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中,它能 以梢节的摇挂来进攻和防守。其主要动作有上打插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背后 插花,左右背梢,朝天开花,地下十八滚等。
此外,软器中还有流星锤(图1-1-33).软索、链子锤等。
(五)暗器械
- 飞镖
飞镖的形状和匕首相似,但比匕首小巧灵便,约9~15厘米长,轻重不等(在热兵器尚未发明以前,飞镖作为远距离伤人的
)武器具有易学好练、携带方便、杀伤力强的优点,因而得以流传,至今未绝。发镖时,以大拇指按镖背,下面四指和大拇指相对并靠拢,肩臂放松,利用快速抖腕的爆发力把镖发出。发镖的手法有阳手(掌心向上)和阴手(掌心向下)之分,阳手可打平面和上面,阴手可打平面和下面。身法和步 图1-1-34飞镖 法练法不一,但以充分发挥腰腹力量和蹬地力量为佳。
- 飞蝗石
飞蝗石是以鸡蛋大小的石卵(圆形或椭圆形为宜)遥击敌手的一种暗器。 《水浒》中的“没羽箭”张清虽武艺平平,但他那手快速而准确的“飞石”能连败数 名大将,可见这种飞蝗石在古战场上,还是有一定的威力的。飞蝗石的出手方法 分阴手(掌心向下)和摔手(掌心向上斜出)两种。近用阴手,远用摔手,以摔手为 主。练习方法和飞镖相似,可先在近距离内立一与自己同高的木板,在木板上从 里到外画上圆圈,如同射击的靶子,对准靶子练飞蝗石,并不断延长靶子的距离。 要求出手的石卵猛烈、快速、准确。
此外,暗器械还有铁茨藜(图1-1-35),袖箭、飞刀等。
以上介绍的这些器械也仅仅是我国武术兵库中的一部分 (其中有些属稀少兵器),我们应该有选择地进行练习。至于 练习者选学什么器械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来定。一般来 说,剽悍有力者宜练刀、棍,机灵敏捷者宜练剑、枪,身材修长 者宜练枪,矮壮敦实者宜练刀,苗条灵敏者宜练剑,粗犷有力 者宜练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有可能,刀、枪、剑、棍最好都能学练。至于 其他器械如九节鞭、流星锤、三节棍、双刀、双剑、大刀等均可由练习者自己酌定 练习。
但无论学习哪一种器械,都必须正确地掌握好使用方法,切不可乱来。如练 习剑时就不能做出刀术中的缠头裹脑动作;练习刀时,不持刀的手只能是拳或 掌,绝不能成剑指。在练习九节鞭、绳镖等软器械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伤害 事故发生。初练时,可用绳索拴小砂袋代替器械,待动作熟练后再使用真器械。
三、 对练类
- 徒手对练
徒手对练由两人或多人以徒手的踢、打、摔、拿等攻防技术组成。有对打拳、 对擒拿等。
- 器械对练
器械对练由两人或多人以器械的击、刺、格、挡等攻防技术组成。有长器械 对练、短器械对练、双器械对练、软器械对练、长器械与短器械对练、单器械与双 器械对练、单器械与软器械对练、双器械与软器械对练等形式。
- 徒手与器械对练
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徒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对练的形式。如空手夺枪、 空手夺刀、空手夺匕首、空手破双枪等。
四、 集体表演类
一般是指三人以上徒手或持器械的集体表演。表演时可用音乐伴奏,使动 作节奏及队形队列的变化整齐协调,如集体基本功表演、集体拳术表演、集体剑 术表演、集体刀术表演、集体棍术表演等。
五、攻防技术类
一般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进行的技击运动。它合理地运用了人体解 剖学和运动力学的原理,并根据人体结构特点和活动规律,把擒拿、格斗、摔跤和 防卫的技击精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可拳打脚踢,又可肘顶膝逼;既可锁扣擒 拿,又可快摔猛跌;攻防有度、变化多端。它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和核心,是武术套 路中攻防技术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并为套路运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动作素材。
第二节学练武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 要有正确的习武目的
学练武术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那就是为了锻炼体魄,强筋壮骨, 防治疾病,陶冶性情,培养意志和防暴自卫。绝不能为打而学,为霸而练,不讲武 德,离开正道,走向歧途。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武术界倡导良好的武德、武风由来已久。古之英 豪习武,首在目标明确,动机纯正,以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而秉 大义;不畏强暴而舍己为人;言语谦虚不俗,行为善始善终;平常为人虚怀若谷, 讲礼守信;习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历代各门各派武师都十分重视修养武德, 端正武风,提出“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和“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 者不可教之武”的格言,把武德列为习武与教武的先决条件。