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即是禅,禅亦是功夫。功夫禅是用功夫对禅的别样阐述,更是善诠禅是功夫之工 夫的归宿功夫的涵义是多元的,精进追求到极致都可成为功夫。禅则是澄虑功夫的器 皿,是回归本真身心寂静的本源,是最高艺术的升华,是世间最美妙的无上艺术,亦可简称 无上的功夫,或最圆满的功夫。功夫是用来圆满身心成就道业的工具。世间不离功夫,功 夫的修练来自工夫。

功夫因禅有了灵魂,禅因功夫有了形体。相互益彰,互为里表,法相无碍,通体达用 从无相心法到有相形法,都在诠释着功夫人生的真谛。目的在于导悟迷者回归自性,迷途 知返借假修真。功夫是人道的异方便,亦是办道的唯一门径。因何法门修道皆要有功夫 方能入无上大道,若无功夫即便进入法门亦无门可人,终而有漏凡夫。言执若存真功夫, 无仪轨持宣,行住坐卧皆暗符合自性法理,能常住缘起性空、能透照三法印之究竟,此尊奉 亦是功夫功夫者修德行道皆为功,夫者止戈化戾皆为夫,故功夫是办道修功德之技能。 从善如流莫不如此,仅奉圭臬。念念时时能行在自性真如中,便与功夫无缘大慈,同体大 悲。若离世觅功夫菩提犹如寻兔角。菩提心即是成就功夫大道之心,行住坐卧无不是功, 无不是道。离此菩提便无功夫,更无禅心。六时中能心行功德,做事万法不偏其道,即可 滴水穿石,水柔胜刚强。水能恒时无声地降服顽石,属性刚强的顽石却没能征服致柔。功 夫要做的就如水的特质般形柔意坚,会随着障碍力道的变化而变化,横顺外在因缘的变 化,在变化中渗透变化摄受外因不忘根本初衷,使其不倦无声的降伏困难成就功夫。随之 功夫的能量场亦是愈修愈强,时无懈怠、对事修功。若利之精进、亏之则摒、不修六度不堪 万行,用何功穿石修境,践行功夫之道、禅妙之形呢?扬此功夫禅之道亦是揭示人生功夫 之大道。

功夫因禅的融入而升华,使不同的功夫生活更加完善圆满。以致,符合人生之大道。 并非,一味执着地开发异能,功能便会早显,刚好事与愿违。所谓有心修道、无心著技法自 高,技而无技,功而无功,凡是执艺,皆是凡功。功法是通过艺术境界的修炼,方能达到身 心通彻的效果。专注于功能,而又不执着技末。所显示都是自性的流漏,借助有漏的身 体,洗涤无为的三毒,一日功境尘劳破,无为之法自然光耀山河,故能倒驾无漏菩提妙行 娑婆功夫禅是止戈之艺术,是止戈身心统一和谐之艺术。身心调和气血充盈,才能百病不 生,身心无恼。身心安然方能有益于办道用功,使人们在各行其事中,了解生活即是功夫 的真谛。止戈而化戈是圆满矛盾对立统一的最高境界,功夫要遵行的大道就是其意。人 人皆有无上功夫,只是平日妄想执着过盛难见踪迹。此功夫就是戒定慧,专门用来对治身 心的贪瞋痴慢疑。仁义礼智信也是功夫的显化,这些是构成功夫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 件决定着世人做人做事中分别内心善恶的法度,更是做人的信仰与法则;人身而言内调 四大六尘,外谐六根肢体皆是功夫范畴。好坏善恶的标准从哪里来?后天见闻熏习,社会 环境认知等影响,形成人们对外在事物的分别区分。分别智的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是世人 在做事的过程中容易借助分别的便利而薄寡中正,偏于自己的知见。功夫的禅意便是平 衡此中正之道,观照分辨智慧等均的分别心。他的普及不外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 法及受想行识的诸造作中来。每个个体的意识形态都将无意识的影响着社会环境的变 化.小到念头大到形举价值观念的认知将决定着生命的趋向变化。功夫的艺术就是纵横 裨阖于善恶念头之间的法官,中正的道德情怀才能酝酿出社会主义道德使者。止戈末法 欲念众生,消除躁动暴恶戾气,沉淀内在的涵养包容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履行功夫 大道。要驾驭生活中的习气毛病,去除身心瑕疵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真如 实境。跳出喜怒哀乐无常有漏法,珍惜感恩为成就自己的成长所示现的所有善知识。诸 起心动念生起微有邪见功夫便能觉察止戈,导化无明与觉悟间。佛陀言生命在呼吸间,按 照我的理解呼吸即在功夫间°在今日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忠孝仁义的道德价值观被 肆意的践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到了危险的时候,俯瞰什么样的民族忧患情怀能够担当起此重担,唯有功夫禅 功夫禅不是信仰,不是教条,不是推陈出新而是呼唤醒每个 炎黄子孙自身道德的功夫。只有每个中国人自强起来,自觉践行道德之功夫,才能推己及 人影响他人改善社会的不良风气。树高千尺长于毫厘,千里之遥行于寸间,坚信大众自觉 觉他的挖掘自性功夫,中国梦指日可待。禅是功夫更是民族信仰,是总结五千年华夏民族 智慧的导向,是安定社会和谐民族的定海神针。

