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用西方现代体育所具备的7大特征来重新审视竞技武术,我 们就会发现当前竞技武术距离成为一项标准的现代体育项目依然有着较大的差 距。竞技武术虽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向现代体育项目迈进,但什么是现代体育 项目?现代体育项目具备的基本特征、基本因素有哪些?现代体育项目具体的 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这些最为基本的问题必须搞清弄通,只有这些基本问题 梳理清楚了,竞技武术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第八章影响武术步入国际化的五大历史原因21世纪是人类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伴随着北京2008年申奥的成功, 武术步入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武术正进行着 艰难的抉择,是固守还是撞弃,是改革还是延续,这都成了武术发展中要深入 思考的问题。武术与中国历史同步发展,在它的身上淤积了厚重的历史传统文 化,武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社 会文化现象,它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它的产生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反思是武术步入国际化需 要直面的问题,不能回避。1 .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决定了武术发展的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内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 制度造成的。武术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其历史背景无法抹除,而这种封建 大一统思想下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自给自足,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施于顽 固的消极影响,在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就是其强大的封闭性,武术深处其中自 不能例外。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提出:“亚洲各国不断瓦解,不断重建和 经常改朝换代,与此截然相反,亚洲的社会却没有变化。这种社会的基本经济 要素的结构,不为政治领域的风暴所触动。”马克思说的亚洲主要指中国和印 度。中国社会在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并未发生如欧洲那样向资本主义的进化, 就是在1840年以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也未曾脱离半封建 状态。在辛亥革命以前,不论王朝变更的政治风云如何激烈,对中国基本经济 要素的结构并没有引起半分变革。中国武术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国封建王朝背景下进行的.从秦始皇开 始中国就已经形成了 “大一统”的格局,无论其间几次分分合合都只不过是一 种形式的变化,没有动摇其根本。在这种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非常严密的社会 中,政治和伦理是紧密结合成一体的,任何运动项目要想朝科学化道路上发 展,就必然要进行科学理论与统治观念的斗争,大一统政权愈是强大巩固,科 学理论的发展便愈要受到强势政治的控制,一旦它偏离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就会 被封禁、被阻塞、被遗弃。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曾经被除数无数次的封禁,秦收天下兵,在民间禁 武,而汉唐又尚武成风。宋代武术套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后世武术套路 的基本格局。但到了辽、金、元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强化民族压迫又 制定了禁止民间习武的“民习角抵、枪棒罪”。明清时期乂分别有儿次禁止民 间习武的规定,从整体上可看出武术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封闭体系当中。近代 科学结构形态的形成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人类首先在某一个特殊领域.另一个 最容易发现这些正确认识自然原则的科学中发现了这些原则。二是这些科学原 则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放式发展,成为社会中广为接受的原则,这些原则在 不断成长、不断扩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结构体系,科学家们称这个过程是 科学结构的社会化。西欧在16世纪后能确立近代科学结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 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的,但很可惜这个过程我们没有。于是武术只能在阴阳学 说、五行学说、太极学说、八卦学说等封闭的结构理念包围当中蹒跚而行。现代体育需要开放、沟通与交流,这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的,奥运会 竞赛体系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体系。武术要想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必然要像跆拳 道一样开放式发展,在这一点上武术急需构建一个全新的开放的体系,一个全 新的开放式格局。
浏览2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