当然,武德在不同 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标准。过去,武德一般指各门各派的武规和戒律,如:“少林 拳十戒”、"内家拳五不传"等。其内容大多主张尊师重道、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严禁逞能好斗、骄奢淫乱、纵酒贪杯以及做一些违背封建道德的事等。今天,我 们所提倡的武德,除继承发扬传统中的武德精华外,还要讲文明,懂礼貌,谦虚谨 慎,刻苦好学,遵纪守法。绝不能恃武凌弱,为非作歹,或拉帮结伙,寻衅闹事;更 不能学了一招半式,便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视为奇货可居,借以沽名钓誉、谋财 取利;也不能一时心血来潮,把武术当做H寸髦来猎奇。只有明确了习武目的,端 正武风,树立高尚的武德,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武术技能,以武强身,以德养性, 为四化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二、 要从基本功练起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要想练好武术,必须先练好武术基本功。这就 像盖房子一样,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行的。基本功练得越扎实,学习复杂的动作 和套路就越容易。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主要有:腿功、腰功、肩臂功,平衡、跳跃和 跌、扑、滚、翻等。通过基本功的训练,能增强练习者各部位关节、韧带的柔韧性 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控制能力,并能减少甚至防止练习中伤害事故的发 生。对习武者来说每一项基本功,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要一丝不苟,力求准确,反 复练习;不要怕枯燥无味,更不能只练自己有兴趣的动作。练习基本功时,特别 要注意姿势正确,动作协调,否则,一旦形成错误动作,纠正起来就难了。
三、 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要想提高武术动作的质量,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除进行各种基本功和基 本动作训练外,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这里所说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柔韧、 力量、速度、弹跳等几个方面。练习的方法很多,如提高弹跳力的练习方法有单 脚跳、双脚蛙跳、跨步跳、助跑摸高跳、原地纵跳,或利用台阶、楼梯等由低处向高 处跳(这些练习,在负重的情况下锻炼效果更好。如绑沙袋、肩负杠铃等)。速度 的练习方法有:30米、50米加速跑,上坡加速跑,下坡加速跑,各种短距离的变速 跑和变方向跑,以及急起急停跑等。力量的练习方法有:利用杠铃、哑铃、石担、 拉力器等器械进行专门练习,或者练习俯卧撑、单杠上的引体向上、双杠上的屈 臂伸等。总之,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素质训练。练习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四、 要处理好多和精的关系
凡是有志于习武的人,都想练出一身好功夫。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呢?这除了勤学苦练外,还要正确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武术界常说:“不 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意思是说习武练功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松。有些人, 练武术时贪多求全,以为谁的套路多,谁的功夫就最深。因此他们今天学练这, 明天又学练那,吹说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练起来却没有一套拳符合规格 要求。结果东学学,西练练,什么也没学练好。
当然,能多学一些各门各派的套路和技艺,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自然大有益处,也是很值得提倡的,但是无论学了多少技艺,最终还必须再回到“精”字上 来。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博大精深。
五、 要防止损伤事故
武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有三类:
- 拉伤一主要是在练腰、腿柔韧性时,由于用力过猛,或因准备活动没做 好就做劈叉、撕腿、高踢腿等大幅度动作,致使韧带、坐骨结节和大腿肌肉群 拉伤。
浏览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