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鄂西土家族、苗族地区,仍然流传着许多源自他们本民族或本地区的 传统武术。如“小梅桩”等拳套,就是从明朝初期,鄂西大山区尚处于土司制时代 的“蛮刀,蛮拳”的基础上,经明、清两代的发展,至清中叶才逐渐形成的。小梅 桩”等拳套,近似南拳,在鄂西的来凤、宣恩一带流传达二百多年。

“小梅桩”等拳套以技法为主,讲究撩拗捉劈、挂逼勾勒、方圆扁窄、刁枪空 滚、吞吐浮沉、三滚五快、摆桩精灵。强调脚似车盘、腰似磨心、眼似铜铃、耳似 风、动如猛虎、周身活顺。其风格独特,拳势紧凑,动作稳沉,步法稳健,腿法较 少;多用手肘,劲力充实,带气发声助力;套路短小,技击性强,注重功力,讲求实 效。现撰录其武术拳术套路如下:

(一)小梅桩

动作名称:1.巴左斜门;2.巴右斜门;3.岳家手;4.马步开弓;5.右勾煞;6.跌 步砍掌;7.弓步捶;8.马步捶;9 .单挑肘;10.右勾煞;11.跌步砍掌;12.弓步捶;


  1. 马步捶;回马枪;15.摆步捶;16.巴公扯带;17.合手;18.单撩掌;19.双撩 掌;20.三纺手;21.牛角手;22.右推掌;23.右剃掌;24.回马鞭;25.跌步子;26.丁 步架捶;27.齐眉钻;28.飞步双钻;29.地盘子;30.拦肘;31.抢子捶;32.印体捶; 33.双抛膝;34.右单抛膝;35.左单抛膝;36.镖子手;37.魁星点斗;38.勾煞;


① 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年。

第五章227 荆楚传统武术观照  39.海盘摸沙;40.内片马;41.外片马;42.弓步捶;43.巴宗式;44.收桩。

(二) 大连拳

动作名称:1 •左擒手;2.右擒手;3.拗步右一捶;4.马步左一捶;5.拗步右一* 捶;6.拗步左一捶;7.擒手一捶;8.转身一捶;9.拗步左一捶;10.拗步右一捶; 11.拗步右一捶;12.擒手一捶;13.转身一抛捶;14.向右一抛;15.拗步右一捶; 16.半转身右一捶;17.拗步合手右捶;18.左合手右一捶;19.拗步擒手右捶; 20.转身左合右捶;21.拗步右合左捶;22.拗步左合右捶;23.右擒手左一捶;

  1. 转身左合右抛;25 .消步一擒手;赶步左合右捶;27 .消步一拗肘;28 .赶步 一双掌;29.转身左抛捶;30.消步右拎左捶;31.赶步右合左捶;32 .消步一拗肘;33.赶步左双掌;34 .向左一双掌;35.转身右抛捶;36 .退步一抛捶;37.赶步一捶; 38.消步一拗肘;39.向前一双掌;40.向右一捶;41.退步一擒手;42.赶步一捶; 43.消步一拗肘;44.赶步一双掌;45.转身左双掌;46 .虚步栽拳亮掌;47 .收势。


(三) 小连拳

动作名称:1 .左擒手;2 .右擒手;3 .外合手牛角弓;4 .外拨赶步一捶;5 .退步 一角手;6 .外拨赶步一捶;7.转身合手牛角弓;8 .外拨赶步一捶;9 .退步一角手; 10.外拨赶步一捶;11.转身一抛捶;12.退步一拎手;13.外拨赶步一捶;14.消步 一拗肘;15.上步一双掌;16.转身一抛捶;17.退步一擒手;18.外拨赶步一捶; 19.消步一拗肘;20.赶步一双掌;21.转身一抛捶;22.虚步栽拳亮掌;23.收势。

(四) 白虎赶宝

动作名称:1.起式;2.左弓步撕手掌;3.右弓步撕手掌;4.左内弓推掌;5.右 弓步右挑拳;6.左弓步左挑拳;7.上右弓步右挑掌;8.左转右弓步挑掌;9.上左弓 步右挑掌;10.左弓步双推掌;11.右跪步压右肘;12.左转身双推掌;13.右弓步上 挑拳;14.右跪步压右肘;15.右弓步双冲拳;16.左转弓步抛拳;17.左仆步双拍 地;18.双拍掌以拍脚;19.左弓步右确掌;20.虚步双压掌;21.收势。

