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琉球王国时期就 有,是琉球住民作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一种手段秘密流传的。20世纪 30年代日本出版的唐手书籍中,并没有关于流派的记载。
这些著作根据传说,对空手道的起源作了记载,这是琉球唐手公开后的前期研究。
- 三木二三郎•等.拳法概说[M].冲绳:榕树书林.2002:13.
- 高宫城繁.等.冲绳空手古武道事典[M].东京:柏书房株式会社.2008:733.
二、现代东京等地学者研究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本史称为现代。这一时期日本本土学者的空手道 研究成果有一个特点,就是召集了当代的历史学家、文学学者与当年健在的资 深的空手道名人作为撰稿人,这些研究成果是集体的智慧,内容比较翔实。
1978年3月,田中晶作为发行人,集体编纂的 《空手道(保存版)》(图1-5),由东京株式会社创造 社出版。这本书涉及空手道发展的历史、国际空 手道家眼里的空手道、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公认指 导员的讲习教科书、空手道竞赛技术分析、竞赛规 则与裁判法、形的名称、冲绳空手道的系谱、四大 流派的基本形等。附录还详细列出全日本高中、 大学、社会主要空手道道场的名称、主讲老师、地 点、联络方式、教学时间、学费等。大壕博纪、小西 康裕、仪间真谨、摩文仁贤荣、金城裕、藤原稷三、
中信林二、富木谦治、高木房次郎、江里口荣一等图1-5 1978年出版的《空手 日本武道研究专家和空手道名家,撰写了有关的 道(保存版)》
章节。该书以座谈会、回忆录方式谈空手道历史;
还保存了一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空手道比赛照片■另外,本书对空手道流 派体系也作了相当细腻的整理。
今村嘉雄主编的《日本武道大系》(图1-6).1982年由东京同朋舍出版。 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后,对本国文化重视而组织的国家级工程。《日本武道 大系》有10卷,第八卷是“空手道、合气道、少林寺拳法、太极拳”合卷,空手道 部分由江里口荣一、藤原稷三、室木洋一合作编撰。该书对空手道历史有多角度的考察。空手道历史一章就有五个小节:①日本的空手道史:空手与起倒 流;空手与杨心流;空手与竹内流;空手与关口流。②唐手与空手道。③柔术 与空手道。④冲绳的空手道史。⑤中国的空手道史。这里对空手道历史及有 关概念的研究过于宽泛.将中国历史上汉代之前涉及的拳搏的技术,都称为空 手道0日本的空手道史则从唐代僧人鉴真大和尚开始;中国的空手道史从春 秋的管仲开始.引“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司":还写唐朝李 世民、宋代赵匡胤和岳飞、明代戚继光,还涉及达摩等对武术的贡献。关于福 建拳法对琉球唐手形成的影响写得比较少。而该书中的“冲绳空手道史”将琉 球的唐手分为三个来源:首里手、那霸手、泊手。
关于空手道流派产生的问题.该书记载对我们了解近代琉球唐手演变有 重要意义:“唐手传承过程中,一直到明治中期•都没有日本式的流派名称•到 了介绍日本本土,才开始自己立流派名称。”①另一说法是宫城长顺1929年在 京都武德殿表演时,节目单需要流派名字.他取了“刚柔流”。原来在冲绳的拳 法没有流派名称.只有首里市松村宗棍传播的首里手、东恩纳宽量传播的那霸 手、宗久嘉隆和照屋规箴传播的泊手,还有从福州周子和学习形成的上地流, 是大家公认的。这些名称是嘉纳治五郎到冲绳视察,统一下来的称号②。“琉 球拳法,像日本武艺的各流派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完备成型,是1935 年以后的事情。此前琉球的拳法称为'唐手将琉球拳法作为'那霸手''首 里手’'泊手'还是以居住在那霸市周边的唐手家的习惯来区分,而且这种习惯 性的称法,也就是1879年冲绳县设立前后开始的,时间并不久远。即首里手 的拳法是松村宗棍从北京的善扑营学的北派拳法,那霸手是东恩纳宽量在福 州学的福建拳法;泊手是照屋规箴从居住在泊村的唐手前辈那学到的。如果 从技术上比较,首里手和泊手属于北派拳法,那霸手属南派拳法。"
这本著作对近代空手道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有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记载,还己录了由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编撰的8个形.对世界空手道联盟的形成也有简 略的记载。
1983年10月,由日本权威出版社讲谈社出版的15卷本《日本的武道》, 其中第八卷是空手道专卷。这部书也集中了日本当时的武道界名家编纂。主 要的编写人员与东京同朋舍出版的《日本武道大系》基本相同,编辑的体系不关-最早立名号的记载有两则:一是本书中记载的,另一正式出现在公开记录中 的是1939年.船越义珍号为松涛流。藤原枝三,江里口荣一.等.日本武道大系(第八卷) 「M].东京:同朋舍」982: 97.
