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打,自开展以来仅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运动项目,但发展速度和 发展前景令世人瞩目。1978年国家体委成立武术散打调研组,.写出了《关于开展武术散 手(打)运动的报告》;为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国家体委决定按照竞 技体育的模式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三个单位进行散打项目的试点训 练,为全面推广打好基础。1979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作 了首次汇报表演,并于同年10月,在石家庄举行的第4届全运会上,国家体委又调集北 京体院、武汉体院、浙江体委三家试点单位的散打代表队与河北选拔的散打队进行了公开 表演。198010月,又调集了散打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始拟定《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征求意见稿),经过2年的试验修改,于19821月制定了《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初 稿),并按此规则,同年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性的散打邀请赛。自此,本着“积极、稳 妥”的发展方针,每年都举行一次散打表演赛,并于1987年首次采用擂台赛的方式。此 后,散打比赛均采用这一方式进行。经过十几年的试验,散打终于在1989年被列为全国 正式的比赛项目;1990年举行了全国锦标赛;1991年,经国家体委审定,《武术散手竞 赛规则》正式出版,并实行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1993年在第7届全运会上被列为 全运会比赛项目,设一块团体金牌,这为散打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省市及 行业体协都建立了专业队,这标志着散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的第8届全运 会增加到3块金牌,2001年的第9届全运会增加到6块金牌,目前全国已有三十多支散打 专业队伍。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2002年起将女子散打也列为全国锦标赛比赛项目,这 标志着散打已经发展成为全面、成熟的竞赛项目。随着国内散打运动的蓬勃兴起,散打走向国际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198810月 深圳散打国际邀请赛揭开了国际散打邀请赛的序幕,并于199。年11月在北京举办第2届 “迅华杯”国际散打邀请赛。199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举办了第1届世界武术锦 标赛,散打被列为表演项目。此后,在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散打都被列为 正式比赛项目。与此同时,在每两年一届的亚洲武术锦标赛也把散打列为正式的比赛项 目。另外,亚洲少年武术锦标赛也于2001年举办了首次散打比赛。1998年,散打在第 13届亚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5块金牌。国际武术联合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 共举办了 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为其中5届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决定于20027月在中国上海举办首届散打世界杯赛。更令人兴奋的是200227日,在盐湖城举行的国际 奥委会第113次会议上,国际武术联合会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与此同时,散打的商业赛事也开展得红红火火。20003月,国武公司和湖南卫视 联合举办的“散打王”电视大奖赛揭开了散打商业赛事的序幕。电视大奖赛不但设有出场 费,而且各级别的冠军将获得上万元的奖金,总冠军的奖金更是高得惊人,达30万元人 民币2001年总冠军的奖金增加到40万元人民币。这大大激励了青少年散打训练的积极 性,对提高,我国散打的运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 心,又推出了中国功夫挑战世界流行技击术的系列赛事,分别与美国职业拳击、泰国泰 拳、日本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以及自由搏击等世界流行技击术进行了比赛。这些比赛增 进了与世界流行技击术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功夫的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散打走向 职业化的进程。散打,既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又有别于世界各国流行的技击术。它的特点是:技击技术的体育性任何一项技击技术都是以杀伤对方或制服、战胜对方为目的的,尤其是杀伤对方。而 散打项目则把技击技术融会到体育之中,使它具备了体育性,把以杀伤对方为主要目的转 变为以制服或战胜对方为主要目的。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保护运动员的完全。 比如,规定了后脑、颈部、裆部等为禁击部位,以及规定了一些禁用的技击方法,使散 打比赛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同时还采用一些保护措施,比如,配带一定护具,既保证 比赛的安全,又不降低比赛的激烈程度,大大地提高了散打比赛的观赏性。相互对抗的直接性任何体育项目的比赛都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比赛,而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又可分为直 接对抗和间接对抗两种形式。