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反起功至定身功势时,采练功已经完毕,达到水火既济、坎离填补之功效。此时 就宜修禅坐功。所谓:久立不如一站、久站不如一桩、久桩不如一盘,久盘不如一禅之道 理。禅坐是以舒适自然为度。在坐中,内气有运的时候,也有静的时候,要适度自然。一 般来说,运的时间有多长,定的时间大致也相同。如说,以时针计,运一刻钟,定也一刻钟。 以香计时间,运功一支香,定功也一支香。在定身功中,凡气运未达到周身通彻者,当补运 之。凡定中发生意念游移者,当随时制止之。久而久之,浑然一体本然一物,初步的默念, 存想、呼吸这时都不存在,而皈于混化精气神没有分别,进入一种即色即空、不见实见的 境界。到此才能养婴人定,归元出神,方谈得上运定功全。定身功是涵养性灵之功,是将 行、坐、立、止、升、降、抑、扬、屈、伸、宛、转之效,来一个运与定的总结和升华。定身势功 法千万不能轻易就去做。因为行此功,须屏绝念虑,净洁心胸,耳不闻,目不视,心不思,身 不动,无一丝挂碍,惟知以所运之气归蓄三焦,旋转丹田。真意到的地方,也是气之所到的 地方。采药炼丹,养婴人定,全赖于此;返本还原,成其证果,也基于此功。此时如果不能 调息定位,一志凝神,则心必游移,气难内积,最后只能落实于前行各功的外壮功夫,这将 是很可惜的。但是,也不要因有这个严格的要求就担忧,以致着意,那反而更糟。总之,贵 在无忘无助,不粘不脱,亦离亦合,就能进入极妙的境界。《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 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与无、空与实这时都已不分彼此,指的就是这一极妙 境界。
学道之人对这些道理和功态境界,平时要细心体验,临做功时当一心一意去做,事过 后再细心品审,去掉错误的,保持正确的。日久功深,不但易筋换骨不成问题,就是从每一 细胞结构上于人来一个更新也是不成问题的。按:此定身图说有两方面今人当辩证而学。一、此功的久坐是对专业修炼者而言,今 之一般练功,若有条件可以久坐,无条件当可视情比以前练功相应延长一些时间即可,不 必苛求在时间。二、定身图势,贵在心定与身定的结合。此二者不能统一,定息也就不可 能。而不定息,不能进入胎息,不能终此外呼吸(即口鼻呼吸),真正的人定和进入采药炼 丹等以后的高境界将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心定,身定做得好,进入胎息以后的高境界则很 容易。古人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亦即喻此。当然,心定、身定都是平时锻炼出来的 功夫,没有平时的锻炼,仅靠打坐时下功,那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一式:定气和禅,法诀:疏。心法: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一切威仪观自心,微惑寻生即觉察、惑念唯令自 他损,愿速呵斥令消除。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 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 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此势端身中正,呈双盘跳趺坐左手在下阳掌,右手在上亦是阳掌。两掌变上托下沉行 气一次,收于丹田顺时针揉腹三圈,分手两侧垂掌上起,待肩平时,变双掌上托划圆,直到 双掌在头上方相合掌,缓缓落于胸部前。再下放丹田处变叠掌(左掌在下、右掌在上皆是 阳掌)。先气穴微闭,静守觉察,则气始定;神光内敛,无一丝思虑,则神始和。一呼一吸, 吸降呼升。三呼三吸,缓接下式。
