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中国古代黄帝所提出的为人在世所必须遵守的成人、做人、为人(武德三 人)命题,也是他在混乱不堪的人类攻守斗争中,取得民族统一、社会安定、天下归 心的一个首选因素。为此老祖宗黄帝把修德放在了全民教育的第一位。尤其对主宰 民族命运的武家人士来讲,其德的宝贵程度确实是任何其他东西都远远无法相比 的。德是古今武家乃至炎黄子孙安身立命所必须谨遵慎行的成人、做人、为人的根 本性宗旨,是中国武文化、武哲、武学、武术、武技所绝对不可或缺的三大根本,即德 做人、振兵、治气内涵的首选,是古今武家乃至炎黄子孙经久不衰、繁衍昌盛、永不 消失的根本所在。

在中国武学中,德是中国武家所必须遵守的成人、做人、为人的人道、人德、人 礼、人仪、人规、人矩(武家六德)。这人间的六德,历来都是武家乃至炎黄子孙成为 一个有用人才、高级人才、尖端人才所必须懂得、恪守、把持的要素。因为,对中国武 家来讲,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少德、缺德、弃德还是无德,都不会是中国武家标准意义 上的人。对少德、缺德、弃德的人来讲,其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赖皮、混混、二流子。 对无德、背道、没礼的人来说,其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出色的妖魔鬼怪;不过对任何 一个重德、崇德、尚德的人来讲,其也不是中国武家标准意义上的人,而一定是一位 了不起的君主圣贤。对任何一个功德圆满的人来说,其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 神仙帝尊。也就是说,只有严格恪守人间六德的人,即循规、蹈矩、守道、厚德、讲礼、 遵仪的人,才是中国武家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中国武术中,修德就是中国武家成人、做人、为人所必须修炼的道、德、礼、 仪、规、矩,是美玉的打磨,是顽石的雕琢,是钢铁的百炼,是人类进步的必须o其中, 修人道即修炼人的生道、存道、活道,是天地人的生化之道。修人德即修炼人的根 道、本道、质道,是人类的本性之道。修人礼即修炼人的分道、寸道、度道,是人类的 拿捏之道。修人仪即修炼人的方道、向道、位道,是人类的布局之道。修人规即修炼 人的软道、曲道、理道,是人类的循环之道。修人矩即修炼人的硬道、直道、情道,是 人类的径直之道。

在中国武术中,修德教育又称成人教育、做人教育、为人教育是指一个人来到 这个世界上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所必须进行的人间六德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 昌盛、社会稳定的根本建设。作为一个自然人,只有经历过人间六德的系统修炼,才 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 的人、有利于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否则,即使其再有文化、有知识、有体魄,也真的无 甚用处,甚至会是灾难、祸害、恐怖的。可见,修德教育在人类生活中是绝对不可或 缺的教育首选,尤其对操持枪杆子、誓死捍卫、拼命格杀的武家人士,修德教育就显 得更加重要了。

振兵教育

兵是中国古代黄帝提出的民族振兴所必须遵守的处人、立人、兴人(武兵三人) 的基本命题,也是他取得民族统一、社会安定、天下归心的第二大要素。为此黄帝把 振兵放在了全民教育的第二位。这也是古今武家顶天立地所必须学练掌握的处世、 立世、兴世关键,是中国武文化、武哲、武学、武术所绝对不可或缺的三大构筑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兵的本意特指所有武装起来且拥有搏打厮杀、攻杀战守、 浴血拼杀能力的人,也指专门用于攻杀战守的武术器械,泛指人与人的武装冲突, 是当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最古老的武术称谓。

在中国武文化里,兵就是中国武术的最早称呼,是中国武家乃至所有炎黄子孙 所必须拥有的处世、立世、兴世的功法、技法、艺法、招法、制法、拳法俗称武家六兵。 这武家的六兵,历来就是炎黄子孙活命、生存、立足根本,自然兵就是成为武家人士 所必需的第二个基本条件。中国武家认为,只有拥有人间六兵的人,只有把运功、练 技、习艺、使招、用制、耍拳的当做自己生存发展根本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是一名合格的武家人士,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 人。其概括来说,武术就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根本象征。

在中国武文化里,振兵就是中国武家处世、立世、兴世所必须拥有对中国武术 功、技、艺、招、制、拳的高度崇尚、认识、掌握、应用、精通,是炎黄子孙为人处世的基 本彰显,是中华儿女做人、做事、做局的根本性支撑。其振功法即振奋人的功力、功 法、功夫,是人定胜天的振兴之道。振技法即振奋人的技能、技法、技术,是人类精巧 灵便的面世之道。振艺法即振奋人的艺术、艺法、艺道,是人类使用器械工具的得手 之道。振招法即振奋人的招照、招法、招数,是人类攻守、对抗、作战以及解决所有问 题的手法之道。振制法即振奋人的制作、制法、制趟,是人类攻守、对抗、作战以及解 决所有问题的配伍之道。振拳法即振奋人的拳脚、拳法、拳术,是人类徒手攻守、对 抗、作战以及解决所有问题的大成之道。

