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一词是我们佛教专用名词,我们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做“功夫”,比如,坐禅, 参话头,我们就叫做“功夫”。做“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人圣,彻底改变人 的品质。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做“禅武”,“禅武合 一”。当然,并不是所以习少林功夫的人都在修行,都在“做功夫”,甚至,即使少林寺僧人 习武,也不一定都在“做功夫”,关键在于是否怀着一颗修禅心。我们不能要求,也无法要 求所以习武者都以修禅的态度去习武。但有一点很重要,习武的初衷对习武的结果影响 至大,这就是武德禅宗讲“偏正互回”“君臣五位”,不仅吸取了阴阳思想,还结合了五行八卦。当然,我 们少林功夫对于佛门来讲,更有自身独特之处,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细想。其他武术追 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 的是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内心解脱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连死都不怕了,武术 就不在话下了 故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炼,实 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从以上简单的列 举,我们已不难看到武术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武术大典》第九节初学规矩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持己见,致有偏枯之弊。若专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 拘;专从气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若专求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 散。总之气血并重,性命双修,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久之则神意归于丹田,灵气贯于脑海, 其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轻则身轻体健,行走如飞;重则屹立如山,确乎不拔,盖练神还虚 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泉则重如泰山。(《象形拳法真诠》)

三合、六照(一)三合:脚手眼相合也。凡出手要比何势,打人何处,我眼神所注,手之所打,脚所 进,须一齐俱进,一齐俱到。(二)六照:脚与手照,手与眼照,眼与心照,心与神照,神与气照,气与身照,再无不捷 妙灵和处。第一要三尖照(头手脚,三尖也),其次要气催三尽(尽者,齐也。头手脚三齐也)。左 动必右应,右攻必左辅,左右相生方得阴阳周流之妙。通身俱要气擎,顶心往上一领,然后 发势,用尽平生之力,方能强壮,如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则全神毕赴,自无坚之 不破矣。若曰我本无力,不亦已乎。力要用得出,气要留得住。用得出,处处如战;留得 住,步步要擎。擎中有战,战中有擎,出没变化,不可物相,物相则非矣。停顿处宜着有力, 转关处宜活泼随机,起势时气要松活。气要擎而不硬,落点方一齐着尽,使尽平生气力,始 得刚柔相济之妙。(《装氏武技全书》)少林功理诀一、少林拳法诀少林拳法别一具,五指紧扣无缝隙。四指内扣过掌心,拇指劲压食中指。出拳就如 蛇打滚,击拳劲发崩天地。上阳下阴取一线,左右横打内外击。更有伊楞拳独奇,钻打并用武坛稀拳打一气 连,出拳如崩山。兵战杀气勇,一灵之气源,源发如洪瀑,拳出似棘箭。内要提外要随,起 要横落要顺,拳如蛇龙折身,遇敌为似火烧身,看准着落拳起落,收发二字指身平,千招乃 妙精一技,盖生一世身终惜。武艺要精四梢必齐,源靠弓桩架,后腿用力蹬,疾猛灵变奇 技能,头顶日月分四平。练拳还须千斤砸,砸土砸石砸刀柄,拳头须把硬功练,拳劈石碎才 半成,练拳不流三升血,虚度年华难成雄。