②藤原楼-:.江里口荣一,等.日本武道大系〈第八卷>[M],东京,同朋舍.1982:97.
同,对近代空手道发展作了简要而明晰的梳理,日本武道精神也被引入空手道 理论部分中。
1986年10月20日由东京棒球杂志社出版的.仪间真谨与藤原棱三的
《对谈•近代空手道历史》是比较系统的研究 近代空手道发展专著,是权威的近代日本空手 道发展历史的研究著作。藤原稷三出生于 1925年,是评论家、教育思想史博士、稷云禅庵 庵主。出版过《格斗技的历史》《神道杨心流的 历史与技法》《守•破•离的思想》等多部有关 日本武道文化著作,是权威的日本武道研究专 家。他执笔了讲谈社出版的《日本的武道》15 卷本、同朋舍的《日本武道大系》中有关空手道 的专辑.他56岁时.家里藏书超过一万册.他 查阅过中国典籍的明史、清史中有关琉球的记 载,没有发现有关唐手的记载,他阅读过陈侃、 郭汝霖、萧崇业、夏子阳等多位册封使的《使琉 球录》(图1-7),还有杜天使的《册封琉球真记 奇观》、张学礼的《中山纪略》、汪辑的《使琉球 杂录•中山沿革志》、徐葆光的《中山传信 录》、周煌的《琉球国志略》(图1-8)、季鼎元的 《使琉球记》等书。而另一位作 者仪间真谨几乎读完《冲绳县 史》,在两人对谈的年间乂读了 《冲绳犯罪记录》,都没有发现有 关唐手的记载①。这些书,是中 国国内图书馆无法找到的珍本 文献。仪间真谨出生于1896 年.1922年与船越义珍一起在 讲道馆嘉纳治五郎等名家前表 演琉球唐手,当时他还是一桥商
① 仪间真谨.藤原枝三.对谈•近代空手道历史[M].东京:棒球杂志社. 1986: 388 - 391.
业学校的学生,后来曾任冲绳空手道协会会长,松涛流空手道最高师范,空手 道十段。仪间真谨15岁(1910年)开始.在冲绳县立师范学校开始从系洲安 恒、屋部宪通学习唐手,他的爷爷是旧琉球王府的汉字师傅,也是棒术名家。
他是家里最小的孙子,爷爷的掌上明珠。从小在爷爷膝下听了许多关于琉球 的故事。爷爷告诉他:“琉球的唐手术是中山王时代福建人上十六姓带到久米 村的。明治维新以前,唐手是居住在久米村人的特技。琉球唐手所有的形的 名称.都是用福州话发音的。”这本近代空手道历史的对谈,采用对话记录的方 式,在空手道杂志用几十期连载发表,最后整理成400余页篇幅的书稿。这是 一本涉及近代日本空手道发展方方面面的历史书.是珍贵的研究日本空手道 近代发展的参考书,但是书中对中国拳法在琉球的发展介绍的过于简略,对大 学生空手道发展、对直接击打的对抗性空手道竞赛的发展,以及世界空手道联 盟的发展、冲绳当地的传统空手道保护诸方面没有涉及或者过于简略。
大西荣三的《空手史》(图1-9):2000年10 月15日在东京龙书房出版.大西荣三是中国 武术通,1932年5月出生在日本爱媛县,毕业 于庆应大学. 1950年开始学习空手道, 1953年 在(旧全日本空手道联盟)最高师范远山宽贤 指导下学习,后又从冲绳空手道名家许田重发 学习空手道。他还向许兴智教授和安天荣学 习中国武术。大西的研究主要兴趣在于创立 自己的“拳道学”,他曾经获得空手对抗安全护 具发明的专利,他主张以戴护具的方式进行徒 手击打练习。他以学术的角度思考拳法,致力 于将拳法的技术理论构建成一个哲学体系。 大西荣三多次来中国各地访问,著有《竞技空 手道》《空手道学》《拳道学》《拳道学大要》等专著。他的《空手史》,用事件与人 物简介的方式,对中国武术的历史与琉球唐手及空手道的历史进行介绍。对 唐手形成的考察似乎没有新的观点,是教科书形式的著作。
浏览1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