散打比赛不同于武术套路,比赛双方没有固定的动作顺序, 而是以随机应变的技击动作,寻找对方的弱点和破绽直接攻击之。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熟 练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敏捷的随机应变能力,勇敢顽强、沉着冷静的 心理品质以及较高的智力,才能成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表现形式的民族性世界上各国的技击术,都离不开踢、打、摔、拿、肘、膝等攻防格斗技术,只是 技术特长不同而已。如泰拳注重肘、膝的攻击;跆拳道注重踢法;空手道注重掌法。而 散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 它注重的是“远踢、近打、贴身摔”。各国的技击术除了在技法上不同之外,在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如在服装上、礼 节上、比赛场地上都具有民族的特点:跆拳道的服装以和服为蓝本,行鞠躬礼,比赛在 “榻榻米”垫子上进行;而中国散打比赛则采用“擂台”为比赛场地,行“抱拳”礼,散打运动概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散打的作用健体防身散打是一项较力、较技、斗智、斗勇的运动项目,长期练习可以起到健体防身的作用。可怎利激才雅的幺役城* 练习散打,必须进行击打和抗击打的练习,有利于骨骼 增粗和骨密度增厚,提高骨骼抗弯、抗压、抗折的能力。青少年是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骨骼的韧性较好,但抗弯性较差,容易形成 “螺旋腿”及驼背。散打项目的训练可以 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可盘提裔哥垓京的A血液循林东施的功犍 散打竞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净打 2 min,局间休息1 min。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适应这样高强度的比 赛。长期从事散打训练,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而青少年内脏器官的发育要落后于运动 器官,散打训练既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又适应于青少年的生理需要。可应改中艇和经东统的炙话横 散打运动不仅是较技、较力,还要斗智、斗勇, 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长期从事散打训练,不但能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 使人头脑清醒,还能使人的思维敏捷,应变能力提高,增进大脑的机能。可用八防身通过散打训练,掌握对抗中的攻防格斗能力和技巧,可以有效地 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当然,在运用防身自卫时,不能超过 “正当防卫”的法律界限。培养个性武术散打可以培养人的个性,这对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表现衣对意志品质的持某方面 长期的散打训练既要克服懦弱、胆怯的心理,又要有 战胜对手,战胜伤病的勇气,有利于培养顽强拼搏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表现在遣德品质的播录方面散打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也是武德修养的过程。散打 运动的对抗性特点,往往会使运动员滋生争强斗狠的心理。因此,散打训练历来注重对运 动员进行尊师重教、守信立义、见义勇为、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等道德 品质的培养。观赏娱乐武术散打对抗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散打比赛紧张、激烈,具有结果的不确定 性,正好迎合了当今观众的心态。武术散打,还具有自娱功能。它动作简单,刚劲朴 实,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场地器材,既能两人配合练习,又可单人练习,不仅能增强体质, 而且还能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勇气。增进交流武术散打增进交流的功能古已有之,只不过在现代有了更新层面的意义。它一方面表 现在散打练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对抗切磋技艺,提高散打技术的运动水平,在教学和训 练过程中,可增强练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散打还是 国际交流的一种手段,通过与其他国家技击术之间的交流,可达到提高技艺,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目的。优秀运动员介绍刘泽东现为中国前卫队队员,曾获得第4届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第8届、第8届全运 会冠军,5次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20019月,在中泰对抗赛中力挫泰拳高手,获得 60 kg级的金腰带。两次获得技术风格奖。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以侧踹腿法为特长。他 的侧踹,犹如“白蛇吐信”,脆快似鞭抽,在散打技术史上独树一帜,为后学者树立了 榜样。柳海龙现为解放军队队员,曾获得2000年度“散打王”比赛总冠军,第1届散打世界杯赛 80 kg级冠军,并多次获得全国锦标赛的冠军。20019月,在中泰对抗赛上获75 kg级 别的金腰带。技术上风格突出,刚劲有力,尤以侧踢(俗称鞭腿)腿法见长。人送绰号“柳 鞭腿”。他的鞭腿速度快,力度大,并且能够正踢和反踢,让对手防不胜防。

浏览16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