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的发展也遵循着这一量化原则。比如散打里以体重级别进行的分 组比赛,套路里有明确规定的难度系数。特别是从1985年制订的第一部《武术 套路竞赛规则》开始到2012年最新的规则出台,前后进行了多次的反复修改。 套路整体动作也日益朝着“高、难、美、新、稳”的方向大踏步迈进,量化标 准越来越明确细致。2012年修订出台的《武术套路竞技规则与裁判法》中明确 规定了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各项动作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比 如在太极拳、太极剑动作难度内容上就明确规定“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度” 为322B级难度(0.30分),腾空摆莲540度”为324C级难度(0.40分)。® 这些规则一方面使得竞技武术朝着标准化、体操化、表演化、西方化的道路上 飞速前进,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削弱着竞技武术的技击性,可以想象当一个运 动员在腾空旋转540。或者720。时自己能否站稳尚存在疑问,更遑论击打他 人。反观现代体育项目诸多量化规则实际上都是在突显该项目的技术特色,使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套路大多是一种练习手段,是为达到技击这一目的而采 用的一些身体练习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技法,以 最有力的方式击倒对手,从而保全自身。因此传统武术套路练习中更注重其实 战模拟性,以快速准确击倒对手为目的,对所采用的身体姿态不做量化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于是鼓励习练者自己体悟技术动作,创造更为简洁明了的技 术动作。比如太极五大家拳法中有许多动作大体相似,但在细微处却有着诸多 不同,而且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技击特色。当然如果生硬将这些动 作细节划归入量化考核体系,那么自然其鲜明的技击特色也将随之消失,但如 果任其自由发展乂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不利于全球性推广。可以说 这种二难选择一直困扰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2.7竞技武术中的纪录
现代体育“结合量化的冲动以及获胜、超越、成为最好的欲望——其结 果就是纪录的概念。” °纪录“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使得在同场竞 技的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成为可能,还可以使那些不同时间和空间里的运动员们 的竞争也成为可能。”❷当然有明确数量关系的田径、游泳等项目较好标注其 纪录,而对于那些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这种纪录设置就显得较为困难,但人 们很快就找到一种全新的纪录标注体系,那就是评分等级、夺冠次数、比赛分 值等量化标准。如“纳迪娅•科马内奇(高低杆运动员)7次达到了 ’完美’❶[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I M].花虏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54.❷[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55.(满分),而这神奇的7次成了一项纪录,这就打破了涅利金一次获得满分的 纪录。”。现代体育项目对纪录的追求是一种人为的顶层设计,它促使一代又 一代人高高跃起,力图不断超越自己,但这种超越究竟有没有终点,或者终点 在哪里呢?反观养育着“毕达哥拉斯” “阿基米德” “欧几里德”等一大批数学 家的古希腊人却从没有试图在他们的奥林匹克竞技会中设置纪录,因为他们认 为“人类始终是测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而不是被不断测量的对象。”包这是古希 腊人的思维模式,但“现代人的体育与另一种哲学联系在一起,这种哲学有时 候分散,有时候条理清晰,它就是进步论。进步观或者进步理论是一种线性观 念,它认为在每一个进步的基础上都可以再进步。”包正是在这种进步理论的影 响下,现代体育一直朝着人类身体的极限奋勇前行。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以100米为例,假设人类速度可以无限 提高.但其最终的端点无非就是0秒跑完全程,0秒之后呢?人类的另一个纪 录终点乂将设置在哪里?如果人类一直是进化着的,那么。秒之后我们就不再 进行化了吗?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成为我们整个社会根本法则之后,当 进化理论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之后,现代体育发展的终极走向或许也会成为 困惑现代人类最大的问题。中国传统武术由于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如果用现代体育中的纪录思 维来看,应该属于一种内隐式的纪录追求。传统武术讲究“拳练千遍.其意自 现”.也是说练拳的过程实际上是身体对技术动作的体悟过程,而这一过程中 身体能充分感受到技艺的增强给身体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体悟到的身体变 化实质上就是传统武术中内隐的“纪录”。纪录的本质是超越,只不过西方体 育将其量化、数理化,而传统武术则将其内隐化,自我体悟与身体感受是其对 武术技法的最好“纪录”。每天练拳都有一种全新的感悟,而这种感悟正是激 励许多习拳者最大的动力源。竞技武术由于是在特定时代对传统武术技术加以 改造,其规则的不断修订过程充分体现出西方化的纪录要求,如腾空飞脚向内 转体180度、腾空摆莲540度等,这种外显的数量化的纪录追求直接破坏了传统武术中的体悟感,虽然部分技术动作外形相似,但其目标追求、精神内涵则 已经完全不同,这也是当前为什么广大健身者不喜爱练习竞技武术套路的根本 原因所在。从世俗化的角度来看,竞技武术虽然从传统武术中分离出来,但其技术体 系仍然沿用旧有套路中的部分技术动作,因此在传承体系、习练方式、训练比 赛等诸方面依然与传统武术纠缠混杂难以分清,特别是在竞技武术理论方面由 于无法完全采用现代世界公认的生理学、解剖学、人体力学等多种西方现代科 学理论进行解释,最后致使其技术体系较难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竞技武术 要向现代化世俗化的,首先必须解决其理论问题,而后才是技术问题,只有这 两方面都普世化了,竞技武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从平等化的角度来看,竞技武术要注意技术习练中的平等性、套路选择 中的平等性和人际关系中的平等性。虽然在表面看来竞技武术在平等性上作的 较好,实质上由于竞技武术诞生于传统武术之中,其技术体系从选择、编排、 评判都存在着一种隐性的不平等。当然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 性,但是作为一种技术评分类项目,最基本客观的平等性是要做到的,否则不 利于传播和发展。从专业化角度来看,竞技武术目前由于背后有强大的举国体制在支撑,所 以其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以一种专业化身份在生活比赛。其基本运作和经营完 全在国家行政体系的掌控之中,但是社会中这种专业性市场化比赛较少,因此 绝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后脱离开这种管理体制,生存问题马上显现出来。如何 将专业和职业联系起来?但这一问题显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单靠体育系统是 无法完成和解决的。从理性化角度来看,竞技武术理性化严重不足。首先,竞技武术诞生于 具有东方形象思维背景的传统武术体系当中,理性精神存在先天上的不足;其 次,竞技武术一直受举国体制影响,其诸多改革行为是一种国家行政意志的反 映,而不是从项目本身的理性角度出发进行自我变革。从科层化角度来看,竞技武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举国行政管理体系,这与 现代体育中自下而上的科层化管理体系格格不入,因此在发展普及中竞技武术 遇到诸多障碍是一种制度性障碍,是管理体系上的瓶颈效应,竞技武术只有补 齐这块制度短板,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普及发展。从量化的角度来看,由于竞技武术从一开始就主观追随西方体育量化标准 来进行自我改造,不但削弱了自身鲜明的技击特色,而且由于始终在刻意模仿 的西方评分类项目,最后致使竞技武术越来越体操化、表演化、西方化,但是 由于竞技武术体系现在自成体系、赛制完备,难以改变既定轨道,所以只有将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分开发展,相互促进,才有望走出当前“双重困境”。从纪录这一角度来看,竞技武术仿照西方体育模式将这种对纪录超越的追 求逐渐外显化和数量化了,从而破坏了传统武术流传数千年的内部身体感悟激 励机制,最后致使当代武术爱好者在练习竞技武术中缺乏这种由于练拳而直接 给身体带来的超越快感和激励性,降低了武术习练中的身体快感,从而使竞技 武术习较难大面积开展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到竞技武术的长远发展。
浏览2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