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招 钟尴捉鬼(合逆)
当对方左手与我左手相交,我右手推他左肘向我身左后送,放在我的左肘弯上,同时我左手抓他左手顺缠向里卷(我左小臂竖直),然后我双手合抱他左手腕与我左肘合劲拿之。
第二十八招金丝反缠(合逆)
当对方左手虎口卡住我右小臂推我时,我左手锁住不让其离开,然后我右手小臂由下向外绕上, 向下切压他左小臂腕并拿之。
第二十九招 怀中抱月(合顺)
当对方左手和我左手相交,我左手抓他左手四指顺缠卷 旋,同时我右手插他左小臂下,合他左肘,向我身引进靠住我胸部,我双手合抱其左手腕,含胸合力拿之。
第三十招 再展两仪(一进一 退)
拥回后,我左手抓他右手,拇指压他右手背,随身左转退 左步,顺缠外旋, 向左后下引带,同时我右手压他右大臂下采拿之。
第三十一招右缠左臂(合逆)
当我右手与对方右手相交,对方左手按我右小臂时,我左手锁上不让其离开,随身先左后右旋转,以我右肘划圈(由下向外上、向里下划),压在他的左肘弯向右后拐挂,缠带拿之。
第三十二招天星坠地
对方两手抓我两小臂, 我两手下分由外向上、向里卷(先双逆再双顺),把他两手控制在我的两肘弯内, 我两手随身下沉,向下双切他两臂拿之。
第三十三招二女左分(一进一退)
搠上后,我左手接他左手随身左转,顺缠向左下引带,同时我右臂压他左大臂向前下推压拿之。
第三十四招乌龙绞柱
对方双手向我身上按来,这时我右手由里向上、向外、向下缠绕他左臂,以我右腋下卡住他左小臂,我左手把对方右手收回放在我右手下随退左步,身左转展右臂,挎拿他左臂。
第三十五招二郎担山(一进一退)
搠上,我左手与他左手相交,我左手顺缠向左下引带他左手,我右小臂向下压他左臂,他抗力后,我借力顺势左手逆缠上提,以我右肩肘当支点上顶,左手下拉形成杠杆,折拿其左腕指。
第三十六招迎宾送客(合顺)
我右手和对方右手相交时,右手引他右手交于我左手,我左手接他右手后顺缠向左外推送,我右手在他右臂下(手心向上)回拉他左肘并拿之。
第三十七招神枪面缠(合顺)
我右手接他右手不丢 劲顺缠于我左腋下,我左手勾抓按他右肩,我臂压其肘,两手合劲随左转腰拿之。
第三十八招攀桂折枝(一进一退)
搠回,我右手四指垂直抓 其右手背,拇指在其小指侧抓手心,先向右外逆缠上提(使他小臂竖直),再顺缠向下回折,同时我左手从上抓其右大臂,两手合劲拿之。
第三十九招肘手双逆(一进一退)
搠上,我左手接他左手放在我的右肘弯处,我左手与右大臂双逆缠,随身下沉拿他左指腕。
第四十招左肘压缠(合顺)
对方右手抓我右手背, 我左手把其右手锁住,随身右转,我右手顺缠外翻,以我左小臂压他右小臂,随右转腰下采拿之。
第四十一招王母拐线(合逆)
当对方右手抓捋引带我右手时,我用左手锁住不让其右手离开,我右肘随身先左后右旋转,顺缠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引挂,大缠他右肘臂并拿之。
第四十二招左金丝缠(合逆)
当对方左手抓我左手背(或抓我左小臂)时, 我右手锁住不让其离开, 我左手腕先顺缠厄逆缠 (由里向下上绕)抓他左手腕,随身左转下切拿之。
第四十三招龙卷云从(—进一退)
搠上,我高捋他时,我左手不丢对方左手,把其左手引向我右胸部,我右臂由上向下压其左手腕于我胸,含胸拿之,同时我左手合其右肘,随松胯下沉,两手下合拿之。
第四十四招苍龙回首(一进一 退)
搠回,右手接他右手向 右后引带,同时我左小臂由上向下压他右小臂,这时我右手抓他右手指,随左转腰、松胯下沉回折推(手心对手心)拿之。
第四十五招胸腹折腕
对方双手推我胸腹, 我两手由外下向里上托他肘臂,随松胯下沉含胸双拿其指腕。
第四十六招把式伸手(合顺)
当对方右手抓我右手(对方手心对我手背),我左手锁住他右手,我以右手梢节领劲,向前撑伸,同时划一小弧顺缠外翻,随身左转,两手合劲拿之。
第五章
太极分筋点穴术
—、太极分筋点穴术简介
