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洪秀全手持三尺定山河

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次规模空前的农民革命战 争.革命领袖洪猾全是广东花送官禄讨人,1814年生,在读书期间就喜爱武术,闲暇时常和同辈们练检使捧,身体十分结实,1843年,他创立了革命组织“拜上帝会”,特地请著名铁匠“打铁罗”铸了两把剑,取名"斩妖剑",与他的表哥李敬芳“各佩其一”,凝并相期一起练剑,为革命积邕力量,洪秀全写了一首《咏剑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晨星奏凯歌。虎啸龙吟光四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从洪秀全的一把剑、一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年青时要刀枪改天换地、再造山河的箪命气概,他经过不断练习,剑术有了提高,气力也更加充沛丁。他觉得只靠少数人练武,作用毕竟有限,革命要靠大家齐心合力。于是又发动群众共同练习拳法和刀枪剑棍。据说当时练武的地方,就在官被卅衬洪家宗祠前的晒场上"洪秀全和李敬芳等人练得非常认真,身手不凡。

洪秀全对“拜上帝会”会员的武术练习十分重视。1844 — 18496月间该会在清远吸收了56名会员,洪秀全派洪仁讦到这里设馆授徒,练习武艺,宣传数理。

18445月,洪秀全与他最早的革命战友冯云山(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人)到达广西贵县赐,谷村,聚合群众学习武艺。洪秀全除亲自传授洪拳外,还请武艺高强时人当师傅。冯云山1849年到广西紫洞山、金田地区宣传组织群众时,蔡季佛会始祖陈享的首徒无子才正在桂平开设武馆。冯云山曾拜龙子才为师,并请他到金田教授群众练习技击,以图大事。

18477月,洪秀全第二次去广西,到天平山银矿宣传, 结识了石达开。石达开参加了“拜上帝会”,“暗中臻习武艺, 约有几十人”。同年8月,洪秀全到紫荆山,这里已有3000员。洪秀全亲自在茶地召集会员练习武术。10月,洪秀全、冯云山把指挥机关迂到高家冲,又开辟了一个武艺训练基地。洪秀全要求士兵跑马要跑得辫子成一直线,和马背平行才算合格。从根本上说,洪秀全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动农民革命并取得政治、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是他顺应了农民革命的意愿, 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他利用了民间的尚武风气和传统武艺。

太平天国许多主要将领都是武艺高超、英勇善战的。东王杨秀清原是武生,“形容粗壮”。西王萧朝贵勇敢刚强,冲锋第一。翼王石达开力能碎碑,会“弓箭桩”,“悬狮桩”,“连环鸳鸯步”等拳术,曾在衡阳授徒,教了几百人。秦日纲“力举百钧,曾克乡勇”。胡以晃是武秀才,考试时曾把硬弓拉断。林凤翔能驰善射,可以跑马换马。英王陈玉成从少练就一身武艺,浑身是胆,他曾在安徽训练了一支武艺精湛、战斗力极强的童子兵,“他们捷若猿猱,登高陟险如南平地”,打起仗来无不以一当十,丞相曾天养和元帅罗大纲也是技艺超群的勇将。

洪秀全1851年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军时,所用的武器, 一部分土抢土炮外,大部分是大刀、单刀、钩镰和竹篱枪等民间舐械,他号召人民大众,“扛标跟着天军走,拿起刀枪是豪杰,肃手空拳擒清将,矛枪打败火绳枪。

洪秀全提出“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号召男将女尽持刀, 同心放胆同杀妖。大平军组织了20万女兵,其中有几位十分了得的女将,如洪宣娇、李陈娘、杨二姑及萧朝贵的胞妹萧三娘等,洪富娇作战时“解衣纵马,出入清军,刀术妙速,一军骇目”, 时人有歌云:“妇女去跟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刀牛排岭前大排阵,杀得清兵跑断腰,李陈娘则“空闲下来练刀枪”, 打仗时手提一把金钢刀在阵中纵横驰骋,往来冲突,骁勇异常。她在南京栖霞山战斗中立下奇功。有人写诗赞她,“女大帅,李陈娘,出兵栖震动刀枪。大火烧红半边天,栖葭妖兵发 了慌。死的死,伤的伤,杀得妖兵精打光,李陈娘当上女大帅,带领包头众儿郎。”当时上海有家外国报纸不得不承认: “这是世界上得未曾见之言观,即人类幻想亦未能形状之伟大”。杨二姑“每战则以黄巾裹头,系大红战裙,其与夫并辔而出,冲镂陷阵,人莫能敌,能于马上掷刀剌人,百发百中 ”。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太平军十分重视练武话劲,天国在《禁律》中明文规定,“凡各衙各馆兄弟,在馆无事…… 俱要磨洗刀矛,操练武艺,以备临阵杀敌,不得偷安……”在1853年洪秀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还号召“团营廖战, 仗剑挥儿斧钺弓矢,解魏旌旄,丸隆钩戟,粉码炮包,锣角牌帽,甲胃戈矛……”太平天国选拔人才时,把武艺列为重要内容,实行“招贤”,把同情革命而精通武艺者吸收到义军中来。由于最高领导机构的大力提倡和采取得力措施,太平军中男女老幼习武成风,武艺在军内外得到广泛的普及,义军的案质和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节佛山镇上起义师

