入门的基本功夫。淳楔看着,不明优劣, 凑兴想与他们试试。这一下,正犯了武馆的禁忌——未经预约,不能到武馆较 技,否则,会被认为是来“踢场子”的。在武馆一方,有人来较,是必须应付的,否则,失去了威名,只有关门了事。练习单黍离手的小伙子与淳棵交起手 来,没几个照面,淳楔就将叶问的弟子推倒在地。叶问冷眼旁观,慢条斯理地说:“你要试试,该找个学拳时间长点的。” 随即,用手指指旁边一个普通身材,年约二十出头的门徒,淳楔也不答话, 上前就交手。黄用西洋拳打法,对方竟招架不住,三两下就将对方打得东歪 西倒。叶问看着很气恼,却不失宗师的风范,说:“我跟你玩玩罢。”黄虽初生 牛犊,也感受宠若惊。一开始,黄以探拳虚攻,叶不反击,只略略逼前,封 住黄前手,令黄无法施展。黄忙抽回前手,叶乘黄抽回之势再度封逼。黄想 从桥底偷袭,但前手受制,后手也动弹不得,转念来了个小后跳步,以求摆 脱封逼。岂料叶如影随形,步步封逼。不几个照面,将黄逼封到墙边,全身 受制。叶突然快攻两拳打向黄的胸口及鼻部,却全不用力。黄淳楔如获大 赦,佩服得五体投地,要求即刻拜师学拳。叶笑着说:“用不着那么心急, 今天已是年二十八,正月初四开馆。你还是年初四来吧。”淳楔佩服叶问, 叶问也爱上了淳楔。正月初四,黄淳棵约罗炳陪同,来到叶问的拳馆。恭恭敬敬地给叶问叩了 三个响头,开始了习练^春拳,这一年是1954年。拜入叶问门下十八岁的黄 淳棵,犹如幼芽逢春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春的营养,他感到学^春比看^ 春更有趣。一天早晨,黄淳棵经过林“寨主”拳场时,正逢林一边与人推手,一边高 谈年前与^春骆耀推手较技的情节,语多夸大。仅习练^春拳十多天的黄淳 楔,抡开双拳就与林寨主较量起来。林毕竟习武多年,加上被淳棵举动激起的 怒气,几招连击,打得淳棵眼角挂彩,口角淤血。此一劫,使黄淳楔几天睡不好,吃不香。^春拳为何没有发挥威力?几位 师兄得心应手的招法,他为什么竟用不上思前想后,他得出两个结论:其 一,^春拳虽好,没有功夫不行;其二,^春拳是否真好,只有靠自己去实 践,去印证。此后,黄淳楔既加紧练基本动作,更加紧练沙包,练木人桩。沙包上、木 人桩上,留下了淳楔的斑斑血迹。叶问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大约五个月后,黄淳棵研究武术追求真知,开始“去实践,去印证” 了。 凡有人约他“讲手”切磋,他一概应允,还四处寻找对手。他曾对人说:所谓 武无第二,是需与人较量去证实的香港工务局有位督察王乔,跟南螳螂派卢远江先生习拳。王乔不仅拳艺老 辣,而且胆识过人,仗义疏财,大有武林遗风。他听说叶问在港传习的^春 拳,较港地旧有拳种颇多特色,很想见识一下。经友人转邀,黄淳棵来到了王 先生的客厅。黄坐下后,打量了一下王乔。王约三十岁,体格魁梧,皮肤黑红,肌肉结 实,行动轻捷,一眼就能看出是位经常运动的行家。几句客套话后,王乔提议“讲手”切磋,交流交流。并建议因地制宜,就 在客厅中,对座交手。刚交手时,王乔体壮臂长,加之螳螂手法敏捷,连招直逼淳棵。没过几 招,淳楔就适应过来了。他发挥出^春“耦手”的特长,拳拳击向王的胸面 部。却不打实,手手拦住王的劲路,却不截死,只将王弄得东歪西倾。王乔功 力也算了得,每次歪斜,都能拧扭挣转,重新坐直。直到有一次倾斜得露出了 屁股,被黄顺势拍之,切磋才停下来。王乔虽有受辱之感,倒也赏识黄淳楔身 手不凡。此后,王乔为着进一步了解春的技法和黄淳楔的功夫,多次邀人与 淳楔较技。一周后,王乔派人邀黄淳楔晚八时到又一村会堂与他的同门拳友邓生比 试。邓耸背收胸,摆开包桩手;黄摊手在前,护手在后。双方拉架对峙。突然,邓大喝一声,双拳连发,直攻黄中路。黄不慌不忙,前手转为膀手,后手 变为摊手。将邓两手格向左边,并进击邓颈部。邓受击连退数步,黄紧步进 逼。邓急呼“停工邓感到黄招法凌厉,功力深厚,几乎没有占丝毫便宜的可 能。虽经王乔再三激励,邓也不愿再继续比试。
浏览2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