按:内气本事吸升呼降,此言吸降呼升,若非前人笔误,便指吸之泥丸要使之降,呼之 海底要使之升,送它一点升降之真意。决不许动起后天凡意。第二式:旋转日月,法诀:运。心法:坐如丘山重,端直肃容仪。闭口深藏舌,出入息与鼻。此势坐势与上同,但将气海缓缓沉坐,使气穴微闭。两眼先向左旋转二十一轮,每一 轮呼吸一口;继而向右旋转二十一轮,每转一圈,呼吸一口。吞津三口,缓缓降下丹田。第三式:倒涌清泉,法诀:泱。心法:息息归元海,气是神百裕,淡骨并狭髓,出神先如定。前势毕,双叠两脚,脊起脊梁,舌抵上腭,合眼平视;拳掌合放两脚交加处,吸下呼上 (义同前吸降呼升),呼吸三口,导引内气升入督脉,降下任脉。功行至脑内如醍醐灌顶, 口内津生不断,始见功效。
回光返照,法诀:聚。心法:阳之精聚,阴之灵结,纯阴纯阳菁华,积而成为轻清上浮气象、则元神主宰,返本 还原。坐势如前,呼吸之间,吸则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肾;双叠张微分一拳距离,一呼一吸, 拳握扣一次。呼则冲督脉,上天梯(指脊椎骨节),翻泥丸。不可失意,不可着意。太急难 到,太缓必滞。不疾不徐,呼吸三次,自能内照,洞观脏腑。第五式:龙行虎奔,法诀:通。心法:龙行虎奔眼耳送,通关灌顶意相从。脏腑筋络随势走,关节百窍气使通。坐势同前,紧闭牙关,舌抵上腭,沉下气海,缓缓呼吸二十一次,每次吸七次毕,吞津三 口,完毕换下式。第六式:汲精补髓,法诀:汲。心法: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两膝相参差,两足如钩矩将两脚舒伸,两掌外分划至肩平处,逐次(先左掌、后右掌)反方向划圆到手臂侧圆伸 平,前运弧圆盖膝上。双掌上托肩平合掌,握拳后收,胸前变双掌,向两侧双推,下划圆当 叠掌上起至胸再下落丹田。吸降呼升,呼吸三口。此法可使所运津液之精,血气之精上补 神髓,开启性灵。
返本还原,法诀:证。心法:以分别智观法性、即由观力引轻安、复从轻安发深观、愿生此慧求加持。不即不 离,不住不着。此势曲肱,将两脚收回,两脚掌合抵,两手环膀起肱,头上合掌落胸,十指交叉前伸,紧 抱两脚十指,坐下气海,缓缓呼吸七口,吞津三度,使胎婴团结,反推交叉掌,环收叠掌起于 胸落于丹田,返本还原。第八式:入定出神,法诀:觉。心法:养婴借气以聚神,借精以蓄气,由气生精,由精生气,以气敛神,以神调精。此法 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此势坐法与定身一式同。两掌变上托下沉行气一次,收于丹田顺时针揉腹三圈,逆时 针三圈。分手两侧垂掌上起,待肩平时,变双掌上托划圆,直到双掌在头上方相合掌,缓缓 落于胸部前。再下放丹田处变叠掌(左掌在下、右掌在上皆是阳掌)。但呼吸至此,愈隐 愈微,不惟无声,并若无气,混混沌沌,一尘不染、万象皆空。胎婴所在,活泼自在,有我无 我、出入悉定。万化之源,法界之本。偈语:行动至斯,无生无死,定而不定,出人由己。观自在相,神婴脱体。洗髓功深,天 灵盖起。混沌一元,与天地匹。深化无边,究竟得止。圆觉功夫,权舆在此。
易筋洗髓功“卧身功”凡作睡功,不拘头顶北、面朝西,或是一脚屈,一脚伸等曲肱作枕的方法。总的原则如 弯身屈膝、紧闭牙关、舌抵上腭、合眼收光、返观内照、一志凝神、调息定气、吸降呼升、万缘 屏除、一心皈命、混混沌沌、无梦无惊,这些做到了就行。做到这些就可使河车运转,任督 交通,坎离既济,阴阳相生。卧睡之功,最宜在每日亥、子、丑、寅四个时辰做,所获得的清升浊降、心肾相交、百脉 朝会的效果最好。这四时不作睡卧功,则水谷之精不能化津升腾天顶,贯注周身。除过这 四时,即使每天长卧,也无大益。因为这四时在大宇宙内,是天气下降,地气升腾,日月往 来,阴阳交媾的时刻,于此四时行动,人体小宇宙恰好与天地大宇宙相合,而行小周天。所 以修炼家大都不会失此时机。卧功有十式,随择一势行之即可。切忌仰卧、伏卧。按:精气神合一谓之丹,合一状态谓之固丹、养丹、炼丹。