1854年太平军建都南京后,广东佛山的李文茂和陈开也扯起义旗,组织红巾军在佛山举事,与太平军的军事行动遥相呼应,在南方给予清王朝、特别是两广的清兵以很大的牵制和打击。

李文茂是广东鹤山县人,出身于贫苦的粤剧艺人家庭,从小习武,浪迹江湖,练就一身少林武艺,后在粤剧琼花班中充任二花面角色,是天地会名拳师,也是粤剧界武行领袖。他与店员出身的陈开都是鸦片战争后广州附近地区天地会的首领人物。李文茂不仅成功地把武术运用于粤剧,也出色地运用于反港斗争。18547月,李文茂为了与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相配合,与陈开在广州附近的佛山率领梨园子弟起义。在此之前,他经常在天地会员中传授武艺。举事后,义军骨干以梨园武行艺人为主。李文茂把这些梨园子弟编为三军,自任主帅,由小武、武生组成文虎军,由二花脸等组成猛虎军和飞虎军。这三军将士不仅善于翻腌扑打,而且精通刀枪剑戟,打起仗来都头包红巾, 涂画脸谱,令敌人望而生畏。李文茂常让武艺高强的将士打先锋,充分利用粤剧武打中翻施斗、跳高坑等技巧去翻越城墙,令清兵闻风丧胆。1854年末,10万义军围攻广州半年不下,乃溯西江而上转战西江一带。他们声称与太平军是同一整体,一在岭南,一在江南。1856年,陈、李联军在广西河州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成,年号洪德,开炉铸巾。在大成国控制范围内建立各级政权,设官收税,禁烟赌,扶助工农,减租减息,整顿社会秩序等,与太平天国施政同出一辙。惜因时间太短,未能全部实行。这次起义被清朝血腥镇压所扑灭.这支义军把粤剧技艺和武术遗产结合于革命活动,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第四节寸金桥上风起云涌

湛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8974月法帝入侵前一年,遂溪曾发生一次由秘密结社“三点会”发动的农民起义。高州雷州数县三点会员和贫苦农民1万多人,在石城廉江、安铺附近的鹤塘岭“拜会起事”,首领刘吉六(刘芝草)统率镇北王罗寿南、镇行王余国光、大王温大文等部众打击地主阶级和清朝官兵,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为军港,占据湛江霞山后,还耍越过寸金桥继续入侵,企图把地盘扩张到遂溪那边去。遂溪麻章、黄略地区人民忍无可忍,有起抵抗。法军被迫节节后退,缩回寸金桥那边去了。后来清政府出头调解,划定寸金桥为界,桥东为法属租界。武艺高超的抗法勇士,经常潜过寸金桥袭击法寇。湛江人民一向热爱武术,他们利用藤睥大刀在抵抗法国侵胭军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传有拳师梁清,曾单枪匹马茶退法军一个排,又曾利用布带作梯,展上敌人炮楼顶,用双匕苜杀死两名法国士兵。如今湛江 《寸金桥碑志》上写着:“群众忍无可忍,拿起藤牌、辘刀, 举起三叉、镖枪,寸土当金,共拒法兵,把侵略者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农民吴大积身藏尖刀,躲在大路边,把一个企图进村窥探的法军杀死。村民吴大隆曾带领几个弟兄潜入法军兵营,砍杀敌人,当时《雷州府遂溪县海头局绅民禀》 云“……与之决战……义民奋臂而起者不啻数百万人,三元里之事,未始不可再见也” 。

浏览2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