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不练把,等于瞎胡打;宁教十趟拳,不教一个把。把,指的是心意把。心意把又名 锄撅头°仅一大式又可演变成十二大式变化,重在心意,并非流于锄撅头的的架子。它势 法单调,讲求实用而不尚花架,是练心、意、力、气的无上妙法。正如秘谱中云:“心意把势 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 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撅把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心意把虽 仅一式,但变化莫测,可应万变。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求浑身百节滚身而起。如 起把练法;滚身而起,束身劈打,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动静呼吸相配合,灵活敏 捷如龙腾虎扑一般。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挺胸竖项,两手贴于两侧裤缝,掌心朝后,合牙叩齿,目 视左方。
一、撅头把身体左转90。屈膝下蹲,左脚前点成左虚步两膝相扣。同时,双手左拉右坠,分别护 于裆部和心部,拳心朝里。左脚前点后前跨一步,右脚随之勾脚提起。同时,左拳提于胸口,右拳绕过左小臂上 拉至右耳处(犹如提篮)。拳心朝前,左拳变掌立掌朝前推,口发嗯声。右脚前落,左脚跟步,下蹲成弯套弯步(两脚掌、脚跟着地,两膝相扣),与此同时,左 掌变拳上提,两拳呈锄头势,随右脚下落双拳劈下,拳眼朝下,口发嗯声,犹如农夫锄地,俗 称锄地把或撅地把。注:此把为心意把之母,由此可又演变出十二大势,又叫十二把。二、亮翅把心诀: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右脚前点,双脚向上,向前纵起。与此同时,双拳变掌在左胸前交叉后向两侧分拨,身 体落下。三、反身劈把捶心诀:忍铠心坚固,精进功力强,智慧剑劲利,大悲度众生。以右脚跟为轴,起身右转,转身同时,双掌变拳上举至左肩上方,待身子转足180。后, 直身下落,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相扣。在身子落下的同时,双拳用力劈下。四、进步劈把捶心诀:外息诸缘,内心无传,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右腿勾脚提起,双拳上提至右肩上左脚下落,右脚随即向前跨一步,左脚跟步蹲身成 弯套弯腿。与此同时,双拳顺势用力下劈,拳轮朝下。五、移身把心诀:内传法印,以气正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身子左转,左腿勾脚提起,左拳变掌随转身向外拨掌,身子转足180。后,左脚向前跨 一步,右脚跟上,直身下蹲,成右丁步。与此同时,右拳经头顶划弧下劈,拳轮朝下。
斜势把心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右脚跺地向后退一步,身子右转成右弓步,左拳翻腕下拉,拳心斜朝上,右拳翻腕上提至右肩上,拳心朝后,目视左侧。 ./顺势把心诀: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身子左转90。,成左弓步,两拳变掌,左掌经腹前划弧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右脚向前跨一步,两掌在胸前交叉,掌心朝上。上动不停,右脚下落成右弓步,两掌翻 掌,右掌向前穿出,掌心朝下,左掌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反身推苍把心诀:妄想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身子左转180。,成左弓步,随转身左掌上架,右掌立掌推出:撩阴把心诀: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右脚前跨一步,左脚跟上成弯套弯腿。同时、左掌成虎爪经体前划弧上举复置头顶, 右掌变虎爪抓裆,掌心朝前。腾挪把心诀: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 可得身子右转180。,右脚倒退一步,仍成弯套弯腿。转身同时,双拳上提至左肩上方然后 劈下。 左脚前上一步,右腿勾脚提起,两拳上提至右肩上,如锄地状。右脚跺地,左脚前伸, 身子直落,两拳随之劈下。身子由左腿支撑站起,右脚勾脚提起,随起身双拳由下向上提 打。右脚落地,左脚跟步蹲身成弯套弯腿,双拳随之劈下。
展翅把心诀: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以左脚为轴,身子右转180。,随转身双拳劈下。左脚点地,身子纵起,双拳变掌在胸前 交叉后向两面分拨,落地后成并步,左拳在膝前击右掌。推苍把心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左脚后退一步成左弓步,两掌向右、向上、向下划弧,置于腹前时,左脚蹬地成右弓步。 与此同时,双掌由腹前向前上推掌。虎扑把心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身子左转180。,右脚支撑,左腿伸直下蹲,双掌随转身由上往下抓。身子蹿起,两虎爪 前抓,身子下落。反势结束:身子右转180。,左腿勾脚抬起,右拳上提置于胸前,拳心朝下,左拳上提置 于左耳侧,拳心朝外。左脚落地,双拳劈下。 (《少林秘传绝技练功法》) 少林心意把歌诀
一曰:心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蓝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 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 似白猿跳山涧。二曰:气运百会达涌泉,行输丹田昆仑转。通往中院到膻中,三合以后抵劳宫。气从 两足向上提,气达周身用呼气。起如举鼎抵腭吸,落地分砖气呼出。左右起步循环跳,亮 翅展身腾丈余。初练每时三十六,月后九九八十一。天天如一千日连,功到气随走遍天。(《嵩山访禅记》)心意把,顾名思义,是行功者借此为修行办道的行禅之功法。要习练者念念皆把握当 下的一套动中行禅功。以是少林内功中最高的无相秘法。要求修行者在呼吸顿挫间,觉 知内心心念的变化生灭,觉醒明了的当下,调和四大,理脉毛发肢体气血筋髓。在起心动 念中修性,在行住坐卧中养心,在农禅并重中修道助功行而无形,念而无念,练而无练, 意而无意,无意而本心,本心显现自性流露,身心把持,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 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若有能精进,是名行道人。身安道隆则能深入诸法实相, 无浮无碍。诸法不生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亦不生灭非不生灭,亦非不生灭非非不生灭。 已得解脱。 (《大智度论》)
心意把又名锄锁头,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来农禅并重行禅耕耘中,如蒲团上参话头一 样,亦是修行的动中禅运。并且更直接的把式就是话头,就是磨镜石,是禅宗无相上乘功 法。心意把仅以把握心意念头,在当下的一功式和几个侧式上为道。即教我们生活中活 泼用功,历境练心,面对一切境界,动静闲忙,衣食住行处活用,不可死修盲练。要在形念 中了 了分明,而又不可着在形念上。要练无所练,见无所见,闻无所闻,而非不练不见不 闻,练到山穷水尽,心念脱落,方能开发出将来之大机大用心意把行功时要明三节、合四 梢、晓阴阳、契五行、陪六合,调合身心笃摄六根,排除贪瞋痴三毒。行功皆是在修戒定慧,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大到须空运化,小到立锥芥子之地,皆无道场限制。随他应缘 接物而心无所住。尽管日理万机而意无所染。达到动显于外,静显于内,内圣外王,点化 千钧。只要修好当下一念,领纳其中玄妙,就可以任运现化,成就无上身心功夫。心意把深入修学,即可达到三轮体空之境界。心空则神闲气定,不起妄念,则无所惧 畏;身心无碍则腾挪辗转来去自如,达到物我一如的境界,息下狂心,即是菩提。道本无 相,弘之在人。言语已息,心行亦灭,不生不灭,若能观空,自得禅道三昧。
浏览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