太极分筋点穴术,是在太极内功达到相当程度时,能随心所欲、意到气到, 把内劲会聚于一点,集中发在指、掌、拳、肘、膝、脚、趾等节梢,点击敌方有关穴位,使之昏、晕、哑、麻、瘫、死,从而失去反抗能力的奇术。
太极分筋点穴术的特点是以静制动,顺势借力,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用寸劲弹抖,动作极快,快如闪电、疾如迅雷,点击敌穴时,不离缠丝劲, 顺缠逆点,逆缠顺点,上化下点,左化右点,声东击西,引空就点。无论一拳一掌、一指一脚,还是一肘一膝,点击之处皆人体要穴。用不同手法点击不同穴位,被点击之人呈不同状态:有的穴位被点击之后,被点人汤水不进;有的似闪 腰岔气、呼吸困难;有的大笑不止;有的面唇青白欲出冷汗:有的骨酥如泥,或晕或瘫。此种种怪状,必求点击者(能治能救为高手)或推拿、按摩大师救治方能恢复原状。故此法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奥,堪称武林一绝。
习此法者必讲武德,不可轻传,要牢记;狂、赌、横、满、盗者不授,不 诚、不义、贪财、好色、欺弱者不教。
二、挫骨、擒拿与分筋点穴概述
擒拿法大致可分为“挫骨”、“分筋”、“点穴”三种类型。
“挫骨”:抓腕、拿腕是双方交手常用的招术。我用一只手或两只手以劲力拧翻对方的手腕关节或擒住对方肩肘关节使其脱臼甚至骨折,这都属于“挫骨擒拿”。
“分筋”:人体骨筋相扶,两骨之间赖筋连系,关节之间原有空隙。所谓分筋,主要指拿住关节之间的穴位,使其筋缩而不能伸或伸而不能缩,以致关节疼痛、运动失灵,甚至影响半身,形同瘫痪。可见分筋法比“挫骨”省劲,而效力更大。比如金丝缠腕,对方右手抓我右手腕,我用“挫骨”法以双手拧翻对方腕部和小臂,如果对方力大抓住手腕不放,双方相持只能成平局。若对方再用左手还击,我方可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若我用“分筋”法,先用左手压住对方右手使其不能移动,同时用右手小指和中指的指端扣点对方的外关穴,压迫对方使其 全身麻痛,对方欲抽手逃脱,因被我左手紧压不放,难达目的。对方想转身用左手反击,因我扣住其外关穴,且身在对方右外侧,使其左手上不来。我用力点 穴,使对方无招架之功和还手之力。
又如锁喉,俗称抓袄领。若用“挫骨”法,一般是我用一手握拧对方之右手,一手把对方之肘,意欲迫使对方反臂。若对方力大紧抓挺腕,双方相持不下,对方左手仍可还击我面部。若用“分筋”法,以我方右手扣住对方右手腕关节,同时挺胸拧腰,以斜步相持向对方右外侧转,并用左肘横压对方的腕关节, 即使对方力大,但因其关节疼痛,难以发挥作用。对方欲上左手还击,因我已闪在彼方外侧,无法得手。
擒拿法又称“解扣”法,即我既拿人又要防人。拳谚说:“拿人走外门,提防不丢人,伸手快如电,还要身法随。”
擒拿中的“点穴"法是武功中巧中之妙,比“分筋”法更高一筹。“不明经 络,举手便错”。武术与医学密切相关,武林前辈多明医理,接骨医伤更为其所长。经络学说、五行学说,为中医辨证施治之指导基础。武林前辈对死穴、伤 穴、麻穴大致全会。如唐太宗一个宠妃患疑难大症,御医束手无策,召布衣孙思邈施治,果然妙手回春,皇妃庆得一男。太宗叹曰:“朕身为天子,难全妇人之命,孙思邈乃神医也。”并亲赐御袍。大将尉迟敬德闻此事心中忿忿不平,随至城外大喝一声:“孙思邈,将袍留下。”孙思邈闻言勒住马缰,拱手施礼:“老元戎,此袍是皇上所赐,不敢从命。如麾下非要不可请亲自取。”敬德怒火上冲,便探身伸手取御袍,这时突然觉得左臂伸缩失灵,身子晃了几晃,怪叫一声坠下马来。孙思邈拱手道:“老元戎,受惊了,稍息片刻即可复原。”说完扬鞭纵马而去。原来孙思邈用的就是点穴法,隔袍点中敬德的左章门穴,一指之智使万夫不挡的敬德折服。
浏览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