(五) 九十一桩

动作名称:1 .左右万支手;2.盖步金剑手;3 .白鹤闪翅;4 .单箭手;5 .弓步崽 子捶;6.单蹄手;7.跌步子;8.弓步捶;9.马步捶;10.地滚肘;11.柳叶掌;12 .左右 摆手;13.张飞下猪头;14.平手;15.挺手;16.霸王敬酒;17.双推掌;18.地盘掌; 19.双确掌;20.前翻后跟;21.三纺手;22.飞天钻;23.标步子;24.弓步捶;25.霸 王举鼎;26.岳家手;27.平胸钻;28.白鹤蹬腿;29.提膝亮掌;30.歇步崽步捶; 31.霸王卸甲;32 .弓步捶;33.凤凰二晒衣;34.翻身金刚步;35 .内片马;36.顺水 推舟;37.跌步子;38 .弓步桩;39.收桩。

第四节 荆楚稀有拳种及器械简介

所谓稀有拳种,就是在湖北境内少见,能者少,濒临失传的武术拳术与器械 套路。这类拳种套路少,重技击,风格特点突出,颇有继承价值。如江陵的通臂 手,杨永的锦八手,宜昌的鹿步梅花桩等。

一、江陵通臂手

通臂手是长期流传在荆州地区江陵县的一套著名拳法,通常只作单练套路 练习。如果将此拳前半部与后半部相对合,就是一套徒手对练的套路。所以此 拳套路备受拳师珍惜,从不轻易传授。它与北派“通背”不同,具有湖北地方拳技 特点,故称为江陵通臂手,是湖北地区的一个稀有拳种。

此拳蕴涵诸多招法,有打、拿、解法;有用肘法和连环抱法;有打中带拿,拿中 带打法;其攻防紧凑,变化多端。唯一的不足只是腿法较少。练习时要求身随步 转,手随脚出,相互切磋,明其精义。

(一)江陵通臂手对练

动作名称:1.甲:毒蛇出洞;2.乙:仙人过桥;3.甲:猴儿撑伞;4.乙:两猿截 腕;5.甲:弯弓架梁;6.乙:双虎眈踞;7.甲:车身反射;8.乙:金鸡独立;9.甲:小鬼 推磨;10.乙:财神归位;11.甲:白蛇吐箭;12.乙:力格金枪;13.甲:横扫千军;

  1. 乙:缩身截腕;甲:上步丢袋;16.乙:滚掌拨腕;17.甲:反扳进击;18.乙:虚 步刁手;19.甲:上步冲拳;20.乙:顺手牵羊;21.甲:猿猴扒枝;22.乙:闪身击拳; 23.甲:刁腕击腹;24.乙:上步裹臂;25.甲:提膝击腮;26.乙:转身格挡;27.甲:拨 腕拍面;28.乙:抡架冲拳;29.甲:扣腕击肋;30.乙:格下打上;31.甲:魁星点斗; 32.乙:扣腕截肘;33.甲:解腕上架;34.乙:刁腕压背;35.甲:化肘扑面;36.乙:拗 步架格;37 .甲:猿猴坐洞;38 .乙:双峰贯耳;39 .甲:双架双扑;40.乙:闪身分拨; 41.甲:上步双擒;42.乙:提步小手;43.甲:樵子让道;44.乙:一字侧击;45.甲:退 步下压;46 .乙:进步横摆;47 .甲:挽手反抓;48 .乙:双手抢腕;49 .甲:铁剪夹腕; 50.乙:洗拦反刁;51.甲:滑步进肘;52.乙:拗步劈肩;53.甲:转身拍面;54.乙:提 膝上架;55.甲:上步抢肘;56.乙:退步洗格;57.甲:转身挫肘;58.乙:开弓射虎; 59.甲:拨腕直冲;60.乙:云拦擒腕;61.甲:金剪夹腕;62.乙:洗搓贯耳;63.甲:架 滚侧击;64.乙:上步裹拉;65.甲:弓步贯耳;66.乙:牯牛触角;67.甲:提膝探掌; 68.乙:脱腕插掌;69.甲:弓步用拳;70.乙:抓腕撑按;71.甲:镖手找珠;72.乙:右 转冲拳;73.甲:镖手戳额;74.乙:左转冲拳;75.甲:拨腕在胸;76.乙:雪花盖顶; 77.甲:上规下拦;78.甲乙:合手;79.收势。


二、锦八手

(-)锦八手简介:锦八手拳套由河北赵铁铮于解放前所传。赵铁铮为沧州 人,自幼习武,曾为孙传芳镖师。后常往来于江、浙五省,寻师访友。赵铁铮拳技 精湛,深得内家功法之妙,晚年流落北平卖艺为生。现继承此拳者仅湖北杨永 一人。

浏览1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