在中国武学中,振兵教育又称振兴教育、振奋教育、振作教育,是指一个人来到 这个世界上成为攻守之人、斗争之人、作战之人所必须进行的六兵教育。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人,只有历经人间六兵的学习、练习、应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进行斗争的人、进行攻守的人、进行作战的人,才能成为见义 勇为、匡扶正义、主持公道、有正义感、有护卫能力、有利于人间正道的人。否则,即 使其再有文化、有能力、有德行,也无法维护自己或自己周边人的合法权益。可见, 武技教育、武兵教育、武术教育绝对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尤其对操持枪杆子、极具誓 死捍卫、拼命格杀的武家人士,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在中国武术的振兵教育中,武技教育是其他所有教育的轴心环节,是修德教 育、振兵教育、治气教育实施的主体。因为,武术就是止戈之术,就是制止格杀、杜绝 滥杀无辜的技术,是由进攻、攻守、对抗来完成的,而中国武术技法就是人类进攻、 攻守、对抗的集大成。所以说,中国武术技法在中国武术的振兵教育中起着全方位 的进攻、攻守、对抗实践作用,历来都是中国武家振兵教育基本支撑。

治气教育

气是黄帝提出的为人在世所必须的人气、势气、攻气、守气、防气、卫气、遵守等 人体运动动作的基本动力,是他提出的第三个基本命题,这正是黄帝取得民族统 一、社会安定、天下归心的第三大因素。为此黄帝把治气放在了全民教育的第三位。 这是古今武家团结、凝聚、抱团所必须的人情、人理、人法建设和通情、达理、守法的 熏陶以及道德、礼仪、规矩的实现,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国武文化、武哲、武学、 武术所绝对不可缺少的三大构筑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气即天地万物所特有的根本动力。其不仅是地球所特有的 空气、天气、气体、气流、气象、气候,还是自然界的阴晴冷热,更是人所特有的习气、 生气、怒气、受气、元气、湿气等。中国武学中的气即人体的活力、动力、劲力(武家三 力)总和,泛指天地万物所特有原动力,特指地球动植物所绝对不可或缺的空气以 及物体所特有的气体、气味。中国武术中的气即人体专门用于攻杀战守的锐气、勇 气、势气和人的脾气、习气、怒气以及使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发挥机能的原动力,是 中国武家攻守、运动、动作、活动、劳动所涉及的广泛意义上的劲、力、能总称。

武家治气的气,不同于上述所表述的气,是指中国武家为使天下所有的人都成 为通情、达理、守法、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热爱人类的人所必须实施的对人类所有 恶气、霸气、勇气、和气、骨气、心气、喜气、怒气、脾气、邪气(武家十气)的矫正,这是 炎黄子孙五千年来对人生正道、正德、正气的塑造,是血的教训、苦的折磨、死的纠 缠的无奈之举,是人类社会正常发展、进步、腾飞基石,是人与人相处、合作、联合的 平台。这人间十气的矫正,历来都是炎黄子孙成人、成士、成器所必须进行的基本矫 正。因为,任何一个人从自然、糊涂、无为之气到规范、精明、大为之气,必须经受传 统人情、事理、规矩的严厉治理。任何一个人从规范、精明、大为之气到道学意义上

 

的自然、糊涂、无为之气,还必须经受传统圣贤人情、事理、规矩的高度变通。

在中国武文化中,治气即炎黄子孙要想达到通情、达理、护道所必须经历的人 性矫正,是高级动物生存规律向人类社会生存规律、人类矛盾斗争规律、人类攻守 对抗规律转化所必须经受的武家十气的无情矫正,是成为中国武家乃至真正意义 上的炎黄子孙所必须经受的调教、训练、制裁,是中国武家乃至炎黄子孙道德、礼 仪、规矩塑造的必修。

在中国武术中,治气教育又称规范教育、规矩教育、律法教育,是指一个人来到 这个世界上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所必须进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人间十气教育。 只有历经人间十气的矫正,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 人、优秀的人、武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礼貌、有修养、有利于炎黄子孙的人。否 则,即使其再有文化、有能力、有主宰也无甚用处,更不会持久、稳当、安定、公平、公 正、公道地维护自己或自己周边人的合法权益。可见,中国武家所特有的治气的气, 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造福人类,用坏了可祸害人类。

综上所述,气在中国武术里,就是中国武家所特有的攻守动力,在人类生活中 是必须进行治理的。尤其对操持枪杆子、誓死捍卫、拼命格杀的武家人士,气的矫 正、打造、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浏览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