功夫禅文化是在中国大乘佛教禅宗文化影响下逐步完善的,也是最具人间佛法代表 性的古老新兴文化,并已成为现世人类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全球不同的民族与 多元文化所认同和尊崇。于此同时,禅武文化对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圆满都有着深远的 启迪作用。它是座文化互解,传递与促进友谊的桥梁;并为缓解人类社会躁动、身心疾病、 利益冲突、文化侵略、止戈干戈等问题带来一丝曙光;为化解道德危机、政治利益、民族仇 恨、宗教冲突等问题上起到疏导性作用;充分发挥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精神,倡 导地球村,人类命运同体共生的正确人生价值观。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做出积极的奉 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武学文化,理应为国家民族软实力文化的兴衰发挥作 用。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幡幢,依旧屹立在世界文化强国之林。

功理诀功法功理诀是功夫文化延续中的精髓,是武道禅心的智慧体现。四肢百骸动静呼吸 人皆具有,身心意念善恶感召业力不同,止戈之技在沧海桑田的演变中,经过了各种形式 的陶炼与淘汰,可谓是聚日月之华藏,凝五行四大之湛然,是久历风霜见太虚的产物。法 法自性本通,一法不增一法不减,功夫之道通人生之大道。武圣先贤们早已把此信仰宣扬 给了后世众生,只因后世众生颠倒执着,因缘不具相合而始终未见真谛。并且因众生所需 而以种种功法示现。养生修性皆以此令人大道。技击实战皆以此令人大道。布阵撒兵皆 以此令人大道。医方调脉皆以此令人大道。明气通穴皆以此令人大道。营生百计皆以此 令人大道。育德师教皆以此令人大道。耕作云月皆以此令人大道。行住坐卧无不是道, 无不是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不是功,无不是道。法无上下,人道为上。道不明,路不 通,即便学会天下所有典籍,已是枉然,故功夫功法是我们破暗见明、破雾见晴、背尘合觉、 通体达用的灯塔慈航。

第一节行功始末起功时要调息定气,壹志凝神。行功时,要起脚挂指,离地乘空。收功时要清升浊降, 关透脉通第二节起功诀环拱立身直如松,脚跟虎膝莫漏空。 两耳垂肩鼻对胸,合眼平视一尺中。第三节收功诀九转丹成得气清,坎离交汇两仪生。 纵横上下归存养,运定功全缓缓行。第四节呼吸诀一吸通关,一呼灌顶,一屈一伸,一浊一清。雷鸣地震,清浊攸分,一升一降,一阳一 阴,上下顺逆,阴阳交生,车河搬动,牯辘时行。三百六五,运炼道成。第五节三法印诀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三法印出于《大智度论》:“‘通达无碍’者,得 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 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三法印即“诸行 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 证明,故名法印。诸行无常是说道法自然,无实无虚。诸法无我是说:无我执我知我见。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烦恼,无为而治安乐祥和,故如涅槃无争。此三法印的教理只有在禅门(佛教)功法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或者学派是绝对没有 的,这是禅门(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教派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述修行人生宇 宙的三句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所学、所修、所炼、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自然法则,凡是 符合三法印的功夫就是符合自然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讲演出 来,所以它是印证万法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只要世间人有智慧,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 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 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它是功夫人生宇宙的真理, 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坏,所以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

浏览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