少林头功诀头为一身之首,精髓之海,统领一身之气,阴阳交替,全在此处愈合。一身之气全和。 若不合之。则一身之气俱失。头功的具体练法是在出拳和推掌时,头顶要保持中正,不低 不仰,不偏不斜,转动自然。此劲一失,四肢皆无灵利,眼则无神。所以,始终要保持头的 端正,摆动灵活,顶。碰。撞口靠,发劲疾速。低头弯腰,气失四梢,任其蛮横,终为徒劳。 有歌诀曰:头像天兮卦属乾,侧正俯仰字天然。可阳可阴皆从此,阴阳出入非等闲。头为 人身司令部,也为人身一重拳。若要使其有功夫,苦恒久连春夏寒。手法秘诀撑拳托掌若风烟,劈砍抓拿势贵偏。挺进牵来脚管硬,勾搬裹挽削披连。三盘内外须勤练,前后高低浑打全。一日无闲三岁满,试看发手能倒山。少林掌法诀掌法之平时练习,以岳武穆之双推手为宗,总以肩窝吐力,气贯掌心为最当注意之事。 又,掌之制敌,以按入胸肋心穴为度,他处不能用。且有双掌齐出及单掌独进之别,在学者 神而明之,随时变化可也。般慧禅师习此二十余年,因用力之勤,而颇有所悟,兹将其掌诀歌记之如下:气自丹田吐,全力注掌心,按实始用力,吐气须开声,推宜朝上起,注掌力朝上,敌始于倾跌,紧逼短马蹬,三字沾按吐,都用小天星铁齐氏曰:掌法先用指,点入敌之咽喉部,再平掌按下,觉掌心正及敌之心窝,而后放 全力吐出。但吐出时须开声一喊,令敌人心房猝然一惊,则掌力始恰到好处。然此须精熟 者始能为之,更不可轻易用此,以草菅人命也少林腕法诀手之变化,决策于腕。 掌根锐骨,既为腕劲。 玲珑活泼,蓄引刚柔。 擒拿点打,无不应顺。 掌腕合力,方能制人。 腕连手背,劲发一气。 腕滞力拙,彼劳费神。少林指法诀力由丹田发,气由丹田贯。 上提拔千斤,下插如扎针。 弹钻点扣打,十指挥钢针。 弹处致晕厥,钻墙锐二寸。 三扣发火星,一点瞬亡人。 螳螂攀草梢,步步缠枝紧。 多演五禽爪,抓勾拿千金。少林勾手法诀勾手方法奇,五指撮一起。 甩打向内挂,上攀如勾梯。 采手须变动,钻打如插泥。 撩掠如螳螂,附体如攀枝腿为少林功之最,犹如暗器须戒备。 冷箭之脚善取阴,单腿飞疾破小腹 摆扫善打天立汉,里合瞄准两耳根。 倒踢又名回马蹄,一时失眼危在即。 绊腿能铲千斤桩,跺脚能碎脚下石。叉腿猛虎露假相,疾起旋风遮于地。勾脚能卸将军膝,脚脚不离快如飞。晨练腿法先拔筋,晚练飞腿须夜深。汗流法背不停步,探星叉腰要谨慎。

少林足法诀立地时稳如山,悬颠平踏要自然。 唯有随跳与乱颠,警起多看右骨尖。 前足稍横后脚顺,横顺相扣丁字劲。 趾不仰来跟不拔,足趾抓地如虎爪。 步桩要稳足心空,如撅楔地快如风, 轻灵稳固掌重心,踢蹬踏跺如飞蟋。少林身法诀心动如火焰,肝动如飞箭。 肺动沉雷声,脾动大力攻。 肾动快如风,五行顺力动- 放胆即成功,手发似药箭。 身躯如弩弓,手以滚而动。少林步法诀步为人之马,全身凭它架。 弓步站如钉,雷击不摇动。 定势如磐石,双手送雷霆。 马步埋深桩,日站三炷香。 久练架泰山,周身气力添。 虚步单立腿,试探假与真。 贯实用弓步,虚则退如飞。 实战攻与退,步法是根本。长拳诀《少林衣钵真传》云: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臂为母;郑恩的缠封尤妙、温元的短 拳更奇;马籍的短打最甚、孙恒的猴拳且盛;黄祐的靠身难近、绵盛的面拳飞疾;金相的磕 手通拳、怀德的摔将硬崩;刘兴的勾搂采手、潭方的滚漏贯耳;颜青的占拿跌法、林冲的鸳 鸯脚强;孟苏的七势连环、崔连的窝里部锤;杨滚的棍将直入、王明的螳螂总敌。少林三盘腿法总诀少林武功重在脚:弹踢蹬扫摆合威,先练拔筋压腿膝,疾出疾收过眉飞,倒踢侧踹发劲 猛,扫腿旋风一刹时,苦恒能成飞毛腿,亦成天兵走天梯。练拳先练腿:四更把筋伸,双手压膝直;蹬腿悬立稳,踢腿要使劲全腿要伸直,蹬腿狠 而准,侧踢疾收足扫腿如伐林,后扫如闪电飞腿能攀云。若得此功夫苦练三十春。少林散手八诀散手八诀:1.胆要壮2.眼要利3.心要细4.手要疾5.腿要狠6.脚要稳7.神要清8.步 要灵。拳诀说:“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 呼吸功夫总诀少林武艺十八般,拳法首列诸艺源。拳术一通晓百械,拳法初功优占先。运气用气与 纳气,手足身法眼法合。筋法合法练身法,虚实进退灵中练。呼吸动静久磨练,枪刀剑棍 皆为源。单练功深双群打,对练步步出实战。少林功夫出苦恒,少林武技妙在精。(以上 18诀摘自《少林拳谱》。

浏览1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