右狮卧明心。法诀:伏。功法:倦则侧身卧,卧中自不迭。醒来方伸脚,仰面亦不拘。梦觉浑不异,九载证实 际。超出生死关,究竟如来意。此势头向右卧,卧如弓,禅门四大威仪,卧时皆右手枕头,左手搭膝,两腿相叠,不得 掉举,不得仰睡。舌头顶上腭,跟修定一样,舌顶上腭,意气连绵。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 无恶梦。狮子卧者,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仰睡名修罗睡; 此名畜生睡;不得覆睡,覆睡名饿鬼睡;不得伸两脚睡,伸腿名死人睡,皆不吉祥卧。)又名 吉祥卧,如十方诸佛同卧,历代祖师同卧。不依吉祥卧者,乃蠢动含灵,六道四生同卧,所 以天堂、地狱,凡圣两途,只在卧时一念。
左狮卧明心。法诀:理。功法:弯身屈膝,紧闭牙关,舌抵上颗,合眼收光,返观内照,一志凝神,调息定气,吸降 呼升,万缘摒除,一心皈命,无挂无碍,无恐无惧。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舌头顶上腭,跟修定一样,舌顶上腭,意 气连绵。左手做个枕头,摆在头下面,右手放在腿上侧,左胁吉祥卧。如狮子卧者,犹如一 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第三式:右坦腹侧卧。法诀:无碍。功法:黄庭上应泥丸宫,鹊桥尾闾窍玲珑牙扣齿关舌抵腭,唇包口合喉漏空。此功 法头向右卧,右脚伸左脚屈立,右手仰放席上,左手覆按左腿,坦腹侧身向上面卧。行功帮助:凡睡,衣宜解,带宜松,床求平坦,被无覆头,枕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以头 居肩中为度,手不可抱头,亦不可放骨缝处,以阻气道,两胯宜微开,使肾囊阳物不压,斯为 合法。第四式:左坦腹侧卧。法诀:妙有。功法:定生之际察呼吸,一吸入底呼即起。呼吸一周运不息,上下回环流不已,徐徐引 源归滴滴。此功法头向左卧,左脚伸右脚屈立,左手仰放席上,右手覆按右腿,坦腹侧身向上 面卧。第五式:右如弓侧卧。法诀:心。功法:吸浊呼清回环转,上升下降顷刻成。九转丹成身入定,精足神完气充盈。此功法头向右卧,右脚屈放席上,左脚仍屈如右腿,叠放右脚上,不使两胯相挨、右手 抱肩,左手覆按席上,如弓侧卧。第六式:左如弓侧卧。法诀:意。功法:督任玉环频影照,药物火候元命苞。强筋壮骨犹小效,灵丹一粒种心苗。此图头向左卧,左脚屈放席上,右脚仍屈如左脚叠放左脚上,阳物肾囊用手兜出,使 两胯不相挨,左手抱肩,右手覆按上,如弓侧卧。第七式:左坦腹仰卧。法诀:窍。功法:若有若无归圆觉,虚灵活泼满苍穹。夹脊双关容易上,重楼气海皆随机。此功法头微向左而坦腹仰卧,以左脚交右脚上,两手握拳安放两股,虽仰,微侧向右, 身左,气不舒时,宜睡此势,平时少用。
右坦腹仰卧。法诀:寂。功法:绛宫腰肾随能透,天柱玉枕诅难冲。神庭出入须仔细,脐下丹田是化工。此功法头微向右而坦腹仰身卧,以右脚交左脚上,两手握拳按放两股,虽仰,微侧向 左,身右,气不舒时,宜睡此势,平时少用。第九式:左屈膝侧卧,法诀:境。功法:水火发生任督处,坎离交关头顶中。意至气至针谁度,达摩心传造化功。此功法头向左卧,左脚屈放席上,右脚屈立,左手仰放席上,右手覆按右腿,坦腹侧身 向上面卧第十式:右屈膝侧卧,法诀:磐。功法:气生精又精生气,心自明兮神自照。澄神屏气婴活泼,出定人定性陶陶。此功法头向右卧,右脚屈放席上,左脚屈立,右手仰放席上,左作覆按左腿,坦腹侧身 向上面卧。
浏览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